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來南往

    古人當然會吃蝗蟲,實際上人餓急了連土都吃,怎麼會不吃蝗蟲呢,接下來,我簡單說說中國古代吃蝗蟲的歷史,古代防治蝗災的辦法,還有吃蝗蟲解決不了饑荒的原因。

    中國古代吃蝗蟲的歷史

    蝗災的歷史肯定比人類的歷史還長,而人類吃蝗蟲的歷史也肯定比史書記載的要早的多,史料上最早的吃蝗蟲記載應當就是唐代吳兢寫的《唐太宗吞蝗》了。

    貞觀年間爆發了一次大蝗災,當時的官員都很迷信,認為這是上天降下的災禍,蝗蟲也不能多殺,否則有傷天和。唐太宗知道百姓的疾苦,就親自去捉蝗蟲吃,為百姓表率,說:“上天如果要降災,就把災禍都降到自己身上。”百姓受到鼓舞,紛紛捉蝗蟲吃,並把多餘的蝗蟲晒乾磨粉儲存。

    當然,這並沒有什麼大用。史料上還有其它關於古代百姓吃蝗蟲的記錄。

    唐德宗興元元年,關中蝗災,百姓大量捕捉蝗蟲,將其蒸熟、暴晒,去掉足翅來食用。

    元惠宗至正十九年,蝗災嚴重,地上的溝壑坑窪都被填滿了,百姓紛紛捕食蝗蟲。

    中國古代對這些災難的記載有很多,但大多數都是一筆帶過,並不會詳細去描寫百姓的生活,但即使這樣,我們也能看到大量百姓吃蝗蟲的記載。

    古代朝廷的應對方法

    古代遇到蝗災,減免賦稅、賑濟災民都是常規操作,那除了這些辦法,古代朝廷還有什麼應對措施呢?

    1、掠奪他國

    嬴政即位四年時,秦國遇到了大蝗災,他派將軍蒙驁攻魏,打下了二十座城,得到了大量糧食。

    漢武帝元光五年秋、六年夏,都遇到了蝗災,漢武帝派兵去打匈奴的秋風,元鼎五年時,又遇到蝗災,漢武帝又派人去徵南越和西南夷。

    2、懸賞捕蝗

    這種做法始創於漢平帝元始二年,朝廷一邊派人捕蝗,一邊鼓勵百姓捕蝗,捕到的蝗蟲可以從朝廷換錢。王莽也用過這種方法。之後歷朝用這種辦法的也不少。明孝宗時關於捕蝗能換到多少錢比較明確,你抓多少蝗蟲,給你多少糧食。

    3、埋殺及燒殺

    東漢《論衡》中就寫過,官員和百姓在蝗災時,挖很多塹道土溝,把蝗蟲趕到裡面,埋起來。不要覺得這土溝裡趕不了不少蝗蟲,蝗災來時,那是像雨點一樣,天上地下到處都是,土溝裡能堆滿蝗蟲。

    唐玄宗時宰相姚崇還發現了蝗蟲的趨光性,下令各地在晚上點燃篝火,吸引蝗蟲,把燒沒燒死的全埋了。當然他沒有考察過,只是覺得蝗蟲會飛,肯定趨光,不過也是歪打正著了,當時僅汴州,就填埋蝗蟲十四萬石。

    4、調整農業和生物防治

    漢代,朝廷會鼓勵百姓在蝗蟲過去後,趕緊種些速生作物比如蕪菁什麼的。

    蝗災多發生夏秋兩季,百姓也會種植些成熟較早,夏季前就能收割的作物。另外,養雞養鴨來捕食蝗蟲的方法,古人也早已想到了,但用處不大,反而壯大了鬥雞業。

    5、提前預防

    東漢《論衡》中寫過,神農后稷煮馬屎泡種子,然後播種,能夠預防蝗災。根據《齊民要術》,具體步驟應該是用馬骨汁浸種,然後和蠶砂、羊屎等一起下種,來預防蝗災。

    宋孝宗時,蝗蟲防治直接責任到人,田主如果發現田中有蝗蟲卵或幼蝗,立即報官,如果不報官,田主和鄰居都要打一百杖;如果官員不受理,或者受理了沒處理乾淨,罪加一等……

    以上所有的措施,還是南宋這個最有效果,並且確實成功阻止過蝗災。

    吃蝗蟲為何解決不了饑荒

    蝗災一般是伴生災難,它和旱災是緊密聯絡的。而蝗蟲聚集起來,也是因為它們不夠吃了,所以四處遷移覓食。旱災下,本來收成就不好,還來了蝗災,對百姓無疑是雪上加霜。

    當大蝗災來襲時,天地間的蝗蟲真的是想雨點一樣,鋪天蓋地,這蝗蟲說好抓也好抓,說不好抓也不好抓。

    好抓是說,兩個人拿個床單,到門外兜幾下,就能抓到一包袱蝗蟲,說不好抓則是因為,這些蝗蟲鋪天蓋地,黑壓壓像沙塵暴一樣,腿上長著倒刺,撞到人身上生疼,小型蝗災人們自然敢出去捉,遇到嚴重的,人們真的要躲。

    而且蝗蟲具有極高的流動性,一天的時間,一個村子的田就吃完了,然後立馬趕往下一處,百姓又能捕捉到多少呢?

    就算百姓把蝗蟲全部捕捉完了,但五斤的糧食也長不下一斤蝗蟲,而且蝗蟲富含蛋白質,脂肪和糖類含量少,能提供的熱量很低,並非良好的主食。

    古代糧食的產量很低,農民辛苦一年也不過餬口,蝗蟲呼嘯而來,百姓一年的辛苦就白費了,抓的蝗蟲也就夠吃一段時間,後面的日子只能忍飢挨餓,苦哉!悲哉!

