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候塞雷的歷史手札

    同是“清君側”,明初的朱棣成了,為何明末的左良玉卻慘敗?

    這也使得朱棣統領的軍隊在長期與遊牧民族的戰鬥中得到了充足的鍛鍊,擁有極強的戰鬥力,而且上下一心非常團結。

    但是左良玉自從朱仙鎮一戰失敗以後,精銳的兵力差不多喪失完了,後來歸附他的大都是一些烏合之眾,軍容看起來壯觀,但軍隊內部山頭林立,互不統屬,左良玉不能很好地駕馭部下。

    左良玉軍中各軍營的將領都通宵達旦地有歌妓舞女相陪,經常飲酒作樂無心軍事,這在朱棣軍中是絕對無法想象的。

    雙方軍隊孰優孰劣,一眼便知。

    在行至九江途中,左良玉的部將郝效忠暗中進入九江城,放火把城燒燬就離開了。左良玉看著城中的火光,說:"我對不起袁公啊!"當場吐了幾升血,這天夜裡就死了。

    朱棣年輕力壯年富力強,而且雄心勃勃;左良玉年老體衰疾病纏身,雄心壯志已死,加上出師未捷身先死,誰能贏得“清君側”戰鬥的勝利,一目瞭然。

    而朱允炆在被冊立皇太孫後,朱元璋為了保證皇位傳承,下手誅殺了淮西功臣集團,為朱允炆掃平了登基的阻礙,卻也使得朱允炆無人可用,最後信任李景隆,結果李景隆成功將朱允炆的兵力消耗殆盡,還搞了個“金川門之變”,迎朱棣進南京城,朱允炆最終兵敗不知所蹤。

    在左良玉北面,滿清軍隊此時正是兵鋒正盛的時候,八旗綠營戰力強悍,一旦左良玉軍隊與馬士英軍隊交上火,滿清軍隊來個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左良玉的清君側也只能以失敗告終。

    左良玉面臨的外部條件要遠比朱棣時期更加惡劣,因此清君側失敗也在預料之中。

    基於以上種種因素,最終清君側朱棣成了,左良玉卻慘敗。

  • 2 # 一個鄭太陽

    很多原因,軍事能力和運氣都很重要,當然還有太祖皇帝當年制度設計的結果。

    朝中出了奸臣,親王可以起兵“清君側”,本來就是太祖皇帝的安排是有理可循的但是可沒安排你一個外人去“清君側”。

    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後,在齊泰、黃子澄等人的支援下,立刻著手開始削藩。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先後將周、齊、湘、代、岷五位藩王貶為庶人,然而就在朱允炆準備對燕王朱棣下手的時候,朱棣大佬深深瞭解先下手為強的道理於是就打著五王沒有太大的過錯卻處罰太過嚴重一定是朝中有奸臣矇蔽了新君的藉口進行了轟轟烈烈的“清君側”行動並且在朱棣大佬的帶領下一路高歌猛進。

    當然太祖設定的藩王可以起兵靖難的規定裡面也有一條是必須在完成“清君側”之後要還政於君的可是誰讓“允炆自棄於天,闔宮自焚”了呢?

    再來看看左良玉的“清君側”又是怎麼樣的首先前文已經說了他在法理上是站不住腳的,第二點就是形勢所迫了,這位“逃跑將軍”雖然坐擁八十萬大軍號稱百萬雄師但是說到底還是雜牌軍,當時李自成的軍隊馬上就要打到李良玉駐紮的武昌了他深知自己的雜牌軍是打不過氣勢洶洶的起義軍的,如果說左良玉年輕的時候可能還會有點英雄氣可是那個時候的左良玉已經老了並且疾病纏身心裡的熱血能剩下多少誰也不知道,他深知堅守武昌要麼是輸了丟官罷爵搞不好命都得搭進去,要麼就是兩敗俱傷搞的自己元氣大傷也不會有啥好下場。

    說到底他能有現在的地位還是手裡有兵權,一旦手裡的兵權丟了或者手裡的好牌打沒了他就什麼都不是了,這個城不管怎麼說他和他手下的人是不想守的。於是這位老大哥剛好趁著朝裡大肆打擊東林黨的機會謊稱朝裡有“壞人”要去“清君側”的藉口名正言順的到南京去打奸賊去了,你說皇帝重要還是守個城重要?

