首頁>Club>

65
回覆列表
  • 1 # 文史有意思

    正史未必正,野史未必野。看史料要把兩個結合起來,某些正史不一定比野史更可信。

    什麼是正史?野史?

    咱們來看看什麼樣的可以稱為正史?

    首先它得是官方修訂的歷史或者有官方的修史許可,經典的“正史”是乾隆欽定的“二十四史”、司馬光的《資治通鑑》(官方支援修訂)、《漢書》(特例,但也是正史);

    其次它必須有史書的體例(紀傳體或者編年體),算是講究格式,保證史書的權威性。

    正史未必正,野史未必野

    但是前面咱們說了,正史未必正,野史未必野。為什麼呀?

    一些內容雖然出自正史,但未必可信。

    最出名的一個例子之一便是司馬光《資治通鑑》記載的楊貴妃為安祿山“洗兒”,說是安祿山生日,楊貴妃用錦繡做了襁褓,包裹安祿山,皇帝還賞賜貴妃“洗兒”的錢,還說貴妃和安祿山之間有不正當的關係。

    這個其實就是寫在正史裡的不可信的內容,把當時的八卦收進了史書。目的是為了批判楊貴妃。正史裡的這些東西,有時候帶有一定的目的,所以要鑑別著看待。

    最經典的例子是《建炎以來朝野雜記》。它雖然是野史,但是補充了很多可信的歷史細節,有人說它是那個時代可信度最高的史實,不是謬讚。

  • 2 # 歷史ying

    正史是官方修史,具有一定權威性,但易受統治階級影響,不能很好的還原歷史真相,野史一般為私人修史,不受統治者的限制,可以較為客觀的敘述,因是個人行為,資料來源、資金等方面不如官方充足,史料沒有官方全面,我認為官修和私修各有利弊,可以相互借鑑印證歷史。兩者有一定的可信度但不能完全肯定。

    古代私人修史多樣化,就嘉、萬時期私人修史做一些簡單的分析。我認為私人修史不用過多考慮統治者的意圖,更加客觀公正的敘述,體例體裁的革新、史書內容的擴充套件、當代史撰述取材廣泛、通史撰述進一步發展等。但當時私家的修史體例仍受到當時官方體例的影響。

    如“朱熹修的《資治通鑑綱目》,丘濬仿朱熹《資治通鑑綱目》作《世史正綱》,《皇朝名臣言行錄》、《春秋名臣傳》、《名相傳》、《國朝名臣事略》、《明名臣琬琰錄》等名臣錄的編纂也是仿照朱熹的《名臣言行錄》”。 “司馬遷《史記》確立了紀傳體史書的體裁和體例,班固《漢書》以後,紀傳體成為歷代正史的標準體裁。嘉、萬時期私人所撰的史書也不乏紀傳體著作。” 嘉、萬時期對官方體例有所創新,劉元卿《諸儒學案》首創學案體,對明末清初黃宗羲學案體史書的著述有積極的借鑑意義。

    “嘉靖、萬曆時期的私人修史,在一定程度上仍受官方理學化思想的影響,天人感應、倫理道德等仍受重視,部分史實不加考證,一些荒誕、戲謔的事也被記載下來,後人在使用這些資料的時候應該加以辨別。”康、乾時期私人著史就對官方修史的不足提出批判,“其一 ,私家對受理學影響的注重發揮義理而不甚關注史實 的 著史方法提 出委婉批評”,“其二 , 對《通 鑑綱 目》中的“ 春秋 筆 法” 提 出嚴厲 批評 從史 以 紀 實 的角度 否 定 正 閏之 爭的不合理 。

    這實際上就是借批評朱熹來批評官方 綱 目體史籍 中的正統之辨和君 臣 之義 。 私家無法在 “ 褒貶議論” 這一史學話語權 上 與官 方爭鋒 , 於 是就 只有採取迂 回的方式表達 自己 的思想”。

