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野草的沉思

    《蘭亭集序》,論文,普普通通。論字,卻冠絕古今,書家皆稱好。

    所以,《蘭亭集序》流傳至今,在字,不在文。

  • 2 # 拂硯

    公元353年(晉穆帝永和九年)農曆三月初三,王羲之在會稽山陰的蘭亭,與名流高士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舉行風雅集會。

    與會者臨流賦詩,各抒懷抱,抄錄成集,大家公推此次聚會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寫一序文,記錄這次雅集,即《蘭亭集序》。

    有用“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描寫了作詩時的情景,指明瞭《蘭亭集》是一部遊宴詩集,有眾多的作者,詩是即席之作;結尾以“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說明成書的經過,又以“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指出本書的意義。

    《蘭亭集序》文字燦爛,字字璣珠,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優美散文,它打破成規,自闢徑蹊,不落窠臼,雋妙雅逸,不論繪景抒情,還是評史述志,都令人耳目一新。

    雖然前後心態矛盾,但總體看,還是積極向上的,特別是在當時談玄成風的東晉時代氣氛中,提出“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尤為可貴。

    人與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過一生。有的人在室內暢談自己的胸懷抱負;就著自己所愛好的事物,寄託自己的情懷,不受約束,放縱無羈的生活。

    雖然各有各的愛好,安靜與躁動各不相同,但當他們對所接觸的事物感到高興時,一時感到自得,感到高興和滿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將要到來。

    等到對於自己所喜愛的事物感到厭倦,心情隨著當前的境況而變化,感慨隨之產生了。

    過去所喜歡的東西,轉瞬間,已經成為舊跡,尚且不能不因為它引發心中的感觸,況且壽命長短,聽憑造化,最後歸結於消滅。古人說:“死生畢竟是件大事啊。”怎麼能不讓人悲痛呢?

    每當我看到前人興懷感慨的原因,與我所感嘆的好像符契一樣相合,沒有不面對著他們的文章而嗟嘆感傷的,在心裡又不能清楚地說明。

    本來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說法是不真實的,把長壽和短命等同起來的說法是妄造的。後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呀!

    所以一個一個記下當時與會的人,錄下他們所作的詩篇。縱使時代變了,事情不同了,但觸發人們情懷的原因,他們的思想情趣是一樣的。

    後世的讀者,也將對這次集會的詩文有所感慨。

    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本來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來的說法是不真實的,把長壽和短命等同起來的說法是妄造的。

    《蘭亭集序》是王羲之五十而知天命之時的力作,其書法成就和文章,當為國粹,引後世之人敬慕!

    作者將自己的人生感悟,和卓絕思考,留墨寶於當世名流,乃千古華章,不是悲觀,而是達觀。

  • 3 # 大千雲閣

    蘭亭集序流傳久遠,跟悲觀沒啥關係。其實蘭亭集序所言也談不上悲觀。倒是可以說是達觀樂觀。

    像永和九年名垂千古,也不在年號如何。而是因為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行書,在中國文化藝術史上無可辯駁無可置疑的絕頂高度!

    作為天下第一的書法作品,蘭亭集序璀璨奪目,文采斐然。兩相輝映,流傳久遠理所應當。

    如若不然,我們的文化要流傳什麼呢?

    蘭亭集序

    【作者】王羲之 【朝代】魏晉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 4 # 聚升堂

    悲觀嗎?不覺得。倒覺得說了半天,啥也沒說,嚴重符合時代背景,所以書法才有看頭兒。概括來說就是形式主義的去形式主義,用形式否定內容。哲學思想認為一個事物包涵自身的對立面則容易久長,蘭亭序是典範!

  • 5 # 子衿書法

    《蘭亭序》悲觀?我們的文學水平,僅僅停留在識字的階段,看見痛,便是痛苦,看見生死,便是生死便是生死離別,看見嗟悼,便是悼念,看見悲,則是悲哀。這樣的話,《蘭亭序》確實是悲苦哀傷!然而,你錯了,《蘭亭序》一丁點兒悲觀的情緒也沒有。

    興盡悲來,人生苦短,這是人在樂極之後常有的感慨。如《滕王閣序》中的"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在古代文言文裡,悲,表示的是一種失落,憐憫之情。樂極生悲,在《蘭亭序》中表達的是每當看到古人的故事,他們的高興和感慨,都如符契一樣和自己相合,嗟嘆之情不能釋懷。雖然知道人有一死,長生不老為虛妄之想。因此,把今天的參與盛會的人和他們的詩作記錄下來,待後世的人們看到此文的時候,也會產生和我現在的感慨。

