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四九城愚人

    說到知行合一的現實用法,

    我們還用轉變自己這件事來舉例

    知與行的兩個方面就是

    第一:明理。 第二:照做

    兩方面都做到了,才能叫知行合一,才能有想要的結果

    所謂因果關係,就是要有對應的因,才能有對應的結果

    只有說沒有做,就不具備形成轉變的果,所以就很難有變化。

    還是那個看病的例子:

    一個病人,去醫院看病。醫生給他開了對症的藥。

    這個病人看了看,把藥的名字和成分都讀了一遍

    他也知道了這個藥的作用

    然後過一會他問醫生,我怎麼感覺沒變化?

    醫生笑笑說,你要做的不是說,而是把藥吃了,

    不吃藥,病情當然沒變化。

    很簡單的道理,人生是如此,看病是如此,轉變提升亦是如此

    結果在行不在說,明白道理的人很多,為何真正能提升自己的人少呢?

    這就是說與行的區別,

    所謂知行合一,就是不僅我們要明理,還能行。

    不去做,不會受用,不會有所收穫。

    知行合一,聽上去非常高大上,甚至難以啟迪

    其實,單就知行合一這四個字而言

    我們幾乎每天都在做

    上面看病的例子是一種,什麼病吃什麼藥。

    工作上也是,什麼問題怎麼處理。生活上也是,什麼困難如何克服

    只是在一些與我們之前的思想和行為產生矛盾的時候,

    知行合一就相對迷惑了。

    比如我們想提升,想進步道理我們知道,

    甚至還可以對更多的人去講

    但是,真要到做的時候,總是有這樣那樣的藉口

    有時總會看身邊那些不想轉變的人

    絕的自己很傻,絕的自己吃虧了,就打退堂鼓

    可是過段時間看到別人轉變了,成功了,受用了

    自己又想去效仿,又想著轉變

    總是這樣舟而復始,反反覆覆,最後還是沒什麼根本變化

    人不能只看眼前,要想想自己未來的樣子

    願不願意讓自己的未來跟現在一樣,甚至還不如現在?

    人生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因為你我現在不想轉變,不想進步,

    但是身邊的人,公司裡的同事人家都在默默努力

    很快就會在滿足現狀的我們面前突顯

    差距就這樣被拉開了

    其實,知行合一也不是特別高不可攀

    知行合一有難以啟迪的一層

    當然也就有親民的,可以馬上達到的一層

    就像爬樓,一口氣上100層很難,

    但一層,兩層還是可以馬上做到的

    我們可以用每天的這一兩層去積累出100層的結果

    用我們每天的自我提醒和修正不足

    去完成銳變,去造就新的自己。

    古人講:道理,3歲小孩而都懂,80老人做不到。

    就是在說道理誰都懂,但是願意去轉變,願意去行動的人很少。

    結果就造成了到了80歲還是老樣子,沒有變化

    所以我們要明白,向前走,無論步伐多小,他已經是在遠離起點了。

    最後請記住一句話:

    冥行妄作,好說空言,只會耽誤自己。得不到想要的結果

    人生苦短,理應珍惜。

  • 2 # 建設家袁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斷言:21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提到心學的現實意義,咱們有必要先把王陽明建立心學的來龍去脈搞清楚。

    1.王陽明的一生及心學的問世

    王陽明的一生,確實是勵志的一生,是驚心動魄的一生,從他12歲立志做聖賢開始,一直到57歲去世,都沒有消停過。他仕途坎坷,一直處於猜疑、誣陷、排擠、打擊之中,他身處逆境,做聖賢初心不改;他兩次剿匪,平寧王朱宸造反,聚烏合之眾,他身處險境,力挽狂瀾,屢建奇功,扶將傾之大廈。他格竹子,格兵法、格辭章、格經典,格釋道二學,專心致志;深陷牢獄之災,暗無天日,他身處困境,最終突破理學,他貶謫龍場,生死一念,身處絕境,但他端居澄默,胸中灑灑,堪破名利生死。終究頓悟: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自此,從17歲格竹到37歲悟道,歷經20年,偉大的心學誕生!

