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看遍山川

    1949年初,為了逃避戰亂,國民政府內許多人士紛紛拖家帶口出走海外或臺灣,僅僅49年至50年間,去臺灣的總共約200萬人之多。

    而當時去臺灣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輪船,從上海出發至臺灣基隆港。根據當時局勢,上海淞滬警備司令部已經向所有船隻發出不得夜間航行的戒嚴令,但許多輪船公司置若罔聞,照樣夜間航行,只是航行過程中不開燈而已。

    政府的禁令抵擋不住強烈的市場需求,這也為“太平輪事件”埋下了禍根。

    1949年元月27日子夜,中聯船舶公司所屬“太平號”客貨輪滿載近千名乘客和兩千噸貨物,從上海出發駛向臺灣基隆。

    “太平號”總排水量2489噸,據載當天在上海搭載乘客和船員932人,另外國民政府中央銀行檔案,賬簿,檔案,銀元有一千多箱,還有東南日報社印刷裝置,紙張100多噸,鋼材600多噸,“太平號”實際已經滿員超載。

    和平常一樣,“太平號”沒有開燈摸黑航行,在它附近有一艘江蘇無錫麵粉大王榮氏家族榮鴻元的“建元號”也沒有開燈在摸黑行駛,船上滿載著煤炭和木材。

    元月28日凌晨3時,倆者在浙江舟山群島附近海域撞在一起,“太平號”船頭切入“建元號”貨艙,“建元號”首先沉沒,整艘船隻有4人被“太平號”撈起獲救,其它包括船長在內72名船員都落水身亡。

    “太平號”也受損嚴重,在勉強支撐十幾分鍾後,“太平號”沉入海底,船上近千人全部落水。直到數小時過後,一艘澳洲軍艦經過時,才救起38人,其中包括6名船員,其餘近千人全部溺亡或凍死。

    將近快70年過去了,“太平號”海難事件逐漸被人慢慢遺忘,由於與此事有關的電影媒體的展現,這樁中國的“泰坦尼克”海難又被人重新提及。當年有能力逃往臺灣的多屬於社會上層人物,“太平號”上不乏名人和現在名人的父母。

    其中有刑事鑑定專家李昌鈺的父親,有著名作曲家,音樂家,重慶國立音樂院院長吳伯超先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酒有可能致癌為什麼還要制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