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烏龜的八卦基地

    透過洞察這八十多部港片的質量,你自然會得到“否”的答案。這些高產的“港片”充其量算是有“港味”,遠遠不及原汁原味的港片。 香港作為“東方好萊塢”的電影工業基地,港片曾經的輝煌曾一度令人們嘖嘖稱奇。談及港片,你也許會滔滔不絕地說出二十世紀的許多經典影片名字,可叫你說出近幾年來的經典港片你又能說出幾部呢? 如今港片數量激增,在一定程度上來講,是香港電影對於現狀的反抗。儘管近些年來港片為追求精良甚至採用幾乎是純香港的班底,可到頭來從製作到票房盡顯疲態,效果不盡如人意。香港電影的發展其實正處於一個瓶頸期:真正的觀眾覺得“不正宗”,而一些吃瓜群眾則因其的發展低迷而去詬病。要想扭轉這個局勢並且突破現狀,想來也是實在不容易。

  • 2 # 壹條電影

    香港電影最輝煌的時期,是在1992年前後,當時的年產量最高竟然達到了三百多部。拿現在的年產量八十多部來比較,就真的是小巫見大巫了,但是這已經是近十年來最高的產量了,也算是復甦的一個跡象。

    新港片時代是否真的來臨,回答這個問題要看站在什麼角色。其實我們定義所謂的香港電影的輝煌,其中一個重要方面也是看產量的,既然現在產量增加了,而且是近十年來最高的,那麼至少可以肯定的一件事是,香港電影在回暖了,朝好的方面發展。

    如果真正對比過那些資料,就可以很清楚,香港電影在1992年前後的確是達到了一個高峰,而之後就逐年遞減了。很大的原因是類似經濟學的通貨膨脹,熱錢都集中來拍電影,而市場就那麼大,肯定多數人都掙不到錢。一旦虧本了,產量自然會減少。

    其實香港電影最大的問題是如何做到既要保留自身特色,又要能夠適應市場的需要。自從港產片能夠引進內地市場之後,市場的局面就完全不一樣了。以前的香港電影只能夠在本土和亞洲其他地區上映,不能夠引進內地,也就不需要考慮內地市場。

    而現在內地是最大的市場,沒有理由捨本逐末。要引進內地,就要考慮如何適應內地對電影的需求和尺度,這勢必又會影響到香港電影特色的保持。魚與熊掌是不可兼得的,必需要考慮的如何取捨。

    我覺得時代已經變了,我們的觀念也要變,香港電影也在變。沒可能再回到上個世紀90年代的那種電影風格,而應該有一條新的路。香港電影肯定會越來越好,但是又肯定不會是以前那個樣子,應該會有一種新的面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判斷電力鐵塔的電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