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晴空一鶴
-
2 # 譽言隨心
摩爾定律是簡單評估半導體技術進展的經驗法則,其重要的意義在於長期而言,IC製程技術是以一直線的方式向前推展,使得IC產品能持續降低成本,提升效能,增加功能但是隨著積體電路技術的不斷提高,半導體主要材料矽已經即將達到其本身物理特性的極限,但要滿足現代需求,就必須繼續發展,可是其研究和生產成本都將大幅度提高,摩爾定律也將失效,半導體產業的發展也將收到重大影響,這都是不可忽視的問題,不過隨著科技的發展,科學家已經在尋找半導體的替代材料和新的半導體技術,如奈米材料包括奈米碳,石墨烯等新型材料替代矽,還有采用新的堆疊技術增加積體電路電晶體數量,我相信科學技術的進步是可以推動半導體產業煥發新的活力,新材料和新技術的突破應用則是其煥發第二春的關鍵。
-
3 # 孫啟力485
我不是學理工的,許多專業話語我說不上來,但我有一種預感,覺得美國這次高科技封堵中國,將催生一種新的高科技產業在中國的興起,它就是石墨烯,不出意外的話,石墨烯產業產品及其技術引領將非中國莫屬!
半導體產業還在發展期
一直以來,人們都以摩爾定律來預測半導體演進趨勢。儘管晶片製造技術不斷髮展,但是電晶體間距朝著1奈米邁進越來越難。於是,有人說摩爾定律已經走到了盡頭,隨之,半導體產業也就到了技術上的天花板。這種看法比較片面,是從目前主流的晶片製造技術來看的,其實半導體的發展並不一定只能遵從摩爾定律,也許透過改變電晶體的設計思路和功能模式,就能讓半導體的演進按照另一種定律繼續向前。
從科技進步的角度來說,單位面積上電晶體的數量越多越好,但這並不意味著現有技術已落伍,反而是市場的需求有賴於現有的技術。比如,手機晶片效能越來越好,但即使設計得再好,也不能超出現有生產工藝的限制。也就是說,現在對半導體的需求,實質上是對這種硬體功能的需求,還遠沒有達到只看重其超高效能的地步。即使電晶體的間距做到1奈米後,一定時期內不再縮短了,也能夠滿足市場的需求,或者說市場可以依託這種技術水平來發展很長時間,直到新的技術產生並商業化,市場才會放棄原來的技術和路徑。
目前,最可能代替半導體,實現資訊傳輸和資料處理的,就是量子傳輸和量子計算。但是,這種技術還處在實驗室階段,真正投入實際還需時日,更不要說進行市場化和商業化。所以,半導體被替代還為時尚早,更何況隨著堆疊技術、替代材料的發展利用,運用原有工藝製造出算力更強大的晶片是必然的。隨著智慧生活、人工智慧時代成為現實,對晶片的更大需求比更好效能的要求更為迫切,這些都決定了半導體產業仍是朝陽產業,之少在未來二三十年內還是一個不可替代的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