    2.心學的含義

    心學的主要內容簡單說就是3句話,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也有說四句話的,那就再加一個萬物一體。心即理,理在心中,也就是吾性自足,不假外求。這主要是相對於對外格物還是對內格心來說的。知行合一,是良知引導行動,致良知,人人都有良知,需要做的就是擦亮心鏡,見出時常被慾望矇蔽的良知。萬物一體,心學講無善無噁心之體,也就是心無善惡,我與天地萬物同為一體,而統領天地萬物的就是我的心,心之本體是良知,也就是儒家所倡導的仁。

    3.心學的現實意義

    心學,是普世哲學,講的是萬物一體,心是靈魂,而主宰心的是良知,是仁。什麼是良知和仁呢?其實就一句話,誰領悟了,誰就能發達!那就是已欲達而先達人!

    心學的用途:

    一是讓我們內心強大!

    心學是解決焦慮、恐懼、困惑、迷茫、痛苦的良藥!

    行由不得,反求諸己。自給自足,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不能怨天尤人。想要的一切都在我們心中,只要內心強大了,一切都可求。正如,人之力,莫大於心。陽氣發處,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二是讓我們與時偕行。

    人不能拘泥,要善於通權達變,到哪個山就要唱哪個歌,順應時勢,雖不及屈原之執,東坡之曠,但心通達即好,留得青山在,總也有柴。正如易經裡的與時偕行,上可九天攬月,下可與魚警為伍。也符合老子的虛己應物,應物而不傷。

    三是讓我們正己化人,知行合一。

    格物致知,格指的是探求,也就是通過探求萬物的本源,來開啟智慧。

    但心學裡講的格物致知,格是正的意思。

    也就是說,心學告訴我們,先正心,然後再格物,再行動,用知也就是良知來指導行動。

    我們要先格心,讓良心呈現出來,以此來指導我們的行動,那將無往而不利!

    正己化人是管理的最高境界,一提管理,我們總是想著管別人,其實,內聖外王,我們要循著良知做事,推己及人,做好榜樣,給部屬賦能,時間一到,自然水到渠成。

  • 3 # 靜一號普洱茶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弘治十二年(1499年)進士,歷任刑部主事、貴州龍場驛丞、廬陵知縣、右僉都御史、南贛巡撫、兩廣總督等職,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亂軍功而被封為新建伯,隆慶年間追贈新建侯。諡文成,故後人又稱王文成公。

    王守仁(心學集大成者)與孔子(儒學創始人)、孟子(儒學集大成者)、朱熹(理學集大成者)並稱為孔、孟、朱、王。

    王守仁的學說思想王學(陽明學),是明代影響最大的哲學思想。其學術思想傳至中國、日本、北韓半島以及東南亞,立德、立言於一身,成就冠絕有明一代。弟子極眾,世稱姚江學派。其文章博大昌達,行墨間有俊爽之氣。有《王文成公全書》。

    陽明學,又稱王學、心學,作為儒學的一門學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發展的儒家學說。根據王守仁一生中的經歷,其受到道家的影響明顯多於佛家,但其終究不離儒學本質,王守仁繼承陸九淵強調“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對程頤朱熹通過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為事理無窮無盡,格之則未免煩累,故提倡“致良知”,從自己內心中去尋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萬物,人秉其秀氣,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與行的關係上,強調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謂“知行合一”,二者互為表裡,不可分離。知必然要表現為行,不行則不能算真知。

    陽明學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學說之一,後傳於日本,對日本及東亞都有較大影響。

    朱載垕:兩肩正氣,一代偉人,具撥亂反正之才,展救世安民之略,功高不賞,朕甚憫焉!因念勳賢,重申盟誓。

    徐渭:王羲之‘以書掩其人’,王守仁則‘以人掩其書’ 。

    朱彝尊:詩筆清婉,書法尤通神,足為臨池之模範。

    王世貞:①伯安之為詩,少年有意求工,而為才所使,不能深造而衷於法;晚年盡舉而歸之道,而尚為少年意象所牽,率不能深融而出於自然。其自負若兩得。②文章之最達者,則無過宋文憲濂、楊文貞士奇、李文正東陽、王文成守仁。③理學之逃,陽明造基。④王伯安如食哀家梨,吻咽快爽不可言;又如飛瀑布巖,一瀉千尺,無淵渟沉冥之致。

