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說明了襲人曾經是賈母的婢女,給了寶玉而改名襲人,而第二十九回到清虛觀打醮,又出現了曾經的珍珠:【然後賈母的丫頭鴛鴦、鸚鵡、琥珀、珍珠,林黛玉的丫頭紫鵑、雪雁……】
-
1 # 小說紅樓
-
2 # 潤楊的紅樓筆記
《紅樓夢》賈母把丫鬟珍珠給了寶玉,寶玉因為她姓花,有句詩是“花氣襲人知晝暖”所以給她改名叫花襲人。
第29回.賈母領人到清虛觀打醮,這時賈母的丫頭中又出現了珍珠。
然後賈母的丫頭鴛鴦、鸚鵡、琥珀、珍珠,林黛玉的丫頭紫鵑、雪雁、春纖……
為什麼珍珠又成了賈母的丫頭呢?
第一,襲人在賈母處叫“蕊珠”,不叫珍珠。大多數版本的《紅樓夢》襲人原名是珍珠,程乙本襲人的原名是“蕊珠”。如果襲人原名蕊珠,後文中賈母的丫頭出現一個“珍珠”並無不妥,也不必奇怪。
潤楊傾向於,襲人原名叫蕊珠。蕊是花蕊,與她的姓氏“花”,有一定的聯絡,因此襲人的原名很可能是蕊珠。
賈母將襲人給寶玉後,襲人的工作就由一個二等丫頭接替,賈母年紀大了,叫習慣了珍珠這個名字,因此將這個接替襲人工作的丫頭改名為珍珠。賈母去清虛觀打醮時,便帶著這個二等丫頭珍珠。
襲人後來背叛賈母,投靠了王夫人,她向王夫人進言,寶玉與黛玉雖說是姊妹,但是男女有別,他們“日夜一處起坐不方便,由不得叫人懸心”。她提醒王夫人:
王夫人因為襲人的話開始警惕賈寶玉和林黛玉是否有不守規矩的行為。並且在怡紅院埋下了自己的眼線。將襲人提拔為準姨娘。此時她是襲人不是原來的珍珠。
第五,傳抄失誤,或者印刷失誤。《紅樓夢》是手抄本,手手相傳,難免會有錯別字。古代的印刷術與現在相比很落後,應該有很多錯誤的地方。很可能將“真珠”,誤寫成“珍珠”。發現一個錯字也不能改正,因為印刷的費用很昂貴,而且用時很長。以訛傳訛便又出現了一個叫珍珠的丫頭。
題外話:丫頭的名字叫珍珠是錯誤的,因為犯了主子的名諱。珍珠的“珍”,犯了寧國府大爺賈珍的名諱;“珠”,犯了榮國府大爺賈珠的名諱。
-
3 # 雨木紅樓
關於襲人的原名,程乙本說花襲人本名“花蕊珠”,但大多數通行本中都認為襲人原名是珍珠。如果襲人原名蕊珠,自然與後文中出現叫“珍珠”的丫鬟並不衝突。
首先,賈府做為名門貴族,有給丫鬟小廝的和改名的習慣,並且全看主子的審美和文化水平。如寶玉的丫鬟都很意象化,富有詩意。如晴雯、麝月、碧痕、秋紋等都非常美,這些名字一看就是出自寶玉這個“多情公子”的手筆。還有常跟在寶玉身邊的小廝叫茗煙,估計茗煙的親生爹孃很難想出這麼文雅的名字。
賈母光大丫鬟就有八個之多,這八個丫頭的名字總的來說就是吉祥華貴、盡顯豪門氣派。鴛鴦鸚鵡都是良禽,琥珀珍珠翡翠瑪瑙都是奇珍異寶,一看就不是平常人可比。
因此,丫鬟們的名字與其本名其並沒什麼關係,襲人的原名珍珠也可能是老太太起的,所以襲人走後,再補一個叫珍珠的丫頭也屬正常。襲人哥哥叫花自芳,那襲人原名是什麼呢?不得而知。但根據賈母房中丫鬟名字也是兩兩相對來看,琥珀對應的恰是珍珠。珍珠這個名字極有可能是襲人跟了賈母之後才改的。
但是這裡仍有一個疑問,就是三十六回中鳳姐曾對王夫人說,賈母屋裡原有八個一兩的大丫頭,“如今只有七個,那一個是襲人。”可見此時襲人的缺還沒有被補上,那麼這個在二十九回出現的珍珠到底是補了沒補襲人留下的缺呢?
-
4 # 百看紅樓
這個不是曹雪芹的疏忽。
在榮國府裡,幾個孫輩,寶玉黛玉和賈家三春都喜歡折騰丫環的名字。這有幾個原因,第一他們文學水平高,身邊丫環的名字不能太俗,否則顯不出他們的文化來;第二,這是最主要的,這些個公子小姐天天沒什麼正經事,自然而然的,他們要找點娛樂活動,折騰丫環的名字就成了他們的興趣。特別是寶玉,把芳官的名字是改了又改。
賈母,王夫人則不一樣了,尤其賈母,年紀大了,沒興趣也沒精神去改名字。像她這麼大的年紀,改了名字都不一定記得住。所以對賈母來說,最好丫環的名字都是固定的,這樣可以省了很多麻煩。
寶玉把珍珠的名字改了,改成襲人。珍珠這個名字就沒人用了,賈母正好用在新的大丫環身上,她也就不用記新名字了。
因此,此珍珠非彼珍珠。
-
5 # 康康重組紅樓夢
《紅樓夢》的續書才是故事的開頭,曹雪芹已經給大家這麼明顯的線索了,大家還在認為是筆誤,那大家怎麼沒有看見“五年前”這幾個字呢?大家老是覺得賈府是被紈絝子孫敗光了家產,卻忽略了五年前發生了什麼事情才導致賈府走向了末路!寶玉大篇幅的《芙蓉女兒誄》中提到了晴雯來這裡也五年零八個月了!五年前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這才是關鍵,賈府被抄家才是故事的開端,不是結尾!所以,珍珠出現的時候,就是五年前的時候,這才是時間主線!
