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你怎麼定義迷你主機了
比如我用先馬米立方機箱,MATX版型的機箱,顯示卡能放的進兩張300MM的顯示卡,散熱器也支援160mm的,什麼大霜塔一類的完全放的進,還能用120水冷。
這玩意效能完全不輸巨型桌上型電腦,沒錯我說的就是側透E-ATX那種。
PS,我自己就裝了一臺這玩意,不過配置是i5 750/H57/16G1866/R9370,1100塊搞了臺小主機玩玩,這機箱我是真給滿分,賊雞兒舒服。
如果覺得比較大,還可以用ITX主機板裝,例如這種東西。
裝好了以後和大機箱比沒啥區別,非要說就是主機板擴充套件性差一些,風道差一些罷了。
真正意義上的迷你主機,例如Intel的Nuc這種。(Nuc有兩種,還有一種是VegaM核顯的8805G,效能好不少)
又或者是這種品牌自行定製了主機板散熱等等的機器
這一類往往都用intel 某某某S或者某某某T的低功耗處理器並且不帶獨顯,筆記本記憶體,硬碟位也只支援一個2.5或者再多一個Msata,有一些甚至會用筆記本處理器,相對而言效能和擴充套件性就會弱不少。
而筆記本里面也有一些猛男角色的,例如神舟GX10
這貨徹徹底底就是個移動桌上型電腦,無論是晶片組還是處理器都直接就是桌上型電腦的,非要說和桌上型電腦的區別就是把一個一體機做小了然後摺疊起來能帶走罷了。
一般而言,如果是M-ATX型,還是比較有價效比的,不佔地兒而且價格低,效能也好不少。
定製型的小主機個人不大喜歡,原因是很貴而且效能並不是很理想,同價位的話還不如買檯筆記本比較省事,除非能找到價效比很高的
看你怎麼定義迷你主機了
比如我用先馬米立方機箱,MATX版型的機箱,顯示卡能放的進兩張300MM的顯示卡,散熱器也支援160mm的,什麼大霜塔一類的完全放的進,還能用120水冷。
這玩意效能完全不輸巨型桌上型電腦,沒錯我說的就是側透E-ATX那種。
PS,我自己就裝了一臺這玩意,不過配置是i5 750/H57/16G1866/R9370,1100塊搞了臺小主機玩玩,這機箱我是真給滿分,賊雞兒舒服。
如果覺得比較大,還可以用ITX主機板裝,例如這種東西。
裝好了以後和大機箱比沒啥區別,非要說就是主機板擴充套件性差一些,風道差一些罷了。
真正意義上的迷你主機,例如Intel的Nuc這種。(Nuc有兩種,還有一種是VegaM核顯的8805G,效能好不少)
又或者是這種品牌自行定製了主機板散熱等等的機器
這一類往往都用intel 某某某S或者某某某T的低功耗處理器並且不帶獨顯,筆記本記憶體,硬碟位也只支援一個2.5或者再多一個Msata,有一些甚至會用筆記本處理器,相對而言效能和擴充套件性就會弱不少。
而筆記本里面也有一些猛男角色的,例如神舟GX10
這貨徹徹底底就是個移動桌上型電腦,無論是晶片組還是處理器都直接就是桌上型電腦的,非要說和桌上型電腦的區別就是把一個一體機做小了然後摺疊起來能帶走罷了。
一般而言,如果是M-ATX型,還是比較有價效比的,不佔地兒而且價格低,效能也好不少。
定製型的小主機個人不大喜歡,原因是很貴而且效能並不是很理想,同價位的話還不如買檯筆記本比較省事,除非能找到價效比很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