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海苔飯糰

    這在心理學上稱為“利他行為

    我們經常會在網上看到消防員不顧自己生命危險去救助別人,即使這是一種職業,但保證自身安全又是每個人的本能,為什麼會經常出現很多偉大的幫助別人的事情呢?

    給大家介紹一個名詞叫做:親社會行為。

    親社會行為是指符合社會希望而對行為者本身並無明顯好處,而行為者卻自覺自願給行為的受體自覺自願帶來利益的一種行為。

    然而,根據達爾文的進化論,簡單來說,如果我們總是把自己置於危險的處境去幫助別人,那麼人類怎麼繼續繁衍呢?這樣的話,偉大的人和自私的人相比,是不是後代將會減少呢?透過這個疑問又有學者提出:親屬選擇這個概念,意思就是在面對危險時,人們可能會更加傾向於先救與自己有血緣關係的人,這樣一來,他們的基因就可以傳承下去。透過實驗,也確實證明了在大多數情況下,人們更願意先救自己的親屬。

    第三個概念就是:互惠規範。

    也就是說人們希望透過幫助別人來增加別人幫助我們的機率。所以,我們經常會聽到有人總是說:為啥我那麼樂於助人,等我需要幫助的時候沒人幫我呢?他們就是這種心理。

    可以肯定的是這種義無反顧幫助別人的事蹟總是溫暖著大眾的心,也讓我們不斷了解到人性的光輝是非常耀眼的,我想,即使無關於醫生、消防員這種自帶奉獻色彩的職業。哪怕只是普通人,在面對別人需要幫助時都很樂意伸出援手,快樂的點也在於我們感受到了自身的價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能賤到什麼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