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169188564904

      《山海經》事件”寫得更為詳盡。由於詳略得當,文章就顯得錯落有致,人物也顯得血肉豐滿。

      本文透過記敘“我”兒時與長媽媽相處的七件事,刻畫了一位雖然沒有文化、粗俗、好事,但心地善良,樂於助人,對生活有著美好希望,熱心幫助孩子解決疑難的普通保姆形象,表達了作者對長媽媽的尊敬、感激和懷念,祝願之情.

      共分七件事:

      1.長媽媽的名稱來歷 2.喜歡切切察察以及限制我的行動 3.睡覺擺“大”字 4 .懂得許多規矩和麻煩的禮節 5.講“長毛”的故事(或長毛攻城,她被擄去守城) 6.謀害我的隱鼠(可忽略) 7.給我買《山海經》

      魯迅在寫長媽媽時就既有簡筆,又有繁筆.第二部分寫“厭”長媽媽時略寫了她的羅嗦和對“我”的管制,而詳寫了她的睡相;這一部分寫“煩”長媽媽時略寫了長媽媽所教的生活中的一般“道理”,而詳寫了過年的“規矩”;第三部分寫“敬”長媽媽時,雖兩件事都用了繁筆,但第二件“《山海經》事件”寫得更為詳盡.由於詳略得當,文章就顯得錯落有致,人物也顯得血肉豐滿.

      欲揚先抑是本文構思上的一個重要特點.文章從一開始就表達出作者對長媽媽的厭煩和不滿,厭她羅嗦,厭她限制“我”的自由,厭她睡相不好;煩她規矩太多,煩她道理太多.就在讀者似乎感到長媽媽一無是處時,作者筆鋒一轉,詳細敘寫了兩件令他敬重的事.由於前面“抑”得太多了,後面的“揚”就給人以奇峰突起的感覺,人物形象霎時間就高大起來.現在我們再回過頭來探究一下本文的題目,看看作者有沒有什麼玄機在其中.“阿長”是作者在憎惡長媽媽時才這樣叫的,因此,“阿長”代表的是作者在文章前半部分所表達的情緒.“山海經”事件是徹底改變“我”對長媽媽看法的重要事件,也正因為有了“山海經”事件,“我”才真正由“厭煩”長媽媽變成了“敬重”長媽媽.因此,“山海經”是敬重長媽媽的代表性事件,“山海經”代表的就是文章後半部分所表達的情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更喜歡香港還是澳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