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葡萄糖有點甜

    我小時最愛看舞龍表演,十幾個人把龍舉起來上下翻舞,從龍頭裡還能噴出火來,特別好看。

    還有扭秧歌、踩高蹺的,敲鑼打鼓的。打鼓的在頭上繫個紅帶子,一般都是特別壯實的,這是個力氣活。

    到了晚上還可以看燈展,各種各樣的造型,還有賣各種小吃的,棉花糖、糖葫蘆、羊肉串,都是童年回憶。買個糖葫蘆,一邊吃一邊看燈展。

    看完燈展就等著放煙花了。各種造型的煙花,把黑夜都變成了白天,雖然火藥味特別大,還是人挨著人,都抬頭望著天。隨著這幾年禁止放煙花炮竹,也就看不到了。

    不管哪種形式的過年,都是希望下一年的日子越來越好。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年味卻越來越淡,放假也就那麼幾天,還是在家多陪陪老人孩子更有意義。

  • 2 # 牧山

    我記得小時候,村裡過十五。除了九曲黃河陣,花燈,還有二人臺等戲班子 ,我們當地人也叫唱大戲。村民們自發的集資請班子,到了晚上大家都拿著大小板凳搶最好視線的位子。每個人都穿的特別厚實,演員也很賣力。小孩子們也特別開心,伴隨著煙花散盡,風趣幽默的二人臺就開始了!臺上演的高潮迭起,臺下的老少爺們,姑娘大嫂也互動殷勤,很熱鬧。

    最後給大家普及下二人臺:

    二人臺俗稱雙玩意兒,二人班。起源於山西,成長於內蒙古,是流行於內蒙古自治區中西部及山西、陝西、河北三省北部地區的傳統戲曲劇種。各地的二人臺,在長期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不同的藝術風格,以內蒙古呼和浩特為界,分為東西兩路。我這邊是西路二人臺,二人臺的唱腔和牌曲具有優美、清新、秀麗、明朗等特點。唱腔多承用民歌曲調,原始曲調由內蒙古中、西部地區傳統民歌、晉北民歌、陝北民歌、蒙古族民歌、冀北民歌等演變而來;牌曲基本上是民歌基礎上的器樂化,吸收了許多晉劇曲牌、民間吹打樂和宗教音樂。

    還有最喜歡的二人臺演員:武利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第一眼沒感覺,仔細琢磨下卻很驚豔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