    李贄:陽明先生在江西與孫、許同時,則為江西三忠臣。先生又與胡端敏、孫忠烈同舉鄉薦,曾聞夜半時有巨人文場東西立,大言曰:“三人好作事!”已忽不見,則在浙江又為三大人矣。且夫古之立大功者亦誠多有,但未有旬日之間不待請兵請糧而即擒反者,此唯先生能之。然古今亦未有失一朝廷即時有一朝廷,若不見有朝廷為胡虜所留者。舉朝晏然,三邊晏然,大同城不得入,居庸城不得入,即至通州城下亦如無有,此則於少保之勳千載所不可誣也。若英宗北狩,楊善徒手片言單詞,歡喜也先,遂令也先即時遣人隨善護送上皇來歸。以餘觀之,古唯廝養卒,今僅有楊善耳。籲!以善視養卒,則養卒又不足言矣。此皆今古大功,未易指屈,則先生與於與楊又為千古三大功臣焉者也。嗚呼!天生先生豈易也耶!在江西為三大忠,在浙江為三大人,在今古為三大功,而況理學又足繼孔聖之統者哉?

    張岱:陽明先生創良知之說,為暗室一炬。

    沈德符:惟王文成以理學建安壤,遂開國封,固書生之希固書生之希構矣...乃知王文成真天植異稟,其用兵幾同韓、白(韓信、白起),而見羅亦以良知餘唾,妄希茅土,且兼十哲三良而有之,亦不知量矣。

    黃宗羲:王陽明可謂‘震霆啟寐,烈耀破迷’,自孔孟以來,未有若此深切著明者也。

    黃景昉:王新建(守仁)能用度外人,收羅甚富,如致仕縣丞、捕盜老人、報效生員、儒士、義官、義民、殺手、打手等,皆在籠絡奔走中,即土目亦為心死。大都眼高襟豁,從學問澄徹來。

    魏禧:陽明先生以道德之事功,為三百年一人。

    王士禎:王文成公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絕頂。

    紀昀:守仁勳業氣節,卓然見諸施行,而為文博大昌達,詩亦秀逸有致,不獨事功可稱,其文章自足傳世也。

    張廷玉:王守仁始以直節著。比任疆事,提弱卒,從諸書生掃積年逋寇,平定孽籓。終明之世,文臣用兵制勝,未有如守仁者也。當危疑之際,神明愈定,智慮無遺,雖由天資高,其亦有得於中者歟。矜其創穫,標異儒先,卒為學者譏。

    鄧之成:陽明以事功顯,故其學最為紮實有用。

    嚴復:①夫陽明之學,主致良知。而以知行合一、必有事焉,為其功夫之節目。②獨陽明之學,簡徑捷易,高明往往喜之。

    梁啟超:①他在近代學術界中,極具偉大,軍事上、政治上,多有很大的勳業。②陽明是一位豪傑之士,他的學術像打藥針一般令人興奮,所以能做五百年道學結束,吐很大光芒。

    章太炎:①文成以內過非人所證,故付之於良知,以發於事業者或為時位阻,故言‘行之明覺精察處即知,知之真切篤實處即行’,於是有知行合一之說。②文成之術,非貴其能從政也,貴乎敢直其身,敢行其意也。

    孫中山:日本的舊文明皆由中國傳入,五十年前維新諸豪傑,沉醉於中國哲學大家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說。

    蔡元培:明之中葉王陽明出,中興陸學,而思想界之氣象又一新焉。

    三島毅:憶昔陽明講學堂,震天動地活機藏。龍崗山上一輪月,仰見良知千古光。

    東鄉平八郎:一生低首拜陽明。

    高瀨武次郎:我邦陽明學之特色,在其有活動的事業家,乃至維新諸豪傑震天動地之偉業,殆無一不由於王學所賜予。

    岡田武彥:修文的龍場是王陽明大徹大悟,並形成思想體系的聖地…陽明學最有東方文化的特點,它簡易樸實,不僅便於學習掌握,而且易於實踐執行。在人類這個大家庭裡,不分種族,不分老幼,都能理解和實踐陽明的良知之學。

