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末日倉鼠
-
2 # 妖鬼雜談錄
在中國,皇室家族有著高高在上的地位和榮耀,在其他很多國家到現在依然有著皇室的存在,比如日本、英國等等。
日本皇室已經綿延了千年,君主不但稱皇帝,還要有「天皇」的稱號,字面上比中國皇帝還要高一格。
所謂天皇空有名號,掌權的次數屈指可數,最低股的是哪怕二戰時期,天皇大權在握依舊有少壯派搗亂,尤其是不少對外作戰就是典型的先斬後奏,贏了升官發財,輸了自殺謝罪。然而一大堆人“幫”天皇擴大戰場後,多面作戰,越來越麻煩,完全的失控。
日本的天皇除了國家的元首,統治者(即使是名義上的)這類政治身份還有一個宗教身份那就是“神”。
歷代天皇都是天照大神的後代,沒斷過,神的後代當然也就是神。到了現代即使天皇已經放棄了神的身份,血統也有可疑,甚至有可能是北韓後裔,但只要日本人還相信,對這個認識就不會有變化,宗教嘛,只要有人信就行。
其實日本皇室那些所謂【逼格很高】的稱號,是因為他們自詡為【神族】。神族自然需要一些不一樣的稱號。
唯一一個比耶穌還要古老的王室,萬世一系的天皇日本皇室是有記載以來時間最長、最完整、從未斷絕過的皇室。據考證日本皇室建立於公元前660年,神武天皇是日本第一位天皇。無論日本的政府如何變化,即便是在日本幕府統治時期,日本皇室依然作為名義上的國家領袖而存在,因此在經過兩千年的發展過程中,日本天皇作為日本的精神領袖早已是深入了日本的方方面面,影響極其深遠。由於皇室成員是傳說中神的一族,所以沒有姓氏,沒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不受日本的戶籍法律管理,而由專門制定的《皇室典範》來規範他們的日常生活。
日本皇室包括天皇家(內廷皇族)及外圍皇族。下圖為日本皇室的構成:
天皇:不是實際的統治者,而只是一個象徵。
作為日本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的稱號,稱號源於中國道教,道教出於史官,故“天皇”並非道教神仙體系中的虛擬仙號,而是出於史書。
現在,天皇是日本國君主的稱號,日本國家元首和國家的象徵。天武天皇因喜歡道教而使用“天皇”作為君主的尊號。
天皇不妨礙重臣掌握實權,控制朝政;無實權就不會犯什麼大錯,也不會成為社會矛盾的焦點,這有利於維護天皇制的長久性和國民對天皇的精神信仰。
久而久之天皇也就被神化為日本統一與永存的超凡脫俗的象徵,近乎宗教信仰。
皇室成員沒有姓,只有名字1868年明治維新以前的日本平民也是不準有姓的,只有貴族統治者才有資格被封賜有家號、稱號、官職、爵位等姓。因天皇曆來被尊為“神”,所以天皇及皇族就不能有姓了。明治維新以後,日本政府實行戶籍管理制度。為登戶口造戶籍,才准許平民有姓。但“神”樣的天皇及皇族是個特權家族,不在戶籍法管轄範圍被,所以至今依然無姓。
皇室成員的名字有一個顯著特點,就是男人帶“仁”字,女人帶“子”字。例如明治天皇名睦仁、大正天皇名嘉仁、昭和天皇名裕仁、現在的今上天皇名明仁,皇太子名德仁;德仁獨女叫愛子,文仁兩個女兒叫真子佳子,她們的姑姑叫清子。
目前日本的五大宮家均為大正天皇的後代所設,分別是:秋筱宮、常陸宮、三笠宮、桂宮和高圓宮。除了皇太子之外,其他皇子在成年或成婚後,會經宮內廳批准建立一個宮家,譬如秋筱宮文仁親王的宮號是“禮宮”,成年後建秋筱宮。
如今的日本皇室家族分為內廷皇族和外圍皇族。內廷皇族