    “清廷取法朱熹《通鑑綱 目》修纂綱目體史籍,是與自身所提倡的程朱理學這一官方學術形態相適應的,是清廷文化政策 的重要組成部分,是 清代“ 崇儒 重道”基本國策的具體體現。”皇帝對修史的重視和皇帝本身的求證意識。“康熙皇帝認為“凡纂核史書,務宜考核精詳,不 可疏漏”。“清代帝王對史書紀實傳信、嚴密考訂 的充分肯定,以及親自撰文進行考證的活動,對史館修史重視考證產生了直接的影響 ”。

    統治者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目的,會極力倡導對自己有利的思想,這些思想就會成為學術潮流,比如四書五經,科舉制度,學而優則士等。捨棄一些思想,有可能捨棄的思想中會有進步思想,比如明清時期江南出現的資本主義的商品經濟,科學思想就沒有受到重視。而大力提倡小農經濟,自給自足,愚民政策,女子無才便是德等。“通過具體史籍的編修,在義理髮揮和嚴密考證兩個方面佔盡先機,既壟斷了對歷史的解釋權,又披上了一層學術的外衣”。

  • 3 # 歷史雜談lilym

    正史是指以紀傳體,編年體,國別體,政書體和紀事本末體為編撰體例的史書。代表史書有紀二十四史。其他紀傳體體裁的史書也可稱為正史。早期中國史書如《春秋》等都為編年體史書,後司馬遷在編寫《史記》過程中增補了本紀、世家、列傳、志、表,班固編寫《漢書》沿用此體例,但刪去世家。

    此後紀傳體被各朝奉為正規體列。而以紀傳體為編寫體例的書也就稱作正史,意味用正規體例寫作的史書。正史根據著作人的不同,有的往往帶有國家意志和民族的情緒夾雜在裡面,如:有的官著與官修的著作、《資治通鑑》(在三國的史事載紀裡,體現了著作人強調正統的思想。當然這本只是採用的編年史體例,嚴格上不是正史)等。當時或者後代往往曲筆或忌諱一些政治與祕聞,不敢如實記載,故對待正史有必要看如別史、雜史加以認證,否則難免以管窺豹,不得其真。總體而言,正史是最可信的,如《史記》,當時著作後,在國家是本歷史禁書,後來才漸漸公正。野史或可表達個人意志,功過論述可能不客觀,故而一定要進行邏輯論證。

    中國古今有名的正史記載文獻有:01.《史記》西漢•司馬遷(130卷)02.《漢書》東漢•班固(100卷)03.《後漢書》南朝宋.范曄(120卷)04.《三國志》西晉•陳壽(65卷)05.《晉書》唐朝•房玄齡等(130卷)06.《宋書》南樑•沈約(100卷)07.《南齊書》南樑•蕭子顯(59卷)08.《梁書》唐朝•姚思廉(56卷)09.《陳書》唐朝•姚思廉(36卷)10.《魏書》北齊•魏收(114卷)11.《北齊書》唐朝•李百藥(50卷)12.《周書》唐朝•令狐德棻等(50卷)13.《隋書》唐朝•魏徵等(85卷)14.《南史》唐朝•李延壽(80卷)15.《北史》唐朝•李延壽(100卷)16.《舊唐書》後晉•劉昫等(200卷)17.《新唐書》北宋•歐陽修、北宋•宋祁(225卷)18.《舊五代史》北宋•薛居正等(150卷)19.《新五代史》北宋•歐陽修(74卷)20.《宋史》元朝•脫脫等(496卷)21.《遼史》元朝•脫脫等(116卷)22.《金史》元朝•脫脫等(135卷)23.《元史》明朝•宋濂等(210卷)24.《新元史》民國•柯劭忞(257卷)25.《明史》清朝•張廷玉等(332卷)26.《清史稿》民國•趙爾巽、繆荃孫、柯劭忞等(529卷)野史野史即所謂的與正史相對的民間編撰的歷史,其大部分是根據傳聞、神話等編寫,有的具有真實性,而有的則有待考察。如《中華帝國野史》等。

