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孫慢慢
-
2 # 劉滿嗲
借一個二千多年古人之問:“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一個人的品性,首先影響是成長環境。“咿呀”學語的稚童,開口學的必是旦夕陪護的父母親朋的日常用語。“狼孩”可以作為科學的佐證。其次是學習,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知識對情操的“錘鍊”。這些,都還只是青少年時代,“社會普遍賦予的成長模式”。其次,才是人生的“染缸”社會。《三字經》開篇:“人之初,性本善……”。是人類在生產、生活、生存時面對來自自然、同類等各種危機和威脅。產生了“利害衝突”。“趨利避害”意思的覺醒,實質上是“善”的失去,“惡”的萌芽。而現代生活,人際交往日益頻繁、社會關係複雜。對一個初入“社交”關係的年青學子,是重大考驗和衝擊。就像新築的大堤,突迎“洪峰”。如果他青少年的學習和成長經歷,“咬定青山不放鬆”,“洪峰”過後屹立。如果從小接受“拜金”、“特權”薰陶。而今“洪峰”之下“暗流湧動”。不潰於蟻穴?於理不通。“龍生龍鳳”,至少鄙人不信。“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毛澤東主席出生舊時代的農村,一生鞠躬盡瘁,品冠千秋,才邁萬雄。就在病危期間,稍清醒,就讓身邊工作人員為他讀書、讀報。“活到老,學到老”。是老人留給後人寶貴財富。
-
3 # 小塵茶事
如果你對文化的定義是指一個人的學識水平,我們可以看到沒讀過書的人也有他自己的品性,一個人的品性的形成是離不開周圍的環境的影響的,甚至也有遺傳因素,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這是說不清楚的事情,但我們知道在一般情況下,後天的環境是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兒時如何,長大又如何這是有改變的空間的。在形成人的品性的過程中,人群的影響至關重要,古有孟母三遷,因為人的心中充滿什麼,人的舌頭上就吐露什麼,人的行為上就嘗試著做點什麼,人的態度面容就有意無意的表達什麼。而人從兒時開始其實本身就是模仿高手,會在經意不經意間去學習和模仿周圍人的言行舉止,同時不斷地在鼓勵和指責中、在快樂與痛苦中、在讚美與詆譭中及在物質環境優越與潦倒兩極之間,經歷了那些人和事,慢慢定型自己的品性。一個老人在路上摔倒了,並不是人的學識水平讓他決定扶還是不扶,若是訛人的人和事聽多了,看多了,本來樂意助人的人的不再去扶了,那是這個人的品性變了嗎?確實是變了,哪怕是微小的改變也是變了,日積月累,人就完全變了,願十年之後,仍不變如初,其實是做不到的,這並非人力能為,而在於經歷的人和事。而學識真的與品性完全無關嗎,非也,書是人寫的,人的思想同樣可以影響讀者,在於對書的喜好程度和有意無意間接受書的作者的思想,甚至那些非文學類的純知識的書也可以開拓自己的思維和思考方式從而影響人的品性。
-
4 # 小胖兒多多
對於這個“品性深處是骨子裡的東西,與文化有關“的問題,這裡的“文化”應該是受教育程度對吧?我認為品性好壞確實與文化高低沒有必然聯絡,品性大多時候受先天基因跟後天生長環境影響。只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一般情況下,會更好偽裝自己,讓自己表面看起來更高階一些。
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們會發現很多名人都是語言上的道德楷模,行為上卻是卑劣不堪的。就像十八世紀的法國思想家、教育家、哲學家、文學家盧梭,他是法國大革命的思想先驅,他是傑出的民主政論家,他是浪漫主義文學流派的開創者,他還是啟蒙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寫的教育小說《愛彌兒》至今風靡全世界。他提出來的自然教育理論,至今還有值得借鑑的地方。但是諷刺的是,一個口口聲聲說著“我愛世人”博愛理論的教育家,卻自己的孩子都不教養,直接扔孤兒院裡了。。
年老的時候,寫了一本《懺悔錄》,記錄了自己的一生,表面是自我懺悔,實則是為自己辯解。就像他字裡行間表達的那樣--誰能比我更好。總體來說,人的本性就是惡劣的,只是很多人守住了自己的道德底線,剋制了自己本性裡的惡。
-
5 # 文若蘇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想先搞清楚一個問題,題主的問題是不是說的是:品性是深入骨子裡的東西,與文化無關,對嗎?
