澱粉遇碘呈藍色這一特性,早已為人們所熟知,並因其顯色反應靈敏而被廣泛用於檢測碘或澱粉的存在實驗中。那麼碘遇澱粉變藍的原理是什麼呢?
1澱粉遇碘變藍的原理
澱粉是一種植物多糖,是由幾百到幾千個葡萄糖單體脫水縮合而成。它通常由直鏈澱粉和支鏈澱粉這兩個部分組成。直鏈澱粉可溶於熱水,分子量比支鏈澱粉小;支鏈澱粉不溶於冷水,與熱水作用會形成漿糊,分子量比直鏈澱粉大。澱粉與碘之所以會產生呈色反應,是由於碘分子進入澱粉的螺旋圈內,形成澱粉碘絡合物的原因。至於呈現出什麼顏色則與澱粉糖鏈的長度有關。當鏈長小於6個葡萄糖基時,則不會呈色;當鏈長平均長度為20個葡萄糖基時,則會呈紅色;當大於60個葡萄糖基時,則呈藍色。
碘遇澱粉變藍的原理是澱粉與碘反應的本質是生成了一種包合物,從而使得顏色變藍了。
2顯色反應影響因素
澱粉類型。選取可溶性澱粉溶液、馬鈴薯漿、糯米濃漿三種類型進行試驗,可發現:可溶性澱粉溶液遇碘呈現藍色;馬鈴薯漿遇碘呈紫紅色;糯米濃漿遇碘呈紫紅色。由此可見,澱粉和碘的顯色反應會受澱粉類型的影響。
澱粉新鮮度。觀察新配置的澱粉溶液、配置一週的澱粉溶液、配置一月的澱粉溶液,觀察它們遇碘後的顯色反應,可發現:新配置和配置一週的澱粉溶液均呈藍色,而配置一月的澱粉溶液則呈紫藍色。由此可見,澱粉和碘的顯色反應會受澱粉新鮮度的影響。
溫度。將裝有澱粉溶液的試管分別放置在0℃至100℃等不同溫度下觀測,可發現:當溫度≤30℃時,溶液仍呈現藍色;當溫度在40℃至50℃時,藍色很快褪去;溫度在60℃以上時,則不會出現藍色。這是因為澱粉分子受熱時,螺旋圈會由於膨脹而擴大,碘分子不能在螺旋圈中利用氫鍵形成穩定的包合物,導致原有顏色逐漸褪去。因此,觀察澱粉的顯色反應應該在30℃及以下的情況進行。
《澱粉遇碘變藍的原理是什麼.dox》
澱粉遇碘呈藍色這一特性,早已為人們所熟知,並因其顯色反應靈敏而被廣泛用於檢測碘或澱粉的存在實驗中。那麼碘遇澱粉變藍的原理是什麼呢?
1澱粉遇碘變藍的原理
澱粉是一種植物多糖,是由幾百到幾千個葡萄糖單體脫水縮合而成。它通常由直鏈澱粉和支鏈澱粉這兩個部分組成。直鏈澱粉可溶於熱水,分子量比支鏈澱粉小;支鏈澱粉不溶於冷水,與熱水作用會形成漿糊,分子量比直鏈澱粉大。澱粉與碘之所以會產生呈色反應,是由於碘分子進入澱粉的螺旋圈內,形成澱粉碘絡合物的原因。至於呈現出什麼顏色則與澱粉糖鏈的長度有關。當鏈長小於6個葡萄糖基時,則不會呈色;當鏈長平均長度為20個葡萄糖基時,則會呈紅色;當大於60個葡萄糖基時,則呈藍色。
碘遇澱粉變藍的原理是澱粉與碘反應的本質是生成了一種包合物,從而使得顏色變藍了。
2顯色反應影響因素
澱粉類型。選取可溶性澱粉溶液、馬鈴薯漿、糯米濃漿三種類型進行試驗,可發現:可溶性澱粉溶液遇碘呈現藍色;馬鈴薯漿遇碘呈紫紅色;糯米濃漿遇碘呈紫紅色。由此可見,澱粉和碘的顯色反應會受澱粉類型的影響。
澱粉新鮮度。觀察新配置的澱粉溶液、配置一週的澱粉溶液、配置一月的澱粉溶液,觀察它們遇碘後的顯色反應,可發現:新配置和配置一週的澱粉溶液均呈藍色,而配置一月的澱粉溶液則呈紫藍色。由此可見,澱粉和碘的顯色反應會受澱粉新鮮度的影響。
溫度。將裝有澱粉溶液的試管分別放置在0℃至100℃等不同溫度下觀測,可發現:當溫度≤30℃時,溶液仍呈現藍色;當溫度在40℃至50℃時,藍色很快褪去;溫度在60℃以上時,則不會出現藍色。這是因為澱粉分子受熱時,螺旋圈會由於膨脹而擴大,碘分子不能在螺旋圈中利用氫鍵形成穩定的包合物,導致原有顏色逐漸褪去。因此,觀察澱粉的顯色反應應該在30℃及以下的情況進行。
《澱粉遇碘變藍的原理是什麼.d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