    野史沒有人知道它是真是假,一般靠百姓流傳下來,沒有書可以考證。簡單的講,野史所說之事,是否真實在歷史上發生,還待定,很有可能是杜撰的。對於一般人來說,野史往往和不靠譜掛鉤,但是正史往往和“勝利者”掛鉤。那麼正史和野史就真的有真假區分嗎?野史並不野對於我們來說,野史往往等於是一些歷史人物的趣聞軼事。但是實際上史家眼中的野史則是一些具有一定史料價值的筆記小說。所謂“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其實自從孔子修“春秋”以來,野史就是古代正史的重要來源,史失求諸野。如果一旦正史記載出現不足,自然需要“野史”來補足,所以野史從來都不是和正史對立的,正好相反,野史是正史的重要來源,甚至可以比正史更加“正史”。正史未必正對於正史來說,其界定最主要是兩條。第一條就是要“官修”也就是有官方的修史許可。比如著名的《資治通鑑》雖然未能入選二十四史,但是司馬光是在官方的力量之下完成的修史,所以也是正史系列,而比較特殊的是《漢書》,其修撰雖然是出自私人,按照當時的法律是不允許的,但是由於班固的強大影響力,這本書仍舊進入了《正史》系列,算是強行轉正。

  • 4 # 聞道含章

    兼聽則明,偏信則闇。要以辯證的方法去考慮問題,大疑才有大豁。

    呂氏春秋有一字千金的美譽。書中的文字,增加一個或減少一個,甚至改動一個,賞黃金千兩。可見其作品的嚴謹性,周密性。

    司馬遷的史記更是字字珠璣,用墨如金。他漫遊各地,瞭解風俗,採集傳聞。任太史令,繼承父業,著述歷史。司馬遷曾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他在《報任安書》一文中表達了自己境遇和思想就是要“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春秋則微言大義,文成數萬,其指數千。

    綜上所述,正史其文學性,嚴謹性,結構性,思想性等都歷經了千年的沉澱,散發著無窮的智慧。所以說讀史是人明智。

    而野史不成體系,嚴謹性不強,思想性比較差,更加民間傳播杜撰,其內容需要加以辨認。

    開卷有益,還是要以辯證的態度去考慮問題。多讀書,讀好書。

  • 5 # 劉明利107290407

    關於正史和野史,哪個更可信的問題,我想他不是絕對的,只能說他的社會功能不同罷了,一個是官方的,一個是民間的,二者對社會的發展都功不可沒,很多的正史是在野史的基礎上成立的,兩者更是相對的。就好比一個是國企,一個是民企。

  • 6 # 魯西西的世界

    正史和野史都是參考資料,不能全信,也不能不信,正史是由勝利的一方書寫的,那麼勝利的一方肯定會瞄黑失敗的一方,而野史一般都是民間傳說,三人成虎說著說著就不一定是事實了,所以說正事和野史都是歷史的參考資料,所以我們要根據當時的社會環境做出正確的判斷,但會還是要以正史來作為標準。

