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hyg陌上花開
-
2 # 雙溪小築
作為宋代大文豪的蘇軾,許多作品被後世喜愛、傳唱。筆者認為:最能夠觸動自己的,當數這首充滿哲理的《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詩詞作為文學作品中的一部分,自然也須承載“文以載道”、“文以明道”的作用。好的詩詞,要給人以生命更高緯度的啟迪,而不僅僅是停留在對於格律、技巧的執著上。
在蘇軾之前及宋代其時,詞風偏於豔麗婉約的風格,而由蘇學士開始,賦予宋詞以豪邁奔放、哲理思辨於其中,就把詞之一路整體格局與地位提高了起來。在蘇軾詞中,我們稍微留心就能發現,處處充滿著對人生的思考,對生命終極意義的探討。
比如這首《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只這寥寥數語,就道出人類社會普遍的發展規律“一切皆如東流水,奔騰到海不復回”。沒有深厚的人文積澱,沒有豐富的人生苦難經歷,是無法有如此深度的人生思考的。
同樣的感嘆,早在一千多年前的時代,有一位聖哲也在發出同樣的思考“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而在蘇軾之後數百年,又一位偉人,也在長江邊上發出”逝者如斯夫“的感嘆,但是這位偉人的感嘆,卻充滿了偉人自帶的豪邁與自信,賦予哲思以積極向上的內涵。
聖賢、名人、偉人們,身處時代不同,所遇環境不同,但是卻都紛紛通過詩文表達了對於社會、對於生命深刻的思考,並且以詩文形式傳遞給後世,給人以啟迪
【小結】蘇軾作為宋詞第一人,他的詞作開創了豪放、哲思的歷史先河,成為中國詩詞文化的一個里程碑。不僅在他的詞作中,在他的散文、詩作中也各有體現。蘇軾的詞作,給人以美的享受的同時,又令人獲取人生深度的思考。蘇軾作為宋代文學最高成就代表人,他不僅僅為後世貢獻了優秀的詩詞等文學作品,更為後世留下了一個豐滿的文人形象:偉大而真實,優秀但卻親民。他雖然一生經歷曲折坎坷,但卻能夠堅理想而不失志向,即使身處逆境,卻仍然能笑對人生。相對於他的作品,他身上這些閃光的元素,是更令筆者所敬佩之處。
-
3 # 撒水的青春
蘇軾的詞很多,但唯一讓我觸動的就是這首。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這個假設畢竟無法實現,但它反映了蘇軾的無奈和沉重的思想。下一個詞開始寫蘇軾在夢裡看到的東西。在夢裡,蘇軾突然回到了他的家鄉,他的妻子正在打扮。夢中的重逢沒有歡笑,只有無聲的淚水。蘇軾將現實中的感受融入夢中,使久別重逢的夢無限淒涼,同時也展示了蘇軾對亡妻的深切思念。蘇軾的《江·程子·毛毅記第一個月20日的夢》用簡單明瞭的語言表達了他最真誠的想法。每次讀到這個詞,我心裡都感到莫名的悲傷,我也被蘇軾的深情感動。看著蘇軾的詞,通過久別重逢的夢想,蘇軾對生活的樂觀和樂觀態度得到了展現,這是驚人的。在生活中追求名利實際上就是尋求內心的安全感,找到一種安定下來的方式,這樣一個人就不會對外界追求太多。
-
4 # 青鼎居士
(一)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二)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三)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四)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五)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六)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萬卷始通神。
(七)淺交言深,君子所戒。
(八)願隨壯士斬蛟蜃,不願腰間纏錦絛。
(九)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
(十)歲月不可思,駛若船放溜。
(十一)一任秋霜換鬢毛,本來面目長如故。
(十二)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
(十三)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
(十四)言今日難於前日,安知他日不難於今日乎 。
(十五)百年需笑三萬六千場,一日一笑,此生快哉!
(十六)崇德而定勢,行又而忘利,修修而忘名。
(十七)君子以其身之正,知人之不正。以人之不正,知其身之所未正也。
(十八)天不容偽 。
(十九)修其本而未自應。
(二十)前塵往事斷腸詩,儂為君痴君不知。
(二十一)世事如今辣酒釀,交友自古春雲薄。
(二十二)粗繒大布裹生涯,讀書萬卷始通神。
(二十三)養生治性,行義求志。
(二十四)生、死、窮、達不易其志。
(二十五)此身泰山重,勿作鴻毛遺。
(二十六)孔子聖人,其學必始於觀書。
(二十七)文武之功,未有不以得人而成者也。
(二十八)人行猶可復,歲月哪可追?
