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嫣然

    很高興為你解答,我認為乙肝父嬰傳播也有可能,不是沒有的,但也不能排除,乙肝男性,其實精子中可以檢測出乙肝病毒,隨著精子進入卵細胞,雖然母親沒有,但形成胚胎過程,病毒也在增值,其實阻斷乙肝父嬰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孕前干預,也減少傳播率,生下健康寶寶。

  • 2 # 肝膽外科醫生劉波

    乙肝是傳染性疾病。

    乙肝的父嬰傳播是指,男性如果患上了乙肝,乙肝病毒會被精子攜帶,一旦這種帶病毒的精子和女性的卵細胞結合,就有可能使後代成為乙肝的攜帶者。除此之外,在女性懷孕期間。如果進行性行為,或者發生某些比較密切的接觸,也有可能間接地導致乙肝病毒的父嬰傳播。父嬰傳播雖然存在,發生的機率卻非常小,但我們也要重視起來。一旦發生,就算嬰兒出生時立刻注射疫苗也無濟於事,這是一種病毒的垂直傳播。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預防這樣的父嬰傳播呢?

    首先,最重要的途徑就是婚檢。婚前進行檢查,就是為了確保夫妻雙方沒有科傳染的遺傳病。乙肝病毒的檢查是十分有必要的,這樣可以防止乙肝病毒傳染的風險。如果在檢查過程中,發現男性患有乙肝,那麼女性則需要接種疫苗,這樣的話帶有病毒的精子和卵細胞結合時,女性的抗體就會生效,就不會產生帶病毒的受精卵,也能保證下一代不會患上乙肝了。

    當然,父嬰傳播乙肝病毒的途徑除了精子外,還有可能是孩子出生後,由於沒有抗體免疫,而父親又是攜帶者,過多的親密接觸也有可能導致乙肝的傳染。因此,在孩子出生的時候,就應該及時注射免疫球蛋白,這樣才能有效地預防乙肝。

  • 3 # 詭鏡

    父嬰傳播也是乙肝病毒傳播的一個主要途徑,肝功能和HBV-DNA都正常的話,是可以要孩子的,只要在計劃懷孕之前妻子接種乙肝疫苗並且要產生乙肝表面抗體,這樣儘可能的降低傳播的機率。

  • 4 # 檢驗科易醫生

    中國是一個乙肝大國,保守估計有乙肝病毒的攜帶者約為兩億左右。很多朋友可能都會說現在社會進步了,生活環境和醫療環境都得到了明顯改善,剛出生的寶寶也都有接種乙肝疫苗,可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乙肝患者呢?

    其實大部分的乙肝患者都是90年代以前感染的。為什麼這麼說呢?那個時候的醫療環境、醫療衛生都比較混亂。共用一次性的注射器、獻血環節管理不嚴格、母嬰傳播沒有做到及時的阻斷、加上治療和干預的藥物匱乏使感染乙肝病毒的人群越來越龐大。

    乙肝的三大傳染途徑:血液傳播、性接觸傳播、母嬰垂直傳播。其中因母嬰垂直傳播而感染乙肝病毒的約佔了50%左右,血液傳播約佔30%左右,性接觸傳播只佔到了20%左右。

    性接觸傳播也包括了日常生活中的密切接觸。父親與嬰兒之間發生的傳染因素,不存在垂直傳播,血液傳播的機率也極低,那麼就只有密切的生活接觸傳播了。那麼父親與嬰兒的哪些接觸屬於密切接觸呢?