  • 2 # 青雲譜

    當時長安鬧大旱,接著就是蝗災。大家都知道,蝗蟲飛過那幾乎就是寸草不留,原本百姓種的莊稼全讓蟲吃了,現在百姓只能啃著樹皮度日。唐太宗知道此事後大怒,他心裡恨透了這些搶了百姓食物的蟲子,隨手就抓了幾隻生吞了,說道:“你如果有靈,就吃了我的心,別再吃我百姓的糧食。”即若有蝗蟲之神,請噬我心,勿食我民之糧。

    很明顯,唐太宗貴為九五之尊,他都敢吃蝗蟲且一點事也沒有,說明蝗蟲是沒有毒的,那百姓為什麼不吃蝗蟲呢?其實,他們有吃。

    唐朝德宗年間,東自海,西盡河隴,蝗蟲蔽天,所至草木不留,田稼食盡,百姓飢,捕蝗為食。

    元朝至正年間,河南、山東、河東等多地出現蝗災,蝗食莊稼草木俱盡,饑民捕蝗為食。

    這些都是關於饑民捕捉蝗蟲為食的記載。那麼問題又來了,既然蝗蟲可以吃,那麼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百姓在蝗災之中餓死?答案是,他們也很想吃,不然有誰會願意活活餓死呢?可畢竟蝗蟲吃完莊稼不可能停在原地等著百姓吃上一個季節。

    原因在於,蝗蟲過境時,地裡還有莊稼,百姓的家裡也有存於的糧食,那時候根本沒有人會去吃蝗蟲。可到了遮天蔽日的蝗蟲飛過以後,莊稼早都被洗劫一空,那時候蝗蟲也已經不知去向了,到哪去吃蝗蟲。更重要的一點是,蝗災中的蝗蟲與一般蝗蟲不同,即飛蝗,遷徙的速度非常快,有的話也是個別抓個幾隻,根本就不夠充飢的。這就是為什麼在古代的蝗災之年會有那麼多人餓死的原因。

  • 3 # 香姐逛歷史

    俗話說“久旱必有蝗”,蝗災一直伴隨著歷朝歷代的發展和更替。《中國救荒史》統計,秦漢蝗災平均8.8年一次,兩宋為3.5年,元代為1.6年,明、清兩代均為2.8年。這麼多的蝗災對百姓生活甚至王朝更替都起到了不容忽視的影響,那麼古人難道不知道蝗蟲可以吃嗎?

    同時古代就算是朝廷撥發了許多救災的物資,可是在經過了多道大臣的手後,也是縮減的十不存一了。所以最後分發到了百姓手中的那些糧食明顯是不足以滿足大家的生存所需的。所以最後甚至可能會出現受災的百姓們去吃樹皮,啃草根的場景。

    當然古代不只有洪災和旱災,還有一種災害,也是大家談之色變,那便是——蝗災。當蝗災來臨,蝗蟲過境,灰濛濛的一篇天空,不一會兒那些綠油油的樹葉和蔬菜還有地裡的糧食,很快就被蝗蟲給啃食殆盡了。如此的話,百姓們甚至連樹葉和草根都是沒得吃了。

    這些食物在當今也是被稱為綠色無公害食品了。但是為何古人明顯知道蝗蟲可以吃,卻寧願吃觀音土(吃多了可能會導致脹肚死亡),也不吃蝗蟲呢?

    首先一點需要申明,蝗蟲災害是持續的,同時通常會造成蝗災的蝗蟲都是一些飛蝗,可以不斷搬家,所以具有遷徙性。

    其次當時有一段時間,人們還懷疑蝗蟲是有毒的。唐太宗在位期間,就發生過了蝗災,而百姓們就算能夠捕捉到蝗蟲,卻是不敢下嘴,因為大家都是怕這蝗蟲有毒。

    太宗皇帝親自考察了受災地區,看到百姓遭受如此天災,心如刀割。生氣之下,不顧旁邊大臣的勸阻,便是將幾隻蝗蟲生吃了下去,結果當然是李世民還好好的活著。

    之後雖然百姓們還是很難利用蝗蟲充飢,可是關於“太宗皇帝親嘗蝗蟲”的故事傳開了,百姓們更加愛戴唐皇了。而唐太宗之後也是親自督促了一批又一批的救災物資撥給災民們。

    不過古人不吃蝗蟲可不是因為它小,再小也是肉,餓極了連草皮樹根都能吃。但吃是能吃,卻不敢吃!

    古代生產力低下,科學也不發達,太多事情不能解釋,也就自然而然的幻想出了神靈。一兩隻蝗蟲在他們眼裡是蟲子,若是撲天蓋地的蝗蟲,那就不是單純的蟲子了,是蝗神派來處罰凡人的使者。

    所以一旦發生蝗災,蝗蟲過處顆粒無收,普通老百姓不但要捱餓肚子,精神上還要受到折磨——肯定是我們哪裡做得不好,所以蝗神才會降世!

    不只是百姓,個別迷信的皇帝還要暗暗自責,是不是自己哪裡做得不好才會降下這種懲罰?說不定還要祭天或者下罪己詔什麼的。

    但也不是所有皇帝都這麼愚昧,唐太宗李世民就不信這一套,餓了為啥不吃蝗蟲呢?這都是肉啊!

    他本以為自己示範過後百姓就敢吃了,誰知事情向另一個方向發展。百姓們當場就跪了,更加深信他是真龍天子,崇拜愛戴。

    至於吃蝗蟲?還是不敢!皇帝老爺是天子,蝗神管不到他,所以吃了沒事,咱們只是小老百姓,怎麼敢跟蝗神對著幹?

    太宗收穫一片名望,無奈的回宮去了。但因為他是這樣的態度,唐朝是敢於治蝗災的,在人工撲打法、壕塹掩埋法的基礎上,利用飛蟲撲火的習性,發明了一種更狠的辦法:篝火誘殺法!

    到了宋代,更發明了“據蟲除卵法”、“墾荒除蝗法”,這是防患於未然的先進理念,治災困難,那就把源頭撲滅!

    在科學技術不發達的古代,能制止這樣的災難並且形成理論知識很不容易!所以說中華民族從古至今都勤勞智慧!

