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劉老師報志願

    中外合作辦學是一種新的辦學形式的嘗試,簡單的說就是國內的大學和國外的大學聯合辦學,學制上一般國內兩年國外兩年,就是2+2,當然也有3+1等方式,也有的學校學生可以自己選擇是否出國,就是說也有是4+0的。

    現在一般的大學畢業生國家和學校早就不包分配了,中外合作辦學的大學生畢業後也是一樣不包分配的,畢業後都是需要透過校園招聘或者是社會上的人才市場等自己去找工作的。

    其實這種情況現在的家長和學生應該是都知道的,之所以提這個問題,我想題主關心的應該是中外合作辦學專業的學生在就業的時候會不會受到歧視,以及中外合作專業究竟值不值得報的問題!

    這個問題其實沒法一概而論,我們都知道就業市場上會有歧視差學校的現象,許多人覺得這很不公平,但是如果我們換個角度想,如果你是人力資源,你會不會對排名靠前的學校的學生高看一眼呢?

    我想是會的,因為我們都會想,當初考出更高分數進入所謂好學校的學生,要麼比較聰明,要麼更加努力、更加有自律性,要麼善於總結更好的學習方法等等。

    更要命的是,許多高分學生兼具上述優點,所以儘管一直有高分是否真的高能的爭論,但是毫無疑問,大部分HR是傾向於相信高分的學生(最起碼)在大機率上還是更高能一些的!

    所以,我們現在回過頭來想中外合作會否受到歧視的問題,就應該明白,如果歧視真的存在,究其根源並不是因為你學的什麼專業,而在於當初高考的分數!畢竟我們之所以選擇中外合作專業,還不是因為考的分數略微差了那麼一點,所以只有透過走中外合作的路子才能上到自己心儀的學校和專業?

    那麼中外合作專業究竟值不值得報呢?我認為可以這樣判斷,那些在就業市場上比較受青睞的學校或專業,如果你的分數正好差了一點點夠不上,那麼是值得去讀他們的中外合作辦學的專業的,當然前提是可以接受的了較高的學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鳴人和佐助最後決戰為什麼用普通的螺旋丸不用大玉螺旋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