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暮有文化

    是啊,真的很奇怪,為何古代沒有鑑定指紋的技術,卻一定要犯人畫押呢?下面就聽北暮給大家扯一扯吧!

    最早的畫押並不完全是按指印。

    最初,人們都是透過簽字來證明一份文書的合法性。可是有好多人不會寫字啊,怎麼辦?於是有的人就只在上面畫一個圈來證明自己畫過押了,也有畫一個十字的,這也叫十字押。

    但是畫圈和十字押往往沒有多大的真實性,所以每當產生糾紛時,還是會看重指印和簽字。而且很多場合下,按完手印就說明法律效力已經成立,不能更改了。所以,很多官府出現那種刑訊逼供,也有些犯人為了逃脫罪責自斷指頭。

    後來標準的畫押改為大拇指,因為一旦大拇指斷掉,手基本算是廢了,那些逃脫罪責的人就得考慮一下,是斷手呢?還是認罪呢?

    對於科學技術發達的現代來說,比對指紋或許很容易,可是古代該怎麼弄呢?

    人工比對。其實古代不缺乏能人異士。那些辨識能力強大的人,往往可以做到這一點,對著兩個指紋進行觀察,看是否相同。而且古代有些地方也會進行採集指紋,造成冊,方便以後斷案用。有時,官府會讓犯人外一張薄紙上按下他的指紋,再比對文書上的指紋,看是否能夠重合,這也是一種方法。

    至於從犯罪現場提取指紋什麼的,北暮估計古代還沒有這種技術吧!

  • 2 # 老向沐浴國風哦

    用肉眼看唄,還能怎麼識別?

    古人很早就意識到了每個人的指紋都有其與眾不同之處,可以作為區別不同個體的證據。

    但是畢竟古代科技不發達、條件有限,沒法藉助各種先進儀器,只能憑肉眼識別了。

    早在史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了陶瓷指紋畫了,可見當時的人對指紋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了。至於將指紋作為識別不同個體的身份資訊,還是從宋慈的《洗冤錄》開始的。

    根據《洗冤錄》的描述,我們每個人的指紋都是不一樣的,同一個人即使手指受過傷再癒合,指紋的紋路還是不變,除非手指頭沒了。

    這樣一來,不就可以憑藉指紋來區別不同的人從而運用到案件中嗎?

    當然了,只能用肉眼識別,不知道會不會出差錯。畢竟人這麼多,指紋這麼多,有的指紋可能差別並不大,肉眼不一定能分得清楚,我還是覺得還是儀器比較靠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內心一直擔憂、恐懼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