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
2 # 盤點壹號
石達開,是太平天國難得的軍事天才,年紀輕輕,就帶兵攻城略地,在江西和湖南重創湘軍,而後攻克安徽、江西、湖北大片城池。天京事件後,遭猜忌出走,輾轉西進,後在大渡河被俘,被清廷凌遲處死,年僅32歲。
太平天國是一箇舊式農民階級政權,領導層皆是農民出身,思想上有著自己的侷限性。太平天國建都南京後,洪秀全遍選美女充實“後宮”,其他諸王紙醉金迷,不思進取,或者今日有酒今日醉的生活。直到天京事變,內部矛盾終釀悲劇,楊秀清被殺,韋昌輝被殺,石達開出走.....
這個有前車之鑑,林鳳祥、李開芳北伐,雖一路攻城略地,最後仍全軍覆沒,均被誅殺。
北伐,離開大本營和根據地,失去源源不斷的供給,沒有廣大民眾的支援,而且越靠近京師,清軍勢力越大,蒙古、東北的老八旗兵精銳未失,小股太平天國部隊,很難撼動瘦死駱駝的清廷。
北伐不行,只能西進,石達開率眾出走,長征向西,開始打游擊。但石達開決斷出了問題,打到大渡河後,兵停安順場,沒有及時渡河,由於水勢暴漲,石達開陷入重重包圍,終不敵眾,被俘殺害。
石達開是農民領袖,是軍事天才,也是民族英雄,太平天國運動,沉重打擊了清政府的統治,也讓風雨飄搖的清政府,更加孤木難支,70年後,紅軍西進長征,拉開氣壯山河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
-
3 # 卿家
1857年6月2日,在君臣猜忌的情況下,石達開再度私自離開天京,6月9日,經安徽無為州往安慶,沿途張貼告示,傳諭本部各軍,說洪秀全猜疑心太重了,自己害怕所以出走。
於是乎,石達開的部下將士紛紛附從,到了當月下旬,為了拉走更多隊伍,他屯兵安慶向太平軍全軍釋出正式諄諭。
在這份公開信中,石達開向大家表明了自己的“忠貞之志”、“愚忠之心”“可昭日月,隨後話鋒一轉,哭訴了起來,我雖然有忠心,但卻被昏庸的天王重重猜忌,怕被害所以不得不出走,進而又說自己出走最主要的目的還是繼續天國事業,繼續奮鬥下去,為大家謀功名。
在封建社會,他的這種行為已經算是搞分裂,煽動軍隊不聽天京號令了。但石達開的公開信效果還不錯,廣大太平軍官兵出於義憤,都跟著他走了,僅天京追溯他“遠征"的官員就有六、七萬人。
事實上石達開是用了“建功勳”之類的花言巧語,以及“六安難保”等威脅手段,引誘、恫嚇廣大將士隨他一同分裂出走的,為此他還另樹一幟,自稱“太平安國”。
通過上述措施,石達開最終帶走了近20萬精銳,造成的軍事形勢是:西線,翼王舊部大多投奔安慶,造成腹地兵力空虛,上游各戰場協同作戰的格局遭到嚴重破壞,一時武人統籌整合;東線,翼殿將士紛紛自行潰散,而首都天京,連守軍也紛然附從分裂,使得城內不過七八千守軍。
於是,清軍乘機全面投入反攻。西線,湘軍以重兵猛攻江西並佔領瑞州、九江等贛省大部分地區,旋即向皖北大舉進攻;東線,清軍連下句容、溧水等戰略要地,重建江南、江北大營,圍困天京。
