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劇走的路線就是:把書裡所有經典的有趣的有特色的,且能夠拍出來的段落,都鋪開來濃墨重彩的拍出來。咱們的確先天不足,但咱們可以曲線救國,舍其寬廣取其深度——在我看來這也不失為是對原著最好的致敬。比如,最近幾集“白腿子烏鴉”徵糧,就和原著差別不大甚至刻畫更為精細;還有白母對孝文媳婦的訓誡,兩人的對手戲也幾乎是對原著的神還原;比如“豆腐燉肉”完整再現;再比如白靈裹腳,書中短短一段就交待完畢,劇裡足足講了一集,雖有冗長之嫌,但嘉軒之愛女,黑娃之義氣,白靈之反抗,和孝文之正經,都在其中了。
再者,人物相比於原著,竟更加飽滿昇華,得以立體化。說實在的,白鹿原文字固然有其革命性的影響,但其對人物的刻畫可以說慘不忍睹。我讀書時,對任何角色都沒有很深的感情和共鳴。作者是西北大老爺們,更著力於造就一部“民族史詩”,行文就難免粗獷,更愛用大圖景去驅動人物,用大時代去裹挾人物,不喜歡婆婆媽媽細述A怎麼成長B又怎麼墮落,結果很多角色都匆匆打個醬油走個過場,需要的時候被作者拎出來滿足某個功能。如孝武如兔娃如大兒媳…甚至如孝文黑娃,我也未能窺得他們的內心世界,何以會走出那樣百轉千回的人生路。孝文為何會被小娥忽然勾引隨即墮落,後來為何改頭換面投機革命;黑娃怎麼本來過好好的日子又鬧革命又幹土匪又改邪歸正為什麼那麼恨白嘉軒要把他的腰劈折;甚至田小娥,這麼傳奇的女子也是面目模糊,忽然從個亂世中搖擺的弱女子變成了邪魔的詛咒…我真的沒有從書裡得到答案。雖然我不喜歡這樣的清明上河圖式的小說,但我想這是原著的特色,一個男性作家的視角和風格,在此不多議。
但是白鹿原的電視劇,竟然為每個主要角色,都補全了他們的過去他們的愛恨他們的性情他們的訴求,讓原著中模糊的臉骨感的身段變得清晰生動,豐滿誘人起來。這著實讓人驚喜!如白孝文。原著中讀者只能看到這個人物的皮---出場就是小白嘉軒、繼任族長、無可指責的品性、洞房夜才懂得洞房、縱慾後被父親一勸即收、忽然失足於小娥就忽然從此不要臉面不停沉淪……可是為什麼?他到底是個怎樣的人才會有這樣斷崖式的人生際遇?電視劇裡我們看到人物的血肉,他是執著於父親的認可而不得的兒子,他是希望傳承鄉約傳播仁義的讀書人,他更是骨子裡自私極欲的小人。他對妹妹既反感又冷漠,只關心自己的婚事操辦,把鹿三趕出前院吃飯,對小娥更是初見即有覬覦之心……這種種慾望,和他想要的自己或者白嘉軒想要的兒子一直抗衡,讓他矛盾掙扎進退不得。在我看來,白孝文這個人物,樹起來了,他以後不論做什麼,我不再驚訝只有信服。同樣的,黑娃年少時的單純年長後的熱情,以及對既有秩序的抵抗,也飽滿豐富,只從一句:“嘉軒叔對牲口也好著哩”就可看出。而且,劇中對白嘉軒腰背挺直的天然反感,也不再是文中那樣空穴來風忽然就提出來了,而是有了鹿三被白訓斥腰不直的由頭;小娥則從書裡莫名的浪女弱女隨波逐流,真正變得有個性有感情又不失倔強,相信之後她的戲會比書中更為流暢。就連孝文媳婦,也不再只是洞房和餓死兩個高光時刻,而是從頭開始就有她要強又任性的一面。當然,諸如白母、白靈加的戲份,我是看得很煩躁的………
最後,就情節而言,電視劇對原著的改編也有完善有呼應,有些地方甚至更加完整。印象較深的是祠堂三段戲,一是兆鵬哄白靈尿尿在供桌下,暗示二人非池中物也鋪墊了倆人感情(書中是長大以後才有對手戲);二是小娥想進祠堂被孝文扶起,為二人糾葛埋下伏筆(書中除孝文行刑小娥外,一直幾乎是毫無關係);三是孝文和媳婦在祠堂親熱被小娥撞見,既暗示某種三角關係,也給孝文正邪交戰的矛盾性格背書。還有書中兆鵬只是個無趣沒有人味兒的dy,劇中和排長貼身智鬥,還和白嘉軒聯手行動,這才有了地下工作者的範兒。而排長轉而去做了土匪頭子以後再出現,既節省一個新人物,又豐富了人物背景,看似閒筆也是妙筆。
總體看來,我相信編劇對白鹿原文字的把握之深刻全面,絕對超我這樣的普通讀者數倍。唯有如此,才能庖丁解牛,將其拆開來再補上去,不只將牛身上能吃的肉都盛了出來,還將一頭本來瘦骨嶙峋嚼咽不下的老黃牛,做出了極豐富多汁的一餐,實乃觀眾之福。在此向辛苦的編劇致敬!
