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小木子
-
2 # 楊建榮
主要是因為李連杰生逢其時。李小龍功夫電影開創了中國功夫電影的全新時代。但可惜英年早逝。當時香港功夫電影風靡一時,作為中華武術的發源地,中國大陸卻沒有一部像樣的功夫電影,這是張鑫炎導演拍攝《少林寺》的初衷和出發點。李連杰到時是全國足球比賽連續五屆武術全能冠軍,而且外型俊郎瀟灑,被導演一眼選中,《少林寺》當年票房創下1.6億多的票房!要知道那時的票價不過才一毛錢!李連杰因此一炮而紅!名聲大噪!成為當時國內最紅的武打功夫明星!之後進入香港和徐克大導演合作,再之後進入好萊塢。一直順風順水!成為繼李小龍之後最著名的華人功夫電影的“功夫皇帝”!李連杰入行時候正是中國功夫電影的黃金時期,又正值正打之年,時也!命也!
-
3 # 妙露的爸爸
李連杰還是小孩的時候已經成為全國武術冠軍。跟隨武術隊世界各地表演武術,而且規格相當高。都是給國家政要,元首表演。
年少已經成名,那也是付出相當的努力的。
少林寺一經播出,舉國轟動,當時1980年代,票房已經一個多億!那是當時最紅的演員都無法企及的高度!
所以這就是所謂的出道積巔峰。
三分努力,七分運氣!
-
4 # 殘影孤視大全
李連杰,連續五屆全國武術全能冠軍的名頭。被人稱為“打遍天下無敵手的武林大師”“天下第一高手”,可能有人不清楚這意味著什麼。當連續五屆冠軍後,引起了政府的注意,開始參與官方的文化交流活動。在李連杰先生退出武術界之前已代表國家出訪過四十多個國家,並曾受到尼克松總統的賞識和邀約為報表,但被李拒絕。
《少林寺》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這部當年造成萬人空巷的武俠電影,在當時1毛錢一張電影票的情況下,票房累計達到了1.4個億。當時相信很多看過《少林寺》的人都想過去少林寺習武,小編也一度想做個“武林高手”。那麼不用小編再說,也可見當時造成了多大的轟動與影響力。正是李連杰先生的這部電影,讓各界評論,“真功夫還是在中國”。
從《少林寺》之後,李連杰先生的鉅作一部接一部。《黃飛鴻》《精武門》等,相信很多人都和小編一樣看過無數遍,這些影片,電影的鏡頭都在大眾腦海印下了深刻的印記。
同時,李連杰先生也投入在公益事業中。2004年,李連杰先生以自身號召力成立了“壹基金”向各界有困難、需要救助的人士提供幫助
-
5 # 爆炒土豆絲
這就真是天賦使然了!
上天賦予你的這個能力,說白了就是老天爺賞飯吃。像這種天之驕子,甫一亮相,就會散發出無比絢爛的色彩。
比如:1969年,邁克爾傑克遜發行第一首單曲 “I want you back”,就登上了排行榜榜首;邁克爾喬丹生涯第一個賽季,場均得分28+,季後賽29+,入選當賽季二陣,入選全明星;李連杰的第一部影片“少林寺”,當年那一毛錢一張的電影票,賣了一個億。
李連杰的天賦在哪裡?
十六歲拿了5屆全國武術全能冠軍,稱得上億裡無一。
天生外形俊朗,身材勻稱。大家可以扒扒李連杰年輕時候的生活照,那十足的英氣,秒殺現在所有的小鮮肉。
鏡頭前的表現力。袁和平說過,同樣的動作,李連杰做出來就是能做到他心中所想,做的就是比別人好看瀟灑;不光武戲,文戲同樣卓越非凡,參考投名狀,海洋天堂,霍元甲。
高情商。有人問過李連杰為啥這輩子就從來沒演過配角,出道即巔峰,人家給出的回答是,或許真是運氣使然吧。
這樣的人,想做配角也難啊!
-
6 # 彪口水
首先說說外在條件,長得帥,而且很有正氣,俠氣,看上去就是君子,大俠。如果再高十公分,那更是了男神中的男神。說李連杰的先天條件不好,那是不可能的,宇宙丹,為什麼同時期被壓抑的那麼歷害,而且多隻能演反面角色的原因!就像朱時茂與陳佩斯在小品中的臺詞,再怎麼樣換衣服“”也是打入敵人內部的地下工作者”
內在的功夫,更無需說了,實打實的全國冠軍什麼身手。在武戲中稍一點撥,動作戲便手到擒來,容易上手!
