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退休的少女
-
2 # mgvj6838
這與人的性格有關,不一定是自閉症。這種人有可能生活壓力大,情緒低落,少人幫助,是弱勢群體,應得到尊重和關愛!
-
3 # 占星師若水Elsa
從心理學方面是有一個尺度的,他來源於對整體社會資料的對比,也就是說,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符合社會大部分群體的資料,是健康的,是符合社會標準的。離社會整體資料中間部分越遠,說明可能越遠離心理健康指標。
那麼,從占星學角度呢?
占星學認為:人生而不同,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特徵和行為方式。
比較粗淺的來講,占星學按照四元素對世界以及人進行分類,
土象元素和水象元素這種陰性元素比較重的人,會比較傾向於靜和被動,過度社交對會讓他們感覺自己被消耗,需要一些安靜或者獨處,才能夠恢復自己的狀態和能量。
比如:魔羯座,Taurus,處女座,巨蟹座,天蠍座,雙魚座
火象元素和風象元素屬於陽性元素,這種元素比較多的人,會社交和好動傾向比較明顯,獨處和一個人呆的時間長了,他們會感覺很頹廢,找不到動力了,需要放出去活動一下,或者多跟人打交到,會成為他們充電的方式。
比如:白羊座,獅子座,射手座,雙子座,天秤座,水瓶座
-
4 # 裡外雅堂
人類本是群居性生物,如果長期得不到交流,大部分人確實受不了。科學家曾經招募過志願者進行實驗,讓他們各自單獨在一個小房間裡,72小時內什麼也不做,除了吃飯睡覺,每隔24小時就有獎金。一開始很多人衝著豐厚的報酬躍躍欲試,但最終沒有人堅持下來,多數人在24小時過後就放棄了,因為實在受不了一個人無所事事的日子,尤其身邊沒有任何人可以進行交流。可為什麼有的人卻可以做到長期不出門呢?
不出門,可能是由於工作需要或學習需要,以至有些人不得不放棄社交一些工作對於人的注意力要求是比較高的。注意力是什麼?簡單的說,就是人類意識的具體表現,也就是人類在心理活動過程中,指向和集中於某個事物的能力。
科學研究證明,一個人需要關注的事情越少,注意力越集中,作出大成果的可能性也比較高。以男性和女性為例,為什麼世界上出成果的,有成就的以男性居多?智商問題嗎?其實,男女智商差不多,女性之所以少有顯著的成功者,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於女性的負擔重,既要專心工作(不工作就可能被淘汰),又要照顧家庭(不照顧就被人戳脊梁骨),還要養育子女(不養育遭非議),同時還要面臨社會固有的刻板印象和各種不友好,由於需要關注的點比較多,注意力分散,相對而言,就不容易作出有影響的成果了,那些世界範圍內有影響的女性,要麼單身,要麼沒有子女,要麼忽視了家庭教育,像居里夫人這樣的,屬於人間極品,可遇不可求。
另一方面,注意力是記憶力的基礎,記憶力是注意力的結果。一個人注意力越是集中,記憶力越好,對工作和學習幫助也越大。說個簡單的例子,為什麼人類越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越發現自己的記憶力漸漸下滑,不行了?因為人類在童年的時候,尤其在3歲之前,只需要關心吃什麼,玩什麼;到了學齡期,需要多注意學習和夥伴方面;到了成年,需要關注的事物更多了,不止是學習、工作,還是婚戀、房子、車子、老人、孩子……如此諸多的事項,使得人類不得不分散注意力去經營管理各自的人生,這樣一來,記憶力也隨之下降。而有些工作不僅需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還需要高強度的記憶力,尤其是科研工作。
