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美麗秘志
-
2 # 華小步
我是一個財務異類,有著財務碩士學歷,畢業時因面試官的一句“五年內不能結婚”的話,依然決然的拒絕了可口可樂的offer,選擇最難最累的生產企業財務,從生產企業的車間的核算員開始做起,半年後調財務部做會計工作,在財務部內輪崗除出納外的所有會計崗位,2年輪崗結束調分公司財務經理,1年後提升總公司財務經理,到現在10多年的財務生涯,從傳統的軌道交通製造行業,到新興的VR虛擬現實行業、網際網路造車行業,一直處在財務負責人的崗位。 這樣的人生軌跡,雖然看起來沒有那麼光鮮,卻是沿著自己意想的方向發展。直到有一天,我無意中閱讀了《人生效率手冊》這本書,就像一個在國道上加足馬力開動的拖拉機,突然看見高速上疾馳而過的小轎車,那種感覺讓我羨慕之極。原來,人生可以直接開進高速路,為了找出高速路的入口和高速路上的駕駛技巧,我一口氣,把《人生效率手冊》又讀了三遍,每一遍都有新的感悟。 從小到大,我是一個喜歡做計劃的人,每個週末,每個寒暑假,我都會為自己,設定一個學習計劃,但是往往是,長計劃變成了常計劃,這種怪圈兒一直沒辦法突破,直到讀了《人生效率手冊》,我找到了我的癥結所在,就是隻有計劃和實施,沒有反饋,不能形成一個閉環,我在《人生效率手冊》的指導下,開始了“計劃-實施行動-覆盤-再次計劃”的閉環,而且每次把覆盤的結果,用在下次計劃的制定和實施上,形成了螺旋式上升的時間管理體系。在實施計劃環節時,最初計劃的時候,日程排的太滿,有一項突發事件,就會造成整個計劃的錯亂不堪,沒有意識到,時間管理初期,需要留出足夠的應急空間,以備突發情況,隨著時間管理能力的提高,留出的應急空間就會逐步壓縮。 另外,行動過程中要不忘初心,這個初心就是你的目標,就是要緊扣自己設定的目標,如果不是帶著目標去行動,總會時不時地發散脫離出預訂的線路。比如,我原來去參加專業培訓,只是去聽了,聽完記下幾個亮點內容,回來後過幾天就又還給老師了,現在,我明確了自己的目標,就是做一個會說人話的財務培訓師,所以,我不光要學老師講的每個知識點,還要學習老師講課的結構和思路是怎樣的,每個知識點老師是用什麼方式講的,甚至一些好用的詞語或故事,也要記下來,如果讓我來上這個課,我怎麼講給不懂財務的企業管理者呢?帶著這些任務去聽課,我發現,原來下午課上會偷偷睡一小覺的專業課程,變得有趣多了,瞌睡蟲也被任務嚇跑了。 當然在萌姐的指引下我也變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早起者,每天早上4點準時起床,或者閱讀,或者聽課,透過讀別人的事蹟,聽別人的故事,套在自己身上,量體裁剪以後,鍛造成我自己的新鎧甲,拿來上戰場的硬本領,現在覺得早起時光是我修煉硬本領的關鍵時刻,看著自己一天天改變,每天心心念唸的就是早上起來的那一杯咖啡、自己獨處的閱讀和能感覺到的成長時刻。總是在心裡盼望著,如果早期時間更長一些就好了,所以週末和假期是我的最愛,總能隨心所欲的延長早起時光,直到肚子咕嚕咕嚕抗議了才算結束。畢竟早起時間有限,週末假期也不多,我把上班時間看成了是早起時光的延長線,努力的試圖穿上早起時間新鍛造的鎧甲,到實際工作崗位上去亮一下劍,看看這件鎧甲,哪裡還需要改進?等每天鍛造的各種功能的鎧甲越來越多的時候,我可選擇的空間也就越來越大。很喜歡這種曬鎧甲的感覺呢! 為了治療拖延症,我也看了很多書,聽了很多課,按照要求把目標進行了分解,但是發現還是會拖延,拖延的是什麼內容呢,主要是一些,需要動腦筋的,偏創新類的內容,那些習慣做的事情,反而是不會拖延的。經過自我分析後,發現拖延症的發作,歸根結底是沒有把目標想清楚,目標達成的迫切性,也就是內在的動力,沒有啟動,另外目標分解的時候,如果能把目標一直分解到跟自己的行動習慣關聯的話,會更利於行動的執行。除了目標清晰外,《人生效率手冊》提供的自我激勵手段和他人激勵手段,也是治療拖延症的,很好的一劑良藥,吃下這劑良藥以後,我發現,我原來被雙11和其他購物節,指引著走購物囤貨習慣,改成了對長草已久,由於價格的原因,一直沒有下手的物品進行計劃性採購,作為自己對自己完成某一項事情的激勵。在萌姐建立的社群內,大家相互激勵,共同成長,就像一塊高濃度的氧氣室,不管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難解開的結,或是情緒的低落、缺氧狀態時,都會跑到這個氧氣室去深度吸氧,出來後又是能量滿滿的,可以說,人生效率手冊,就像閨蜜一樣,陪伴著我,在我行走的過程中,在全方位的,幫我擺脫拖延症困擾。每次,想拖延的時候,都會問自己一句,你做這件事是為了達成什麼目標?每天覆盤的時候,會問自己你,你的目標分解,如何能跟我自己的習慣相關聯,更利於我的行動?你的行動對你的目標實現,有幾成的聯絡? 自從有了《人生效率手冊》這個閨蜜,我原來的閨蜜、同事、同學,都發現,我跟原來有點兒不一樣了,一個將近40歲的人,心態活得像箇中學生,學習越來越起勁兒了,我對他們說,因為我有了新閨蜜,如果你們願意,她也可以成為你們的新閨蜜,40歲到80歲,我還有40年,努力的做好自己,我對自己說,你可以的!
回覆列表
這個人生階段包羅了你的生活狀態、生活水平是否稱心如意?是否充滿幸福感?你是否感到滿足?當它不能讓你覺得良好時,你會很自動地作出能夠滿足你所希望的樣子的改變繼而加以維持。
對自己的工作是否富有激情,能否在工作中發現樂趣,對現有工作是否有興趣,現在所做的工作是否可以發揮自己的最大價值,或者能夠提升自我,與自己所學是否匹配等。一旦不具備以上條件所有,你可能會為此感到失意,心情不舒,麻木,對工作失去熱情,感到煎熬。繼而會反思自己當初選擇這份工作的原因,是因為剛畢業沒有經驗,是因為家庭貧困可以暫時緩解經濟壓力,還是因為當初的招聘資訊各種福利起了作用?不管是哪種,當你緩過那個階段狀況,處於平穩期時,就是一個桎梏,你會想要尋求突破,尋求定位,繼而改變它。
再者就是感到危機,一種人生危機。現在社會發展迅速,各方面人才大量湧現,而且都很年輕化,大家都不甘示弱拼命向前,這樣就很容易怕被社會拋棄,只能鞭策自己加緊步伐好趕上人潮,抓住機會。
有那麼一種是關於夢想,以前覺得來不及,顧不上,可現在時間,覺得很想做點什麼,就很想去實現。
更有一種是挖掘,探究自己某些存在但未被髮掘和使用的能力才能。也叫加深瞭解自我,和加強自我價值。
要知道的是人生不會只做一次改變,每次改變都會有所收穫,不管什什麼時候,改變都不晚只要你想。最後一定要讓心裡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