不知道我理解的對不對,題主的這個問題,給我第一感覺就是:品性是深入骨子的東西,與文化無關,我想題主想要了解的是這個。
記得莎士比亞曾說過:品性是一個人的內在。
我們很多時候,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對於那些哪怕智力欠缺點的人,只要他道德上沒有問題,我們通常還是願意跟他交往的。
但是當一個人若道德有嚴重的汙點,那麼就算他再有頭腦,大家也不願意跟他交往。而且越是這樣有頭腦的人,大家反而會越躲著他。
我們也會發現,很多人,有很好的才華,但是品性卻讓人不敢恭維。
元稹在二十一歲時,遇見了生命中第一個喜歡的女人,名字叫崔鶯鶯,但是崔鶯鶯是小家小戶的人家,元稹就拋下了她,娶了太子老師的女兒韋叢。
後來韋叢去世,元稹在一次詩會,遇見了才女薛濤,馬上就喜歡上了薛濤,等新鮮勁一過,元稹又同薛濤分手,元稹又娶了朋友李景儉的表妹安氏為妻。
然後三年後,安氏又病故,元稹又娶了裴淑。跟裴淑一起生活了八年之後,元稹在一次尋花問柳的時候,認識了劉採春,又對劉採春極為傾心,於是又娶了劉採春。等到劉採春同元稹生活了七年後,元稹回到京城做官,元稹就又拋棄了劉採春。
從這些,我們是否能看出元稹的濫情,是否能進一步說明,品性跟文化沒有關係。元稹的才情可是世所少有,但是其品性卻讓人不敢恭維。
但是我們還是依然會佩服他的才情。
-
6 # 神奇天地
算是對吧。
文化是後天學的,是一種教育的結果,但是教育與否,並不能改變人的天性。這個天性就是一生下來就自帶的。
佛教裡常常參的一句話頭: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這三個“保安問題”就是人的品性深處的東西,就好比說,一顆種子,種下去,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桃樹只能結出桃子,蘋果只能結出蘋果。您要是想通過後天的教育(修葺、嫁接),想讓桃樹結出個梨子出來,那就是你的問題了。
牛與馬,各有各的品性,您要讓牛去幹快遞,讓馬去耕田,就是亂點鴛鴦譜了,世界都會紊亂的。
對於事物的認識,要一眼看到其本質,方可以“不負如來不負卿”,否則那就負的多了去了。
認識外物容易,認識自己難;所以希望的神廟上寫著“認識你自己”,知道自己的品性,瞭解自己的天性,幾斤幾兩,多粗多長,方能揚長避短,行動自如,在人生中游刃有餘啊。否則,就會處處碰壁,無論多強大的教育,都於事無補,因為你不瞭解自己,更不能去認知這個世界了。
-
7 # 雪禪心路
我我來回答:品性深處是骨子裡的東西,與文化無關,對嗎?
首先,我們先界定文化的摡念。我說的文化是教養,以文明教化養育謂之文化。因為在現實中,我們見到了太多的有知識沒文化,有學歷沒修養,甚至是沒有教養的人了。所以,我說品性深處到骨子裡的東西,絕對與文化有關。
其次,文化不是孤立的,作為人類文明的成果,體現在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狹隘的說有酒文化、飲食文化、服飾文化等等,從廣義上說在基本生存、人際往來、勞動協作、宗教信仰、價值取向等方面都有文化的因素。所以,我們不能孤立地把文化看成識文斷字有知識,知識只是文化的一個表現方面。
毋庸置疑,現代教育與傳教育已經有很大差別了,傳統教育注重的是培養有道德有操守的好人,而現代教育更注重的是培養有能力有技術的能人。所以傳統教育中容易出現”百無一用是書生"的尷尬事。而現代教育又容易培養“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和"才子加流氓"的人渣。
第二、講講品性這件事
一、品性來自於父母的遺傳和家庭教養。首先,不可否認的是,我們的脾氣性格(即品性)受父母遺傳基因的影響,這是我們性格脾氣的底色,將伴隨我們一生,有可能被覆蓋,但不會完全消失,這是家族的印記。其次是受父母品性的影響。
同時,來自同一家庭、同一家族甚至是同一族群的人,大都有基本相同的或者相近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取向,在言談舉止和行為模式上都有共同的特徵。
二、品性來自於生活與受教育環境。你和誰在一起真的很重要,中國自古就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說法,就有孟母三遷的美談,現代心理學和教育學都指出,個體的生活和受教育環境會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潛移默化的對人的思維模式、認知能力和價值取的產生重大影響。
跟著狼吃肉,跟著狗吃屎。如果你長期與一個負能量的人在一起,你會不知不覺的開始唉聲嘆氣。試想一下,如果你和林黛玉在一起,時間欠了,你也會成為一個多愁善感之人。但如果你和史湘雲在一起又會怎樣?