在這樣的情況下,對於一些高要求的工作而言,部分人就需要放棄自己某一方面的活動,以換取更多的注意力集中於工作上,而多數人在權衡利弊之後,決定放棄人際交往。因為在多數人看來,人際交往既要花費不少時間和精力,有時候又吃力不討好,於是寧願選擇放棄,這樣一來,既可以節約大把的時間,又可以創造出更多的勞動價值,何樂而不為。
比如說,科研工作者,如果注意力不集中,斷送的不止是自己的科研前途,還有人類未來的某些福祉;文學創造者,如果注意力不集中,斷送的不止是自己的作品,還可能是自己辛苦積攢起來的人氣;藝術創作者,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很難有靈感……肖邦就曾為了創造一首樂曲,將自己關在房間整整一個星期;牛頓為了科學研究,也經常一頭鑽進實驗室;中國一些外出留學生,為了能畢業,選擇放棄社交,專心學習(國外高校並不輕鬆)。
有些人不喜歡出門,可能是個性特徵:自閉、喜靜、淡薄等等一些人由於個性原因,不喜歡出門,或者進行社交。
比如說,天生喜歡安靜,不喜歡太熱鬧。有這類性格的人,大多不喜歡那種多人聚會的場合,儘管這種場合在一些人看來是很熱鬧,很開心的,但在另一些人看來,是很糟心的,這是每個人的觀點不一樣,以及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所導致的結果,算不上自閉。
而且,一些離退休人員相對而言,也是比較喜歡安靜的。因為在他們看來,人生不過如此,前半生打拼過了,該有的都有了,剩下的日子就是用來頤養天年的,沒必要再花那麼多的時間和精力在社交活動上,所以,離退休人員當中,有那麼一部分也是不怎麼出門,不怎麼和人打交道的,準確的說,他們是不怎麼和陌生人打交道。
還有一種人可能顯得比較特別,他們有的是天生如此,有的是後天形成的,一種淡泊名利、看淡人生的心態,尤其是一些經歷過較大風浪的歷練變得成熟起來的人,或是一些信仰虔誠的人,在他們看來,人的一生平平安安就好,沒必要爭那麼多外在的事物,相對而言,他們也比較不出門。
當然,不排除一些人長期不出門、不願和人說話,可能是由於個性比較自閉的緣故,這類人大多比較自卑,性格孤僻,細膩敏感,有著過高的自尊心。當他們與人接觸時,往往會因為性格上的敏感,將別人無意的一句話錯解為對自己的貶低或者諷刺,而鬧出矛盾,時間久了,或次數多了,他們就選擇與外界隔離。其實,這種是一種變相的自我保護,因為覺得自己無力應對,而選擇迴避。
社交恐懼症、抑鬱症和沉迷網遊等也可使一個人長期閉門不出,不與人打交道社交恐懼症,也叫社交焦慮症,是一種對任何公開的社交場合都會感到憂慮、害怕、恐懼的心理障礙,患者對於與陌生人接觸,或者需要發言的公開場合,以及需要和多人打交道的社交場合存在著顯著且深深的恐懼,並且是永續性的,這主要是由於患者總是過分擔心自己會在眾人面前出醜、說錯話,並且,患者的這種焦慮與實際情況顯著不符。有的患者在面對自己熟悉的人或者親人的時候,表現和常人無異,只對陌生人、陌生環境或公共環境有這種焦慮反應,部分嚴重的患者連打電話、出門購物或者問路都成困難。有社交恐懼症的人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長期宅,不願和人說話,但他們主要是不願意和陌生人說話。
而如果一個人患有抑鬱症,也會有長期不出門、不願意和人說話的舉動和反應。因為抑鬱症患者幾乎沒有活動意志,對生活提不起什麼興趣,對任何事物也不太關注,只關注自己的內心和自己的外在形象。在這種情況下,抑鬱症患者有相當一部分不願意出門,與人打交道。不過,微笑抑鬱症患者除外,因為他們為了維持美好形象,不給別人添麻煩,選擇將痛苦一個人承受,而這類群體的自殺率是最高的。
除了這兩種,長期沉迷網遊的人當中,有一部分也是長期不出門,不願意和人說話的。這是一種成癮症狀,對於成癮者而言,只有眼前能滿足自己慾望,滿足自己癮的事物是美好的,其他事物要麼被選擇性忽視,要麼被視為障礙物。