    可能有些人還會想我們中中國人這麼能吃,怎麼不直接把蝗蟲吃絕種呢?這法那法的多麻煩!我只能說,“吃貨拯救世界”只是個段子,真想靠“吃”治蝗災是不現實的,相當可笑。

  • 4 # 生活情感日記

    在古代可不是這麼回事!

    古代,蝗災就是天災,這個災害甚至比地震、洪水、大旱危害更大,地震、洪水、乾旱屬於偶發災害,但蝗災屬於頻發天災,平均兩到三年就爆發一次。

    有一種說法,叫作大旱之後必有蝗災。蝗蟲喜歡乾旱的環境,特別是湖水或者河水乾涸後,湖底或者河底往往成為蝗蟲的最佳繁殖地。

    蝗蟲爆發之時,遮天蔽日,猶如黑雲壓境,所過之處,寸草不生。古代農民,拿這種天災毫無辦法,只能望蝗興嘆!

    蝗災之後,農民無糧可食,或四處討飯,或賣兒賣女,成為流民。這些數以萬計的流民,政府如果沒有辦法妥善處置,極易生變。

    有史以來,數次爆發的農民起義,很多都因蝗災而起。如黃巢起義、李自成起義等等。

    古人認為一切的災禍皆因人而起,蝗災是上天降下的災禍,以懲罰無德的世人。唯有祭祀或者祈禱方能消解上天的震怒,於是各地建起了許多蝗神廟,百姓爭先祭拜。

    唐玄宗時期也爆發了蝗災,唐玄宗修德、祭拜、節慾等招數都用完了,還是無濟於事。軟的不行只有來硬的,宰相姚崇建議利用蝗蟲的趨光性,用火引誘蝗蟲,然後舉火燒之。

    唐玄宗採納了建議,還下旨凡事滅蝗不利的,一律就地免職。在全民皆兵的打擊下,蝗災得到了控制。

    到了唐德宗時期,也出現過,兩次規模巨大的蝗災,當時鬧災正值冬日,氣溫極低,蝗蟲群所到之處,寸草不生,而且蝗蟲會咬人,足夠多的蝗蟲飛來時,是有什麼吃什麼,有什麼咬什麼,人力根本無法抗衡,災民被凍死的,被餓死的不在少數。

    從現代營養學上講,蝗蟲富含蛋白質,是營養極佳的美食,油炸之後,香酥可口,令人饞涎欲滴,而現實中也不乏鍾愛蝗蟲、豆蟲、知了猴、蠍子等昆蟲類美食的人,這些看起來有些噁心的美食往往還價值不菲,甚至比牛羊肉都要昂貴。

  • 5 # 醫界探花智哥

    題主這個問題有點像“何不食肉糜”的意思,古人想要吃蝗蟲,首先也得抓得住啊。

    古人肯定知道蝗蟲是可以吃的。

    史料記載,唐太宗本人就帶頭吃過蝗蟲,肯定大批民眾效仿。

    1.除了生物界食物鏈能量傳遞逐級遞減的金字塔理論:即組成食物鏈的各個營養級的層次和能量傳遞傳遞到下一級只剩1/10左右,養活人類的糧食作物處在第1級別,假設營養和能量級別需要為10;發生蝗災時,在糧食這個植物級別的營養和能量估計小於10(還在生長的嫩苗就被蝗蟲吃了),如果全部被蝗蟲吃了,全部蝗蟲儲存的營養和能量差就會小於1。

    也就死說,就算吃了所有的蝗蟲,也只能養活小於原來1/10的人口,如果不找其他吃的(比如草根、樹皮),9/10以上的人都要餓死,非常可怕。

    2.更要命的,蝗蟲的蹦跳飛行能力那麼強,想要抓住是很費勁的,沒有網這樣的工具能抓幾隻?人餓得都不行了,還想去抓住大量蝗蟲來吃?這有點天真了。

  • 6 # 第一美女

    古代,蝗災就是天災,這個災害甚至比地震、洪水、大旱危害更大,地震、洪水、乾旱屬於偶發災害,但蝗災屬於頻發天災,平均兩到三年就爆發一次。

    有一種說法,叫作大旱之後必有蝗災。蝗蟲喜歡乾旱的環境,特別是湖水或者河水乾涸後,湖底或者河底往往成為蝗蟲的最佳繁殖地。

    蝗蟲爆發之時,遮天蔽日,猶如黑雲壓境,所過之處,寸草不生。古代農民,拿這種天災毫無辦法,只能望蝗興嘆!

    大家心裡肯定有疑問,蝗蟲是可以吃的呀,也算是一道營養豐富的美食,可是為什麼古人們寧可餓死也不去食用呢,其實也是有原因的!

    首先有一點,古人在饑荒的時候確實食用過,當人們真的到了飢寒交迫的時候,啃樹皮,吃草根也不是沒有過,更何況區區蝗蟲,據記載,唐德宗時期就有過災民食用蝗蟲的記錄,由於連年的災害,蝗災,導致糧食連年的歉收,災民們餓的實在沒辦法,蝗蟲所到之處,寸草不生,災民連草皮都啃不到,無奈之下,災民們就把蝗蟲蒸熟嗮幹充飢。

    1、根據能量傳遞效率,假設1噸糧食夠100個人吃,那麼蝗蟲吃了這1噸糧食,那麼這些蝗蟲所含的能量僅夠10人吃,剩下的90人就會被餓死;而蝗蟲的營養成分主要是蛋白質,只吃蛋白質是不能活人的

    2、接第一條,蝗蟲在不斷“遷徙”中飛來飛去,啃完這一片立馬就飛到下一片,饑民只能在本地被“啃食”的時候,才有時機抓蝗蟲,試問才能抓多少?