    胡哲敷:五百年來,能把學問在事業上表現出來的,只有兩人:一為明朝的王守仁,一則清朝的曾國藩。

    郭沫若:王陽明對於教育方面也有他獨到的主張,而他的主張與近代進步的教育學說每多一致。他在中國的思想史乃至日本的思想史上曾經發生過很大的影響。

    錢穆:陽明思想的價值在於他以一種全新的方式解決了宋儒留下的‘萬物一體’和‘變化氣質’的問題…良知既是人心又是天理,能把心與物、知與行統一起來,泯合朱子偏於外、陸子偏於內的片面性,解決宋儒遺留下來的問題。

    錢穆:陽明以不世出之天姿,演暢此愚夫愚婦與知與能的真理,其自身之道德、功業、文章均已冠絕當代,卓立千古,而所至又汲汲以聚徒講學為性命,若飢渴之不能一刻耐,故其學風淹被之廣,漸漬之深,在宋明學者中,乃莫與倫比。

    張岱年:陽明宣揚‘知行合一’,強調躬行實踐的重要,更提出“致良知”學說,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提倡獨立思考具有深刻的意義。

    杜維明:王陽明繼承和發揚光大了中國儒學特有的人文精神。他提出‘仁者要以天地萬物為一體’,就是要創造人與自然的和諧;他提出‘知行合一’,就是要創造人與社會的和諧;他提出致良知,就是要創造人與自身的和諧。

    餘秋雨:中國歷史上能文能武的人很多,但在兩方面都臻於極致的卻廖若晨星...好像一切都要等到王陽明的出現 ,才能讓奇蹟真正產生…王陽明一直被人們詬病的哲學在我看來是中華民族智慧發展史上的一大成就,能夠有資格給予批評的人其實並不太多。

    當年明月:他的心學,是中華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是值得我們每個人為之驕傲的財富,他吹響了人性解放的號角,引領了明代末期的思想解放潮流,他的思想流傳千古,近代的康有為、孫中山等人都從其中受益匪淺。

  • 4 # 逆維思維

    謝邀。良知的存在,在王陽明這裡,其實一方面對我們來講,是一個“吾性自足”的東西,是在我們內部,它其實什麼都有,每個人都有,這就在於你能不能把它發現出來“致良知”——讓它產生出現,成為你生活裡主導你的主體性的力量,這是“致良知”的一個意義。

    就是說其實從良知學出來以後,我們中中國人其實在看待世界的時候、看待中中國人的時候,會發現我們不再把人看成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東西。 看到一個人,即使他是一個壞人,做了很多壞事,但我們相信他是有良知的。所以我們相信良知在某種條件下有一天總會發現,只要良知能夠有所展現,這個人就是可以改造的,可以變好的。

    說明他有良知最重要的一點,是他對待父母的態度是不是有孝親的情感。如果他存在著孝親的情感,即使他做了很多壞事,還是有得救的可能的。這是良知的發明作為文明史的實踐,它產生出了一個對待人性的態度。

    所以良知的存在,良知的遍在,是每一個人都內具的,就帶來一個我們對待人的態度——德性平等的態度。因為每個人都是有良知的,即使他是個壞人,我們認為他是有良知的,所以我們對待他的時候不會把他當成異類,我們會把他看成跟我一樣的人,他所犯的錯也是我有可能犯的。 這實際上對我來講是有一種警示意義的。這種警示意義之所以可以發生,是因為我們覺得我們具有同樣的本性,在同樣的條件和處境下,都有可能犯同樣的錯誤的。

    一個好的社會(所謂禮教再編成的社會),就是能夠給這樣的個體一個這樣的機會、條件,讓他們的德性可以在這樣的社會條件裡面獲得伸展、抒發,給予一個教化的條件。這是良知構造社會(就是禮教再編成一個現代社會)的一個意義。

  • 5 # 春臺96245986

    王陽明心學對現實社會有什麼啟發?