石達開屯安慶後,多次決絕洪秀全的召請,甚至幹掉了洪秀全的使者,鎮江等地危急的時候他也不救援。當陳玉成進湖北援潯 ,在黃州大敗湘軍,迫使圍困九江的湘軍北渡援鄂,九江湘軍虛弱,正科乘機破圍援潯 ,但此時石達開仍然按兵不動,即不援潯 ,也不增援不願隨他分裂的陳玉成,致使進鄂援潯 的行動失利,九江遂於1858年5月失守。
石達開在安慶的一系列作壁上觀的行為,實際上算是跟太平軍其他派系分道揚鑣了,毫無大局觀不說,同時也得罪了不願意跟他搞分裂的其他地方實權派。他在安慶擁雄兵20萬,但已然屬於孤軍。雖然勉強算太平軍一部,但實際上在政治上已然失去了太平軍其他佔領區的支援。
石達開沒有跟天京方面徹底撕破臉皮,所以不可能去搶其他太平軍的地盤,僅憑安慶一地,又無法養活這麼多大大軍。所以他只能打出去,去消滅清廷繼續生存下去。
1857年10月5日,石達開率兵從安慶出發,沿途轉戰贛、浙、閩、湘、桂、鄂、川、滇、黔等省。說好聽點是轉戰,但實際上就是流竄。脫離天京後,失去了太平天國的支援孤軍作戰,沒有建立可攻克守的根據地,以至於補給困難,軍心日益渙散。
在嚴峻的事實面前,大家紛紛欲返師天京。1860年1月,傅忠信首先率部回朝,3月,餘忠扶統下官兵自行脫離石達開。接著,蔡次賢也率部出江。
事實上,洪秀全並非等閒之輩,石達開出走之後,他迅速頒佈以“撤去洪仁發、洪仁達王爵”,請石達開回京秉政等為主要內容的“罪己詔”,在政治輿論上狠狠反擊石達開。
我天王都在向你低頭認錯了,再不回來,就是你翼王的責任。
洪秀全這一招不得不說十分漂亮,進一步激化了孤軍作戰的翼王部的內部矛盾同時,也使得翼王極難跟太平軍其他部建立聯絡,由此,分化出去的石達開,他一路作戰,在戰略上的目的先是求生存,獲取一塊根據地,再圖發展,可惜輾轉多省,都難以立足下去,畢竟他已經沒有救援或者牽制清軍的友軍了。
-
4 # 阿琦說歷史
阿琦是最喜歡研究太平天國曆史的。在天國首義六王中,為人最好的就是翼王石達開了。當然,後期的洪仁玕和李秀成兩個人也不錯,這算是太平天國裡為數不多的“好人”了。
俗話說,出名要趁早,石達開16歲時,受洪秀全相邀,參加了金田起義。當時的石達開,雖說年少,卻是太平軍中一員不可小覷的虎將,乃為五軍主將之一,被洪秀全加封為“羽翼天朝”的翼王五千歲。
石達開的戰鬥力似乎劃分為兩個時期,這兩個時期的特點還挺明顯。第一個時期就是金田起義開始一直到天京出走,這一時期雖然不能說是百戰百勝吧,但起碼是勝多負少,乃至有一次讓打了敗仗的曾國藩差點投河。第二個時期是從天京出走一直到英雄末路紫打地,這個時期石達開軍就是勝少負多了。
為什麼會有這麼截然相反的兩個時期呢?且讓阿琦娓娓道來。
石達開指揮軍隊,在攻克南京之前,曾有過打岳陽、戰武漢,勢如破竹的黃金時期。當太平天國定都天京之後,石達開更是率軍西征,先後攻克安慶、武昌。石達開深知根據地的重要性,因此在他鎮守安徽時,大範圍做了戶籍登記,開科舉考試選拔人才,並建立省郡縣的行政機構……為根據地的建立,完善了一系列制度和機構。另外,他在軍隊的管理上,紀律極為嚴明。他還重視地方治安,鼓勵工商農大力發展,並制定公平的稅法……這些良好的政策,很快就讓民不聊生的安徽再現生機,經濟也因此繁榮起來。收上來的稅收,亦為太平天國後期西征提供了經濟支援。這也是太平天國統治時期,為數不多的根據地建設時期。