    於是左良玉老大哥拍拍屁股就走了,走之前他還下令洗劫武昌,聲稱“不留任何東西給賊人”。1645年4月初,左良玉在前往九江途中因病去世。他的兒子左夢庚接管了軍隊,不久,清軍南下,左夢庚率部投降。

    總而言之左良玉失敗的原因有三點:

    一、左良玉在法理大義上是站不住腳的

    二、沒有成祖的雄才大略和在天下人眼中的威望

    三、“中道崩阻”還沒開始就已經失敗了。

  • 3 # 陳作棟

    左良玉,字崑山,山東東昌府臨清州(今山東臨清)人。官至平賊將軍、太子少保,封寧南侯。

    初在遼東與清軍作戰,曾受侯恂提拔。後在鎮壓闖王農民軍的戰爭中,不斷擴大部隊,日益驕橫跋扈,擁兵自重。

    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封寧南伯。南明福王朱由崧即位後,又晉為侯,鎮守武昌。此時,弘光政權中馬士英、阮大鋮用事,排斥東林黨人。左良玉袒護東林黨人,且懷有個人野心,於順治二年(1645年)三月二十三日從武昌起兵,以清君側為名,進軍南京。沒過多久,左良玉就病死於軍中~九江舟中。左良玉之子左夢庚率所部投降滿清。 左良玉手中雖有大軍80萬,號稱百萬,但大多是流民、降卒,戰鬥力很弱。說是清君側,其實就是造反,但左的身份卻完全不能和朱棣親王身份相提並論,號召力和影響力極弱。再加上左起兵之初就已得重病,即使僥倖打敗南明政權,最後也會被滿清政權摘了桃子。

  • 4 # 愛特特的瓦瓦

    朱棣的成功有以下幾點因素:1.有謀臣也有良將;2.侄子皇帝朱允炆給了朱棣一個護身符;3.朱棣被封燕王,常年與蒙古人周旋,積累了豐富的戰鬥經驗;4.朱棣過得時間長,壽命這個東西真的是老天爺說了算,左良玉在從武漢到南京的路上病逝,如果他能多活幾年也許能增加成功的機率;5.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朱棣時期是明朝剛剛立國三十多年,國家經過朱元璋的治理是煥然一新,但左良玉時期是明朝滅亡的時候,南明政權也是黨派林立,氣數已盡的明朝不是誰能力挽狂瀾的。

  • 5 # 穿越再現彼岸

    左良玉是假“清君側”,他們父子早就預謀投降清軍?

    1645年,左良玉在武昌起兵“清君側”,統領兵馬80萬,兵馬的戰船在長江之中綿延200多裡。清君側中的君是指福王朱由崧(弘光政權的皇帝),君王之側的人是馬士英、阮大鉞等人,他們建立了南明弘光政權。

    正至明朝危急存亡之際,東林黨人和閹黨再起內訌。南明弘光政權的皇帝朱由崧是福王朱常洵的長子,而東林黨人在萬曆皇帝選擇帝位繼承人時支援的是明光宗,反對福王朱常洵繼承帝位。再者,擁立朱由崧建立政權的主要人物是“閹黨”的馬士英、阮大鉞等人,他們和東林黨人是死敵。

    此時的“閹黨”還是以大局為重,不敢輕易和東林黨人鬧翻,而東林黨人眼中已經沒有什麼明朝的整體利益,只有自己的小團體利益,於是鼓動擁兵80萬的左良玉在武昌下長江直達南京,清除馬士英、阮大鉞把持的弘光政權。左良玉在人生的官宦生涯中得到東林黨人侯恂的大力提拔,至此之時,他眼中也沒有什麼明朝的整體利益,只有個人所謂的“報恩”了。(左良玉畫像)

    左良玉的八十萬大軍多為潰散的各地明軍組成,戰鬥力非常低下,但是劫掠卻有一套。“清君側”從武昌離開時,左良玉縱兵劫掠了武昌城,可以將這股部隊稱之為“匪軍”。到達九江城時,他的部下又利用明軍的名頭,劫掠燒燬了九江城。

    1645年4月,左良玉病死。看一看這80萬大軍都去了哪兒吶,一部分作鳥獸散,左良玉主力20多萬大軍在其兒子左夢庚的率領下直接投降了清軍。

    左良玉和其兒子左夢庚恐怕早就和清軍勾搭上了,不然不會這麼快率領20萬大軍投降清朝,其實他們父子比吳三桂這個漢奸還要壞。

    清朝修編《明史》的一夥人有很多是東林黨人投降而做的,著實美化了左良玉一把,愣是變成了一個“英雄”。(英親王阿濟格劇照,左良玉之子左夢庚率20多萬人在江西九江投降了他)

