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風雨之彩虹137536760
-
2 # 咕咚161020631
時代的變遷,山林隱士越來越難以實現。在政治鬥爭中,有改革派和保守派,有一部分人,兩者都不是,叫做隱士。隨著技術的發展,山林被資訊覆蓋,整個地球既便是喜馬拉雅山,有可能也會有衛星電話訊號,或者只要統治者願意,也能安裝攝像頭。所以要像古代人那樣完全隱藏自己,彰顯獨立、自由之精神,已經至為艱難。
傳說文革的時候,有落難的高官想要求隱居種田,而不可得。可見現代社會,要想隱居,要想全身而退,在政治洪流中多麼困難。
話說回來,古代的隱居,其實有很多是和尚道士等用精神情操和宗教追求來實現的,在不需要更多物質要求的情況下 ,隱居很好做到。即使是現代的終南山,根據不完全統計,至少有4000人以上以各種形式在隱居,主要是佛道人士。這些人在粗淺的生活資料上有信徒供給,所以可以安心隱居,實現心靈的抱負。
除此之外,大多數人的隱居夢想,只能在鬧市實現了。大多數人類的習慣,是群居,是追求熱鬧和繁華,隱居,終究只是心靈的一個夢想而已。
現在的社會是開放協作的.社會,人與人之間需要分工協作才能完成一項工作,一件產品,所以歸隱山林不切實際。現在的.社會是資訊高度發達的社會,不論你走到哪裡,都理不開吃喝,要吃喝生存就要有交流,有交流就要有溝通,有溝通歸隱也就成了形式,當然寺廟、道觀修行就另當別論了。現在的社會是法治社會,歸隱山林要生火做飯,用火成了一大問題,這違反了《森林法》、《消防法》,況且,許多名山大川都是自然保護區,禁止入內的,所以,歸隱山林也只能成為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