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自己的世界430

    說到卷卷,恐怕外地沒這個風俗的人不瞭解,它的來源是什麼,我們本地人也不一定全瞭解,我在我前幾年從舊書攤上淘來的一本名叫“人是太空人的試驗品”(順便說一下,這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好書,是首都師範大學名叫李衛東的博士寫的,他的觀點可以改變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看法)書中才看到唯一關於“卷卷”來源的介紹,原來卷卷是女媧補天后,有些地方沒補嚴,她讓她造的人們在正月二十這天 吃“年粑”便可把天補齊,書中說中原現在還有民謠“二十把粑煎,吃了好補天,麥子結雙吊,谷堆冒尖尖”,據我所知,中原好像已經沒有二十吃“粑”的習俗了,倒是我們黃土高坡上這個習俗保留了下來。

    卷卷”的做法很複雜,先把白麵攪成微稠的麵糊,在餅鐺上攤成薄餅,把薄餅切成三角形(就是一個園餅切三個),捲上用肉、蓮菜、胡蘿蔔、粉條、豆芽(全是熟的)做的餡,餡中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那就是韭黃。在以前沒有反季節蔬菜時,這韭黃可來之不易。它是我們這兒河西山腳下泉水流出的地方出產的,泉水是冬暖夏涼的,冬天人們在泉水流經處,用箔搭起,上面撒土種上韭菜,俗稱“空心田”。到正月二十時,韭菜剛長出四、五寸,還是黃色的,故稱“韭黃”。在從前整個冬天北方看不到綠色,新鮮蔬菜更是罕見,故卷卷中的韭黃是個提神的東西。卷卷包好後,吃時要用油煎熱,那韭黃加熱後微生,在這嚴冬後吃起來鮮美異常,彷彿春天一下子來到了心裡,來到了眼前······。

    從前二十吃卷卷吃前要先把卷卷敬放在糧倉敬上,叫“添倉”,(不像現在人什麼都不敬,只知道吃,我一向認為,一個民族什麼都不敬畏,是很可怕的)鄉間有俗語“吃了二十的粗骨jua,才能安心實意做人家”,這裡的“骨jua”是當地土話,那“jua"念“舉啊”兩字相切的音,原指以前紡線前用棉花搓成的棉條,因卷卷形狀像它故有此語。這是說,吃完卷卷後,二十後,年,就過完了,人們就該準備春天的勞作了,又該迎接自己的又一個年輪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一個人去拍攝風光,如何把自己融入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