  • 7 # 佑聖哥哥

    正史可以信一半兒野史可以做參考。

    其實我說正史可以信一半兒,其實這一半兒我感覺都說的有點兒多了。因為就算是發生在今天的事情,可能今天寫的歷史都不一定是真的。

    更別說野史了。

    你可以看看司馬遷寫歷史,就因為寫太真實,所以,被閹了。

    你就想吧,歷史上有幾個司馬遷基本上都是皇帝,說什麼就寫什麼,哪還有是非觀可言。所以正史就是一個王朝自己在編的一個故事,所以可以信一半兒。

    野史無從考證。比較多。

    很多人都願意去野史裡邊兒找物件,其實也是裡面很多事情荒誕無稽,然後無從考證的更多,所以如果你去信爺是其結果可能會被誤導。甚至有的也是寫的跟神話小說一樣。

    就以紂王荒淫無道來說。

    你不覺得會不會是周王衛伐紂王,然後邊轉出來的嗎?歷史上到底是什麼樣子?誰能清楚?不過就是。後人為了洗白自己的王朝所寫的故事罷了。把自己的反叛說的正義一點。

    如果這個歷史是由商紂來寫,那就不一樣了。

    周朝以人以知識大商,超不義之君居然打了十好幾年,死了那麼多人,如果紂王真的荒淫無道,能打這麼久。

    而曹操寫劉備那邊就是禍亂朝霆不仁不義。到行你是行叛亂之事,然後戰。竊劉表之地。

    而孫傳寫的話就是這倆都是。

  • 8 # 疫情下的一枚平民

    不正面回答這個問題,先說一說為何會有正史和野史。

    我們都知道,修史這工作一般都是下一個王朝修訂上一個王朝的歷史(也有特殊的,比如我們偉大的史學家司馬遷所著的《史記》,還有班固的《漢書》,都是當朝所寫)。無論哪一種情況,都面臨著當時一些避諱的問題,就是不能在書裡說的事兒。

    1、比如司馬遷著《史記》,算是敢說話的了,但是關於楚漢爭霸中項羽、韓信等神級人物,都是隱晦不詳的,刪除了好些真實的情況,關於呂后家族的貢獻,也因為呂氏專權和被清算,一筆抹去了。這些都是我們說的生在當代“為尊者諱”,所以不能說,也不敢說。

    2、再比如《明史》,因為清朝是少數民族入主中原,需要在法理上和正統性上站住腳,就必須要對明朝的政治、軍事、經濟狀況全面歪曲,這樣才能顯現出明朝有多麼不堪,人神共憤,這樣才能顯示出清朝取得天下的理所當然。

    以上這兩個例子,代表了所有的正史不得以的情況,這時候,就會有另外的史書記載來佐證或者補充正史的不足。

    再來說說野史,野史未必真的就是野史。我們通常說的野史有兩種理解,一種是除了二十四史以外的史書都是野史,因為沒得到官方修訂認可。另一種就是記錄民間祕聞的小道訊息的著作,類似於現在的小報。

    其實,除了二十四史以外,還有很多歷史著作流傳,這類歷史著作或記錄一朝一事,或記錄某地某時,雖然不夠全面,但卻真實反映了當時發生的事情經過,至少是事件的另外一個版本。比如與陳壽《三國志》前後的《搜神記》、《吳錄》等。

    另外的民間祕聞之類的,類似於武則天祕史之流,則小道訊息居多,很多甚至是意淫之作,裡面的可信度要低很多。茶餘飯後笑談而已。

  • 9 # 路雨歸途

    首先說一下自己的結論。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歷史由成功者書寫,所以不能用非黑即白的“更可信”來比較正史和野史。換句話來講,正史也有“野”,野史也會有“正”。

    那麼我們思考一下,這些看似常識的事都是由先人記載給後人看的,那先人對這些歷史事件真實性的把握程度有多少我們是不得而知的。所以也就是說我們說的“正”完全是由第一個記載的人來決定,萬一這第一個人記錄有偏頗,我們現在認為的“正”不都成了“野”了嗎?

    “野史”一般是記載在一些“旁門左道”的歷史書籍上,不為大眾所廣泛接觸,內容與正史大相徑庭甚至背道而馳顛覆人類傳統觀念,不為大多數人所接受的一種歷史。它有一個特點,就是與我們大眾所熟知的歷史事件描述差距巨大,而能帶給人一種新鮮感。不斷有人被這種新鮮感給吸引,觸發了自己的獵奇心理。隨著時間的推移,時代越來越開放,人類智慧不斷被啟迪與開發,更多不同的想法和聲音出現了,野史就是其中不可多得的好例子。所以你要說野史就全是“野”的?那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人站出來反對你。

    因此,正史野史,不說哪個更可信,後人誰也不是歷史事件的親歷者,都是通過翻越書籍得到知識,所以我們做的只能是保持自己的態度,堅持思考,學會客觀分析評價,讀歷史最重要的,還是要讓自己變得明智起來。