    3、蝗蟲造成的毀滅性傷害是延時發生的,蝗災通常發生在糧食抽穗的成熟期,所以蝗災發生的地方,未來一年的糧食“零蛋”裸跑,古代的老百姓交了稅賦留下的口糧僅夠溫飽,甚至大多數時期撐不到下一季糧食收穫,根本不可能有餘糧,所以蝗災過後,死傷枕藉

    蝗蟲不是靜止的莊稼,而是流動大軍,他們每到一地,就把當地所有草木洗劫一空,但絕不會吃飽喝足就停下來等著人類消滅捕殺,他們就像白蟻大軍一樣,不停地保持流動,不停地尋找新的食物來源,直到把所有草木全部消滅,最後才全部餓死。

    古代的百姓雖然都有田地,但同時他們的生產力是無法和現代比的,他們不僅更重工具落後,而且種子的水平遠不及現代高,因此古代人勞碌一輩子也很難致富,甚至能夠餬口就是他們的夢想了,不然古代也沒有那麼多的農民起義發生,農民們是餓的連口吃的都沒了。

    在古代百姓種地都是要向朝廷繳納賦稅的,而繳納的賦稅就是種的糧食,本來正常的賦稅百姓還能夠接受,但是經常有貪官汙吏作祟,百姓索要承擔的賦稅往往高於朝廷所定的標準,因此百姓面對苛捐雜稅,他們大多時候只能吃個半飽,碰到饑荒的時候他們根本不會有庫存糧食的,若是得不到救急,只能活活的餓死!

    在古代,人們沒有機械的幫助,單靠純手工,根本無法大肆捕獲這些速度極快的流動大軍,絕大多數情況下,人們只能眼睜睜看著蝗蟲軍團囂張過境,卻無計可施。

    蝗蟲的危害性在於,蝗蟲繁殖性強大,並且活動起來機動靈活,可以很快將一個地區的莊稼甚至禾苗乃至野草,都吃個一乾二淨。這就導致了被蝗蟲殘害的地方,老百姓只能依靠樹皮、草根這些蝗蟲吃不到的東西來餬口。

    而古代地方官僚不願意救蝗災,主要原因之一在於對付蝗蟲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活兒——水災和旱災來了可以鑿井、興修水利,而蝗蟲來了,對付起來十分麻煩——畢竟蝗蟲的活動性機動靈活,而且黑壓壓一片,無法有效殺滅。

    古人是知道蝗蟲能吃的,而且在一些地方遭遇蝗災時是真的以蝗蟲為食的。不是規模較大的大災,或者朝廷吏政特別混亂,是不會出現餓死無數人的事情的。不然以這個蝗災頻率,多少人也不夠死的。那麼在大型的天災人禍面前,蝗災往往不是致死的元凶。長期乾旱等影響更大,持續時間更長的大災才是元凶,蝗災往往只是壓倒百姓的最後一根稻草。

  • 7 # 君麟天下

    為何古代鬧蝗災,會有無數人餓死,難道古人不知道蝗蟲可以吃嗎?

    其實古人知道蝗蟲是可以吃的,在史書中記載,唐朝時就有人曾吃蝗蟲充飢。那麼為何後來人們很少吃蝗蟲充飢呢?

    古人是比較迷信的,他們覺得什麼發洪水、鬧蝗災,這都是天意,所以他們不敢吃蝗蟲,是害怕吃了蝗蟲會得罪上天,從而給自己帶來更大的災難。

    再者蝗蟲體型並不大,一個人就算吃二十多個蝗蟲估計也吃不飽,那些蝗蟲捕捉困難,就算是有一些能被捕捉到,那也不夠吃。所以人們與其花費時間,去捕捉蝗蟲,做那些無用功,還不如去找些觀音土,挖些野菜,採些野果子充飢呢。

    中國古代蝗災是特別常見,而又對社會損害重大的災難,到了今天,人們可能只能從歷史上聽到蝗災兩個字了,就算是真有蝗災,今天的科技水平也是可以應付的。

  • 8 # 蟶子歷史

    關於這個問題。確實也令人很費解。像現在的人們來說,對於蝗蟲,都是一種非常好吃的食物。並且在香港等地方,蝗蟲有”飛蝦”的美稱。並且在美國舉行的昆蟲宴中也有蝗蟲。

    對於蝗蟲的種類來說,種類是非常多的,大約有10000萬種。

    假如有大批量的蝗蟲過境的話,就會被稱為蝗災。蝗蟲大面積的啃食農作物,必定會造成農作物減產。一般都是在旱災之後會引發蝗災,因為沒有食物可吃,所以導致很多人餓死。那為什麼人們不去吃蝗蟲呢!

    首先說明一點,蝗蟲在古代是可以進行吃的。在史書中就有記載,唐朝德宗年間,東自海,西盡河隴,蝗蟲敝天,所至草木不留,田稼食盡,百姓飢,捕蝗為食。這就說明百姓們已經開始捕捉蝗蟲了。那為什麼還是有大量的人餓死呢!

    第一,蝗蟲難以捕捉,且量小。

    蝗蟲集體過境,人們難以捕捉,且蝗蟲體力比較小,使用時很難有飽腹感。因此人們還是會被餓死。

    第二,封建迷信之說。

    蝗災,在人們看來,必定是當官的幹了什麼壞事,或者皇帝幹了壞事,所以才出現災年。人們對於這些蝗蟲都有敬畏之心,所以不敢食用。

    綜上分析,所以有蝗災的時候,還是有人多人餓死。

  • 9 # 長了鹿角的兔子

    首先,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要把可以吃的蝗蟲與鬧蝗災的蝗蟲型別分開談,因為從本質而言,這二者雖都為蝗蟲,但其實不管是“種類”還是“吃”這兩個方面都有著很大的區別。

    其次,筆者認為這個問題可以一分為二看待:

    一是古代鬧蝗災,為什麼會有無數人餓死?

    二是蝗災的蝗蟲究竟是否可捕?可吃?