此外,一些有被害妄想和被控制妄想的精神疾病患者有時候也會出現長期不出門的狀況。因為被害妄想症患者認為外界不安全,總有人想害死自己或謀害自己,躲起來會比較安全;而對於被控制妄想症患者而言,無論自己走到哪裡都會被控制,還不如就呆在家裡。
社會因素:科技的發達和人類懶癌發作現代社會發展越來越快了,但是,與此同時,卻發現了似乎越來越多的人不怎麼出門,喜歡宅,有的甚至不願意與人說話。那麼,為什麼有些人長期不出門呢?其實,這和科技的發達有著一定的聯絡。
想一下,當你買東西不再需要親自上街,只要網上逛一逛,看一看,選一選,並且貨比三家,下單,付款,然後就可以坐等東西快遞過來;當你想吃外面餐館的美食,只需要手機瀏覽一下相關飯店,點幾個菜,下單,付款,坐等美食送上門;當你想找人聊天,只要用微信搖一搖或下載個陌陌之類的社交軟體,就可以隨時找到人……
當科技越來越發達,生活看似越來越便利,人類原始的惰性漸漸被激發,人們開始變懶了,於是“宅”流行了起來。一些人認為可以用高科技解決的事情為什麼要出門解決,於是長期不出門,不願和現實中的人說話。
加上現實社會中的一些負面事件,對於一些安全感嚴重缺乏的人而言,有一定的影響,這也是他們不願意出門的原因之一。
自閉與自閉症的區別如此,長期不出門、不願和人說話,和自閉之間並沒有存在必然聯絡,只是一種可能。
那麼,自閉與自閉症有什麼區別嗎?
首先,自閉不是一種病,而是用來描述人性格特徵的一個名詞,也可以說是心理特徵或某種心理問題;而自閉症則是一種廣泛性的發育障礙,也叫孤獨症,患者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礙、社交障礙、語言障礙等。
其次,自閉的成因通常和一個人的成長經歷以及所處環境有關,一般是成年後呈現出明顯特徵;自閉症的成因則比較複雜,多數是由於染色體的緣故,部分由於童年經歷的緣故造成,通常3歲以前就可發現問題。
再者,自閉的人一般伴有自卑、敏感、性格孤僻等特徵;自閉症患者則是行為刻板、認知狹窄、興趣活動範圍有顯著的侷限性,部分患者情緒異常,有時會自傷或傷人。
最後,自閉只需要心理干預即可;自閉症需要的不僅僅是心理干預,還需要醫學治療。
所以,自閉和自閉症是兩回事。
回覆列表
長期不出門不等於有自閉病,我退休後就很少出門,有很多人不喜歡湊熱鬧,不喜歡聊八卦,覺得一個人安靜地發呆 看書 喝茶更舒服。
科學工作者醉心於科研,文學工作者專心於寫作,設計師專注於自己的作品......還有很多需要在安靜的環境中獨立完成的工作都不能隨意出門,這些人不出門是為了更好地工作。
也有一部分人不出門的確有自閉傾向,他們或者形象不佳,或者事業無成,或者婚戀失敗,因此自卑拘謹,膽小怕事,說話木訥,眼神遊離,不敢正視別人的目光,少出門就能少與人接觸,就可以避免別人觸及自己軟肋。這種人如果換個環境,得到親人的關心愛護鼓勵,是可以走出家門,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氣的。
還有一部分人不出門是真正的自閉症。他們一般受到了沉重的打擊,精神上受到強烈的刺激,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氣,悲觀厭世,灰心喪氣,破罐破摔,嚴重的有自殺傾向。我有個表哥的孩子就是曾因父母離婚受到刺激,得了自閉症,如今30多歲了,一直不願走出家門。這種人需要接受心理醫生的輔導,加上親人的理解關愛,開啟心中的結,才能慢慢走出陰霾,重見光明。
有自閉或者自閉症的人一般都比較敏感,如果我們身邊有這樣的人,千萬不要歧視打擊可憐他們,更不要觸及他們的痛處。他們最需要的是尊重和理解。
願他們早日走出家門,走向廣闊的天地。就像這盆仙人米,渾身是刺也要開出花來。十年默默無聞,一旦開花便驚豔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