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改個名字有這麼麻煩
-
2 # 慢行漫語
前提是你是這個班的老師,還是其中的一個學生。如果你是班級的老師的話,就要有意識,有步驟的對這個孩子進行教育,不能讓這個孩子越來越放肆,因為欺負人的孩子很容易養成習慣,並且發展成製造校園暴力,那麼後果就非常嚴重了,所以作為教育工作者,要從發現開始就要教育。
首先,可以找孩子談話,從思想上做工作。和ta講清楚欺負別人是不被允許的,讓孩子懂得換位思考。並且鼓勵孩子改變,告訴孩子你會和ta一起解決這個問題,會幫助ta.
其次,要不斷關注這個孩子的行為,在ta再次控制不住自己,欺負別人的時候及時制止,並且警告孩子,給與相應的懲罰。
另外,要不斷在班級裡強化“團結協作,互幫互助”的氛圍,並且嘗試讓這個欺負人的孩子擔當一定的領導角色,讓他能夠體會到幫助別人的快樂,讓孩子感到受到尊重,往往有出其不意的好效果。
而如果你只是班裡的一名學生,發現班裡有個愛動手欺負人的孩子。我建議你可以動員其他幾個孩子一起,和這個孩子來“較量”一下,讓ta切實體會到被人欺負的感覺,同時自己一定不要主動去欺負別人。等到這個孩子反省過來後,再和ta做朋友。這樣一般情況下,這個願意欺負別人的孩子會有所收斂,或者改變。
總之,孩子就用孩子的方法來解決,大人就用大人的方法來解決。
首先,我們要知道打罵的方式教育肯定是行不通的。打罵教不會孩子如何正確的行事,只會讓他恐懼,覺得父母不愛他了。說不定他會模仿你的打罵行為導致他變本加厲的欺負同學。
我們處理的方式有一個前提非常重要就是一定要告訴孩子欺負別人是不對的,平靜而堅定的讓孩子知道你一定不會讓這種行為繼續發生。
然後跟孩子談談他正在做的事情,讓他知道什麼是欺凌,也談談他這麼做的可能的原因。保持冷靜,不要責備孩子,傾聽他自己的想法。幫助孩子理解他的這些行為是怎麼樣影響他人的。你可以這樣說:“你想讓別人這樣對你嗎?”或者“你這樣做,別人會有什麼感受?”
留意孩子上網的情況,看他有沒有經常打暴力遊戲或看暴力電影,引導他玩益智類的遊戲和看溫馨有愛的符合他年齡段的電影。
在學校裡,我們要對學校老師的處理意見表示支援,這樣就可以向孩子發出一個強烈的資訊:欺負別人的行為是不可以的。定期和老師保持溝通,瞭解孩子在學校的行為。
想要改變孩子愛欺負人的行為,還得知道他愛欺負人的原因。一般來說有以下五種原因:
1. 他自己被別人欺負,又反過來欺負別人。聽聽孩子的說法,仔細識別他自己是不是一個受害者。
2. 加入不好的團體,如果不欺負別人,就要被懲罰,為了避免被欺負而去欺負別人。
3. 模仿電視節目,手機影片裡的暴力行為,有時會發生欺凌行為,是因為孩子看到別人在做,然後去模仿的。
4. 孩子欺負別人可能想讓別人重視他或者是想控制別人,如果是這種,很有可能是自尊的發展出現問題。
5. 孩子也可能是對“保護自己”的意思有誤解。有時候對孩子好鬥或獨斷的行為給予肯定的評價,會鼓勵孩子欺凌的行為。對孩子的欺凌行為越早處理越好,孩子還小的時候,你能最大限度的影響孩子的欺凌行為,他越小就越有可能去改正他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