個人努力,當年一個毛頭小夥獨闖香港,不是猛龍不過江,除了自身條件優勢,也與傑哥努力難以分開
-
7 # 糊塗男人
李連杰從小孩的時候就開始練習中國武術到現在也沒有停止過。跟隨武術隊世界各地表演武術,一直在國外發揚中國武術
年少已經成名,那也是付出相當的努力的。
少林寺一經播出,舉國轟動,當時1980年代,票房已經一個多億!那是當時最紅的演員都無法企及的高度!
所以這就是所謂的出道積巔峰。
七分努力,三分運氣!
-
8 # 前進路上的態度
任何一個成功的人,背後都有著別人看不到的心酸苦辣之事,李連杰作為一個功夫巨星,臺後練功所付出的努力也是他出道既巔峰的最好檢驗
回覆列表
1980年代,中國電影市場重新開啟,當時的香港的長城和新聯公司合併為中原電影製片公司,合作導演張鑫炎,拍出了萬人空巷的《少林寺》,這部新派武俠片也成了香港與內地的第一部合拍片
本片是李連杰初次在電影界嶄露頭角,也是他一生參演的第一部電影。1963年出生的李連杰家境普通,被教練吳彬看中,進北京什剎海體校學習武術。1974到1979年連續5次獲得全國武術大賽冠軍,少年天才在業內有了一定名氣
“其實我30歲以後就開始自責,當初為什麼要拍這部戲,誤導了多少青少年去學武術,他們明明都還沒弄清楚武術是什麼。”李連杰在參加2014年真人秀節目《出彩中中國人》時自責的說,雖然頗有些馬雲感慨自己創辦阿里是失敗的既視感,但的確說出了一個事實:《少林寺》的熱映,導致了許多青少年去少林寺學武。
另外1980年決定拍攝《少林寺》的時,少林寺門庭冷落,攝時破敗,泥菩薩的身體都坍塌了一半。據在片中飾演一位武僧的演員孫建魁回憶,劇組第一次來到少林寺時,山上的荒草有一米高,根本沒有路。寺裡只有幾個老僧,別說傳說中的“少林功夫”了,根本沒有一個武僧。劇組把牌匾重新粉刷,才有了片中的效果。
2、打鬥大多是演員自己設計
本片的動作風格比較古早,這從演員們“哈,嘿,呀”的叫聲就可以看出。本片是對武俠功夫片的一次全新的嘗試,一反舊式武打片中戲曲風的花架子,真正的拳拳到肉。鏡頭也基本上一個長鏡頭到底,沒有剪輯,也沒有威亞鋼索之類的道具。影片中的演員們都是出身武術隊的運動員,打鬥大多是演員們自己設計。
為了拍攝與反派王仁則的扮演者於承惠對打,醉劍對醉棍的那場戲,張鑫炎說李連杰和於承惠兩人要求把他們關起來,誰也不能進去,閉關七天設計武打動作,飯都是送進去,一個星期後對導演說,可以拍了。
3、票價1毛,票房1.6億的神話
《少林寺》1982年1月21日率先在香港公映,大賣1616萬港元轟動一時,之後1982年2月1日在內地開畫。在大陸的票房是一個傳奇:當時的票價1毛,票房1.6億。如果換成現在的市價,票房就是輕鬆破百億。雖然其實在當時這樣級別的票房並不稀奇,幾乎同時期的《保密局的槍聲》也是收得上億票房,但《少林寺》絕對是同期的電影中最大賣的一部。
而本片在海外也受到熱捧,在日本創下40億日元票房紀錄。在南韓斬獲51億韓元。因為當時的華語片以香港動作片為主,大部分武師都是南派功夫出身,北派的功夫很少見。而且本片是在中國大陸實地取景,這是以往的功夫片望塵莫及的。
《少林寺》是一個顛覆了傳統的少林,在清規戒律之外有濃厚的人性色彩,和見所未見的惡搞。電影中的許多橋段都圍繞三個僧人禁忌問題:喝不喝酒吃不吃肉,殺不殺生,愛不愛女人,選擇的困難造成了許多笑料。
李連杰之所以能成功,一方面自身具有先天優勢,另一方面也跟努力分不開,畢竟現在他的身體就是最好的佐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