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黑白史
-
2 # 一筆寫春秋
這說明農民起義自身就有侷限性、盲目性、散亂性!不可否認起義的農民大多目不識丁,缺乏軍事素養和智慧才能。他們的軍隊紀律鬆散,軍隊戰鬥力不強,只能打打順風仗,遇到硬仗則一盤散沙,毫無章法鬥志。他們不會籠絡人才,沒有長遠眼光,只會看到眼前的權勢,爭權奪利。這也幾乎可以解釋為什麼3萬清軍,為何能在深夜,輕鬆屠殺20萬太平軍了!
具體的我們可以從三方面講講:那就是太平軍失去了天時、地利、人和!
天時:1863年李秀成“進北攻南”策略的失當,導致戰線過長,致使大量軍隊餓死累死,使其多個軍事要地相繼失守,形勢岌岌可危,12月4日,守蘇州的太平軍被迫投降。
此時清軍形勢一片大好,然而太平軍敗軍之勢一潰千里,在這個大環境下,太平軍官兵都已經失去了鬥志,哪怕當時的蘇州城裡仍然有20萬太平大軍,仍生不起半點反抗的念頭。加上當時李鴻章在深夜出兵出其不意,由於沒有了鬥志,一盤散沙的太平軍,更是絲毫沒有還手之力,只能被遠少於自己的清兵屠殺!
-
3 # 肇秋古陶
太平天國運動在中國歷史上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它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列強對中國的侵略,也給予了清王朝沉重的一擊,鼓舞了民眾起來反抗壓迫,使封建社會更快地瓦解、崩潰。
1863年,洪秀全命令大將李秀成帶兵攻打湖北。行軍途中,太平天國軍遭到清軍重創,元氣大傷。李鴻章看準了這個機會,立馬帶領清軍從上海出發向西推進。
9月,清軍包圍了蘇州城。此時,清軍只有兩萬多人,但擁有英法支援的大量火炮;而太平軍則在李秀成的帶領下,以10萬之眾固守蘇州。雙方在蘇州城僵持不下,直至最後被屠殺。我覺得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清軍誘騙。故意引發內部矛盾,借刀殺人。
第二,領袖被殺,群龍無首。由於領袖八王被設計殺害,整個太平軍內部是極其混亂的。俗話說,樹倒猢猻散。
第三,缺乏有效統一的目標。由於太平軍的主力都是農民和底層市民,他們的目光也不會太長遠,更在意自己眼前的利益。他們輕易地選擇了投降,最終慘死在了狡詐的清軍手上。
-
4 # 問答達人
我是真君,我來回答。
1863年12月4日,守蘇州的太平軍投降。
此時,蘇州城中尚有十餘萬大軍。其中不少是精銳。而且,由於太平軍是“有條件投降”,此時他們不但手中拿著武器,還把握著蘇州城內許多要害。
但是,這二十萬大軍卻很快被李鴻章、程學啟悉數屠殺!
李鴻章之所以能做到這點,在於他利用了人性之惡。
借刀殺人:利用太平軍內部矛盾,屠殺兩廣士兵
1863年12月。洋人戈登帶來了太平軍郜永寬等人的投降條件。
郜永寬等人承諾,他們願意投降。他們可以將守城主將慕王譚紹光生擒獻給清軍,率城投降。
他們的條件是:戈登作保,郜永寬等人可保全財富、部隊。
其實,蘇浙太平軍“詐降”不是一次兩次了,李鴻章的部隊沒少吃虧。
而此時,郜永寬等人皆非主將,即使郜永寬等人真心投降,城中的太平軍也未必不會構成威脅!
因此,李鴻章必須謹慎的推進受降事宜。
他將目標先瞄準了抵抗意志最強的兩廣太平軍!
李鴻章對條件做了一處修改:不要生擒譚紹光,只要見他首級即可!
李鴻章的這處修改,殺機四伏!
太平軍中,譚紹光等人的兩廣兵和郜永寬等人的三江兩湖兵矛盾很深。
郜永寬等人要殺譚紹光,就必須同時解決兩廣太平軍!
12月4日,軍事會議上,郜永寬等人殺掉了譚紹光。
隨後,八王宣佈:譚紹光已死,隊下三江兩湖兄弟可以報名免死!
蘇州城降。
李鴻章等人入城後,清軍在蘇州城內仍然是“少數派”。
12月5日,郜永寬等人或許認為自己“獻城有功”,遂提出了附加條件:添二十營、奏保副將一下官職。
此時,太平軍、清軍距離很近。一旦李鴻章不答應,很可能會殺將起來!