第三,說說深入到骨子裡的品性
深入到骨子裡的品性是指已經成為了人的本能。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苟不教,性乃遷。人之初的本性是純真的也是本能的,由於受後天的影響而變的與當初判若兩人。
譯文:人的自然稟賦叫做“性”,順著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則修養叫做“教”。“道”是不可以片刻離開的,如果可以離開,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沒有人看見的地方也是謹慎的,在沒有人聽見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懼的。越是隱蔽的地方越是明顯,越是細微的地方越是顯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獨處的時候也是謹慎的。 喜怒哀樂沒有表現出來的時候,叫做“中”;表現出來以後符合節度,叫做“和”。 “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則,達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萬物便生長繁育了。
我們需要的品性是聖人的品性,這個品性從孃胎裡出來就有,也就是王陽明說的人人都有一顆聖人的種子。所以,我們要對自己的起心動念保持覺知,這叫淨心,勿使染著。對自己的言行舉止加以規範,這叫慎行。淨心慎行,天長地久,就能化凡為聖,聖人的品性就能真正的深入到骨子裡了。
-
8 # 鯊魚talk
品即品味,性即性情,脫離社會規訓,這兩者都不成立,因而說是骨子裡的東西欠妥,應該是天生的性格傾向,加以教育和文化薰陶的結果
-
9 # 佛心普應
品性深處不可定性,無論是先天還是後天,文化是個抽象的,如果有文化只是撐握了些知識,沒有把文化融化成自己的去生活,那就與文化無關,如果把文化融入生活,骨子深處也會隨文化而改變,就與文化有關。有關無關看自己如何學習運用文化。
-
10 # 志巨集
不對。恰恰相反,品性深處是骨子裡的文化和修養。文化和修養伴隨著一個人的成長和進步,影響著一個人一生的生活和追求。
-
11 # 河床裡的樹
人骨子裡的品性確實與文化無關,但是文化卻是能改變人的品德,某些骨子裡帶的性格,譬如急性子的人,與讀書多少沒有任何關係。
但是人的品德卻與文化,讀書有關,一個讀過許多書,有文化的人,一定有修養,氣質儒雅,極少做偷雞摸狗攔路剪徑之事。那些低階的刑事犯罪,如殺人越貨者,大多是沒有多少文化,鮮有讀書之人。文化與人的品格有關,與性格無關。
回覆列表
你說的文化是指什麼?是說受教育程度,還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或者是全人類的文化對人的作用?
如果是前者,文化是講受教育程度,那這句話不算錯,一個人的品性確實可以看做個人骨子裡的東西,並不是受教育越多,文化程度越高,品性就越好。
教育儘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養,提高人的道德水平,但是一個人的品質如何,最終還是要看他自身。
有沒受過教育,但品質很高的人。
也有文化程度非常高,但品性敗壞的人。
所以說,品性與文化程度沒有必然關係。
但如果你說的文化,是指一個國家民族或者人類整體文化,那就與人的品性有關係了。
因為這種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方方面面的,是深入骨髓的。沒有人能夠完全擺脫這些影響。
這些文化有各種各樣的型別,有理想的有現實的。有強調個體的,有強調集體的。有追求真善美的,也有低俗的,醜惡的。總之,我們說的文化就是人生觀,價值觀,生活方式,生產創造的總和。
一個人不管幹好事還是幹壞事,都會顯示出某種文化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