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感覺孩子在外地讀書很難融入,不像在老家有一起玩一起上學從小長到大的小夥伴。在老家跟爺爺奶奶讀書的話又成了留守兒童。請大家給點議見

67
回覆列表
  • 1 # 原點教育

    毫無理由,甚至都不該猶豫,必須跟父母去外地讀書。

    你所謂孩子難以融入外地,正是因為他在老家待的太久的緣故。見識、能力跟不上,所以敏感而自卑,所以不願意與學校的其他孩子一起交流,他們懂的,你孩子不懂,他們談論的,你的孩子兩眼一抹黑。

    教育永遠是向上的遴選,基層越廣,遴選的比率就越大,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真不是隨便說說的。你和你的妻子好不容易能夠跳出農門,為的就是不讓你的子孫後代再回到過去,這是你們努力的根本,也將成為你們孩子更進一步的基石。

    更尖銳的說,越大的城市,越發達的地方,永遠享受到的是最先進的教育,這裡的教育包括但遠高於書本知識。老家學校的老師,大多數只是二本師範,有幾個一本那已經是天大的好事。但稍微像樣點的二三線城市,稍微好一點的市重點、省重點,招聘老師哪個不是“985”、“211”起步?不同的老師,代表著不同的格局,代表著國內不同的階層,也代表著幾乎完全隔絕的對於社會的認知和理解。這才是你的孩子所必須要學的東西,也是你們最終來到城市定居的唯一目的,人總是要向上走的,不是麼?

    就算,你可以掏出一萬個理由把孩子的小學、初中按在老家,那高中怎麼辦,省重點一個省份就那麼幾十所,是不是還要讓你的孩子重新回到“競爭的社會”,去和城市的孩子在同一水平上競爭,十幾歲的孩子了,發現自己除了學習什麼都不懂,兩眼一抹黑的時候,他會不會自卑,會不會敏感,會不會抑鬱呢?這都是未知的風險,也是你們作為父母絕對沒有考慮過的問題。

    被割裂的社會環境,被割裂的認知,是短時間彌補不了的,這是整個問題的核心(如果你們單純的為這一點擔心)。適應是發展的前提,但願不願意適應,能不能適應則是孩子自己的本事和能力。但理論上,早接觸早適應,在孩子沒有完善自己觀念的時候,他會更加容易接受新的事物。最後,作為父母,你們很失敗,孩子難以融入外地並不是孩子自己的原因,核心問題出在你們兩個身上。

  • 2 # 小玫瑰老師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如果你真的為了孩子好的話,請把孩子帶在身邊。

    父母的重要性

    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做親子中斷創傷。就是在孩子0到7歲之間,和父母有一段時間的分離,這個分離時間通常是3個月以上,孩子就會出現一系列的症狀:情感封閉、身體麻木,跟父母疏遠,長大後很難與其他人建立親密關係,也很難跟人有肌膚上的接觸。

    很多留守兒童都有這個問題。他們思念父母,當見到父母時,不是歡呼雀躍地去擁抱父母,而是感到侷促不安、不知所措。

    這些孩子長大後很難跟父母建立親密關係,他們的內心有一個地方像黑洞一樣,被恐懼包圍。他們的一切行為都在告訴你:我沒有安全感。

    你有沒有問過孩子,他是願意留在老家,還是願意跟著你們?

    對於孩子而言,他們不懂得什麼叫受苦,什麼叫享福,只知道只要跟著爸爸媽媽,無論做什麼,都是開心的。

    爺爺奶奶也會把孩子照顧的很好,這一點毋庸置疑。但是對於很多老人而言,對孩子的心理建設和生活習慣的培養存在欠缺。大部分老人不懂得孩子一歲半以後就可以自主進餐,不懂得孩子需要每天進行適當地繪本閱讀,不懂得英語啟蒙的重要性,不懂得性教育的引導.。

    而這些,都可以在父母身邊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跟著父母在大城市讀書,格局和見識都會遠遠高於在老家。

    舉一個例子,問孩子一個問題:你長大後想幹什麼?很多孩子說想當醫生、警察、老師。但是有些來自大城市的孩子這樣回答:飛行籤派員、旅遊體驗師、品酒師。只有見過,才有資格選擇。

    很多孩子沒有興趣愛好,不是因為不喜歡,而是因為他們很少去接觸、去體驗,這就是見識對一個人的阻礙。

    並不是大城市都好,但是大城市教育資源豐富,孩子能看到更多、學到更多。無疑對於孩子發展是有好處的。

  • 3 # 敏敏特穆爾8516

    答案只有一個,跟父母在一起!