  • 10 # 文史天地匯

    對於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明確何為正史何為野史。

    所謂正史,即為朝廷、官府主持編寫,歷朝歷代都有史官,所以正史是具有權威性的,可以說是得到正版授權的。

    而野史,是民間私家編撰,其中記錄也頗為繁雜,有神話傳說、民間鬼神等等,遠遠沒有正史正規。

    那麼,正史就絕對可信,野史就毫無考證價值了嗎?我們通過幾點來分析。

    第一 編寫時間

    雖然歷朝歷代都有史官的存在,但是他們的任務主要是記錄當朝事件、記錄皇帝等人的一言一行以及編寫前朝的史書,也就是說,正史,是由下一個朝代編寫的。

    所謂成王敗寇,朝代更迭的方式不同、皇帝上位的方式不同,就導致史書的記載也出現不同,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隋唐,李世民是如何上位的?史書又是如何記載楊廣的?

    無論是正史還是野史,對於楊廣的記載大多是荒淫無道,可是如今我們的考證確是楊廣的功績甚偉,楊廣被罵了上千年昏君,昏君能規範科舉制度,建進士科,恢復國子監,重啟絲綢之路,大量提拔平民人才,修京杭大運河等等?

    你可以說楊廣是個暴君,但絕對不是正史裡的昏君,只知道沉迷美色。

    這就是下個朝代編寫史書的弊端,李世民不可能將自己定義為造反的叛軍,所以必須讓楊廣昏庸,自己起兵取而代之才名正言順。

    而野史,是由當代人編寫,雖然不規範,但是也是一種記載,與秦始皇修長城導致平民怨聲載道一樣,京杭大運河的修建也是如此,這也是為什麼野史將楊廣的昏庸更加放大,可是對楊廣的功績閉口不提,這就顯得欲蓋彌彰了。

    第二 考證

    正史是有據可考的,比如最著名的《史記》、《二十四史》、《資治通鑑》等等,都是有名的正史,其中記載大部分是真實可信的。

    而野史則不同,野史大多沒有資料可考,許多故事也都是依靠老百姓口口相傳而得以流傳下來的,這種一傳十十傳百,很容易內容就跑偏了,所以其可信度要降低許多。

    但是,不能全信卻也不能完全不信,謊言也是有其誕生的原因的,所以,如今的我們看歷史,正史與野史都要參考,不能全信也不能完全不信。

    只有綜合考證,才能保證得到的是更加準確的,正史必然比野史更可信,這就像專家和路人的言論,但是專家一定對嗎?路人就一定錯嗎?

    個人覺得,野史中去除那些鬼神之說,還是比較可信的。

  • 11 # 療愈師李小娟老師

    正式和野史都不可盡信。

    首先,正史是為當權者,勝利者服務的,在關鍵事情上肯定是有修改或者修飾的。對政敵的抹滅,對自身的讚譽肯定都是有的。但是,大多數事情是無需作假的,可連線推斷。

    其次,而野史就更加主觀了。每個人立場不同,看事情的角度就不同。每個人的喜好不同,他所寫內容就更不同。而且野史多是民間猜測,人云亦云,他們沒有能力看到事情的真相。所以看野史,得站在作者的立場上,揣摩他的心思。還要根據作者的身份判斷他是否是能知道事情真相的人。

    歷史流傳的時間太久遠了,朝代換來換去,肯定很多細節是不可信的,前人之事也不是後人能掌握清楚的。但是重要的脈絡是不會受影響的,各家之言融匯在一起,還是能分辨一二的。

    不過不必糾結,同一段歷史同樣的內容,看客的知識結構、情感預設和理解角度的不同,同樣得出的答案不同,所以歷史、正史野史真實度多大根本就不重要了。

  • 12 # 品讀歷史者

    看歷史要靠自己所學的知識再加上自己的分析判斷能力去品歷史,正史記載的未必都是真實的,但是靠近歷史事實,因為這畢竟是官方的,具有一定的權威性,除非因當時的環境、思想和對科學認知的不足導致的一些錯誤。

    《史記》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與《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其首創的紀傳體編史方法為後來歷代“正史”所傳承。《史記》還被認為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

