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代牧益州閻文平

    明經容易。

    三十歲中明經已經算遲了,五十歲中進士已經算年輕了。

    晚唐崔彥昭和姐妹夫王凝(史書作表兄弟,誤,詳見崔母鄭太素墓誌等資訊)一起去考進士,王中了,崔沒中。崔去拜訪王,王不敬地穿衩衣見他,還說崔不如去考明經。結果後來崔拜宰相,崔母(也就是王凝的丈母孃)為了避免王凝遭報復,上演了一出“收拾東西,我要和王侍郎母子一同流放”的苦肉計,換得崔不報復王的保證。大致可見王對崔說的那句話在旁人看來多招人恨。

    《唐摭言》卷一《散序進士》:進士科“歲貢常不減八九百人”,“其艱難謂之‘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

    錄取比例:

    《通典》卷15《選舉三》:“其進士大抵千人,得第者百一二;明經倍之,得第者十一二。”

    宋神宗年間,王安石變法,認為“欲一道德則修學校,欲修學校則貢舉法不可不變”。改革貢舉法,廢明經、存進士,熙寧四年(1071年),二月,頒新貢舉制,廢明經,專以進士一科取士。

  • 2 # 安徽事業單位招聘

    古人常說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

    肯定是明經容易考一些。

    在隋朝的時候,科舉制度開始實施。隋唐時期,明經和進士都是選拔官員的主要科目。明經科的主要考試內容包括帖經和墨義。帖經有點像現代考試的填充,試題一般是摘錄經書的一句並遮去幾個字,考生需填充缺去的字詞;至於墨義則是一些關於經文的問答。也就是現在我們考試中常見的填空默寫和閱讀理解。主要考察學子們對典籍的熟悉程度,也就是說明經只需熟讀經書便能考上。

    進士科的考試主則是要求考生就特定的題目創作詩、賦,有時也會加入帖經。進士科的考生需要發揮創意方能及第,而且進士科的評選標準甚嚴格,考上的人數往往只是明經科的十分之一。

    唐高宗時代以後,進士科的地位慢慢超越了明經,成為科舉中唯一的重要科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認為婚後每個月都給老婆三百元生活費的老公有愛嗎?你怎麼看待這種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