    我們知道乙肝病毒是可以存在於人體的淚液、唾液、汗液、精液和血液當中的,但病毒的含量很低。父親的乙肝病毒數量高、傳染性強,在與寶寶親吻或擁抱當中,自己的汗液,唾液接觸到了寶寶破損的面板、粘膜等,寶寶就有病感染的可能。最重要的是父親有傷口出血時,在接觸嬰兒破損的面板、粘膜時,寶寶的感染機率更大。

    如今乙肝疫苗已經屬於免費接種專案,全國都已經推廣。只要嬰兒出生後及時接種了乙肝疫苗,按療程和劑量注射完之後機體會產生乙肝抗體,從而保護自己不被乙肝病毒感染。

  • 5 # 寶寶小幫手573414922

    一般不會透過父親遺傳,如果母親患病,則傳染的可能性較大。 建議按時接種疫苗,加強保護,減少密切接觸的機會,減少感染的機會,接種疫苗後要檢查是否產生抗體。乙肝不是遺傳病,而是一種傳染性疾病,是由乙肝病毒侵入人體引起的。要知道,遺傳性疾病和傳染性疾病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遺傳性疾病的標誌是透過基因來完成,也無法透過免疫來預防.而乙肝顯然屬於傳染病,建議乙肝病毒攜帶者積極的治療,也防止傳染給他人

  • 6 # 健康大雜匯

    乙肝可以母嬰傳播也有父嬰傳播。

    在男性乙肝患者的精子中可以檢測出乙肝病毒DNA,病毒存在於精子頭部的細胞漿中,受精時進入卵細胞,儘管母親沒有乙肝,但是,這種受精卵在形成胚胎的過程中,乙肝病毒也在不斷增殖,其胚胎髮育形成的嬰兒就會成為乙肝患者或者乙肝攜帶者,這種乙肝病毒的傳播方式就是父嬰傳播。

  • 7 # 醫學慕課

    乙肝會透過父親傳播給嬰兒的。因為:第一、如果父親是乙肝病毒攜帶者或者正處於乙肝病毒的活動期或者複製期,而且經常用自己的吃飯的碗或者筷子給嬰兒喂輔食就會將自己身體所攜帶的乙肝病毒傳播給嬰兒!由於嬰兒這個時候正處於長身體的時候,身體各個系統及器官發育還不完善,尤其是身體的免疫系統更不完善,抗病毒能力較差,一但遇到乙肝病毒的入侵根本不能將其消滅,只能任其發展!

    第二、如果父親是乙肝病毒攜帶者或者正處於乙肝病毒的活動期或者複製期,而且經常用自己的嘴吻一下嬰兒的嘴有可能就會將自己身體所攜帶的乙肝病毒傳播給嬰兒!臨床上有的嬰兒莫名其妙的的出現了新生兒黃疸,臨床症狀特別嚴重,比如孩子哭鬧不吃奶、不吃輔食、面板特別黃(比新生兒生理性黃疸的面板要黃的多),抽血化驗肝功發現轉氨酶特別高,肝功能非常差,給予口服治療新生兒黃疸的藥物及護肝保肝的藥物效果不好,導致醫生也束手無策,結果不到一週時間就發現嬰兒就出現了肝硬化,才知道原來孩子得了乙型肝炎,對父母親進行傳染病篩查發現父親患有乙型肝炎,再三詢問父親才記起來他一週前吻了嬰兒的嘴,最後後悔莫及!

    第三、由以上兩點可以看出乙肝會透過父親傳播給嬰兒的,那麼如何防止父親將乙肝傳播給嬰兒呢?在孩子出生後一定要給父親做傳染病篩查,只有透過篩查確定父親沒有傳染病再讓父親照顧孩子,如果透過傳染病篩查發現父親患有乙肝,最好將父親和孩子隔離,將父親用過的東西絕對不能在給孩子用(比如父親用過的碗筷、毛巾、牙刷、牙缸等)。

  • 8 # 蔡晧東醫生

    乙型肝炎早已有了非常安全有效的疫苗,並且已經納入中國兒童的計劃免疫,所有兒童出生後24小時內都要接種乙肝疫苗,並在出生1個月和6個月完成第2針和第3針乙肝疫苗。在這種情況下,乙肝的“父嬰傳播”已經成為“過去時”!