    一、左良玉是庸將,軍隊的戰鬥力並不強

    說句實在話,左良玉不是明朝的什麼名將,而是一個畏戰自保的小人而已。不過他有自知之明,儘量避免與李自成、張獻忠的主力作戰,專門挑弱的農民軍作戰,取得了一些小的勝利。朱仙鎮一戰,左良玉被起義軍打的大敗,從此之後,儘量避戰,儲存勢力,看明朝之後的大局勢而動。

    他的80萬大軍都是烏合之眾,最擅長的是劫掠老百姓,真正打硬仗就會避戰,戰鬥力非常弱。

    二、左良玉並不真正聽東林黨人的指揮,早就有投降清軍的盤算

    左良玉清君側時,武昌本應該是他的大本營,為何他連自己的大本營都劫掠一空了吶?左良玉及其主要將領看來早有其他打算,並不聽東林黨人一夥的調遣。

    為何這樣說的主要原因還有一條,左良玉病死之後,按照道理應該繼續“清君側”,稍有挫折就退回九江。這說明左良玉的80萬大軍內部早就意見叢生了,都不願意打仗了。

    他的兒子左夢庚在他死後被推為統帥,此時的80萬大軍只剩下20多萬在左夢庚手下了。而左夢庚和其他將領立馬選擇了投降清軍,連東林黨人也拋開了(存疑)。

    三,弘光政權早就有所防備

    其實弘光政權建立之後,早就對擁兵自重的左良玉有防範,一個極端自私自利的割據軍閥已經沒有什麼道義了。弘光政權將左良玉封為侯,他的兒子左夢庚封錦衣衛正千戶,手下將領都有封賞,後加封他為太子太傅,負責長江武昌等地的防線。可是一般的安撫左良玉看不在眼中了,弘光政權幾次試探之後,堅定的認為左良玉必反。

    於是乎,早就在防備左良玉的反叛了。左良玉起兵之時,弘光政權緊急抽調兵力抵禦他的部隊進攻。左良玉的部隊被弘光政權的軍隊擊退,退守九江。(馬士英像,看穿了左良玉,早就防備他的進攻,後隨南明弘光政權殉國)

    由於左良玉兵力達到80萬,弘光政權逼不得已將防守都城南京的主力調走去防備進攻。這一戰略措施得以讓清軍可以長驅直入,直達防備空虛的南京城,導致南京城很快被攻破,弘光政權被消滅。

    被東林黨人稱之為閹黨的馬士英、阮大鉞戰死殉國,而東林黨人紛紛投降了清朝。(左良玉集團進攻弘光政權,弘光政權迫不得與將江北防守南京的黃得功集團調走抵禦,導致南京防守極度空虛)

    1648年,因左夢庚投降有功,被清政府授予一等精奇尼哈番,漢語就是一等子爵。1746年,乾陵皇帝將左夢庚定封為一等子。

    左良玉兄弟的兒子(左夢庚堂兄弟)的孫子孫元蔭承襲爵位,這一爵位一直承襲了10代,直至清朝滅亡。

    估計,左良玉的兒子左夢庚絕後了,這才讓其他家族支系承襲爵位

    史學家和文人對左良玉的評價如何?

    看一看一些歷史名人對左良玉的評價:

    1、亡明之天下者,左良玉也。論者咎其瑪瑙山之養寇、朱仙鎮之喪師。(清朝史學家徐鼒,南京六合人,官至清朝咸豐時期的福建福寧知府)

    2、左良玉以驍勇之材,頻殲劇寇,遂擁強兵,驕亢自恣,緩則養寇以貽憂,急則棄甲以致潰。(張廷玉評價,張廷玉最高做到雍正時期的首席軍機大臣)

    3、當時實際情況來看,左良玉早已成為一個擁兵割據的軍閥,勇於虐民,怯於大戰。.......心目中既無朝廷,也無百姓。其直接後果是導致弘光朝廷加速瓦解。(現代著名明史專家顧誠,著有《南明史》、《明末農民起義史》)

    左良玉心中無明朝、無百姓,心中只有自己的小九九,直接導致南明弘光政權迅速滅亡!

  • 6 # 湘西超風行者

    朱棣:戰事之初,因北方諸將多朱棣舊部,降朱棣從戰者甚多。

    左良玉:自己已老且病,歸附他的大都是一些烏合之眾,軍容看起來壯觀,但左良玉不能很好地駕馭部下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除了省份簡稱和地名,還能用一個字來代表各個省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