    古代蝗災史料記錄及受災範圍、程度分析

    中國最早的蝗災記載是《春秋》中的記錄的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

    “初稅畝,冬,蝝生。”

    而後諸如《呂氏春秋》、《禮記》等古籍都有如"蟲蝗為災"的記載。而大約在宋以後,蝝改稱"蝻",合稱蝗蝻,所以“蝗”的說法自此沿用至今。

    現代針對蝗蟲的研究以趨於“透徹”,但其實這些“成果”也是建立在古人長達千餘年來常年的觀察和累積而得出的經驗。

    比較著名的如明朝徐光啟的《農政全書·除蝗疏》一篇,裡面就採用統計學,詳細地統計了春秋時期(公元前770~476年)“可能”(主要以目前考證來說,鬧災的起因不完全確定為蝗災。)發生的111次蝗災,按月分佈來說,大致在4到9月(農曆)間最盛,於是此文總結言:

    “最盛於夏秋之間,與百穀長養成熟之時,正相值也,故為害最廣。”

    而此文中記載的:

    “聞之老農言,蝗初生如粟米,數日旋大如蠅。能跳躍群行,是名為蝻。又數日,即群飛,是名為蝗。所止之處,喙不停齧……又數日,孕子於地矣。地下之子,十八日復為蝻,蝻復為蝗,如是傳生,禍之所以廣也……蝗之所生,必於大澤之涯……必也驟涸之處……故涸澤者,蝗之原本也,欲除蝗,圖之此其地矣。”

    由此說明,其實古人對蝗災的認識,還是比較“科學”且十分明晰的。

    而現代如1920年時,江蘇省及浙江省昆蟲局研究全國各地蝗蟲的發生季節的統計資料(飛蝗)也是驚人的符合:以5~8月(陽曆)為蝗患最盛之時,其中夏蝗以5月中至7月上旬最盛,秋蝗以8月上中旬為最盛。6、7兩月是夏、秋兩類蝗災併發的時期。

    大致節選幾次史料對蝗災的記錄:

     "(宋)淳化三年(992年),六月甲申,飛蝗自東北來,蔽天,經西南而去。是夕大雨,蝗盡死。秋七月,許、汝、袞、單、滄、蔡、齊、貝八州蝗。有蝗起東北,趨至西南,蔽空如雲翳日……""(元)至正十九年(1353年),五月,山東、河東、河南、關中等處,蝗飛蔽天,人馬不能行,所落溝塹盡平。食禾稼草木俱盡。所至蔽日,礙人馬不能行。填坑塹皆盈。饑民捕蝗以為食,或曝幹而積之……"

    總結來說中國古代在近2700多年來,發生大小蝗災的記錄多達900多次,也就是說,單就史料記載的,(在古代,由於交通和通訊的不發達,所以一般來說,非常大的蝗災才會有簡略的記錄。)唐、宋時期大致平均2到3年左右會發生一次;而明、清和民國時期幾乎每年都會發生一次!

    而分佈情況,雖不見於正面記錄的史料,但可以從側面的,如“蝗神廟”這種古人對蝗蟲認識不足時,出於恐懼、敬畏等無力感,衍生出的獨特產物來猜測一二。

    陳先生對此有相當全面的研究,因為中國古代作為農業大國,所以凡是有蝗神廟的地方,當地的蝗災肯定大到人為力量難以去除,且必有反覆發作的歷史,故而當地的百姓不得不立廟祭祀,祈求蝗神高抬貴手,放過他們。

    分佈地理大致為:

    黃河下游(比如河北、河北和山東)為最盛;

    華中以南,蝗災逐漸減少,直至東南沿海,慢慢消失。

    而古代儒家學派盛行,多見於天人感應之說,正如古代三大災的其他兩災水災和旱災一般,大多數,尤其是上層階級,都以“德行”去衡量災禍發生的多寡,上行下效之下,蝗神廟這種消極的滅蝗做法,就不難詳見於古代各個時期。

    遂而即使史載貞觀二年(628年)六月,京畿旱蝗時,唐太宗在皇苑中掇蝗祝之曰:

    "人以谷為命,百姓有過,在予一人。爾其有靈,但當蝕我心,無害百姓。"

    之後有生吞蝗蟲的做法,但任就不能證明百姓就把蝗蟲認為是普遍可以“吃”的。

    最重要的是,一般蝗蟲只要聚整合災之後,所經之處除了把莊稼吃光外,連屋上茅草、牛羊身上的獸毛都被吃光,且更為可怕的是,他們的“吃”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可謂是鋪天蓋地地來,再一瞬而逝地離開,快到人力難以企及的地步。

    打個比方,遠遠看到一片“黑雲”蝗蟲來了,你準備工具什麼的,想去捕捉,而等到你做好準備,想去那片“黑雲”之上,到了,蝗蟲卻馬上飛走了,也就是說,單憑古人的腳力,是永遠難以真正捉到蝗蟲的,何況吃到?

    何況,就算能守株待兔般,抓到一些蝗蟲,但終究為少數,且單就古代物資如此匱乏之時,或許吃蝗蟲不外乎生吃、水煮或者烤著吃幾種,那味道可想而知,或許可以解一時的飢餓,但莊稼都吃完了,明天吃什麼?以後吃什麼?

    再說人必須要吃的是碳水化合物才能“活”下去,蝗蟲是蛋白質非常高,但也頂替不了穀物“主食”的生存需求。

    由此,古代蝗災之後產生大面積的饑荒,餓死人的原因正是如此。

    蝗災之蝗與蝗蟲之蟲究竟有無分別?怎麼吃?