  • 6 # 鼎湖挺漢

    蘭亭的悲觀都是古代文人應有之義,悲春傷秋無傷大雅,況且那都是全人類之悲,討論的是人生天地間的意義。魏晉名流,醉於玄學,離心近,離世遠,也就是唯心主義的上風。劉伶抬棺醉酒,楊朱分路而哭,都是現在不能入其情,我們全當讀者。你想,要是好朋友分手了可能就是最後一面,你也會傷心,這就是當時的條件。蘭亭不光有愁緒,也有英才的文章,飄逸的書法,所謂知己難求,古人追捧是為名士風流,今人麼,可能覺得是珍寶吧。

  • 7 # 毛伯鋒

    好的文學作品之所以能流傳千古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後人能與此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美好的事物總是稍縱即逝,好景不長,人生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對自我的存在有自覺的人常會出現如此感慨。

    蘇軾夜遊赤壁,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把酒臨風,此樂何極!可轉眼間,悲從中來,嘆人生寄蜉蝣於天地……

  • 8 # 茶與紫砂得兼—碧玉軒

    一是最好的行書字帖。書法博大精深,是國粹,是中國特有的文化。

    二是王羲之差不多50左右時寫的。五十而知天命,蘊含對生命的思考。仰俯之間,以為陳跡。和蘇軾的“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秦時明月漢時關。等等。寫人只是“滄海之一粟”。寫出中國文人對生命的思考。不存在悲觀。

  • 9 # 千萬盞街燈為我點亮2

    “好的文學作品之所以能流傳千古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後人能與此產生情感上的共鳴。美好的事物總是稍縱即逝,好景不常,人生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對自我的存在有自覺的人常會出現如此感慨。蘇軾夜遊赤壁,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把酒臨風,此樂何極!可轉眼間,悲從中來,嘆人生寄蜉蝣於天地…...”

  • 10 # 蔣新國

    眾所周知,《蘭亭集序》以“悲”貫穿始終,那是什麼原因讓它備受推崇,流傳不衰呢?

    具體說來,《蘭亭集序》有三個獨特之處。

    一,作者的獨特經歷和感悟。

    王羲之,字逸少,號澹齋,東晉琅琊(今山東臨沂)人,由於卓越的書法成就,而被後人尊為“書聖”。

    王羲之出身官宦世家,位居太守的父親在書法領域造詣頗高。這種書墨家風對年幼的王羲之有著深刻的影響。可惜後來,父親王曠帶兵北伐,兵敗後奇妙失蹤。王羲之成了地地道道的孤寡兒童。

    七歲開始學習書法,十歲時就練出了一手好字,受到族人和鄉鄰的刮目相看。據說,他練習書法已達到廢寢忘食的地步:走路時在身體上練習運筆,把衣服都劃破了。吃飯時想著寫字,把墨汁都吃到了嘴裡。在河邊研墨習字,河水都變成了黑色……

    《書斷·王羲之》有載:

    晉帝時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筆入木三分……

    王羲之在木板上作書法,然後工匠依字雕刻。可令人吃驚的是工匠連刻數刀木板仍留有墨跡,原來王羲之的字已深深浸入木板內部。

    這就是“入木三分”的典故由來。可見,王羲之的勤學苦練已經把身心與書法凝聚成一個有機的力量體。

    晉明帝太寧三年,王羲之按貴族子弟出仕慣例,以祕書郎起家開始了仕途生涯。先後出任太守,參軍,刺史,右將軍,內史等職。但面對東晉王朝的昏庸和官場的腐敗,剛直不阿的王羲之於永和十一年,攜帶子女家人憤然辭官……

    《蘭亭集序》就是他卸官歸隱前的憂世之作。

    二,作品獨特的書法魅力。

    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鬆。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迴雪……

    後人喜歡用曹植《洛神賦》裡的詩句形容王羲之的書法特色。個人感覺王羲之書法的獨到之處可歸納如下三點:

    1)順應歷史潮流,刪繁就簡,開闢了書法新里程。

    魏晉書風延續了秦漢舊體篆隸的繁瑣與生澀,這與社會實踐中漢字日趨簡化的趨勢形成矛盾。

    王羲之打破傳統禁錮,把漢字的簡化與書法創作融為一體。由於字型的簡化擴大了書寫空間,更利於運筆回鋒。所以倍受推崇,字型也得到廣泛流傳與仿效。

    正因為字型的刪繁就簡,實用性增強,才為《蘭亭集序》注入了旺盛的生命力。

    羲之少學衛夫人書,將謂大能;及渡江北遊名山,比見李斯,曹喜等書;又之許下,見鍾爵,樑鵠書;又之洛下,見蔡邕《石經》三體書;又於從兄洽處,見張昶《華嶽碑》,始知學衛夫人書,徒費年月耳……遂改本師,仍於眾碑學習焉。

    從王羲之的這段自述可以看出,衛夫人只是他的啟蒙老師,真正所成是得益於他不斷開拓視野,博採眾長,精心研磨,直到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

