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發哥動漫世界

    題主說的,只是覺得不太好看而並沒覺得恐怖……————————————————————上面是原答案,後來發現好像不是正面回答問題,編輯一下,以前點了贊同的如果看了更新覺得想取消贊也請隨意哈~~對標題和描述,我覺得出現那些片子的原因至少有兩點:其一,當時我們的動畫稽核確實沒有現在這麼多條條框框(這並不是說當時就稽核寬鬆)。看了看其它的答案和評論,有提及EVA在國內播出。EVA在首次譯製並且配音完成之後,被要求了大規模的刪改,包括畫面的刪減和臺詞的更改,最終導致乾脆重配音了,所以結果是當年電視臺上播出較多的是第二個配音版,而現在網上比較多能找到的是第一版。至於什麼樣的東西需要改,我之前曾經有段時間心血來潮,聽了內地和臺灣的不少配音演員的採訪,其中一位就提及一個例子,當年稽核不允許動畫片有情愛相關的臺詞出現,所以所有與此相關的臺詞都要修改。就是說當初並不是稽核寬鬆,只是引進沒有停止,並且修改的標準處在逐漸細化的程序中。

    (PS:下面圖有點多主要是為了幫助理解,大部分是引用的站外圖,侵刪,如果有看不見的也請告知。)其二,舉幾個動畫,《魔方大廈》、《邋遢大王》、《特別車隊》以及《十二生肖的故事》,都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作品。關於上美。可說的東西其實蠻多。比如非常經典的動畫電影《大鬧天宮》就是出自這家制片廠:

    稍微問問度娘你會發現不僅這部電影得過許多國際大獎,這家制片廠也是一直出過一些非常好看的動畫電影。比如《哪吒鬧海》和《九色鹿》。

    但是一方面這些都是動畫電影,另一方面上美並不是只做這種二維手繪的動畫,還做水墨、剪紙、布偶等等型別的作品。所以他們的作品的風格十分地……難以捉摸,絕不是像現在的日本的一些工作組——《輕音》那樣的,肯定是京阿尼,《起風》就是吉卜力。題主提到的大部分是二維手繪,所以就說二維手繪的。哪怕僅僅拍了四集,動畫連續劇依然是動畫連續劇,跟動畫電影是不一樣的。實際上上美也不是不會做那種比較可愛掛的人設,《舒克和貝塔》畫的就挺好看的,再比如這部《姣姣與晶晶》:

    大概沒多少人記得了吧,看來只是給六七歲小女孩看的而且只拍了十集,但我看到它的時候該是有九歲以上了,對它的印象就不像《黑貓警長》那樣好像有好多集怎麼也放不完,所以後來上網還偶然想起,查過這片子,然而並無後續。但是在另一些情況下,上美做的二維手繪動畫連續劇,就是這樣:

    和這樣:

    從畫面來說,《魔方大廈》和《邋遢大王》的作畫,不說場景而單說人物,活像是小學低年級學生畫出來的(而且還是畫得比較一般的那種小學生,但凡找個能在繪畫比賽中得獎的孩子,畫個舒克貝塔姣姣晶晶都還是可以的。我之所以敢這麼說是因為我8歲時曾經在參賽畫作中畫過舒克,然後那畫得獎了)。為了在有限的時間和畫面資訊之內把情感表達到位,角色的動作和神態都極為誇張,這樣的動畫肯定會有相當一部分孩子覺得就沒有什麼美感可言,看起來不舒服也會是正常的。另一個可能存在的問題是,這些動畫的畫師似乎不關心場景的光照——不僅是以上片子,當時相當一部分動畫連續劇都對此沒有概念,而且還有畫得好像不對的,比如動畫版《西遊記》前7集,上影做的:

    截一張圖,不知專業畫師對這張圖會怎麼看,僅以一個觀者的感覺來說,我覺得這場景的光照是十分奇怪的,這把傘的陰影確定應該是這樣畫嗎?相比之下,央視做的後45集就靠譜多了,比如畫師會注意到從白骨精的廟裡看推開門的悟空應該是逆光的,並且表現了室內的明亮程度:

    就像這張阿莉埃蒂一樣:

    (PS:加上劇情、BGM等等因素在內,我至今覺得99《西遊記》的後45集是真的好看,即使今天我已經看了很多美國日本的動畫作品。)作畫的例子就舉到這裡,總的來說,不單是上美,畫風過分樸拙可能僅僅是資金問題,或者真是製作方想做什麼新奇的嘗試(以實際效果——這麼多人覺得恐怖——來看,這種畫風粗糙的嘗試相當失敗);但陰影、動作等諸多的不自然,就是明顯的水平問題了。當然你可以說,第一,小孩子不可能考慮作畫問題到這種程度;第二,這貌似跟“看起來恐怖”沒有什麼關係。關於第一點,小孩子當然不太可能這麼考慮的,但不能用文字表達,不意味著他們就感覺不到作畫水平差;至於第二點,就要說到劇情了。

    這四部作品,要麼腦洞大,要麼題材比較陰暗(《特別車隊》講的是個黑幫故事)。恐怖的東西不止一種,但人會覺得嚇人的東西,除了本來就嚇人的之外,也可能是因為見到之前沒有心理準備。看到其他答主有提《鏡花緣》,這是個明顯的例子:以旁白君的前情提要,怎麼理解都會認為會是寫實的故事,但兩面國那集,兩面國的人換臉的方式完全不符合這個心理預期,他們是把腦袋轉動180°來換臉的,這是人類根本做不到的,而且轉臉的時候還會發出像給機械上發條一樣的聲音……《魔方大廈》也一樣,全片都在試圖告訴小朋友們任意的妄想是不好的,真的實現了也是很可怕的。比如把爸爸媽媽都關在一個罐頭裡自己盡情去玩,結果餓了沒人給做飯什麼的。但是好像沒有人解釋一下,在一個正常的三次元世界裡(故事裡應該是正常的三次元世界),一個被生氣的小主人扔在地上的魔方為什麼會成精了一樣長成巨型魔方,然後裡面還有N個世界……設定實在太詭異了,故事的上帝想怎麼折騰人就怎麼折騰人。當然劇情陰暗或是想象力過分豐富不完全是上美的問題,《鏡花緣》有原著,《魔方大廈》是鄭淵潔的作品,可想見以這個原作和上美這個單位,這片子的製作專案不至於會申請不下來,無非是給錢多少的問題。但這些本來就腦洞很大的劇情,搭配上恨不得一個誇張的動作頂別人十個自然的動作的作畫,覺得恐怖也是有可能的。

    所以整體來說,我覺得“畫風詭異、情節凶殘、音樂驚悚”實際上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當一個缺錢的動畫專案組碰上一個腦洞大的作者或編劇,假如雙方都在業界受到承認,再碰上一個還在引進外國作品的環境,那麼出一些不小心拍驚悚了的作品還沒被封殺,也是可以理解的。說得直白一點,除了稽核鬆一點,主要是產業處在初級階段,缺錢。

    最後,還是那句話,雖然分析了這麼多但我小時候膽大笑點低,並不覺得以上任何一部動畫恐怖。我害怕的反而是那種劇情按著邏輯走而嚇人的,此中代表乃是《名偵探柯南》之《圖書館殺人事件》,津川館長對我來說是真·童年陰影:

    跟他比起來,其餘的都不是事兒~

  • 2 # 魔法霖雨

    我們70,80,年代的人都是看那時候動畫片長大的,並不覺得恐怖,反而覺得很好看,什麼黑貓警長,七個葫蘆娃,大鬧天宮等都不錯,不比現在的動畫片難看。

  • 3 # 父子無小事兒

    因為那時候媒體制作人普遍沒有良好的兒童心理教育背景,自己覺得成年人看什麼有意思就做什麼,再簡單些:沒有兒童節目製作人的基本素質

  • 4 # 破頭跳

    這些算恐怖片?放屁!這些老子小時候都看過,津津樂道,沒有一點點害怕!你是多他媽玻璃心才說這些是恐怖片?你個懦夫

  • 5 # 管辛

    提問的問題就模稜兩可,回答吧就代表承認當時動畫片很恐怖,不回答吧,問題就代表偏見,提出的問題起碼要列舉一些例子,根據列舉的例子反映出提問者的內心標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負責產品銷售,激勵團隊提升業績有什麼好辦法?要注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