    1、王陽明心學是將中國唯心主義儒學,從”皇權天授”即天道心神選擇註定皇帝權勢命運,提高發展到”完整唯心主義”哲學。

    2、為什麼說王陽明心學是將唯心主義提高發展到”完整唯心主義哲學”?或完整唯心主義哲學是什麼樣的?首先,王陽明心學精髓集中在:心外無物、心即理與“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其次,”心外無物”就是除長期心道產生出來萬物之外,沒有任何事物了,就是”道生萬物命運”五行之首。”心即理”或”無善無噁心之體”,就是道生之短期精神魄力或作為運勢,皆為善與惡相互辯證法理過程,其善惡都是辯證法理需要,故就法理本身而言是無善無惡的。“有善有惡意之動”指心神魄力運勢就是”善與惡反向運動”法理過程,即“善惡反向運動”陰陽五行之第二程式。“知善知惡是良知”指人們達到認知“善惡都是陰陽法理需要,都應同等善待之時,才是致良知了,乃”用弱勝強”致良知轉變過程,為第三程式。”為善去惡是格物”,指能用“善惡法理”框格約束萬物,給萬物都戴上“陰陽五行”緊箍咒,才能逐漸達到”有生有延續與新有生於無”天人合一和平發展道路。故王陽明心學都能用陰陽五行哲學即“道生命運,(運有)反向運動、用弱勝強、有生有延續、新有生於無提高”四五五行加以解讀,故說其是完整唯心主義哲學。

    3、對現實指導意義,就是今之“唯心與唯物”哲學經用弱勝強過程,將不可避免統一質變為兩者辯證發展的“唯道”主導觀念上來,而“王陽明新唯心主義哲學”將是統一唯道質變前不可逾越的”哲學量的準備階段”,或叫唯道的“初級階段”。故可預見唯物主義只有先走上王陽明新唯心主義哲學之後,才能又走上”唯道法”其從的和平發展道路。故意重大。如唯物主義不能承認“道生萬物命運”,即認為不存在命運,何以又建起“世界命運共同體”呢?這才是最大啟發!

  • 6 # 國學分享

    王陽明原名王守仁,心學集大成者,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因曾居於會稽山陽明洞,自稱陽明子,學者稱他為陽明先生,也稱王陽明。被後人譽為“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完人。與孔子(儒學創始人)、孟子(儒學集大成者)、朱熹(理學集大成者)並稱為孔、孟、朱、王。

    他“致良知”與“知行合一”的心學,是中國傳統文華的精華。王陽明心學的促成源於一個夜晚的頓悟,史稱“龍場悟道”,從睡夢中驚醒後長嘯一聲,自言自語:吾性自足,不假外求“,意思是人的心中有良知,良知能解決一切問題,不需要外來幫助,而聖人之道,其實是從我們自己的內心去求取,不必從細節去推敲事物的原理。

    他認為心即是理的人生論,知行合一的認識論,致良知的修養學說。心是萬物的主宰,心無外理,無外物,是心學的基本觀點。他認為心是產生善與惡的根源,任何的外在行動、事物都是受思想支配,一切歸於心。他認為知和行是不能分離的,有知必有行,有行必有知。良知誰都有,而”致良知”就是讓尺回到“無善無惡”的本真狀態,通過主體的意識達到自我道德的規範和修養。“致良知”便是它的核心部分。

    他的心學思想旨在呼喚人的本體意識,強調個人本身的價值和自我人性的修養,用他晚年的四句話說就是:“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所以致良知的最終目的就是格物而致知,致知而天下平。

    對我們現實社會的啟發是他讓我們“持純粹心,做至誠人”,“立志由心,量力而行,” “靜察己過,不論他人是非“,”入世心做事,出世心做人”,它是立志、悠心、仁愛、至誠的大智慧。誠如《大學》所講,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 7 # 丙方立場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指的是琅琊王氏和陳郡謝氏兩大家族,他們躋身中國十大貴族之列,王陽明就是老王家的後世子孫,可算是根正苗紅的“貴族子弟”,按現在說法,名副其實的“官二代”加“富二代”。

    王陽明,出生於1472年,浙江紹興餘姚人,因曾築室於紹興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王陽明出生頗為傳奇,傳聞,他的母親鄭氏懷胎十四個月未分娩,祖母岑氏有天夜裡夢到滿天祥光、彩雲繚繞,仙女送子到她懷裡,醒來,兒媳分娩了,故其祖父王倫給嬰兒取名王雲。