    即使這樣一部被後世評價頗高的文學著作也有不靠譜的記載,而且有的記載只能當神話來讀。

    《史記》中將劉邦寫成了真正意義上的“龍的傳人”,甚至更胡扯地說,劉邦的母親在田間幹活時休息,劉邦的父親看到有龍伏在她身上,隨後,劉母懷孕,生下來劉邦。

    《史記》中還很正式地記錄了劉邦左腿上有七十二顆黑痣,並據此認定劉邦天賦異象,註定不平凡。這種事情怎麼能靠譜呢?七十二顆痣如此精準,這根本就是無法考證的事,更不能當成判斷一個人未來作為的標準,相反,在咱們現代醫學中,一個人如果腿上有這麼多痣,是極有可能他患了某種面板病。

    而野史就是野史,是毫無根據的瞎編亂造,張冠李戴,道聽途說慢慢的就變了性質,說的人多了好像就是真事一樣了。

    的確,這兩位姓董的女子的確是生活在一個朝代,但是完全是兩個人。

    董貴妃就是董貴妃,因為深得順治寵愛,因為她的死去順治差一點削髮當和尚,雖最終沒有當成和尚,但是江山也不要了,在順治的愛妃死了三個多月後,順治終於鬱鬱寡歡,久病不治追她而去。

    而董小宛是當時號稱江南八大名妓之一,和“衝冠一怒為紅顏”的陳圓圓都是明末的知名人物,而董小宛的丈夫就是當時號稱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冒襄。

    還有關於雍正篡位一說,居然有多達五種傳說,當然這些野史也都一一被後來的史學家經過多方考證得以闢謠。

    歷史就是這麼有意思!

  • 13 # 西域長史老白

    歷史學對於文獻有一個基本的採信優先分級,即信史>正史>野史>其他文獻資料。信史是指能有考古發現或實物印證的歷史文獻,比如通過對甲骨的研究印證了《史記》中的商王世系以及大量商代的歷史。正史是指各類官修的史料,比如為大家熟知的《二十四史》。野史是指各類的私家史書,比如魯迅所多次稱道的《明季稗史彙編》。其他文獻資料,是指各種記錄歷史資訊的筆記、小說、傳說等等。但是,這個原則並不是絕對的。因為,不論那種文獻都是人寫的,帶有寫作者個人的觀點和主觀意願。比如《二十四史》中的《晉書》,《晉書》雖然是唐太宗下令編寫的,但是當時的編寫者採用的史料有相當一部分是小說家言,甚至於採信了不少神話傳說,所以很多史學家說他辭藻雖然不錯,但寫實性不行。

    這時候就需要歷史學中的一個重要原則出場,孤證不立。孤證不立的意思是,如果只有一條 證據支援某個結論,這個結論是不可接受的,在 邏輯學上,稱為弱命題。最典型的事例就是被廣泛詬病的《夏商周》斷代工程。工程在夏商紀年的研究方面,由於可供使用的文獻和考古發現不足,大量使用了孤證。

    所以,不論是正史還是野史,當我們需要採信某一個材料時,一定要找到可以印證材料的其他證據。同時,還要考慮證據的證明效力,不能出現用傳說印證傳說的現象。

  • 14 # 親一

    1、正史就是官修史書,一半為後一朝代為前朝寫史書,官修史書是佔有全面的史料的情況下寫的,可信度是應是最高的,如二十四史,從史記到明史,但是正史也侷限性,尤其是後一朝代為前朝寫史的時候,為凸顯本朝的正統性,或多或少的會寫一下前朝的壞話,或者不直接寫而用一些春秋筆法,還有前後朝並立的時期,尤其前後兩朝之間有戰爭的時候,略會吹吹,前一點比如《史記》,後一點比如《明史》

    2、野史,也分為兩類

    一類是一些民間編撰的歷史,其大部分是根據傳聞、神話等編寫,這類書籍多是歷朝歷代的禁書,但是這些野史會被私人修訂的史書中採用,並流傳下來,比如《魏略》中就有一些傳聞,尤其是其他兩國的傳聞