天京事變,不僅東王楊秀清及兩萬太平軍將士被殺,北王韋昌輝還舉起大刀,斬殺了石達開的在京家屬,如果不是石達開事先知道訊息,縋城而走,連他自己的性命也危在旦夕。
我們來分析一下北王韋昌輝被洪秀全誅殺之後的情況,首義六王中,只剩下了天王洪秀全和翼王石達開,而天王基本是不見部下的,石達開則因為口碑好、能力強,頗受太平天國居民的尊敬和喜愛。洪秀全怎麼辦?一個楊秀清、一個韋昌輝,已經讓他嚇破了膽,翼王石達開要是也有不臣之心,自己必將死無葬身之地。於是,洪秀全又開始“玩陰的”了,架空石達開,把兩個草包哥哥洪仁發、洪仁達抬了起來。
石達開此刻面臨兩難境地,留在天京,有性命之憂,不一定什麼時候洪秀全就要舉刀殺人,不留下吧,到哪裡去?又不能明著和洪秀全決裂。
思量再三,石達開憤然出走,此時的石達開非常悲涼,一方面他忠於太平天國,另一方面他對洪秀全的所作所為又非常失望。最後他只得拉起一支隊伍孤身作戰,企圖以一己之力,拱衛早已元氣大傷的太平天國。
石達開往來南北15省,多次與清軍作戰,企圖建立新的根據地。可是軍隊內部由於看不到希望,不少將士出逃,或者投靠清軍。早先擁兵10萬的石達開,在且戰且退中,兵力也隨之銳減。與清軍作戰更是敗多勝少,根本無法建立根據地。為什麼很難打勝仗?因為人心散了,部隊人數銳減只是其中的次要原因,主要原因是將士們沒有明確的戰略目標,更失去了勝利的勇氣。
石達開為什麼要西征呢?因為他計劃從湖北入川,攻佔成都,建立四川根據地。不過進入四川的時候,追隨他的將士,只剩下3萬餘人了。石達開走錯一步棋,就是穿江西、越貴州,居然回到了廣西金田,這讓很多太平天國的老部眾直接選擇離開隊伍回家,因為大家打了這麼多年仗,思鄉心切,再也不想繼續過刀頭舔血的日子了。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1862年5月,石達開率軍渡過金沙江,抵達大渡河。有人說,當天渡過一半人馬,後來又撤了回來。有人說,石達開的王妃當天產下一子,全軍慶賀,因此隊伍沒有過河。有人實地考證過,5月份的大渡河冰涼刺骨,如果不乘舟楫,想要過河根本不可能。石達開不得不向周邊的少數民族首領說起了好話,也送去了金銀,但是,對方不肯借路,更不肯放行。最終,四川總督駱秉章撿了個大便宜,率領數萬清軍追了過來,迅速將石達開的隊伍團團圍住。石達開為了能給追隨他的部下留條活路,只得冒死與駱秉章談判,表示只要能放部下離開,他願意投降。誰知清軍出爾反爾,在把石達開押往成都受審後,餘下的隊伍全被屠戮殆盡。
石達開最終還是以“謀反”的罪名,被凌遲處死,在受刑過程中,沒哼一聲,壯烈捐軀。
阿琦寫過一篇文章,在石達開死後半個月,位於遼寧新賓永陵裡的那棵“神榆”轟然倒塌,大清王朝的喪鐘也隨之敲響。
-
5 # 江湖小曉生
導語:
太平軍中的優秀將領,其實還是非常多的。他們能夠維持13年的統治,絕對有理由,比如楊秀清、石達開這些人,就具有天才的軍事才能。
可惜天京事變過後,楊秀清被殺,石達開被逼離開,太平天國的力量就大大削減了。讓人不解的是,石達開帶走的10萬大軍,目的地到底在何方?他們為什麼向西走呢?如果他們選擇北伐,有沒有機會呢?