    但王陽明直到四五歲還不會開口說話,祖母帶著他看遍大小醫館無果,直到遇到一位長老,一語道破天機:“好個孩子,可惜道破”,原來是他名字中“雲”字就是說道,故“道破”了天機而閉口無法說話,於是祖父為其改名“王守仁”,說來傳奇,改名后王陽明立即會說話,天資聰穎,會背誦很多祖父讀過的書。

    天生的好基因,王陽明繼承了祖先的博學、胸襟和氣度。

    王陽明是中國歷史上達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聖人,與之齊名的除了孔子外,就無他人,就連曾國藩也只能算半個聖人。

    他的心學精髓:“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按通俗易懂的說法,就是讓人在做事、修心、立志、行動、態度上變得內心強大,正能量爆棚。

    “格物致知”是當時盛行的理學派朱熹之學,意思是窮盡事物之理達到由此及彼,但這個學說被王陽明親身體驗而打破反駁,他創立自己的心學之理。

    這次拜訪,王陽明逢遇一樁桃花運,婁諒的孫女婁素珍愛慕王陽明,但王陽明是一位忠誠家庭的男人,即便年輕女子當前也未動心,後婁素珍賭氣嫁給叛亂的寧王朱宸濠,寧王叛亂失敗後,婁素珍投江自殺。

    王陽明的妻子諸婉玲一生未生育,王陽明也未納妾,可見聖人對待婚姻忠貞不二的態度。即便沒有生子也是白頭偕老,這點實在令人敬佩,直到諸婉玲去世,他才續絃張氏,生了一個兒子,取名王正聰。

    回到家鄉後,不久,祖父王倫去世,父親王華返鄉守孝三年,王陽明在家研讀朱熹之書,當時,朱熹被譽為朱聖賢,地位僅次於孔子、孟子。但王陽明的治學態度就是要親力親為體驗“格物致知”,他對著家鄉的大批竹子七天七夜,不吃不喝不睡,始終未得真理,結果病倒了落下一生的病根。

    王陽明對待學術不盲目不表面迎合,這件事情後,他懷疑朱熹的理論“格物致知”,受陸九淵啟迪,他去探索求知真理,開啟智慧大門,後創立心學,精髓即“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之後的幾年,王陽明考取功名。

    21歲時,王陽明一次考中舉人,曾國藩考了九次才考中秀才,28歲,三次考中進士,聖人在求學的路上,歷經磨難,次年,29年,王陽明在雲南任主事,正式步入仕途。

    當時宦官劉瑾當道,迫害忠良,王陽明寫信給皇帝揭露劉瑾罪行,反而被貶到貴州窮鄉僻壤的一個叫龍場的地方,一呆就是三年,那年他35歲。

    一個富家子弟到一個環境惡劣的地方生活,沒有飯吃沒有地方住,面對野獸豺狼,一般人根本無法承受,但是王陽明沒有退縮,他給自己做了一副石棺,躺在裡面,體驗死亡,修身養心悟道,他傳授當地土著族生存技能,開辦了龍崗書院,講授自己的心學,深受愛戴。

    他認為聖賢之路只有一個功夫,就是知和行合一,身心的主宰是心,心中所發便是意,意的本體就是知,而意的所在便是物。也就是說,心乃萬物與身體的主宰,只有心靈安定下來,才不會因外物而動,而本身所具備的無窮智慧才可以顯露出來。

    這也就是現在人們追尋的修心磨練、不抱怨、調節自我、強大內心、抗住壓迫、耐住落魄、走出逆境、剋制自我、超越自我、不做情緒的僕人、用行動改變觀念、堅持自己、包容別人、態度決定一切等等雞湯界、成功學的本質來源。

    龍場的磨練只是王陽明名揚四海的第一步,三年後,王陽明38歲,回到江西廬陵擔任知縣,接下來的幾年,王陽明以自己卓越的軍事才能屢建戰功,他把孫子兵法用到出神入化,以萬變應對不變與變化,空城計、聲東擊西、暗渡陳倉、調虎離山等等兵法,以少勝多,以弱制強,擊敗匪徒,平叛寧王朱宸濠的叛亂,剿滅農民起義等各大戰事,以一已之力解決朝廷困局。