(二十九)門前萬事不掛眼,頭雖長低氣不屈。
-
5 # 有德有福931
問:蘇軾有沒有一句詞突然觸動/鼓勵了你?
答:有。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詞裡的一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觸動了我。同時也鼓勵了我。
一說“悲”
那時我小時候的事,距離現在已經很遙遠了。
六十年代,幾乎家家都過著過貧困的生活。我們家七口人。靠父親每月工資52.18元錢維持生活。父親經常外地施工。每年春節才能回來。母親就帶著大哥.大姐.二姐.我和妹妹在家艱難度日。每人每月不到八元錢的日子可想而知。母親沒有工作。大哥,大姐二姐都在上學,我和妹妹尚小。母親為了我們,就去到大幹部家替人家洗衣服,那時沒有洗衣機,全靠手洗。白天母親把我和妹妹反鎖在家裡,到了晚上,母親回來時還能帶回一個饅頭分給我們吃,那是大幹部家給母親的午飯,一共兩個饅頭,母親吃一個,給我們帶回來一個。那時候城市裡的人買糧需要用糧本到糧店買供應糧,幾乎全是粗糧,什麼玉米麵,高粱米,地瓜面,也有幾斤大米,白麵,我們平時都不捨得吃。有時母親拿大米白麵到大幹部家換些玉米麵,一斤能換好幾斤玉米麵,為的是讓我們都能吃飽飯。
到了七十年代,父親參加了包鋼的建設,也不用外地施工了,大哥,大姐參加了工作,我們家的生活越過越好,有時早上還熬些大米粥,上街買些油條吃,但是母親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經常住院。記得那時我上初中,下午在醫院給母親陪床,母親還和我玩了一盤軍旗,到了晚上母親心臟病突發,我就見搶救的大夫用電擊的母親身體蹦起老高,不懂事的我一邊喊著媽媽,一用手扒著母親的眼睛想讓母親再看我們一眼。可是母親閉上了眼睛,永遠的離開了我們……
二說“歡”
我高中畢業就離開了包頭到唐山農場上山下鄉,由於父親和單位的同事提前來農場為我們知青蓋食堂,搭帳篷,和農場的領導很熟,農場的領導特意安排我到基建庫房工作,我的那個她在機務隊庫房工作,第二年基建庫房和機務隊庫房和並。我和老伴也合併到一塊了,真是有緣千里來相會。如今我和老伴都已退休,天天逗外孫女兒玩,享受著天倫之樂。
三說“離”
八四年,我隨單位參加國外科威特援建任務,工期為兩年。那時出國施工是單位成立以來的第一次,也是冶金部第一次勞務輸出,出國兩年都不知道是禍是福。出國那天,親朋好友都來送行,有的還淚流滿面,到了科威特,白天緊張的工作著還差些,到了晚上就特別想家,想孩子,想孩子她媽……異國他鄉想親人朋友的滋味真是永生也忘不了。
最後說“合”
從科威特回國,看到了朝思暮想的女兒,我出國時她還不會說話,現在站在姥姥家院子里長成小大人了,我把孩子緊緊的抱在懷裡,感覺特別親,我讓女兒叫爸爸,女兒說什麼也不叫,反而用小手指著盛開的鮮花問我“這是什麼花呀?”到了晚上,女兒哭個不停,她媽問她為什麼哭,女兒說“我不讓他在床上,我要回姥姥家,這個家不好……”
人的一生那有一帆風順的,真的就像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裡說的那樣“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人只有經歷了才能深刻體會其中的滋味,它才是人生最大的財富,有了它,我們才能戰勝生活中的困難,我們才能笑對人生。
-
6 # 秋陽讀線裝經典
蘇軾的詞經典之作是在太多了,就像現在的歌手,能有一首經典之作便叱吒江湖數年,三首就是大牛,十首基本就是傳說級別的人物了。
我們看蘇軾,隨便數數就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簡直不要太流行!