    延伸到古人難道不知道蝗蟲是可以吃的問題上,其實上面就說了,古人知道可以吃,但當時人力物力的侷限,不僅對蝗蟲的捕捉毫無辦法,且重點在於光吃蝗蟲“活”不下去。

    再來,根據現代研究所得:

    以飛蝗(考證古代蝗災主要組成型別。)為例,它們其實是分為兩種形態的,一為散居型,也就是大家小時候常見的綠色小個的蝗蟲,基本是沒有毒,可以吃的,一般現代人吃的油炸蝗蟲就是這種為多;

    但一旦數量多了,它們就會向外擴散發出一種獨特的資訊素,揮發之後進入散居型蝗蟲體內,就會引起激素變化,從而產生異變,進化成另一種稱之為群居型的蝗蟲,也就是蝗災的組成,黑黃相間的飛蝗了。

    它們異變之後不但較之從前更擅長長距離飛行,且會和同類一起向著相同方向運動,而後形成越發巨大的大部隊,此時的飛蝗,不但會散發難聞的苯乙氰氣味來驅逐天敵,(如雞、鴨、鳥、雀等)還會增加其攻擊性,甚至毒性,就算吃了即使毒不死人、動物,也會難受得不行。

    (兩種形態的對比)

    結束語:

    其實從古至今,常見於古代的蝗災之所以現代見得少了,甚至出現專門“吃”蝗蟲的獨特愛好存在,還是因為少見多怪,物以稀為貴作怪,且蛋白質並非人體主要需求,增加蛋白質的話,是雞蛋不好吃?

    更重要的是,蝗災的驚人破壞性和不可捉摸性,以及難以控制性才是古代物資匱乏,人力難以抗衡的根本所在,如新中國成立之後的政府統一組織滅蝗的“戰鬥”大勝利,就可見,其實還是現代“科學”帶來的新觀念加科學的方法才是滅蝗的高效手段。

  • 10 # 米爸Derek

    滅蝗災,當然得靠人民。為調動更多百姓參與治蝗滅蝗,宋朝推行了一種制度——“以蝗易粟法”。針對無法高飛的蝗卵、蝗蝻,只要進行捕殺,就可以憑藉“戰果”到官府處按比較兌換成糧食或錢。宋仁宗時規定:“去歲飛蝗所至遺種,恐春夏滋長。其令民掘蝗子,每一升給菽米五斗。”詔諸路募民掘蝗子,一升給二十錢。”

    這項制度越來越細化,畢竟不同的地方和季節獲取“蝗子”的難度不一樣,於是制度上有了區分。宋神宗時規定:“有蝗處委縣令佐親部夫打撲。如地裡廣闊,分差通判、職官、監司提舉。仍募人得蝻五升或蝗一斗,給細色谷一升;蝗種一升,給粗色谷二升。”

    還有一個重要問題:大家都到莊稼地裡捕殺“蝗子”,毀壞莊稼怎麼辦?這一點,制度也有考慮。比如,宋神宗時規定:“即因穿掘打撲損苗種者,除其稅,仍計價,官給地主錢穀,毋過一頃。”此舉最大程度地調動了廣大百姓的積極性,成為滅蝗行動中最厲害的一招。

    很多人會有疑問:不少昆蟲都可以吃,蝗蟲能不能吃呢?能不能用吃的辦法解決蝗災?不錯,蝗蟲是可以吃的。宋朝詩人章甫有一首《分蝗食》,就寫到吃蝗蟲的事。

    當然,大多數古人不認為吃蝗蟲能解決蝗災,原因很簡單——蝗蟲又不是糧食,偶爾吃幾隻嚐嚐鮮還可以,整天吃誰受得了?

  • 11 # 弋北談古今

    為何古代鬧蝗災時,百姓不以蝗蟲為食,活活被餓死那麼多人?這個問題非常的巧妙,也是典型的用現代思維去思考古代發生的事情,當然這也是一個極其不客觀的問題。下面就讓我們從一下幾個方面去思考,探究為何古人不以蝗蟲為食,以至於被活活餓死的原因:

    每當蝗災爆發,鋪天蓋地的蝗蟲瘋狂吞噬糧食作物。蝗群所到之處不曾留下多餘的一片葉子,一顆麥穗。

    古人的生活條件不比今天,大部分普通老百姓家無餘糧,只能指望著那一畝三分地過活。不僅需要供養家中老小,還得被地主官吏收刮,苦不堪言。當蝗群席捲於天地之間,吞噬的不僅僅是田間的農作物,還有普通老百姓生存的希望。

    在古代,糧食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便是生存在這天地間的勇氣。

    而且蝗群在天地之間來去自如,古人要想大量捕獲非常困難。即使通過吃蝗蟲解決了這一頓,那麼下一頓卻根本不知著落。

    而蝗群的破壞性又十分的巨大。一但蝗災爆發,老百姓幾乎反抗之力,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生存的希望被蝗蟲所奪走。一但又處在暴君亂政的大環境下,因為饑荒而死的人便數不勝數。

  • 12 # 鑫旭線上

    縱橫是一個180斤的小胖子,要問怎麼吃成這體重的,大概是因為不挑食吧,可嘴壯如縱橫昨天去自助餐吃飯時看見有炸蝗蟲,還是覺得有些頭皮發麻,一種hold不住的感覺油然而生,無語的是我回到餐桌上看見我媳婦居然夾了幾隻津津有味的吃著,那玩意好吃嗎,咱也不敢問,低頭啃著自己的雞腿!

    作為一個農村孩紙,對吃蝗蟲、螞蚱這一類的東西是早有耳聞的,爺爺奶奶輩的經常講,可以肯定的是,蝗蟲肯定是能吃的,從營養價值角度來說,蝗蟲一類的蟲子應該是高蛋白,高營養的東西。

    近些年來由於現代農業技術的推廣,農藥的噴灑導致蝗蟲的數量急劇減少,最後竟然成為現代餐桌上的一道特色菜餚,實際上早在民國時期,蝗蟲就已經成為平津一帶著名的菜餚,想來也是一種諷刺。

    蝗蟲的繁殖能力特別強悍,一直是影響中國古代農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旦蝗害爆發,大量蝗蟲所過之處,莊稼顆粒無收,蝗蟲災害也是歷代統治者最為頭疼的事情,那麼問題來了,在蝗蟲成災的時候,古人為什麼不發動吃貨的本能,徹底把蝗蟲給消滅了呢?