    日本將領東鄉平八郎就學王陽明的兵法,他的腰牌寫著“一生伏首拜陽明”。所以,王陽明的心學和兵法非常接地氣,是實實在在的現實版學說,但是當時明朝幾任皇帝昏庸,聽信奸臣之言,竟把功臣王陽明判定為與朱宸濠勾結的叛臣。

    王陽明不在乎名利,朝廷不需要他的時候,他隱退一心傳授心學,這也就是聖人的格局,他認為盡職盡責是自己的事,與他人無關,做到無愧於天地,無愧於已心,遵從良知之理,天人合一。

    王陽明除了是一個聖人,他還是一個政治家、軍事家和哲學家,他的知行合一心學思想融合儒釋道三家精髓,是中華文化最後一劑解藥。

    王陽明57歲逝世,留下了經世之作《傳習錄》,此書概述王陽明一生,他的心學系統又深刻,此篇僅僅提到皮毛。

    以史為鑑,古往今來,眾多名士都是王學的追隨者,對於我們普通市井小民而言,學習心學瞭解人生、人性,激勵頑強拼搏、堅韌不拔、積極向上的精神,這也和做銷售的初心是一致的。

  • 8 # 甄逸少

    王陽明的一生充滿了崎嶇和坎坷,而且只活了57歲。

    第一次科舉考試落榜,第二年考上進入仕途,因為仗義執言捱了廷杖,差點被打死,打入刑部大牢。後來出來回老家,在一路上遭到追殺,最後勉勉強強做了一個小的不能再小的官,發配到貴州去一個叫龍場驛的地方,用我們今天話說就是一個政府招待所的一個小接待員。即使他後來立下了那麼大的功績,也總是招人暗算。

    就是這樣的經歷,王陽明短短的一生做官做到封侯爵,據說明朝只有兩個人是因為文官立下武功而被封侯的,明朝二三百年的歷史當中只有兩個人。在個人成就上,他實現了儒家所說的三不朽,被譽為古今之完人。

    在磨難和坎坷中走向人生巔峰的王陽明身上,對我們有什麼啟發了?

    王陽明心學的核心是“不動心”,他認為人經受的外在動亂是由內心的動亂因素導致的。他把這種極難消除的動亂因素稱為“心中賊”,所謂除山中賊易,除心中賊難。

    他在年輕的時候有一個高人見了他以後,說此人必成大事。別人問說為什麼?那個人說,我跟他說話的時候,他能夠做到不動心,寵辱不驚,這是很少有人能夠做到的。

    他第一次落榜後,他說,別人以落榜為恥,我以落榜動心為恥。自己落榜了,如果覺得很羞恥,就覺得別人的眼光讓我承受不起,這才是可恥。

    如何做到不動心?王陽明大弟子錢德洪寫的《徵宸濠反間遺事》引用陽明先生談到不動心的話。

    若人真肯在良知上用功,時時精明,不蔽於欲,自能臨事不動。

    一個人如果真的想養成“不動心”的境界,就是要在平時一點一滴的生活、工作、愛情、婚姻中磨練,致良知,克去私慾和惡意。

    有一本名為《四個約定》的小書,不妨嘗試履行這四個約定:

    不隨意評判他人。一旦評判,便是起心動念;不受他人影響。學習荷花和荷葉的“不粘附”,多少水朝你潑來,都無法打溼你;不揣測他人的想法。始終牢記一點就是“我該怎麼做”,不想其他。一旦揣測,就會輕舉、妄動、胡說,各種混亂的情緒就會蜂擁而至;凡事盡力而為。面對眼前的事情,唯一需要關心的是自己是否在盡力為之,而不去追問是誰幹擾了我,什麼因素在影響自己。

    王陽明臨終的時候,他的弟子問他說,先生,你還想留下什麼話?他的話只有八個字,但是流傳至今。這八個字是——“ 我心光明,夫復何言 ”。

  • 9 # 博雅古今

    這個問題問的很好!正好最近看了幾本關於王陽明的書,也聽了幾個課程,藉此機會再把心得梳理一下,與各位老師和同學們共同探討。可以這樣說21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這句話是哈佛大學的杜維明說的。至於21世紀是不是王陽明的時代,咱們從頭捋一捋就知道了。提到王陽明的現實意義,咱們有必要先把王陽明建立心學的來龍去脈搞清楚。

