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725880180828

    一、只羨鴛鴦不羨仙:是從初唐四傑之一的盧照鄰《長安古意》中化來的俗語。意思就是隻是羨慕能像鴛鴦一樣攜手同老,相伴終生。只要能這樣,就算是能做天上的神仙也不要。二、句子出自唐代詩人盧照鄰的《長安古意》,節選自:樓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詎相識。借問吹簫向紫煙,曾經學舞度芳年。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比目鴛鴦真可羨,雙去雙來君不見。生憎帳額繡孤鸞,好取門簾帖雙燕。三、翻譯樓閣上的仕女與別人相對望而不知對方是誰,路上相逢又會知曉對方?問她們可曾吹簫,她們答說曾經學習舞蹈度過花樣年華。只要能和心愛的人廝守在一起,就是死了也心甘情願;只要能和心愛的人廝守在一起,願做凡人不羨慕神仙。雙雙來去的比目魚和鴛鴦真讓人羨慕,你難道沒見過它們?最厭惡帷帳上繡一隻孤零零的鸞鳥,取下來另換上繡有雙飛燕的門簾。擴充套件資料:作品背景1、此詩原無出處,大意是參考《白衣卿相詩集-別思》一詩。但“只羨鴛鴦不羨仙”這一詩句,應該是從初唐四傑之一的盧照鄰《長安古意》中化來。雖然原句為“願作鴛鴦不羨仙”。而現在流行的“只羨鴛鴦不羨仙”,雖因為《倩女幽魂》這部電影馳譽蜚聲。2、也有解釋是這句詩詞,應該是出自當代武俠大師梁羽生之手:據筆者(筆者為“有禮啦送禮網”考證:梁羽生至少在三部武俠小說裡面說到“只羨鴛鴦不羨仙”,一是在《廣陵劍》的第二十四回借段劍平之口;其二是在《江湖三女俠》借沈在寬和呂四孃的對話中說出。其三就是《龍鳳寶釵緣》結尾那首《浣溪沙》的小詞。3、電影《倩女幽魂》裡那首旖旎香豔的詩,則應該是《倩女幽魂》一片的編劇阮繼志或監製徐克,因這首詩首出程小東導演的《倩女幽魂》中的一幅畫上,原文應該是:“十里平湖霜滿天,寸寸青絲愁華年。對月形單望相護,只羨鴛鴦不羨仙”,不過在此之前,1959年李翰祥導的《倩女幽魂》,則有:“十里平湖綠滿天,玉簪暗暗惜華年。若得雨蓋能相護,只羨鴛鴦不羨仙”,可見徐版又改自李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不同形狀的紫砂壺適合泡什麼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