一、石達開首選江西作為基地,可惜救援行動失敗了。石達開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回去奉勸洪秀全不要濫殺無辜的時候,自己全家居然被北王韋昌輝給殺了,就是因為石達開為楊秀清的部下說了幾句話。
為此石達開在安徽起兵靖難,以聲討韋昌輝之名,打算對天京發動進攻。洪秀全迫於壓力,只好選擇殺掉韋昌輝,其實這一切沒有洪秀全的認可,韋昌輝是做不出來的。
此後石達開就成了太平天國的核心骨幹,他不計前嫌,只懲處首犯,贏得了一片讚揚,大有昔日楊秀清的風範。洪秀全心裡再生嫌隙,他認為石達開權力太大,所以就把自己的倆傻哥哥封為了王,處處掣肘石達開。
石達開擔心再次出現天京事變的情況,所以索性就帶著大軍離開了天京,到達了安慶。此後洪秀全多次徵召石達開入朝勤王,可是石達開都不為所動,因為他有自己的計劃。
一方面他派遣陳玉成、洪春元等人帶兵回援天京,另一方面,他自己帶兵趕往江西地區,前去解救這裡的太平軍。
江西地區的太平軍有一個共同特點,他們全都擁戴石達開,所以說如果石達開能把臨江、吉安等地的太平軍給救出來,那麼石達開的威望將會更大。
我認為他甚至想要佔據江西,獨自與清軍作戰。因為當時石達開對洪秀全的不滿,已經到了極點。
他是太平軍元老當中,為數不多活下來的明白人,洪秀全不求上進,偏安一隅的行為,別人可以視而不見,但是石達開卻不能沒有意見。
為此石達開集中兵力進軍江西,想要在這裡開闢一片屬於自己的根據地,雖然依舊為太平天國效力,可是和洪秀全已經疏遠了。很可惜,這次救援行動以失敗告終,因為石達開缺少水師,大軍沒辦法渡過贛江。
二、石達開想要在浙江、福建開闢新基地,可惜也失敗了。敏銳的石達開意識到,浙江、福建地區是清朝賦稅重地。如果能夠拿下這兩個地方,那不僅可以增強自己的實力,而且可以削弱清軍的供給。
清朝軍隊當時的供給基本上都來自於浙江,石達開出兵浙江,清朝這幫人肯定是瘋了,立刻吩咐大軍前去浙江支援。
石達開勢如破竹,那點援兵根本就不是他的對手。太平軍屢戰屢勝的情況下,清廷不得不重新啟用曾國藩,出兵支援浙江。
這個時候局勢又發生了變化,清軍偷襲了石達開的大後方江西建昌和撫州,這兩個地方失守以後,石達開進入浙江的部隊,可就變得孤立無援了。
而且糧草供給也都要依靠這兩個大後方的城市,所以在浙江多待一天,那就多一天的危險。為此石達開只好放棄了攻佔浙江的方案,轉而前往福建。
福建地區無險可守,如果沒有浙江之地作為屏障,福建也是一馬平川,所以石達開隨後又放棄了福建,再次進入江西。
這一路的行軍計劃,明顯可以看得出,石達開指揮的軍隊已經開始有點亂了,他們不知道該往什麼方向去。
大本營的作用,其實就體現在這裡。天京本來是他們的大本營,他們不管去到哪裡,都可以退回天京,可是跟著石達開以後,這幫太平軍是沒辦法退回天京的,所以他們的方寸自然是亂了。
三、石達開想要在川地開闢根據地,結果徹底失敗。已經有些錯亂的石達開,失去了開闢閩浙根據地的機會後,只好轉戰江西,隨後又從江西進入湖南境內。
