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稱串列埠,也就是COM介面,是採用序列通訊協議的擴充套件介面。串列埠的出現是在1980年前後,資料傳輸率是115kbps~230kbps,串列埠一般用來連線滑鼠和外接Modem以及老式攝像頭和寫字板等裝置,目前部分新主機板已開始取消該介面。並行介面 在早期的PC系統中串列埠的物理連線方式有9針和25針兩種方式,透過額外的子卡擋板與電腦連線。隨著PC技術的發展,25針的串列埠逐漸被淘汰,目前串列埠都採用9針的連線方式直接整合在主機板上。一般的PC主機板都提供兩個串列埠。 標準的串列埠能夠達到最高115Kbps的資料傳輸速度,而一些增強型串列埠如ESP(Enhanced Serial Port,增強型串列埠) 、Super ESP(Super Enhanced Serial Port,超級增強型串列埠)等則能達到460Kbps的資料傳輸速率。 雖然主機板一般都整合兩個串列埠,可Windows卻最多可提供8個串列埠資源供硬體設定使用(編號COM1到COM8),雖然其I/O地址不相同,但是總共只佔據兩個IRQ(1、3、5、7共享IRQ4,2、4、6、8共享IRQ3),平常我們常用的是COM1~COM4這四個埠。我們經常在使用中遇到這個問題——如果在COM1上安裝了串列埠滑鼠或其他外設,就不能在COM3上安裝如Modem之類的其它硬體,這就是因為IRQ設定衝突而無法工作。這時玩家們可以將另外的外設安裝在COM2或4。
簡稱串列埠,也就是COM介面,是採用序列通訊協議的擴充套件介面。串列埠的出現是在1980年前後,資料傳輸率是115kbps~230kbps,串列埠一般用來連線滑鼠和外接Modem以及老式攝像頭和寫字板等裝置,目前部分新主機板已開始取消該介面。並行介面 在早期的PC系統中串列埠的物理連線方式有9針和25針兩種方式,透過額外的子卡擋板與電腦連線。隨著PC技術的發展,25針的串列埠逐漸被淘汰,目前串列埠都採用9針的連線方式直接整合在主機板上。一般的PC主機板都提供兩個串列埠。 標準的串列埠能夠達到最高115Kbps的資料傳輸速度,而一些增強型串列埠如ESP(Enhanced Serial Port,增強型串列埠) 、Super ESP(Super Enhanced Serial Port,超級增強型串列埠)等則能達到460Kbps的資料傳輸速率。 雖然主機板一般都整合兩個串列埠,可Windows卻最多可提供8個串列埠資源供硬體設定使用(編號COM1到COM8),雖然其I/O地址不相同,但是總共只佔據兩個IRQ(1、3、5、7共享IRQ4,2、4、6、8共享IRQ3),平常我們常用的是COM1~COM4這四個埠。我們經常在使用中遇到這個問題——如果在COM1上安裝了串列埠滑鼠或其他外設,就不能在COM3上安裝如Modem之類的其它硬體,這就是因為IRQ設定衝突而無法工作。這時玩家們可以將另外的外設安裝在COM2或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