    新生兒接種第1針乙肝疫苗後,乙肝表面抗體(抗HBs)的陽性率(≥10mIU/ml)為16%~40%;接種第2針後,陽性率升高到80%~95%,接種第3針後,98%~100%的孩子都產生了10 mIU/ml以上的抗體量[1]。孩子有了抗體,無論乙肝父親病毒複製與否,都不會被感染。

    乙肝病毒不會透過消化道傳播,乙肝父親給孩子餵飯、親吻孩子不會傳播乙肝病毒。乙肝病毒的傳播途徑是血液傳播,在沒有疫苗的時代,確實有乙肝“父嬰傳播”,乙肝父親把病毒傳播給孩子的主要途徑是生活中的微創傷。接種疫苗後,孩子有了抗體,生活中的微創傷也不會傳播乙肝病毒了。大家可以去世界衛生組織的網站看一看,“父嬰傳播”從來沒有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乙型肝炎的傳播途徑。在2012年以前的世界衛生組織網站上,乙肝的傳播途徑有4條:經血液傳播、母嬰傳播、性傳播和兒童間密切接觸傳播。而2012年以後的網站上,兒童間密切接觸傳播則被刪除。現在,無論是世界衛生組織,還是中國及世界全中國的乙肝管理指南,均建議乙肝媽媽餵奶。乙肝媽媽都可以餵奶了,乙肝爸爸親吻孩子,給孩子餵飯都不行嗎?

    精子更不會把乙肝病毒傳播給下一代!如果精子給造成乙肝的“父嬰傳播”,那麼,早在精子和卵子結合的時期,胚胎就已經被感染。如果這樣,則乙肝父親的後代必無一倖免。有研究顯示,乙肝病毒有高度的嗜肝性,在精子等其他細胞內無法複製、生存,所以,精子造成“父嬰傳播”的可能性根本不存在。

    中國浙江台州醫科大學發表在2012年的《國際傳染病雜誌》上的一項乙肝父嬰傳播的研究[2]。他們在2008-2010年對164例單方感染乙肝病毒的父親和407對雙方都有乙肝病毒感染的夫婦進行了後代乙肝病毒感染的研究。在懷孕期間,他們對孕婦進行羊膜腔穿刺術或臍帶穿刺術,檢測胎兒有無感染乙肝病毒的證據。在產後,他們對孩子進行了長達一年的隨訪。結果顯示,沒有一例胎兒在子宮內檢測到乙肝病毒DNA陽性,能檢測到乙肝病毒標記的胎兒經過分析均來源於母親,無一例來源於父親。孩子出生後經過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聯合免疫,隨訪到1歲,98%的孩子阻斷成功,而父親單方感染乙肝病毒的後代沒有1例阻斷失敗。他們的結論是:乙肝病毒透過精子攜帶感染孩子是不可能的,特別是在已經實施乙肝疫苗常規接種的地區。

    精子不會攜帶乙肝病毒,但精液則有可能攜帶病毒。精液攜帶病毒只會引起乙肝的性傳播,因為精液不會跟隨精子與卵子結合。所以,男性有乙肝,女性應當接種乙肝疫苗。女性接種乙肝疫苗併產生抗體後生育,抗體可以透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胎兒可因此獲得乙肝的先天性免疫,孩子一出生體內就存在乙肝抗體,根本不怕乙肝父親!

    再不要說乙肝可以“父嬰傳播”了!再不要用乙肝“父嬰傳播”去嚇唬乙肝準爸爸了!所謂的乙肝“父嬰傳播”已經成為“過去時”!在乙肝疫苗時代,中國14歲以下的兒童乙肝病毒的感染率已經下降到<1%,4歲以下的兒童僅0.32%,只要我們繼續加強乙肝的母嬰阻斷,我們的下一代有望在不久的將來消滅乙型肝炎!到那裡,我會再寫一篇文章,告訴大家:乙肝“母嬰傳播”也成為“過去時”啦!

    References

    [1] Atkinson W, Wolfe S, Hamborsky J. 疫苗可預防疾病:流行病學和預防(第12版). 2012. 第1版.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72.

    [2] Cai QX, Zhu YY. Is hepatitis B virus transmitted via the male germ line? A seroepidemiological study in fetuses. Int J Infect Dis. 2013. 17(1): e54-8.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韓國釜山著名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