    試問有哪個孩子不想跟父母在一起?我們大人很多時候考慮問題的出發點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我認為這樣是對孩子好,我認為這樣,我認為那樣,其實不然,我們應該多問問孩子,多從孩子的角度想問題。

    父母認為孩子在老家上學,有一群從小玩到大的夥伴,又有爺爺奶奶的照顧,就不會有什麼問題,殊不知,一個“留守兒童”的標籤就講孩子分門別類了。現在的孩子不是光有生活方面的照顧就可以了,他們更多的是需要心理溝通。通常爺爺奶奶對這一塊壓根就知之甚少。就比如開家長會,老師要求孩子的父母去開,這時孩子的心裡有多委屈和埋怨嗎?

    父母認為孩子跟著到外地讀書會吃苦,父母忙於掙錢會疏忽對孩子的照顧,但是孩子寧願吃點苦也願意跟著爸爸媽媽身邊,孩子也會因為看到爸爸媽媽掙錢的辛苦而更加懂事。

    這只是一萬個理由中最簡單最直接的理由,父母再苦再累,也不要跟孩子分開!

  • 4 # 漂泊在外3個小孩的媽

    你好,我是帶著三個小孩在外漂泊的媽。我覺得小孩還是跟著父母好,放在老家小孩就成留守兒童了,爺爺奶奶特別寵孫子,教育孩子的方法也比較老舊,再說他們也不會輔導小孩們做作業,或許他們在生活起居方面對小孩照顧得比較周到,但是思想教育方面,一定比不上父母。再說父母與小孩分離久了,感情會很生疏。我鄰居就是,把兩個小孩放在家裡讓老人帶,每年回來兩三次,每次他們回來,小孩都當他們陌生人一樣,有什麼心裡話都不和他們說。

    你說的小孩在外地讀書很難融入,這個你就不用擔擾了,小孩的適應能力特別的強,不用一週,小孩就能和同學們打成一片了。我附近的小孩很多都是跟著父母漂泊的,他們在這裡讀書一樣像在老家那樣多玩伴,每到星期天他們就相約在一起玩耍,寫作業。

    所以你如果有能力的話一定要把小孩帶在身邊。不過把小孩帶在身邊,你會更加的辛苦,小孩的生活起居,輔導作業都是要你親力親為的。

    為了給孩子一個快樂的成長環境,還是把小孩帶在身邊吧,這一份辛苦是值得的。

    把小孩帶在身邊,你會發覺,你的日子過得相當充實,累並快樂著。

  • 5 # sunny6717

    我的觀點是一定要把孩子帶身邊。自己生的孩子只有自己帶大的,不僅會跟自己更親近。而且對孩子的心理髮展也是好的。孩子從小跟父母在一起能很好的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孩子心理上就會更加有安全感。而且大家都知道隔代的老人是很慣著孩子的,很不利於孩子從小的性格養成。而父母就不一樣了,父母會正確引導孩子,是孩子有一個良好的性格。

    就像我從小就是跟爺爺奶奶長大的,十歲之前一直沒有見過父母什麼樣,更不要說什麼關心了,連電話都很少打回來。10歲的時候爸爸媽媽要把我接過來一起生活。剛開始的時候爸爸媽媽都會不適應,家裡突然多出個人,他們也都會感覺很茫然的那種感覺。經常對我各種不滿意,辱罵。要你幹什麼,真是個廢物等等非常刺耳的話語。所以父母的行為態度也很影響我的性格發展。我的性格就很內向,有想法也不敢表達。到現在我都覺得跟父母不親。就是沒有跟爺爺奶奶在一起時那樣的親情的感覺。他們就感覺跟外人似的。

    所以我認為父母還是儘量把孩子帶在身邊,孩子現在不適應。那也是正常的,突然到一個陌生的環境,換做誰都需要一段時間的適應啊!過了這段時間慢慢跟小夥伴熟悉了就好了。記得我剛從老家來的時候,也不適應,說著老家話,小夥伴們有的還學我說話呢,但是總有那麼幾個小夥伴是非常好的,願意跟我玩。後來我也就慢慢適應了。

  • 6 # 如水玲瓏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人都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陪伴孩子成長是父母應盡的責任和義務,父母是孩子的監護人和直接責任人,如果不是有很特殊的情況,應儘量把孩子帶在身邊。這樣一來,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家庭關係,父母對孩子的陪伴與教益才能順理成章地完成,父母不缺席孩子的成長,才能和孩子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也才能融洽一個家庭的氛圍。

    如果為了讓孩子有一個熟悉的生長環境,而把孩子託付給爺爺奶奶,遠離父母的視線,我覺得是弊大於利。姑且不論爺爺奶奶帶孩子的“隔代寵”,他們因為年齡和心力的侷限,也可能會造成孩子疏於管教,養成一些自由散漫的習慣;而父母在外地,對於孩子的教益也是鞭長莫及,他們可能給予物質金錢,但是卻滿足不了親情陪伴的缺失,缺乏親情體驗的孩子,往往相對冷漠、不夠健康Sunny。

    綜合來說,孩子是跟父母在外地讀書,要優於跟爺爺奶奶一起在老家讀書。至於孩子融入新環境難的問題,也是可以通過父母多交流溝通以及鼓勵而慢慢解決的問題。融入新環境需要時間,是一個過程。相信有父母陪伴的孩子,健康而Sunny,一定會在新的環境中受到大家的接納和認可。