    另一類就是私人修訂的史書,這些史書也要區別的看待,比如《漢晉春秋》,但是這裡不得不提一個人,就是司馬光,他修訂了兩本很著名的書,一本是《資治通鑑》,沒有位列二十四史,但是其修訂了另一本《新五代史》,位列二十四史,這兩本都是司馬光私修的,並不是官修的,司馬光修這兩本書的目的是為了給皇帝進諫,表達自己的思想,所以有一定的可信度,要不也不會位列二十四史

    讀史,肯定以二十四史可信度最高,野史有一定的可信度,但是當正史和野史不一樣的時候,以正史為準。

    但是讀史要會分辨,不要以自己的好惡來選擇性的相信,尤其看最近的問題越發覺得這個情況的嚴重,舉個例子,算了不舉了,說多了,糾結

  • 15 # 怪哉書蟲

    關於正史和野史哪個更可信,其實我覺得後人看歷史,有些時候是要把正史與野史相互對照,然後適當推理的。

    比如,有這麼一個故事,我相信更能說明問題。

    野史上說: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曾經要看一下史官對這一段的記載,所以房玄齡適當的刪改之後,交給李世民看,而後者看後表示滿意。

    在此,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適當刪改這幾個字,如果那一段歷史,真的是為了自保,那麼為什麼要刪改呢?

    再說一個很重要的人物,魏徵。

    這就值得深思了,魏徵能成為一代名相,那麼首先在人品上總不至於太差,而他能投奔太子建成,說明了什麼呢?你細想……

    總結

    綜上所述,你還能分得清正史和野史哪一個更對嗎?

    很多時候正史的記載是會相互矛盾的,而且歷史想來是由勝利的一方書寫,誰都不願意揹負罵名,自然是要適當的修改一下了

    所以,我們看歷史,是要適當的自己分析,搭配上野史做對比的呢

  • 16 # 正能量歷史觀

    正史和野史都是閱讀歷史的參考資料,不能全信,也不能不信。個人認為正史的可行度是會高一些的。像史記就是司馬遷經過層層篩選,實地考察等方式寫出來的。雖然有些是必須按照統治者的要求寫的,比如劉邦的出身。劉邦的母親,史書稱她為劉媼,有一天劉媼外出走到一個大湖旁邊,累了困了就睡了,過了段時間她丈夫出來找她,剛好看到雷鳴電閃的時候一條蛟龍盤在劉媼的身上,等於說這個劉媼在大湖旁邊與一條蛟龍邂逅後,回來之後就懷了劉邦。這很明顯就是過度神話了。但是史記的大部分內容是可以信任的。

    所以說正事和野史都是歷史的參考資料,所以我們要根據當時的社會環境做出正確的判斷,但會還是要以正史來作為標準。

  • 17 # 強國魂

    野史,正史是當時的統治階級想讓我們看到的,有的可能被美化改編過了,野史也有誇大和不實的成分存在吧,不過我個人更喜歡看野史,可能是女生八卦八婆的天性決定的?

  • 18 # 史實記錄

    關於正史和野史哪一個更可信,不能一概而論,正史是古代歷朝歷代中後一個朝代負責編寫來記錄前一個朝代,從這一點而言,後代的歷史編纂者可以編寫前朝的方方面面,在前一個朝代很多不為人知的,或者在當時不能夠公之於眾的各種軼事可以為世人所知曉,特別是對於歷朝皇帝的評價上,後一代編寫的正史還是能夠給予公正客觀的評價,歷數前朝統治者的得與失。不過這裡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由於每一個朝代是依靠推翻前一個朝代而取而代之統治天下的,這當中之間必然少不了血腥和暴力,以及許許多多不可告人的‘有損本朝龍威’之事,所以儘管再客觀,也少不了很多的避諱,進而刪減了許多的歷史細節和真相。比如,清朝在編纂明史的時候就就有意避開了‘揚州十日屠’等會對清朝統治不利的記載。而關於野史,通俗來講就是我們所說的小道訊息,,我們不可以不信,但是畢竟是‘來源不明’,‘出身不正’,所以一定要仔細的分析,加以辨別,,我們可以在深入瞭解歷史的基礎之上,通過人情,風俗,文化,特別是對人性的分析,來對野史進行去偽存真辯證的分析和判斷