    其實古代老百姓在蝗災的時候也是吃蝗蟲的,不但吃,在沒有冰箱等冷藏冷凍技術的條件下,古代老百姓甚至想出了把蝗蟲晾晒成乾的方法來吃蝗蟲。

    據史料記載,唐朝貞元元年(785年):“夏蝗,東自海,西盡河隴,蔽天,旬日不息。所至草木及畜毛靡有孑遺,餓殍枕道。秋,關輔大蝗,田稼食盡,百姓飢,捕蝗為食。”

    元朝至正十九年(1353年):“五月,山東、河東、河南、關中等處,蝗飛蔽天,人馬不能行,所落溝塹盡平。(蝗)食禾稼草木俱盡,所至蔽日,礙人馬不能行,填坑塹皆盈。饑民捕蝗以為食,或曝幹而積之。”

    由此可見,古代人在蝗災爆發的時候也是會吃蝗蟲的。

    那麼為什麼還是未能解決蝗災的問題呢?

    這就像縱橫是一個180斤的小胖子,再能喝水還能把長江喝乾嗎?

    蝗災爆發的時候,場面極其壯觀,史料的說法是遮天蔽日,來的時候洶湧澎湃勢不可擋,這可能有點誇張,實際上他就是慢慢來,老百姓成天去抓蝗蟲也是抓不過來的,畢竟古代的捕捉技術有限。

    就像古代捕魚,很長一段時間是沒有魚鉤的,只能捕捉潛水中的魚,隨著鍊鐵技術的增強,一點點出現了魚鉤,這個時候釣魚的魚鉤大部分有一個鉤就不錯了,魚咬到之後脫鉤的概率很高,這個時候就全憑釣魚人的手法了。

    現代的大部分魚鉤都是帶“回頭刺”的,魚咬到後脫鉤的概率就比較小了,這就是捕捉技術的進步。

    也就是說在古代時期,捕捉蝗蟲大多是依靠老百姓的體力來完成的,蝗蟲本身屬於能飛能跳的昆蟲,反應速度也是相當敏捷了,想要抓住一兩隻還比較容易,想要大規模捕捉那是相當困難的。

    按照能量轉換定律來說(我瞎亂說的,我一個學文的哪懂這些),運動量增加必然要吃更多的食物,所以在饑荒的時候,大多數老百姓都是用最少的體力換取最大的能量來補充,有捉蝗蟲那個力氣,還不如躺在家裡少運動一下了。

    另一方面,蝗蟲不是一種蔓延性的災害,而是一種爆發性的,來的數量多,規模大,速度急,自然也就走的快,上面已經說到古代捕捉蝗蟲技術不發達,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更來不及捕捉多少了。蝗蟲能吃是不假,但是能進老百姓嘴裡是相當費勁的。

    比如最近網路上的吃貨是饞丹麥的牡蠣,澳洲的野兔,美國河裡的鯽魚,也就看看,比如澳洲氾濫成災的野兔已經超過一百億,然而澳洲人秉承“怎麼可以吃兔兔”的理念,壓根就不吃,然而數量龐大的野兔已經對澳洲生態產生了巨大的破壞,政府為了捕捉野兔,就差點選擇用原子彈來消滅兔子了。

    但凡有點辦法,古代老百姓也不會在蝗災的時候寧願吃人都不吃蝗蟲。

    史論縱橫

  • 13 # 束竹醉

    蝗蟲可以吃,這是古人都知道的常識。現代我們對於蝗蟲有各種各樣的吃法,像油炸,燜煮等方式。

    但是在古代吃蝗蟲的方式比較單一,基本上要麼火烤,要麼蒸煮,並且不像我們現在這樣有各種各樣的調料,吃起來更香,更美味。

    古人吃蝗蟲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由於飲食愛好,二是由於蝗災所致。蝗災是古代的災難中比較常見見的一種,只要長時間大旱,就比較容易出現蝗災。只要蝗蟲所過地方,莊稼就會顆粒無收。

    據史料記載,在唐朝的時候就發生了蝗蟲事件,蝗蟲所過,遮天蔽日,黑壓壓的一片,把土地上的糧苗吃得乾乾淨淨,到了秋天,田莊顆粒無收,許多百姓不得已以捕蝗蟲為食。

    可是在古代吃蝗蟲是要面對很大的一個問題—儲存,我們現在有冰箱,冰櫃,但古代沒有,所以即使逮到蝗蟲,最多放置一個星期,一個星期之後怎麼解決溫飽問題,成了最頭疼的問題。

    所以很多時候只要有蝗災,就會造成餓死人的現象。為了避免這種現象,很多百姓和官家都想出了辦法,把蝗蟲晒乾,延長食用時間,這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但蝗蟲並不會解決糧食的問題,蝗蟲只能吃一時,到了明年,怎麼辦,蝗蟲早就沒有了,並且土地的糧食需要播種,沒有糧食怎麼播種呢。糧食依然是最頭疼的問題,很多時候,問題沒有解決,就會出現餓死人現象。

    總而言之,蝗蟲在古代早就食用了,只不過限於當時條件問題,解決不了大多數百姓實際問題,因此,只有有蝗災出現,百姓就會出現無糧可吃,死人在所難免。

  • 14 # 古今點點事

    看到這個問題,我真的不是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了,常識性知識的缺乏嗎?亦或者是“十指不沾陽春水”的人?反正就想笑又笑不出來。

    我是個農村人,生在農村,長在農村,不過也許是因為我出生的比較晚,僅僅目睹過一次蝗災,而且是影響非常小的蝗災。但就這一次,就讓我對活著的、成群的、密密麻麻擠在一塊的東西產生了一輩子的心理陰影。

    也許很多人不知道蝗災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凡是能夠被稱為“災”的事情,都是對民生影響極其嚴重的事件,無論是旱、澇還是蟲害,但凡這些事情發生了,都會導致農民顆粒無收。鋪天蓋地的蝗蟲飛過來,烏泱泱的看不到天空,甚至於就連太陽你都看不到在哪,他們來的很快,村裡的大喇叭通知的時候它們還在隔壁的縣,第二天便遮蓋住了我們的村莊,隨後便離開了,因為不到一天的時間,我們這的農作物和樹木全被啃食一空,人們站在田地裡揮舞著大笤帚不斷的驅趕,然而這全都是無用功。

    我們還是迴歸到問題的本身,在古代鬧蝗蟲的時候,人們為什麼不吃蝗蟲,只能眼睜睜的餓死,或者去其他的地方乞討為生?