《紅樓夢》就像迴文詩,每一章都可以是結尾,每一章也可以是開端!
-
6 # 棲鴻看紅樓
因為《紅樓夢》不是作者本人審定、燒錄出版的,而是經過了文人手抄傳閱的階段。
既然是手抄,難免出現錯誤。“珍珠”這名字很符合貴族家庭中丫鬟的身份,所以寫著寫著,順手就抄錯了。這是很可能的。
另一種說法,是有的版本中的襲人,原名並不叫“珍珠”,而是叫“蕊珠”。按照這個說法,就可以與後文的珍珠避免重名。
其實就是重名,也沒什麼奇怪的。邢岫煙的丫鬟,就是被人懷疑偷了蝦鬚鐲的那個,名字叫篆兒。而怡紅院裡有個小丫頭,在晴雯生病發怒時趕緊過來問候“姑娘作什麼”的那個,也叫篆兒。
在旁批中,有“奸邪婢豈是怡紅應答者,故即逐之,前良兒後篆兒確證”之語。似乎怡紅院裡的篆兒,有過比較重要的情節,還是個反面人物。但是隨著“增刪五次”,她的戲份被淘汰,連她的名字也被用到邢岫煙丫鬟身上。這也沒什麼不可以的。
-
7 # 誰和蒲公英有約定
在小說的第二十九回中,賈母身邊的丫鬟中又出現了一個珍珠,這絕對是作者的一個疏忽。
襲人雖然在寶玉身邊工作,但她的工作關係一直是在賈母那裡的
襲人是賈母身邊的一等丫鬟,她的原名叫珍珠,這個名字很符合賈母這個老太太的口味,和賈母的另一個丫環琥珀的名字,也正好湊成一對兒。
賈府裡什麼級別的主子,能用幾個一等的丫鬟,都是有一定的規矩的,不能亂來。賈母身邊有八個一等的丫鬟,王夫人身邊有四個一等的丫鬟,而年輕的小姐、少爺們的身邊,最高只能有二等的丫鬟,是不能夠配備一等丫鬟的。
賈母因為疼寶玉,所以才把身邊的一等丫鬟襲人“借調”到寶玉那裡去工作,這隻能是借調,如果真給了寶玉,那就對寶玉的姐妹和兄弟不公平了。
鳳姐笑道:"襲人原是老太太的人,不過給了寶兄弟使。他這一兩銀子還在老太太的丫頭分例上領。如今說因為襲人是寶玉的人,裁了這一兩銀子,斷然使不得。若說再添一個人給老太太,這個還可以裁他的······”
這隻能是因為作者還沒有來得及對小說做細緻的修改,就過早的去世了。
類似於這樣的小紕漏,在小說中還是存在著很多的
就拿珍珠這個丫鬟的名字來說吧,明顯是重了榮國府長子賈珠的名字了,賈珠的兒子賈蘭都這麼大了,那賈珠就肯定比襲人的年齡要大,賈母是不會這麼給自己的丫鬟取名字的。
小紅的原名叫紅玉,因為重了寶玉、黛玉名字中的“玉”字,才改成了叫小紅的呢。
還有,趙姨娘姓趙,可是她的孃家侄子,小說中卻明明白白地寫著叫錢槐,連姓氏都對不上了。
不過,這些都是小說中的一些不起眼的小毛病,不但瑕不掩瑜,有時候這些小紕漏,還能夠為我們研究《紅樓夢》帶來一些幫助呢。
襲人是《紅樓夢》中除了四大主角之外戲份最多的丫頭,她的身份不高可是卻有很大的作用,在賈母身邊得到賈母的提拔,照顧湘雲得到湘雲的一直唸叨,照顧寶玉得到寶玉的依賴和信任。襲人在紅樓夢中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襲人除了這一些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事,她在賈母身邊出現了一個同名的姑娘。襲人的本名叫做珍珠,《紅樓夢》中很少出現同名的情況,那麼為什麼會出現另一個珍珠呢?這也是人生何處不相逢的緣分。
賈母叫習慣了這個名字,那麼其他的丫頭改成了她的名字,這也是正常的事情。丫頭們的名字都是根據主人們的喜歡可以隨時來變化了,襲人從小就在賈母身邊長大,賈母叫她“珍珠”這個名字就比較順口了,她突然的離開賈母就會不習慣。
賈母身邊的人自然要為了賈母的方便來行事,所以這個時候只能是丫頭改名來遷就賈母,而不會是賈母習慣少了一個人,所以再有其他的丫頭沿用襲人的名字也是可行的。
既然大家的名字都是成對出現的,那麼襲人如果叫“珍珠”的話,那麼後邊也不可能會再出現一個叫“珍珠”的姑娘,所以這就很有可能的原因就是襲人的在賈母身邊的名字不是“珍珠”,她有別的名字。因此這樣一來後續再出現一個叫做“珍珠”的姑娘也正常。
曹公為賈母寫丫頭的時候,他給賈母的都是“鴛鴦和琥珀”這樣的名字的姑娘。因為襲人的名字很早就被改成了“襲人”,這個時候他忘記了“珍珠”這個名字早就給襲人了也是正常的事情。而且“珍珠”這個丫頭出現的場合很少,就是偶爾出現那麼一次,所以這個時候就很難發現寫重了她們兩個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