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出生於河南鞏縣,原籍湖北襄陽。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大李杜”,也常被稱為“老杜”。人稱“詩聖”,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曾先後遊歷吳越和齊趙,其間赴洛陽應舉不第。三十五歲以後,先在長安應試,落第。後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官場不得志。天寶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杜甫先後輾轉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棄官入川。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創作《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別”等名作,詩被稱為“詩史”。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大曆五年(770年)冬,病逝,時年五十九歲。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AVANCIER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與辛棄疾並稱“蘇辛”。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四家”之一。
曾幾(1084—1166),字吉甫、志甫,自號茶山居士,諡號文清。南宋詩人。其先贛州(今江西贛縣)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陽)。歷任江西、浙西提刑、秘書少監、禮部侍郎。
曾幾學識淵博,勤於政事。其詩的特點講究用字煉句,作詩不用奇字、僻韻,風格活潑流動,詠物重神似。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出生於河南鞏縣,原籍湖北襄陽。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大李杜”,也常被稱為“老杜”。人稱“詩聖”,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曾先後遊歷吳越和齊趙,其間赴洛陽應舉不第。三十五歲以後,先在長安應試,落第。後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官場不得志。天寶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杜甫先後輾轉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棄官入川。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創作《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別”等名作,詩被稱為“詩史”。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大曆五年(770年)冬,病逝,時年五十九歲。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AVANCIER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與辛棄疾並稱“蘇辛”。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四家”之一。
曾幾(1084—1166),字吉甫、志甫,自號茶山居士,諡號文清。南宋詩人。其先贛州(今江西贛縣)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陽)。歷任江西、浙西提刑、秘書少監、禮部侍郎。
曾幾學識淵博,勤於政事。其詩的特點講究用字煉句,作詩不用奇字、僻韻,風格活潑流動,詠物重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