  • 7 # 大海說大事

    其實在現在的社會中,很多的父母都面臨著這樣一個問題,父母在外面打工上班兒,自己的孩子是要跟在自己的身邊讀書呢,還是放回老家裡面去讀書,有自己的公公婆婆或者爸爸媽媽去帶呢?這個問題呢,困擾著很多的父母和長輩們,那麼我說一下我個人的看法。

    其實這個主要的。原因就是在於自己是否有能力將孩子帶在身邊讀書生活。如果說自己有能力有這個經濟條件,將孩子帶在身邊讀書和自己一起生活,那麼這樣是最好的,每一個孩子都希望有爸爸媽媽的陪伴。而且每一個父母都想把自己的孩子帶在身邊,好好的去教育,好好的去教導,畢竟長輩們在家裡面帶孩子對孩子有很大的忽略。更加的不會去嚴格的管教自己的孫子或者孫女,因為在他們的眼裡面,自己的孫子和孫女都是寶貝疙瘩,打不捨得打罵不捨得罵,她想要什麼就要什麼,所以導致了現在很多小孩子在家裡面背老人戴過之後,孩子的性格都非常的驕縱。

    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把孩子放在老家裡面,讓找家的老人們帶呢?其實這個都是很無奈的選擇,因為現在的社會工作壓力都是非常非常的大,很多人賺的錢可能剛剛好夠生活。如果將孩子帶在身邊的話,外面的昂貴的學費已經讓我們承受不起了。每個父母都想把孩子帶在身邊,每一個孩子都想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但是現實是殘酷的。很多很多的打工者,很多很多的上班族,他沒有能力將孩子帶在身邊,因為外面的學費實在是太昂貴了,全都是被生活所迫。

    所以綜合以上觀點呢,很簡單,如果你有能力有這個經濟條件,將孩子帶在身邊讀書的話,儘量把孩子帶在身邊讀書,無論孩子的學習好與壞,最起碼他會感受到父母的關愛,他會有一個完整的成長的家。

    如果自己的經濟條件不允許,那麼很無奈,就只能將小孩放在家裡面讀書,和家裡的父母一起生活,但是同時呢你也要和自己的小朋友們講清楚,爸爸媽媽在外面上班工作努力的去賺錢,不能把你帶在身邊是很無奈的,希望在家裡面好好的聽話,能夠體諒爸爸媽媽的苦心,這樣小孩子她的心靈上就不會受到太大的傷害,他也會變得懂事起來,會知道爸爸媽媽工作。我很辛苦。以上的就是我個人的觀點和看法,謝謝採納。

  • 8 # 小洋老師談育兒

    首先,兒童時期的親子關係建立非常重要,父母的陪伴更不可或缺,實際上親子依戀關係建立好的孩子,更容易擁有良好的性格和人格,孩子也更有安全感。兒童6歲前,尤其是3歲前,跟誰接觸的多,孩子日後就跟誰更親近,如果把孩子放到外地讀書,孩子長大後,會跟父母感情疏遠,而且是後期彌補不了的!

    其次,把孩子放在外地,也就是留守兒童,很多時候老人帶孩子容易嬌慣、溺愛孩子,孩子更容易變得任性,而且畢竟老人的教育理念比年輕人更加傳統固化,並且容易缺少與孩子心靈上的溝通,孩子自己也容易自卑,因為沒有爸爸媽媽的陪伴!而且很多問題更容易在青春期之後才體現出來!

    再就是,老年人沒有那麼多精力去輔助孩子的學習,照顧好孩子的衣食住行就已經很不容易了,孩子學習的習慣、興趣,缺少關注,容易影響到孩子日後的學習成績!

    所以,儘可能把孩子帶在身邊吧,為了孩子也為了日後的自己,給予孩子更多的陪伴,等孩子越大,能夠陪伴孩子的時間真的就不多了,這樣日後自己也不會後悔!

    以上是我的建議,希望對家長有用!

  • 9 # 海南黑妹的生活

    這個問題很多父母都會糾結的一個,覺得帶娃在身體經理壓力大,娃放老家又不放心,個人覺得如果做生意還是把孩子父母一起帶出來好點,兩人打工如果工資可以的也帶娃出去,後者想好好存兩年錢的就忍心下把娃給父母帶,兩人去外面辛苦兩年努力存點錢去做生意,後跟娃呆一起,畢竟小孩三歲左右的時候成長是很需要父母在身邊,希望你能一家三口不管在那裡都在一起。

  • 10 # 使用者4124981120743948

    有條件的話,一定要讓自己的小孩子跟著自己上學接受教育,因為不管是小孩的成長和學習狀況你都能第一時間知道,並且做出教育改正孩子不良習慣,這樣有利於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對孩子是一種責任也是義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法學專業年年都是紅牌專業,還是很多人跨考法碩非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