顯然,八王是想趁機擺李鴻章一道!
李鴻章遂表示:12月6日正午,宴請八王商議!
同時,李鴻章暗令程學啟提前做好部署:一旦八王被殺,立刻行動,屠殺太平軍!
屠殺,正式開始!
12月6日正午,郜永寬等人赴宴。李鴻章熱情地招待了他們,每人賞洪頂大帽一個。
就在郜永寬等人鬆下一口氣時,李鴻章突然下令動手!
八王全部被殺!
大屠殺:利用太平軍群龍無首之機,誘騙屠殺
為了誘騙太平軍放鬆警惕,清軍先是給沒人都發放了“號布”(類似免死牌),太平軍已有“安居樂土”之心。
程學啟得知李鴻章已殺“八王”,立刻動手!
程學啟帶隊入城,大呼:“八人詐降已被殺,餘不問,誰也不許動,動者皆斬”!
事發突然,群龍無首的太平軍自然不敢亂動。
程學啟部控制了要點後,迅速開始組織對太平軍的屠殺!
當日,至少3萬太平軍被殺。
其餘太平軍或者遣散,或者收編。
如此,李鴻章完成了對蘇州太平軍降部的處理,徹底控制了蘇州!
關於這次屠殺,歷來爭論紛紛,許多人認為李鴻章“殺降不祥“,很不應該。
其實,李鴻章過去對投降的處理一直都是比較得體的。常熟等地投降後,駱國忠等人也都率部繼續隨李鴻章作戰。
之所以蘇州殺降,或許與當時蘇州城內複雜的人心有關。畢竟:當時如果行動不果決,淮軍形勢將十分危險!而李鴻章已經吃過”詐降“的虧,故十分敏感!
投降本就需要謹小慎微,各方形勢非常微妙,但郜永寬等人卻利用兵多,趁機敲竹槓,最終弄巧成挫,可謂人心不足蛇吞象,既貪且愚!
人性,複雜多變,瞎玩必完。
-
5 # 橫掃牛鬼蛇神
這個經驗歷史從來沒有少過,還在無線重複。從戰國秦國白起坑殺趙國二十萬投降的士兵,到秦國自己二十萬投降項羽的敗兵被坑殺。到抗日戰爭南京大屠殺僅僅被日軍屠殺的中國敗兵。總結起來很簡單。
1.不管什麼原因的戰敗,投降的一方的士兵主帥脫離了部隊,或者戰死,失去了領導力。群龍無首,那就是一群任人宰殺的蟲。從這也可以看出來,一個好的領導對一隻隊伍的重要性。
2.一般這幾萬,幾十萬人都是在敗局已定的情況下或者無能為力的情況下投降的。這個時候,這些士兵心中已經沒有再戰的勇氣,或者認為投降了就安全了。各方面的原因,讓這些人失去了反抗的支撐力,以為都結束了。解放戰爭中,國民黨軍隊在沒有主管的情況下,幾萬幾萬的被俘虜,就不奇怪了。
3.消滅有生力量。戰爭的目標消滅有生力量,或者敵對勢力的有生力量。不管最先的趙軍,還是後來自己的秦軍自己。以後到近現代的你說的被坑殺的太平天國的太平軍。他們活著隨時都可能繼續拿起武器成為自己的絕對敵對力量。俗話說的好,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何況古代家天下的概念。也許出來一個領頭的,這些放下武器的人就會再拿起武器來。所以,消滅是最簡單的辦法。
所以說,在領頭人沒有的情況下,群龍無首,加上輕易相信對方的承諾。再加上交戰這麼久,說沒有仇恨是假的。各種原因造就了這幾十萬太平軍已經是幾十萬待宰的羔羊,在於湘軍領頭人的想法,想他們活,他們就能活,想他們死,他們就活不成。沒有別的方法。
-
6 # 佳雨4
後金採取的是分化瓦解,反間。崇禎都被嚇暈了。各地明軍開始各自顧自個。出現了大廈將傾前的亂局。不是投靠誰?是誰都靠不住。後人根據自己的利益看法來評,肯定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
7 # 布衣的生活
深夜殺二十萬太平天國軍,除武器好點外,士氣比太平天國好點,因為太平軍觸動了腐敗的政權,這時勇敢些,再賞點銀兩,湊合著夜襲太平軍,但是八國聯軍用兩萬人馬,就打跨二十萬清軍,確實可笑。
-
8 # 安平西橋
說書人說書,一般都是長話短說,這樣可以說得輕鬆些,省得累得慌。3萬清軍一夜(半夜)殺了20萬人,你也信?殺豬都殺不完吧!