編劇走的路線就是:把書裡所有經典的有趣的有特色的,且能夠拍出來的段落,都鋪開來濃墨重彩的拍出來。咱們的確先天不足,但咱們可以曲線救國,舍其寬廣取其深度——在我看來這也不失為是對原著最好的致敬。比如,最近幾集“白腿子烏鴉”徵糧,就和原著差別不大甚至刻畫更為精細;還有白母對孝文媳婦的訓誡,兩人的對手戲也幾乎是對原著的神還原;比如“豆腐燉肉”完整再現;再比如白靈裹腳,書中短短一段就交待完畢,劇裡足足講了一集,雖有冗長之嫌,但嘉軒之愛女,黑娃之義氣,白靈之反抗,和孝文之正經,都在其中了。
再者,人物相比於原著,竟更加飽滿昇華,得以立體化。說實在的,白鹿原文字固然有其革命性的影響,但其對人物的刻畫可以說慘不忍睹。我讀書時,對任何角色都沒有很深的感情和共鳴。作者是西北大老爺們,更著力於造就一部“民族史詩”,行文就難免粗獷,更愛用大圖景去驅動人物,用大時代去裹挾人物,不喜歡婆婆媽媽細述A怎麼成長B又怎麼墮落,結果很多角色都匆匆打個醬油走個過場,需要的時候被作者拎出來滿足某個功能。如孝武如兔娃如大兒媳…甚至如孝文黑娃,我也未能窺得他們的內心世界,何以會走出那樣百轉千回的人生路。孝文為何會被小娥忽然勾引隨即墮落,後來為何改頭換面投機革命;黑娃怎麼本來過好好的日子又鬧革命又幹土匪又改邪歸正為什麼那麼恨白嘉軒要把他的腰劈折;甚至田小娥,這麼傳奇的女子也是面目模糊,忽然從個亂世中搖擺的弱女子變成了邪魔的詛咒…我真的沒有從書裡得到答案。雖然我不喜歡這樣的清明上河圖式的小說,但我想這是原著的特色,一個男性作家的視角和風格,在此不多議。
但是白鹿原的電視劇,竟然為每個主要角色,都補全了他們的過去他們的愛恨他們的性情他們的訴求,讓原著中模糊的臉骨感的身段變得清晰生動,豐滿誘人起來。這著實讓人驚喜!如白孝文。原著中讀者只能看到這個人物的皮---出場就是小白嘉軒、繼任族長、無可指責的品性、洞房夜才懂得洞房、縱慾後被父親一勸即收、忽然失足於小娥就忽然從此不要臉面不停沉淪……可是為什麼?他到底是個怎樣的人才會有這樣斷崖式的人生際遇?電視劇裡我們看到人物的血肉,他是執著於父親的認可而不得的兒子,他是希望傳承鄉約傳播仁義的讀書人,他更是骨子裡自私極欲的小人。他對妹妹既反感又冷漠,只關心自己的婚事操辦,把鹿三趕出前院吃飯,對小娥更是初見即有覬覦之心……這種種慾望,和他想要的自己或者白嘉軒想要的兒子一直抗衡,讓他矛盾掙扎進退不得。在我看來,白孝文這個人物,樹起來了,他以後不論做什麼,我不再驚訝只有信服。同樣的,黑娃年少時的單純年長後的熱情,以及對既有秩序的抵抗,也飽滿豐富,只從一句:“嘉軒叔對牲口也好著哩”就可看出。而且,劇中對白嘉軒腰背挺直的天然反感,也不再是文中那樣空穴來風忽然就提出來了,而是有了鹿三被白訓斥腰不直的由頭;小娥則從書裡莫名的浪女弱女隨波逐流,真正變得有個性有感情又不失倔強,相信之後她的戲會比書中更為流暢。就連孝文媳婦,也不再只是洞房和餓死兩個高光時刻,而是從頭開始就有她要強又任性的一面。當然,諸如白母、白靈加的戲份,我是看得很煩躁的………
最後,就情節而言,電視劇對原著的改編也有完善有呼應,有些地方甚至更加完整。印象較深的是祠堂三段戲,一是兆鵬哄白靈尿尿在供桌下,暗示二人非池中物也鋪墊了倆人感情(書中是長大以後才有對手戲);二是小娥想進祠堂被孝文扶起,為二人糾葛埋下伏筆(書中除孝文行刑小娥外,一直幾乎是毫無關係);三是孝文和媳婦在祠堂親熱被小娥撞見,既暗示某種三角關係,也給孝文正邪交戰的矛盾性格背書。還有書中兆鵬只是個無趣沒有人味兒的dy,劇中和排長貼身智鬥,還和白嘉軒聯手行動,這才有了地下工作者的範兒。而排長轉而去做了土匪頭子以後再出現,既節省一個新人物,又豐富了人物背景,看似閒筆也是妙筆。
總體看來,我相信編劇對白鹿原文字的把握之深刻全面,絕對超我這樣的普通讀者數倍。唯有如此,才能庖丁解牛,將其拆開來再補上去,不只將牛身上能吃的肉都盛了出來,還將一頭本來瘦骨嶙峋嚼咽不下的老黃牛,做出了極豐富多汁的一餐,實乃觀眾之福。在此向辛苦的編劇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