要說我比較喜歡的調調,就是這個句了:一蓑煙雨任平生。當然不是因為這句能裝高格調,實在是這種心境令人喜歡。
先看看作者這首詩的來由: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僅僅是因為拿雨具的人先走了,幾人被雨淋,後天氣又轉晴的微小事件,竟然被蘇軾寫出了驚天地泣鬼神的豪放氣概。
雨後“山頭斜照相迎”似乎是蒼天在用天氣變化迴應作者的灑脫,作者卻說,蒼天啊,你可是小瞧了我,一句“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估計使得斜陽也黯然失了色。
作者對風雨和斜照的無差別對待,才是真的灑脫,才是真的達到了舉重若輕,一眼人生的境界。
我自然是做不到的,但不妨礙我對這句詞的喜愛。在雨中行走我是做得到的,因為這是感受生活。
羅萍有山有水的天色真是透徹,讓人想起慶餘年中北齊大戰的某些場景,後來開車進到昆明城,我才發現,這裡的天同樣透徹,這裡的雲同樣卷舒得宜。
不同的是高高低低的房子、橋面、汽車塞滿了畫框的下半部分,我們心裡也塞滿了世俗人情。
於是,昆明的美就這樣被忽略不見了。所以,後來我很喜歡雨下不大時,就在雨裡面走兩步。這樣離可愛的昆明城更近一些。
我們沒有一蓑的野趣,卻有一襲的煙雨,那是自然的味道,不要將其隔絕殆盡,任平生忙碌,總要停下來等一等靈魂。
-
7 # 橙夫子
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宋 蘇軾)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這首詩的釋義是: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趕上了下雨,拿著雨具的僕人先前離開了,同行的人都覺得很狼狽,只有我不這麼覺得。過了一會兒天晴了,就做了這首詞。不用注意那穿林打葉的雨聲,不妨一邊吟詠長嘯著,一邊悠然地行走。拄竹杖曳草鞋輕便勝過騎馬,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麼可怕?一身蓑衣任憑風吹雨打,照樣過我的一生。春風微涼,將我的酒意吹醒,身上略略微微感到一些寒冷,看山頭上斜陽已露出了笑臉。回頭望一眼走過來遇到風雨的地方,回去,不管它是風雨還是放晴。
這句話的釋義是: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麼可怕?一身蓑衣任憑風吹雨打,照樣過我的一生。
-
8 # 反公知鬥士
蘇軾一生宦海沉浮,生活坎坷,卻被林語堂稱之為“不可救藥的樂天派”。從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很多豁達的警句,不過如題主所問,如果要老街找出最喜歡的一句,恐怕要犯選擇恐懼症了。
蘇軾的豁達,更多的是在其經歷了烏臺詩案以後。
樽酒相逢,樂事回頭一笑空。
在王安石變法期間,歐陽修和蘇軾都極力反對新法,在歐陽修外調以後,蘇軾終於惹怒了王安石,見勢不妙的蘇軾也請求出京任職。熙寧四年至熙寧七年 被派往杭州任通判。熙寧七年秋(1074)調往密州,蘇軾北上途經潤州(現江蘇鎮江市),與孫洙(字巨源)、王正仲在甘露寺多景樓集會。 東坡應約寫下了這首《採桑子》。
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樓中。樽酒相逢,樂事回頭一笑空。
停杯且聽琵琶語,細捻輕攏。醉臉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紅。
這首詞的下闋是為了應景專門寫集會席間的歌女,用“斜照江天一抹紅”比喻歌女的“醉臉春融”,按照老街前幾天寫的《飛紅萬點愁如海 一篇短文看明白 詩詞創作如何用好明喻隱喻和借喻》,這是隱喻的修辭手法。
多景樓中,蘇軾感受到的不是江山如此多嬌,而是“多情多感仍多病”。此時的蘇軾還沒有料到自己幾年以後因烏臺詩案差點喪命,此時的多愁善感相比較而言更有點像為賦新詩強說愁。但是後面兩句令人心胸開闊。
-
9 # 半世飛仙
去年相送,餘杭門外,飛雪似楊花。今年春盡,楊花似雪,猶不見還家!
這些許的細膩,見證了詞的美好!!
-
10 # 廣溶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
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悽然北望。
回覆列表
"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這句話觸動了我,也鼓勵過我
非常喜歡蘇軾!不只因為他那些膾炙人口流傳千古的名篇,更因為他榮辱不驚、進退自如的人生態度。
蘇軾,那個被當時文壇領袖歐陽修贊為“此人可謂善讀書,善用書,他日文章必獨步天下”的才子,你看他的詩詞,首首都光彩照人,璀璨生輝!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這些或豪放或淒涼的詞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這些或清新或哲理的詩句,皆是佳句!
但是,最觸動我也鼓勵了我的,是他《定風波》裡的那句“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豪氣干雲!積極樂觀!豁達灑脫!
