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702984695764

    文字,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漢字體系。1899年金石學家王懿榮偶然發現。主要出現於河南安陽殷墟。其內容大多為當時占卜的卜辭,又稱“甲骨卜辭”。

    金文--(商—西周晚期)

    指商周時代刻在銅器上的文字,與甲骨文屬於同一體系。因最初發現於鐘鼎等器物上,又稱鐘鼎文。

    大篆--(西周晚期--秦始皇書同文字)

    西周末年,周宣王大史籀作《史籀篇》,作為教授學童之書,並用以統一週王朝的文字。所用字型依班固《漢書.藝文志》和許慎《說文敘》說,即為大篆。

    小篆--(秦始皇書同文字—?)

    小篆是秦國文字繼承西周晚期金文而一脈相承的字型。

    隸書--(戰國末期—今)

    戰國末期在秦國篆文草體基礎上形成的字型。除為篆書的草體在民間通行,逐漸成為正規字型。是漢代的標準字型。

    草書--(西漢中後期-今)

    (1)章草:指脫胎於草古隸,尚有隸書章法的草書。西漢中後期基本形成。

    (2)今草:指章草發展到晉代,拋棄了波勢挑法,採用某些楷書筆法,字中筆畫、字與字間筆畫常相勾連,筆畫更減省的草體。代表人物:近代王羲之。

    (3)狂草:指唐代張旭、懷素等人在今草基礎上隨意增損勾連,字與字之間難分界限,失去交際功能,成為只供欣賞的藝術品的草書。

    楷書--(東漢後期-今)

    楷書又名正書或真書,大約於東漢後期在漢隸草書基礎上形成,同時受了草書的影響。魏晉時代是楷書與今隸並形的時期。南北朝以後,楷書取代今隸成為通行的標準字型。

    行書--(?—今)

    行書之名最早出現於《晉書.衛恆傳》,它的別稱繁多,三國時稱為「行狎書」,南北朝稱「草行」或「行草」,唐代又稱「真行」、「正行」或「行隸」,宋人曾稱「行字」,清代亦有「行楷」、「行篆」、「行分」的記載。但是不管歷代如何命名,它的分別意義不大,都是今天所指介於楷書和草書之間的一種書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賓士e260怎麼駕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