這個時候的石達開,已經下定了決心,要從湖南撕開一道口子,進入湖北配合安徽太平軍一起作戰,再從湖北進入四川,以四川作為自己的根據地。
這個想法是不錯的,因為四川是有崇山峻嶺作為天塹的,這本身就是一道天然的屏障,有利於太平軍固守,石達開認為佔領四川后,最差也能做個劉備。
當時湘軍兵分三路進攻安徽安慶,石達開則帶兵挺進湖南,迫使湘軍不得不分兵進入湖南支援。為此石達開無法攻克寶慶,只好暫時退入廣西修整。
此後石達開依舊實行先前的計劃,從廣西出發北上,進入湖北境內。此後直奔四川而去,打算佔領成都,正式開啟了他在川黔滇三省的軍事生涯。石達開在同治二年,渡過了金沙江,到達了大渡河附近。這個時候老天爺不幫石達開,因為他打算渡河的時候,天降暴雨,百年一遇的洪水使得太平軍根本就沒辦法渡河。等到三天以後,清軍已經得到了訊息,在大渡河的對岸嚴陣以待。太平軍多次搶渡失敗後,糧草用光了,不得不選擇和與清軍談判。最終石達開選擇繳械投降,他想要以一人的生死,換取剩餘太平軍的性命。可惜清軍背信棄義,在抓了石達開以後,依舊對繳械的太平軍展開屠戮。石達開被殺的時候,只不過才32歲。凌遲處死我們都曾經聽過,可是我們很少聽過有人被凌遲處死的時候,一聲不吭泰然自若的。
總結:石達開北伐沒有基礎,也屬於孤軍深入了。石達開在南方打游擊戰最大的好處,那是有其他太平軍幫忙。不管是在浙江、江西還是湖北,都有太平軍的力量存在。
可是北伐的話,石達開沒有任何軍事基礎,所以成功率很低,大抵會成為林鳳祥那樣的炮灰。至於他的出走導致太平天國沒落,這話是不對的,洪秀全搞權謀,才是太平天國沒落的真正原因。
參考資料:《清史稿》
-
6 # 使用者楊緒成
石達開自天京出走就不行了,原因是從天京去往大渡河屬遂水,必敗無疑。太平天國從廣西桂平到達天京,一路是以贛江順水而下,如從天京繼續北上,屬遂水行駛,必敗。
-
7 # 湘西超風行者
天京事變:不是他個人不行,是整個部隊組織不行了,人心渙散
一路向西的原因:步兵打不贏騎兵,打戰是打錢,北方多年戰火已經民不聊生,打西邊就是搶資源,搶財物力,石達開想學劉邦定西蜀入關中統一中華
-
8 # 李一般般
首先,石達開出走,帶走十萬精銳,此後太平天國就元氣大傷了,走了下坡路,因為精兵都被帶走了。
其次,關於太平天國,裡邊後很多複雜的歷史問題,當然現在提的很少。比如,內部紛爭。太平軍第一次北伐,領兵的兩個實際上是被排擠,被迫北伐的,最後全軍覆沒。這個教訓擺著呢,北上就是送死,所以,石達開不願去。另外,地域之爭。石等人都是南方人,起義士兵也是。在那個年代,地域之間的矛盾很多,不是本地子弟,根本得不到本地的支援。同樣,外地的兵到了本地也很少幹好事,總擾民。石達開若北上,就算兵多糧足,也不可能得到北方百姓的支援,總會完蛋的。他若想長久,只能在南方待著
其實,清朝那時元氣未傷,中興名臣如日中天,始終給太平軍以壓迫之勢,石達開始終處在自保的境地,也無暇琢磨直接去北京問候慈禧。
回覆列表
1857年5月,石達開逃出天京,奔赴安慶,開始了單幹生涯。
接下來,該何去何從呢?