  • 19 # 縱觀過去的點點

    正史和野史都是參考資料,不能全信,也不能不信,正史是由勝利的一方書寫的,那麼勝利的一方肯定會瞄黑失敗的一方,而野史一般都是民間傳說,三人成虎說著說著就不一定是事實了,所以說正事和野史都是歷史的參考資料,所以我們要根據當時的社會環境做出正確的判斷,但會還是要以正史來作為標準。

    我們來舉個例子就拿趙雲來說吧正史上說趙雲一生很忠心,卻沒有得到重用,最後一次的失守,摧毀了他的不敗神話,趙雲怎麼死的最主要原因是因為他已經老了,但是野史上說趙雲一生馳騁沙場領兵打仗無數,卻從來沒有受過傷!一天他在家裡洗澡,老婆見他年紀雖大但面板光滑嫩白,全然沒有一點年老色衰之相,老婆便問他為何,趙雲驕傲的回答自己一生從未遇到過可以傷害自己的人,於是他老婆童心氾濫,偷偷拿了一根繡花針,調皮的刺了趙雲一下。這一刺可了不得了!趙雲頓時流血不止,這英勇無畏一生的大將軍就這樣死掉了,你以為趙雲是皮球啊,紮了一下就漏氣了,開玩笑嘛。

    所以啊,我們如果要考察歷史的話,一定要以正史為基準,然後按照他的歷史背景,去推斷當年所發生的事情,有些查不到的,可以去翻一些野史,不過我感覺正史更可信一點。

  • 20 # 大智讀書

    關於正史和野史哪個更可信,其實這個問題沒有一個非此即彼的答案,在史料中需要人們來根據前後歷史以及考古和其他文獻資料來佐證,來判斷史料記錄是否可信,是否是真實的記錄了歷史事件。

    正史出於各種原因導致未必可以盡信,但是野史由於缺乏權威性,更加不可輕信。所以在實際瞭解歷史事件的過程中需要通過正史前後事件的記錄,並結合野史資料記載辯證的來看待事件記載,並分析得出自己的結論。

    不過正史往往帶有較強的政治意識形態夾雜在裡面,對於很多事件採取為尊者諱的原因,對於部分不利於自己事件記載不夠真實,甚至歪曲了事實。同時也會有一些通過誇大政績,惡意貶低對手,過度美化自己統治的記錄,所以導致正史記錄也不能完全採信。野史雖然顯得粗鄙,但同樣由於是私人記錄的原因,不涉及政治影響,所以部分內容具有更加具有原始性、真實性。

    在新唐書和舊唐書中關於唐高祖李淵和太子李建成的記載其實是有很多值得推敲的,因為正史中的記錄前後表述是不一致的,或者是有一些不符合常理的地方。但是李世民通過玄武門之變暴力弒兄殺弟登基之後,為了表示自己繼位的合法性,極力宣揚自己在建唐的功績,與此同時弱化李淵和李建成的功績。其實李世民在建立唐王朝中是有很大的貢獻,但是李淵和李建成也並不是正史中記載的懦弱無能。

    “祿山生日,上及貴妃購衣服……召祿山入禁中,貴妃以錦繡為大襁褓,裹祿山……上自往觀之喜,賜貴妃洗兒金銀錢,復厚賜祿山……自是,祿山出入宮掖不禁,或與貴妃對食,或通宵不出,頗有醜聲聞於外”

    雖然記錄出於正史,但是更多的是為了突出唐王朝統治層驕奢淫慾,而並不是實際發生的情況。

    歷史人物為什麼具有多面性 https://www.toutiao.com/i6818063175439614468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見過哪些神一樣的優化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