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貓女裝操盤手
-
2 # 大力牛魔王
昨天,在抖音看一個電商介紹自己店的情況,其中說到與此類似的情況,即他參加了一個淘寶活動。平常在參加這活動以前,他店平均一天能賣近200單。但是,這一參加活動,反倒店鋪銷售下降到每天不足20單,很多消費者都在等待活動期間再買,能優惠。。。電商平臺為什麼喜歡造節?如京東618,天貓雙11。這其實是一種對整個消費體系嚴重破壞,但對某個電商平臺利益最大化的操作。。。為什麼這麼說呢?比如雙11,暫不管商家是否真便宜,反正全華人民都知道了。於是,本來雙11以前想買的消費者,之前都不買了。原本雙11之後準備買的,乾脆雙11這天買算了。對商家而言,原本有30%的利潤,現在改20%。社會消費總額未變,但雙11這天銷售額屢創新高,只有平臺成為唯一的贏家。。。平臺為什麼成為唯一的贏家?是因為透過這種手段,它成功的將整個社會幾個月消費吸進這個黑洞。社會是輸的,平臺是笑的。。。
造節只不過是電商的營銷噱頭罷了:平臺要GMV,要增長;商家也是一樣;搞活動也是促銷方式,銷售額比日常高不少,活動過後累計銷量還會加權重,商家也沒有選擇,甚至可以說被平臺“綁架”了,而且有的商家甚至寧願活動不賺錢也要上,商品銷量上來後透過日銷再把錢賺回來;當然現在消費者確實理性了,不再因為平臺活動而衝動消費。往後走電商這塊應該是拼購物體驗,品質方面,而非一味價格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