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源於金文和甲骨文,“道”在象形字上,以一個人行走於四通大路上的形象出現。
“知”就是明白,而“道”字最原始的意思,是“牽引、說明、嚮導、帶路,給不知方向的人引路。”“知道”最基礎的釋義就是“明白方向”的意思,其根源就是“道路”。
到了篆文出現時,大篆裡,“道”的“嚮導”本義消失,篆文另加“寸”字,新造出“導”來代替。
可惜,由於金文和甲骨文的資料實物少之又少,目前還無法考證有關“知道”的上古完整語句。
至於老子說的“道”,我則認為有另一種理解方式。
通常斷句為“道可道,非常道”,其實這很彆扭。
首先,"常"字是為了避諱漢文帝劉恆的名字而改的字。真正的原文是:
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
其實這兩句話是一樣的意思。細分的話,道,指事物的本質,名,指事物的表象,它倆是一個整體,統稱為道。
一件事物誕生,人接觸到以後,認識、瞭解這事物,會給它下一個定義,並且認可它,就是“道可”;但人是不斷進步的,人進步以後,會對事物有新的認知,推翻之前的定義,這就是“道非”。
這種“可”“非”不斷迴圈,觀念不斷更新的過程,就是“道”。
比如,人類過去認知的天地,認為“天圓地方”,這就是“道可”;後來,人知道了地球是個星球,學術上發展成出了地心說,那“天圓地方”就成了“道非”,地心說就是“道可”;再後來又有了日心說,於是地心說就變成“道非”,日心說又成了新的“道可”。
這種推翻前論、不斷進步的過程,正是人們瞭解天地萬物、宇宙蒼生的最基本的規律。
道家講,道,代表順應自然律的法則,是道家方法論的核心,講“道法自然”,一切事物,都逃不過自然規律,如陰陽魚交替迴圈,一切事物,都在道中。
所以,這就是大自然的“新陳代謝”。
大道無形,大道無情,大道無名。
“知道”源於金文和甲骨文,“道”在象形字上,以一個人行走於四通大路上的形象出現。
“知”就是明白,而“道”字最原始的意思,是“牽引、說明、嚮導、帶路,給不知方向的人引路。”“知道”最基礎的釋義就是“明白方向”的意思,其根源就是“道路”。
到了篆文出現時,大篆裡,“道”的“嚮導”本義消失,篆文另加“寸”字,新造出“導”來代替。
可惜,由於金文和甲骨文的資料實物少之又少,目前還無法考證有關“知道”的上古完整語句。
至於老子說的“道”,我則認為有另一種理解方式。
通常斷句為“道可道,非常道”,其實這很彆扭。
首先,"常"字是為了避諱漢文帝劉恆的名字而改的字。真正的原文是:
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
其實這兩句話是一樣的意思。細分的話,道,指事物的本質,名,指事物的表象,它倆是一個整體,統稱為道。
一件事物誕生,人接觸到以後,認識、瞭解這事物,會給它下一個定義,並且認可它,就是“道可”;但人是不斷進步的,人進步以後,會對事物有新的認知,推翻之前的定義,這就是“道非”。
這種“可”“非”不斷迴圈,觀念不斷更新的過程,就是“道”。
比如,人類過去認知的天地,認為“天圓地方”,這就是“道可”;後來,人知道了地球是個星球,學術上發展成出了地心說,那“天圓地方”就成了“道非”,地心說就是“道可”;再後來又有了日心說,於是地心說就變成“道非”,日心說又成了新的“道可”。
這種推翻前論、不斷進步的過程,正是人們瞭解天地萬物、宇宙蒼生的最基本的規律。
道家講,道,代表順應自然律的法則,是道家方法論的核心,講“道法自然”,一切事物,都逃不過自然規律,如陰陽魚交替迴圈,一切事物,都在道中。
所以,這就是大自然的“新陳代謝”。
大道無形,大道無情,大道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