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白雪寒窗文學社
-
2 # 不靈仙屍
鶴立雞群,是鶴的悲哀還是雞的悲哀?
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是鶴的悲哀。
《一人之下》裡面張懷義說過:江湖中,他們怕的是跟他們不一樣的人,太慫他們會踩你,太好或太強,他們也不放心,他們會打壓你,疏遠你,你有你跟他們差不多,他們才會安心的接受你。
不管這隻仙鶴曾經有多輝煌,現在卻流落雞群,這就是一種悲哀。
還有句話叫做: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人都是抱團出現的,對於突然出現的龐然大物,有可能心裡存在著好奇,但肯定是疏遠的。
就好比考試,原本二三四五名,都有望衝擊第一名,突然憑空出現一個人,每次考試都牢牢佔據榜首,而且還與他們拉開四五十分的差距。那麼這些人心裡肯定是不爽的。那麼這個第一名本來就有這種實力,卻遭到他們排擠,是不是一種悲哀呢?
所以,擠不進的圈子,就不要擠,何必撞的頭破血流還不落好。
-
3 # 金波子4
“鶴立雞群”,是個褒義詞。指像仙鶴立在雞群之中。比喻一個人的才能或儀表在一群人裡頭顯得很突出。這個成語出自:晉·戴逵《竹林七賢論》:“嵇紹入洛,或謂王戎曰:‘昨於稠人中始見嵇紹,昂昂然若”
該故事中說,晉朝時,有一個人叫稽紹,是晉惠帝的侍從官。
一次,河間王聯合成都王侵犯京城。稽紹隨惠帝前去征討,結果打了敗仗,許多將領、官員和侍衛死的死,傷的傷,逃的逃,只有稽紹保護著惠帝,始終不離左右。許多人看到稽紹奮勇殺敵的情景都很受感動,有人對司徒王戎說:稽紹真像一隻野鶴站立在雞群中一樣,儀表出眾,氣度不凡。
從此,這個成語便用於形容人的才能或儀表非常突出。
大家熟悉的都是這個解釋,“鶴立雞群”在生活中也一直被用於形容普通人群中凸現的最亮眼的那一個。
我的看法是:一旦鶴立雞群,鶴也悲哀,雞也悲哀。
鶴與雞本不是同類,鶴有鶴的世界,雞有雞的天地,彼此之間各不相擾,各自安好。
然而一旦鶴入了雞群,這種平衡必將打破。
鶴感嘆:這日子咋過的,怎麼和雞混到一塊去了?
雞感嘆:這世界咋的了,怎麼鶴也要和我們一起混了呢?
鶴與雞在一起,天長日久,總覺與所在環境格格不入,融不進雞的圈子,也回不去鶴的世界,更不願被雞同化,所以只能孤芳自賞,在雞群中做只尷尬的鶴。
清醒,卻不去改變,這是鶴的悲哀。雞與鶴在一起,天長日久,看鶴立於雞群中,氣度非凡 ,卓爾不群。羨慕嫉妒恨,總想著把鶴趕出去,不接納,不理解,因怕鶴的存在,突出了雞的貧庸。所以,麻木中苟且,排斥中抗拒,就是不想改變。
裝睡,不願清醒。這是雞的悲哀。對鶴來說,與其鶴立雞群,不如遠離雞群。對雞來說,與其臨淵羨魚, 不如退而結網。 -
4 # 涇渭分明自然景觀
上地(地球)眷顧著鶴,讓鶴長得如此美麗:修長的腿,修長的脖頸,楚楚動人。可是她們自己卻不知道自己很漂亮,整日愁眉苦臉,茶飯不思……
有一天,她們遊玩的時候,發現一群小仔仔,這群小仔就是雞,雞們看到了鶴,驚的嘴都合不攏了。呱呱呱的驚歎,這麼美啊!
雞們就都簇擁著鶴。鶴這時感到了自己的偉大,威武十足。雞們露出了羨慕的表情,鶴也顯示出了驕傲的神態。
你走在街道上,看見別人穿了件漂亮的衣服,你也給自己買了一件。大家在一起,你穿一件,我也穿一件。都高興地展示著這件漂亮的衣服,都認為穿這件漂亮的衣服,讓自己變得更美麗了。
你穿了一件漂亮的衣服,走在了街道上,看見也有人穿了這件衣服,你很生氣,立馬回家,丟棄了這件衣服。你的觀點是:我有別人不能有!同樣的道理,別人穿了件漂亮的衣服,你很嫉妒。你決定,堅決不穿!
唉,這不知是人的悲哀,還是衣服的悲哀?
鶴到了雞群裡,耀武揚威,神氣十足。雞看不慣了,都不理鶴,孤立了鶴,鶴便犯起愁來。但自從鶴的到來,人都百般的重視著鶴,對雞卻視而不見,雞也難過了。
唉,這又是鶴和雞的悲哀!
-
5 # 柳溪居士
鶴立雞群,
依戀它的晴空閒雲。
母雞還是每天下蛋,
雄雞照舊五更司晨。
只有觀望的眼睛,
多了些攀比成分。
或高不可攀,
或低等於人。
無聊的“智慧”左右得
往往是自卑的靈魂,
病態的自信;
因一隻仙鶴亂了方寸。
鶴依舊自信,
雞依舊安心,
真正的價值令自我低調共存。
認清自己,
天高孤寒;
地大深沉。
我就是我,
於黑夜白晝之間,
回覆列表
物以稀為貴,自然是雞的悲哀。鶴立雞群雞太多了,故身價便低了。如果是一隻受傷不能飛的鶴,那麼雞群而攻之,自然就是鶴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