    他勤學的最大優點在於“不拘泥於古,不背乎於今”。臨摹碑帖從不依葫蘆畫瓢,而是以自己的感知變通學用。取其神而不效其身,被動變主動,讓他人的筆法神韻為自己服務。

    比如鍾繇的隸書,筆力外拓,分勢強勁。王羲之則以自己的體會“損益運用”,取其形而減其勢,把分勢迂迴斂藏。再如張芝的草書以遒勁張揚見長,王羲之則“剖析折衷”,將其筆勢以柔克剛,鋒芒屈伸恰到好處。

    縱觀《蘭亭集序》其筆法融合百家,隸篆楷草行集一體,而且藏鋒、稱飾、掛筆回鋒,牽絲、映帶、方圓轉化,橫波、挑波等等,無不是藏而不露,變換神奇。形成了《蘭亭集序》的獨特魅力。

    文而不華,質而不野,不激不厲,溫文爾雅。

    這是對王羲之書法的基本概括。王羲之注重筆法的剛柔相濟,線條的靈活運用。書體形散神正,獨有“敬側,揖讓,對比的架構美感”。其筆勢更是平和自然,委婉含蓄,遒美健秀,瀟灑飄逸。

    這些都具備“中和之美”,符合樸素的傳統審美需求,使得《蘭亭集序》的書法造詣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王羲之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寫出的《蘭亭集序》。

    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位軍政高官,在山陰蘭亭“修禊”,會上各自作詩,《蘭亭集序》就是為他們的詩集寫的序文。

    1)《蘭亭集序》風格樸實,意味深長。

    《蘭亭集序》是王羲之的散文代表作,也是魏晉駢文中的經典。與當時盛行的雕章啄句,華麗虛浮文風形成了鮮明對比。

    作者通過對一場宴會的聚與散,想到了死與生的悲歡。感嘆世事無常,命運無奈,淋漓盡致地抒發出了對現實的憤懣之情。

    可以說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切中了當時的社會熱點,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廣泛共鳴。使得作品不斷傳抄吟誦,經久不衰。

    ……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查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群賢畢至,少長鹹集”僅僅八個字,就形象的描繪出赴會人員的結構和氣勢。

    “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更生動的傳遞出隱藏資訊——人類在宇宙中是多麼的渺小,這些參加宴會的高官在朝廷眼中是多麼的微不足道……

    考究的駢文偶句,頓挫的散文長短句,簡潔明快的詞藻,琅琅上口的韻律節湊,使得讀者對《蘭亭集序》愛不釋手。

    3)《蘭亭集序》以樂引傷,以傷引痛,以悲貫穿始終,達到了觸景傷情,對映現實的寫作目的。

    《醉翁亭記》是借“醉翁之意不在酒”,表達一種與民同樂的積極心態。《岳陽樓記》則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而抒發愛國憂民的情懷。唯獨《蘭亭集序》是以“悲”貫穿始終,這充分顯示出作者對東晉政權的失望,以及對現實的無奈。

    這種感悟和認知符合當時中下階層的主流意識,所以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綜上所述,因為卓越的書法成就,不俗的文學魅力,再加上作者獨到的感悟和經歷,這才讓充滿悲觀情緒的《蘭亭集序》得到廣泛流傳,而且經久不衰……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 11 # 手機使用者墨海聽濤

    《蘭亭集序》能流傳至今而長盛不衰,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書寫行雲流水,號稱天下第一行書。二是文章文采斐然,字字珠璣,內涵豐富深刻。

    行書《蘭亭集序》,是王羲之在微醉狀態下奮筆疾書,一揮而就。行筆飄逸灑脫,俊美秀麗。此行書具中和之美:不肥不瘦,動中寓靜,方圓並用,剛柔相濟,疏密得宜,奇正相錯,骨肉相連,從而表現出一種"不激不厲,而風規自遠"的藝術境界;有自然之美:該行書能將人工美與自然美和諧地統一起來,他強調於法度和規律中獲得創作中的自由,這是一種"從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王國的境界;有變化之美:該行書神奇變化,出沒無窮。全篇327個字,一氣貫注,其中20個之字,八個1字,皆能隨勢而變;富剛柔之美:字形妍美,體勢雄強,於蒼勁中姿媚妖出,從而表現出一種飄逸蕭灑,精勁遒健的自然風度,且能靜中寓動,有"龍跳天門,虎臥風闕"之勢。

    王羲之的書法藝術對後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他開宗立派,幾乎籠罩了中國一千餘年的整個書壇。

    《蘭亭集序》通篇著眼死生二字,於悲傷感慨中透露出對生活的熱愛。筆端富於感情,思緒萬千,低迴曲折,顯而不露,深而不晦。文筆流暢灑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有一幫人在背後打聽你,跟誰都是啥關係,不知道是什麼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