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瘋狗的輕武

    首先步兵戰車(IFV Infantry fighting vehicle)是脫胎於裝甲運兵車(APC Armoured personnel carrier)的,這兩個區別在現代來說很明顯,前者裝甲更厚,一般用20mm以上機炮,往往有三防裝置,也具備車載導彈,是戰鬥體系的一部分,比坦克更靈活,對付步兵更秀,拆房子適應性A+。尤其有些重步戰的防護不弱於坦克(以色列:你是說我嗎?)

    然後APC的話,往差了說就是能抵擋普通步槍彈的鐵皮盒子,用來運送步兵跟上坦克的,或者車上也能多放點重武器和彈藥物資什麼,車上撐死了有機槍作為有限的自衛火力,最具代表性的大概就是德棍二戰時期的半履帶,說他是作戰單位真是難為他了。

    好了,我們來說第一臺步戰車到底是啥~

    其實用腳丫子也想得到了,二戰時候德棍裝甲戰理念是玩的最秀的,對於機械化認識也是最深刻。當美帝腦門子裡還認為機械化步兵就是步兵搭乘M113這種戰場計程車概念的時候。

    德棍已經認識到不能把運兵車光是作為裝甲運輸工具,而應該用更大口徑的炮協同坦克投入作戰,所以一邊笑美帝的M113是Schweinewürfel(方形的豬)一邊自己拿出來20mm機炮,30mm傾斜裝甲的Lang HS.30步戰車。專注拆戰場上對面的輕裝甲目標,讓自家坦克用心對付坦克就行。

    HS.30生產與1958年,早於毛子BMP前身765工程(1961年)。所以HS.30是第一臺現代意義上的步戰車,但影響力並沒有BMP-1大,所以現在相當多軍迷會認為BMP是步戰先驅,這是不對的。

    當然毛子理念也是先進的,德華人對步戰車的理解在於協同坦克作戰。而毛子BMP在這個基礎上將步戰車作為單獨作戰單位。突進破壞敵人補給線或者側翼奔襲迷惑敵軍裝甲部隊之類的思路更加靈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懷著雙胞胎,進產房醫生卻不讓剖腹!剖轉順居然超快順產,產後怎樣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