北伐是不可能北伐了最拉風的選項,當然是北伐,一舉把北京打下來,要啥自行車呀。
石達開所部,多三江兩湖人士,讓他們北伐中原,去跟大清騎兵硬碰硬,等於自殺。
石達開出走是為了活命,不是為了自殺,所以,北伐就不要想了。
現在,最要緊的是找到一塊靠譜的根據地。
就近發展,經營江西、閩浙。石達開最初的設想,就是就近發展。不到萬不得已,誰也不想去遠方到處流浪。
清軍的德興阿給咸豐的一份奏章,印證了石達開的這個設想。
這份奏摺中,提到了石達開與洪秀全之間的一封信。
信中,石達開提出了自己的計劃:李秀成會合捻軍張洛行分擾下游;陳玉成、洪仁常、韋俊、楊來清等將領回救天京;自己率軍救援江西、進軍浙江。
奏章中還有洪秀全的批覆。
這個想法很靠譜。
石達開在江西的基礎不錯,確實有可能把那裡經營成根據地。
同時,緊靠太平天國主戰場,石達開和老兄弟們還能相互照應。
很快,石達開就發現自己錯了。
洪秀全與石達開現在已經是競爭關係。甚至,某種程度上來說,石達開是比大清更直接的競爭對手。
所以,一方面,石達開已經不可能像以前一樣統一指揮其他部隊作戰。
另一方面,兄弟部隊有困難,還都期望翼王去救。這不,到今天還有不少人罵翼王不救九江林啟容呢。
如果只是協調問題,倒也還能忍。
尤其是在進軍閩浙時,當石達開移軍福建時,洪秀全拉攏楊輔清,楊輔清在石達開未接手陣地的情況下退出了福建,使石達開陷入被動。
這就沒意思了,再挨在一起過日子,遲早要內訌!
決意入川1858年,石達開與將領們在南安開會,確定以四川為發展方向。
當時的四川,確實是一個理想的根據地。
四川,自古就是天府之國,“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嘛。
此時,東南已經亂成一鍋粥,北邊又有捻軍鬧事,唯有四川還比較富庶,是當時財賦重地。
而且,四川此時的防務可謂亂七八糟。咸豐元年到咸豐十一年,光總督就換了十一任,連個穩定的主事領導都沒有,官員體系混亂不堪。
李永和起義時,義軍攻到了距離成都僅僅七十里的地方!
問題是:你過得去才行!
遠征,開始!
迷茫的遠征遠征過程就不詳說了。總結下來一句話:一路打敗仗,一路散隊伍,最後兵敗大渡河,過程充滿了迷茫。
石達開出走後表現不佳的原因很多。
不過,其實有許多原因,都跟他的進軍路線掛在一起。
石達開既然是要入川,當然是要趕快趕路,儘量走無人阻攔的地方,沿途能不打就不打!
所以,石達開必須縝密地策劃、組織進軍路線,既減少阻力,又能解決糧食問題。
·可是,石達開在組織上卻失誤頗多。
我們以寶慶之戰為例。
從戰略上說,石達開過境湖南時,頓兵寶慶,耽誤時間,使自己趁虛入川的計劃失敗,被迫退入廣西。
而從戰術層面來說,攻寶慶時,既然要攻寶慶,就應當保留一些外圍城市,以為後援和糧草補給。但石達開卻放棄外圍城市,孤軍頓兵城下,最終既無糧草又外援無繼,最終失敗!
而退入廣西后,長期駐紮廣西,更是其路線上的重大失策。
廣西貧瘠,糧食不易收集,石達開的大軍只能一天到晚跟團練打,希望解決糧食問題。
如此,石達開當然士氣低落、人心離散了!
因此,在我看來:比起拜上帝會奇葩信仰、石達開個人意志等因素來,石達開無法處理好進軍與糧食之間的關係,是他導致他士氣低落、眾散而去更重要的原因。
士氣低落、眾人離去,石達開最終在幾經輾轉後,兵敗大渡河。
總的來說,石達開選擇遠征四川是沒有問題的。
而以當時四川的形勢,石達開既有可能成功入川,也有可能在四川發展起來。
可是,這種無後方作戰的難度實在太大!石達開進退失據,最終未能如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