-
9 # 安平144796971
屠殺太平天國的,是淮軍,也就是地主武裝,並不是真正的清軍。屠城殺俘,在曾國藩、李鴻章心裡,是行聖人之事。在被殺的太平天國的投降20萬人中,因為相信自己不會被殺而被殺,死得其所。
-
10 # Cheshunren
不說曾國蕃和李鴻章是同胞敵人,徹頭徹尾吳三桂,引進英中國人消滅太平軍的超級漢奸?但曾國蕃很聰明,想到寫兩本做人的書來懺悔自己。蘇州殺降二十萬未到一半,劊子手就嚇瘋了,降兵乘機突圍,好像是越海到達澳洲什麼地方生存下來,至今流傳廣東話。也算傳奇。
回覆列表
在1863年12月4日的時候,負責看守蘇州的安定軍決定投誠。就在這時候,蘇州城裡尚且還有十餘萬大軍。在這些軍隊當中有不少是精兵強將。並且呢,由於安定軍是“有條件投誠”,這時這些安定軍手裡握著的不僅僅是武器,而且他們還把握著蘇州城內許多關鍵之地。
人數達到20萬之多的大軍,卻很快被李鴻章、程學啟盡數殺戮殆盡為什麼李鴻章可以做到這一點呢?做成的關鍵就是,他善於利用人性之惡。其中他使用的一個計策有借刀殺人:他通過利用安定軍內部矛盾,是他們自相殘殺,成功屠殺了兩廠的士兵。在1863年12月時候,一個名字叫做戈登的洋人,他從遙遠的地方帶來了安定軍郜永寬等人的投誠條件的訊息。郜永寬等人他們親自承諾,他們說到他們自己願意投誠。
在當年12月6日正午的時候,郜永寬等人都赴往了宴席。並且李鴻章也是非常熱情地款待了他們,他給其中的每個人都賞賜了一個紅頂大帽。就在郜永寬等人都放下防備,深深的鬆了一口氣的時候,在這時,李鴻章忽然下令,就在那一刻。霸王全部都被殺害了。大屠殺:他利用安定軍群龍無首的這樣一個大好機會,為了使安定軍卸下防備毫無知覺,首先清軍給每個人都發放了“號布”,在這時候安定軍都有了安居此地的心思。
程學啟知道了李鴻章已經殺害八王的訊息,立刻採取了措施!程學啟帶著軍隊進入城內,大聲呼喊著:“八王因為詐降已經盡數被殺,我如果不說什麼,大家誰也不要動,違令者斬”!事情發生的如此的突然。群龍無首的安定軍當然不敢有什麼大動作。程學啟控制住了關鍵部隊之後,馬上就非常迅速的開始了對安定軍的屠殺!在那天,至少3萬安定軍被殘忍殺害。其他安定軍有的被解散了,有的被收入了編制。就這樣,李鴻章完成了對蘇州安定軍降部的所有處置,在這時候,他就已經徹底控制了蘇州。
對於這次的大屠殺,古往今來的人們,歷來爭論紛紛雜雜,大多數人覺得李鴻章殺害掉投降的人們是不祥的徵兆。但實際上就是不應該的。李鴻章之前對於頭城的人們的處置都是相對來說比較處理得當的。常熟等地投誠之後,駱國忠等人之後也都率領著自己的部隊跟隨著李鴻章一起作戰。那為什麼蘇州殺降呢,大概是和當時蘇州城內複雜的人心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吧。畢竟假如當時的行為不夠果斷的話,淮軍所面臨的形勢將會十分的危險。
但是李鴻章因為之前吃過詐降的虧,所以對待這種事情可能就會非常的謹小慎微。頭疼這件事情原本就需要非常的謹慎小心,李易峰的形式都非常的微妙。可是呢,郜永寬等人卻利用自己的兵多這一特點,藉著這個機會敲竹槓,結局當然是弄巧成拙,這樣真的是人心不足蛇吞象,顯得不僅非常的貪婪,而且還愚笨。
我們也可以看出人性就是這麼的複雜多變,如果是在不適當的時機投機取巧,那麼就會引火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