他二十歲進士及第,任大理評事、籤書鳳翔府判官;之後就是宦海沉浮,三起三落,把65年的人生過得起起伏伏,波瀾壯闊。
宋徽宗時他遇赦北還,卻病死常州,終究也沒能回到故鄉;倒是應了他那句“此心安處是吾鄉”!宋高宗時被追贈太師;宋孝宗時又被追諡“文忠”。
你看他這一生,奔走四方,起伏跌宕,不是被貶,就是在被貶的路上。可是他一直交朋好友,遊山樂水,酷愛美食,生生把別人眼中的坎坷不平路,走出了詩情畫意,走成了千百年來令人膜拜的姿態!
可以說那句“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奠定了他一生的基調,那就是不論何時何地,發生何事,他都泰然自若,從容面對!
題目下面有幾行小注“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這就交代了寫這闕詞的來龍去脈:蘇軾一行人在野外途中趕上下雨,因為雨具被僕人先拿走了,所以大家狼狽不堪;唯獨蘇軾覺得沒什麼。這本是件小事,可是平常時見深意,普通處含哲理,雨裡的言行心態,就是他對人生不畏挫折樂觀向上的精神體現。
說起他的被貶,那就一個字:“冤”!關於被貶原因,有《涵海本》、《懺花庵叢書》和《臺苔溪漁隱叢話》幾個版本,意思都是無中生有,牽強附會。比如他在《湖州謝表》中說“愚不逢時,難以追陪新進”,“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人家就說他妄自尊大、愚弄朝廷;他的詩裡有“世間唯有蟄龍知”的句子,人家說他影射皇帝;他的詩裡有“贏得兒童語音好,一年強米在城中”,人家說他誹謗青苗法;他的詩裡有“豈是聞韶解忘味,邇來三月食無鹽”,人家說他對新推行的鹽法不滿……如此種種,純屬欲加之罪!
於是他被捕入獄,因為逮捕他的是御史臺的人,御史臺院外柏樹上常年棲息著烏鴉,被稱為“烏臺”,所以,蘇軾的案子被叫作“烏臺詩案”。他在獄中遭了103天的罪,差點丟命;後來好多人求情,尤其是政敵王安石的一句“安有盛世而殺才士乎”,起了很大的作用,他才死裡逃生,被貶黃州。
這是這樣艱難困苦的境地之下,他還寫出了《赤壁賦》、《後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等佳作,並在後來去汝州的途中寫下了“人間有味是清歡”(《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的佳句!難得的不是這些文學著作,更難得的是這字裡行間所表現出來的精神狀態!
想想我們自己,人生路上,有沒有被冤枉卻無處申訴的際遇?有沒有一片真心錯付被誤解的時候?有沒有從高處跌落,感覺難以忍受的時候?
蘇軾早就為我們做出了榜樣!難過的時候,難熬的時候,吟一聲“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能帶給你幾許堅持的力量!
呆過了黃州,蘇軾又被貶惠州。他依然是積極樂觀的心態。他不僅修井建橋,造福一方百姓,還依然吟風弄月,更主要還懂得享受生活!買不起羊肉,就買羊蠍子,發明了烤羊蠍子的美食;買不起雞和豚,就自己種蘿蔔和芥蘭。你看他在《擷菜》中寫的“秋來霜露滿東園,蘆菔生兒芥有孫。我與何曾同一飽,不知何苦食雞豚”。他甚至寫下“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句子,把謫貶的日子過得有滋有味!應了他那句“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
再看看我們自己,求索途中,也曾經歷過失敗,也曾孤苦無依;也曾對未來沮喪,埋怨命運的不公,世態的炎涼;甚至有時候可能想過放棄。
蘇軾是我們的楷模!失望的時候,失落的時候,頌一聲“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平添幾分隱忍的韌性!
其實,人生短暫,好多事情,挺一挺就過去了;好多時候,是境由心生!
看看蘇軾,有“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悽然北望”(《西江月》)的寂寥惆悵;有“人生到處何所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和子由澠池懷舊》)的難忘溫情……但總的來說,“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是一道靈魂的暗線,貫穿了他的一生,讓他始終保持著“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豁達灑脫!
人生難免有風雨,可是,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我們能做的就是盡人力,憑天意,“世界以痛吻我,我報世界以歌”!
“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把它當作人生路上的座右銘,風來時雨來時,它會成為你心頭的一把傘,護住你希望的星星之火,不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