    王陽明的一生,確實是勵志的一生,是驚心動魄的一生,從他12歲立志做聖賢開始,一直到57歲去世,都沒有消停過。他仕途坎坷,一直處於猜疑、誣陷、排擠、打擊之中,他身處逆境,做聖賢初心不改;他他兩次剿匪,平寧王朱宸濠造反,聚烏合之眾,他身處險境,力挽狂瀾,屢建奇功,扶將傾之大廈。

    他格竹子,格兵法、格辭章、格經典,格釋道二學,專心致志;深陷牢獄之災,暗無天日,他身處困境,最終突破理學,他貶謫龍場,生死一念,身處絕境,但他端居澄默,胸中灑灑,堪破名利生死。終究頓悟: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自此,從17歲格竹到37歲悟道,歷經20年,偉大的心學誕生!

    二、心學的含義

    心學的主要內容簡單說就是3句話,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也有說四句話的,那就再加一個萬物一體。

    心即理,理在心中,也就是吾性自足,不假外求。這主要是相對於對外格物還是對內格心來說的。知行合一,是良知引導行動,致良知,人人都有良知,需要做的就是擦亮心鏡,見出時常被慾望矇蔽的良知。萬物一體,心學講無善無噁心之體,也就是心無善惡,我與天地萬物同為一體,而統領天地萬物的就是我的心,心之本體是良知,也就是儒家所倡導的仁。

    三、心學的現實意義

    心學,是普世哲學,講的是萬物一體,心是靈魂,而主宰心的是良知,是仁。什麼是良知和仁呢?其實就一句話,誰領悟了,誰就能發達!那就是已欲達而先達人!

    一是讓我們內心強大!心學是解決焦慮、恐懼、困惑、迷茫、痛苦的良藥!

    行由不得,反求諸己。自給自足,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不能怨天尤人。想要的一切都在我們心中,只要內心強大了,一切都可求。正如,人之力,莫大於心。陽氣發處,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二是讓我們與時偕行。

    人不能拘泥,要善於通權達變,到哪個山就要唱哪個歌,順應時勢,雖不及屈原之執,東坡之曠,但心通達即好,留得青山在,總也有柴。正如易經裡的與時偕行,上可九天攬月,下可與魚鱉為伍。也符合老子的虛己應物,應物而不傷。

    三是讓我們正己化人,知行合一。

    格物致知,格指的是探求,也就是通過探求萬物的本源,來開啟智慧。但心學裡講的格物致知,格是正的意思。也就是說,心學告訴我們,先正心,然後再格物,再行動,用知也就是良知來指導行動。我們要先格心,讓良心呈現出來,以此來指導我們的行動,那將無往而不利!

    正己化人是管理的最高境界,一提管理,我們總是想著管別人,其實,內聖外王,我們要循著良知做事,推己及人,做好榜樣,給部屬賦能,時間一到,自然水到渠成。

  • 10 # 夜聽老樑

    一管之見:

    空洞飄渺的聖賢之道不能解決現實中與人打交道的問題。

    聖賢之道側重的是個人修養,自己去“知”去“行”,可以很少和別人發生聯絡。

    知行合一是不僅僅自己個人的“知”與“行”,而是註定和身邊的人互動,發生關係影響其他人的“行”。

    所以王陽明知行合一就成了最適合當今年輕人為人處世的準則。

    在這個千變萬化的世界裡,技術會變,潮流會變,風格會變,但是有一種東西是千古不變的,這就是人性,人性永遠不變

    年輕人必須先融入主流,用知行合一搶佔資源,年輕人要想有大成功不是僅僅靠你自己的技能,而是主流社會給你的幫助,因為你成功所需要的資源都在他們那邊。

    所以年輕人不能老悶頭忙自己喜歡的事情,否則永遠只是邊緣人物。你必須先融入主流,與他們為伍,瞭解主流的規則,去主流搶佔資源,主流的規則其實就是做人,就是要你學會尊重人性。

    你在尊重別人利益的同時自身利益也在得到尊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才能不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