    一、抓不到

    蝗蟲是一種非常靈敏的動物,在古代的時候大家也都知道可以吃蝗蟲,尤其是在南方地區,那些由蝗蟲做成的菜餚更是傳承了不知道多少年了,但是如果你抓過蝗蟲你就知道有多難抓。蝗蟲本身除了進食的時候,靈敏度是非常高的,自身有昆蟲特有的複眼結構,比人類的視覺範圍更廣闊,也使得人類難以靠近對其進行捕捉。而且蝗蟲是會飛的,當它飛起來的時候,想要抓住更難。

    二、吃不飽

    每當蝗災發生的時候,雖然有鋪天蓋地的蝗蟲停留在這,但是想要捕捉足夠食用一年的蝗蟲是非常困難的。剛才也說了抓蝗蟲的困難,在蝗蟲停留在這的一兩天內,就抓夠一年的口糧是根本不能的事情。而且蝗蟲本身並沒有多少可使用的部分,除去頭和翅膀,有足夠營養且可使用的太少了,也就僅僅能夠支撐一個人幾天而已。古人們也都會知道蝗蟲可以吃,但是縱然你費盡力氣去抓又有什麼用,抓到的還不夠塞牙縫的呢?

    三、吃不了

    蝗蟲本身擁有非常高的蛋白質含量,這也是現代人為什麼這麼喜歡吃蝗蟲的原因,但是現代人再怎麼喜歡吃蝗蟲,也都是將其當做菜餚,更多的人都是用來下酒的。在《日光流年》中曾寫道,災害發生的時候,人們會四處撿那些蝗蟲吃。蝗蟲的烹飪方法也有很多,但是最為常見的都是用油炸一下,再撒上一些鹽,吃起來酥脆可口。但是在古代的時候,油鹽的代價是非常高的,很多人一年到頭都吃不了幾次油,更不要說拿油去炸東西了。而且蝗蟲本身擁有極高的蛋白質,你拿它當做菜吃還可以,如果用來當做主食吃到飽,太高的蛋白質會引起身體內部營養失衡,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四、迷信

    在中國古代的時候大家都認為災難是上天對人間的懲罰,而蝗蟲作為災害的一種,古代人也都認為是神的使者,用來懲罰人們對於神靈的冒犯,單單是國內就有八蜡廟、蝗神廟、蟲王廟、劉猛將軍廟等等。哪怕是到了新中國建立之後,依舊有不少的人非常迷信,在發生蝗災之後,曾有年輕人想要將打下來的蝗蟲燒來吃,但是卻被村裡的老人制止了,說吃了蝗蟲會得罪上天的。近現代都是如此,更何況是在古代的時候,李世民食用蝗蟲做表率,反而被人稱為真龍天子,這是一種諷刺也是一種無奈。

    哪怕是我們排除掉上面的這些觀點,單純的去分析蝗災這個問題,也會發現蝗災發生的時候,沒有藥物的干涉,基本上是一個無解的事情。

    要知道一個由蝗蟲形成的群體,一天的時間就需要食用十幾萬噸的食物,這些食物有可能是樹葉,有可能是農作物,然而根據能量守恆定律,這些被蝗蟲吞食的食物,是不可能全部吸收到蝗蟲身體內的。蝗蟲不停的在飛,也不停的進行著繁殖,以至於大部分從食物上汲取的能量都被消耗了。一天下來,被蝗蟲吞食的農作物可達十萬噸,但是這一個群體內的蝗蟲都不一定有十萬噸。而且這些蝗蟲就算是有十萬噸之多,你又有什麼辦法將它們全部捕捉呢?

    蝗蟲對於農民來說就是災難,這是沒有辦法解決的事情,唯一的辦法就是對蝗蟲的出現進行預防。在中國歷史上,對於蝗蟲的預防可以追溯到唐朝時期,此時出現了用火來引誘蝗蟲,以此對蝗蟲進行一定程度的削減。然而這一個辦法並沒有太大的作用,相比較蝗蟲本身的基數,火源所殺死的蝗蟲不過百分之一,有效但無用,除非能夠用火將田野圍上一圈,用煙和火對蝗蟲進行隔離。

    到了宋朝的時候,中國才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蝗蟲預防手段,也就是對土壤進行曝晒,並且對荒地進行治理。蝗蟲的出現是因為蝗蟲卵在土壤中長達數年的潛伏,直到土壤中沒有了太多的食物,這些卵便破土而出遷移到其他地方尋覓食物。在蝗蟲卵還沒有孵化出現的時候,將土壤在太陽下進行曝晒,可以有效的防止蝗災的發生。而且在一些荒地中,因為草類較為茂盛,土壤下會積累大量的蝗蟲卵,所以對這些荒地也要時常進行整理,防止這些蝗蟲聚集在一起爆發,形成不可挽回的災難。

  • 15 # 燕郊小整兒

    古人也知道蝗蟲是可以吃的。既然是蝗災就意味數以萬計的蝗蟲群遮天蔽日掠奪,所到之處寸草不生,人也是一樣可以被蝗蟲吃掉的。在數量龐大的蝗蟲面前人也是非常渺小的!

  • 16 # 留不下一片雲彩

    我猜提問的人的意思是反正農作物就算被吃了也還都在蟲子肚子裡,那吃蟲子雖然難吃但不至被餓死。拋開別的不說,這個在理論上也不行。生物相互間食用的能量轉換率只有不到百分之二十,也就是說就算是吃蟲也遠遠滿足不了需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喬峰師從少林天賦異稟,為何不會少林七十二絕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