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碟上的資料是螺旋狀儲存的
然而上面資料的密度沒有非常嚴格的規定(標準只定了一個精度範圍)。
假如我現在有1000000000個位元組的資料要刻兩份
出來的兩份盤上,各測量一下第一個位元組到最後一個位元組的夾角(0-360,不管轉了幾圈)
最後兩張盤的夾角大機率差得很遠
並且技術上燒錄機是無法控制這個夾角的
(試想,你能把一張10000米長的紙條緊緊捲成一圈讓它的頭尾夾角是一個事先給定的數字嗎)
所以,這個夾角就可以用來反盜版了
並且為了加強難度並且減少誤判
我可以在這1000000000個位元組中找10000個點然後測量它的夾角
最後在讀取時核對他們
如果有20%以上的夾角不一樣就拒絕
我再講一下如何量產:
大規模生產光碟的技術
本質上就是先用特殊的燒錄機刻一個模子
然後像印報紙一樣把它印刷在塑膠片上
但由於這個圖片實在是太複雜了
目前的技術,拿到一個成品,是沒有辦法還原出模子的
並且
根據上面的燒錄誤差分析
即使是索尼的內鬼
在手頭有一個標準模子的時候
也不能再用同樣的資料做一個一樣的
上述一個技術特徵加上一個技術難點
是現代光碟防拷的通用技術
可以說是非常巧妙並且有效了
光碟上的資料是螺旋狀儲存的
然而上面資料的密度沒有非常嚴格的規定(標準只定了一個精度範圍)。
假如我現在有1000000000個位元組的資料要刻兩份
出來的兩份盤上,各測量一下第一個位元組到最後一個位元組的夾角(0-360,不管轉了幾圈)
最後兩張盤的夾角大機率差得很遠
並且技術上燒錄機是無法控制這個夾角的
(試想,你能把一張10000米長的紙條緊緊捲成一圈讓它的頭尾夾角是一個事先給定的數字嗎)
所以,這個夾角就可以用來反盜版了
並且為了加強難度並且減少誤判
我可以在這1000000000個位元組中找10000個點然後測量它的夾角
最後在讀取時核對他們
如果有20%以上的夾角不一樣就拒絕
我再講一下如何量產:
大規模生產光碟的技術
本質上就是先用特殊的燒錄機刻一個模子
然後像印報紙一樣把它印刷在塑膠片上
但由於這個圖片實在是太複雜了
目前的技術,拿到一個成品,是沒有辦法還原出模子的
並且
根據上面的燒錄誤差分析
即使是索尼的內鬼
在手頭有一個標準模子的時候
也不能再用同樣的資料做一個一樣的
上述一個技術特徵加上一個技術難點
是現代光碟防拷的通用技術
可以說是非常巧妙並且有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