內廷皇族比較有講究,內廷皇族包括天皇夫婦和皇太子一家,天皇夫婦合稱“兩陛下”,天皇稱為今上天皇(日本國內稱呼)或者“名字+天皇”(國外稱呼,如明仁天皇),皇后則是“名字+皇后”(如,美智子皇后),皇太子及太子妃合稱“皇太子及妃殿下”,皇太子稱“名字+皇太子”(如德仁皇太子),皇太子妃稱“名字+妃”(如雅子妃),皇太子夫婦子(女)稱“稱號+名字+(內)親王+殿下”(如敬宮愛子內親王殿下)或者“稱號+殿下”,皇族內部可直接稱呼名字。
日本皇室成員具有嚴重的高低貴賤等級之分。皇太子德仁的獨女愛子沒有宮殿名稱,那怎麼喊,太子早給自己女兒賜了宮號——敬宮,也只有太子的嫡親孩子才有這樣的特權,皇室男獨苗悠仁也沒有這個待遇,愛子的全稱是敬宮愛子內親王。
2001年出生的她是德仁夫婦兩人婚後7年的愛情結晶,她是個試管女嬰,她的宮號和名字都出自中國儒家經典《孟子》,據宮內廳介紹,“愛”和“敬”出典於中國古籍“四書五經”之一的《孟子·離婁章句下》中的“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這體現出日本皇室對我們中國古典文學的敬愛之心。
皇室唯一的宮號在愛子身上體現了皇太子德仁對獨女愛子的喜愛之情。在等級森嚴的日本皇室一般結婚時的男性才可以創立宮家,宮家的意思就是要當家作主,所以將來愛子會不會嫁出日本皇室,還是日後的德仁天皇招了女婿和女兒一起在宮中常住,這都是未知。
外圍皇族
外圍皇族,包括歷代天皇的兄弟、皇太子的兄弟,也就是直宮家(天皇嫡子創設的宮家),宮家男主人稱“名字+親王”(如文仁親王),宮家女主人稱“名字+妃”或者“宮號+妃”(如紀子妃)。現任天皇三代直系親屬,女子可稱為內親王(如真子內親王和佳子內親王),男子可稱為親王(如悠仁親王),現任天皇三代直系親屬之外的親屬,女子只能稱女王(如高圓宮憲仁親王的女兒典子女王),男子只能稱王。
天皇次子秋筱宮文仁親王的兒子悠仁親王,在學校裡就被同學和老師稱呼為秋筱宮悠仁,秋筱宮的長女真子就被成為秋筱宮真子,次女佳子就被稱為秋筱宮佳子了。曾有比較親切的同學喊秋筱宮佳子為佳子,還把這位日本皇室第一美女給喊臉紅了。而天皇堂弟已故高圓宮憲仁親王的幼女絢子女王,在學校裡就和佳子一樣,被稱為高圓宮絢子,這主要是因為她們是哪個宮家的就被喊成哪個宮後面加上她們的名字。
公主嫁人後,即脫離皇籍,隨夫家稱號或隨夫姓。按1947年制定的《皇室典範》,皇室公主結婚後,將放棄皇室身分,獲得皇家結婚贈金,並自動降為平民。
日本今上天皇明仁與皇后美智子的長女——黑田清子於2005年11月15日正式下嫁,放棄皇室身份,並獲得1.5億日圓的皇家禮金。
翌日,宮內廳長官在皇統譜中備案,她不再有皇室成員的特殊待遇,但獲得了與平民一樣的選舉權及被選舉權,一樣要繳稅,及可享醫療福利。
她的警衛警護即日起由皇宮警察本部交予警視廳管理,警視廳將繼續派便衣警員保護她。
婚後清子仍然與皇家保持密切交流。
根據日本現行的皇室典範規定,女性皇族無法繼承皇位,成年後也不像男性皇族能創設宮家,而降嫁後便自動脫離皇籍成平民,此外雖然由於日本皇室從1965年到2006年間沒有男子誕生,皇位在延續幾代之後面臨後繼無人的可能,因此日本國會曾經一度考慮修改皇室典範,允許女性皇族繼位,並容許其和平民結婚傳位給後代,或者恢復二戰之後廢除的宮家成員之後代的皇族身份,不過在天皇次子秋筱宮文仁親王的妻子秋筱宮妃紀子在2006年9月6日得子悠仁親王之後,修改皇室典範的程式被擱置。
在等級制度森嚴的日本皇室,稱號格調高低不說,其實背後隱藏著的是對身份、地位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