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潯陽鹹魚

    李玄霸是誰?

    李玄霸是唐高祖李淵第三子,李世民的同胞弟弟,在唐朝尚未建立時便逝世了,年僅十六歲。而後到了清代,由於民間出版業的興盛,小說的發展也十分繁榮,在當時出版的《說唐演義全傳》和《興唐全傳》等小說中,出現了“李元霸”這樣的文學形象。

    在小說裡,李元霸乃是大鵬金翅鳥轉世,力大無窮,手持一對八百斤金錘,天下無敵,被稱為隋唐第一條好漢。

    在2013年電視劇《隋唐演義》中,王寶強就曾飾演了李元霸這個角色形象。

    避諱改字?

    既然文學人物形象“李元霸”其實就是從歷史人物“李玄霸”改編創作而來,但為什麼要把“玄”字改“元”字呢?

    因為《說唐》和《興唐》這兩本小說都是創作於清朝,在當時,人們在著書寫字的時候需要避清朝帝王的名諱,也就是清諱。

    例如,康熙皇帝名玄燁,因此小說作者不敢寫“玄”字,也是為了避免麻煩。要知道如果不注意避諱,會導致小說無法出版,甚至還有滅頂之災,那就得不償失了。所以,小說作者把“玄”字改“元”字,也是最安全、最合理的操作了。

    再多說一個清諱,例如乾隆皇帝名弘曆,於是在創作的時候,“弘”字會被“巨集”字多代替。在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的廣西吳英案中,清政府官員給吳英羅列的兩條罪狀之一就是:吳英在文章中沒有避諱“弘”字。

    看看,在清朝文字獄的高壓政策之下,如果讀書人不掌握避清諱,就別想考取什麼功名了,能不能活下來都是個問題!

    已有古籍的避諱處理

    有人會問,那麼已存世史書上的人物要不要改名呢?例如劉備字玄德,他的“玄”字要不要改呢?這個問題嘛,在不同時代也有不同處理方法的。

    例如在唐朝,就有唐諱,例如“虎”改成“武”“淵”改成“泉”。這是因為李世民的爸爸叫李淵,曾祖叫李虎。而李世民的“世”改成“代”“民”改成“人”

    然後唐代的文人在抄古籍時,就是這麼改,例如在《三國志》中,和劉備同時期的“夏侯淵”就被改成了“夏侯泉”,等到了宋代,宋代的文人又去把“夏侯泉”回改成“夏侯淵”。

    要知道傳世的古籍可是不止是一本《三國志》,傳世的古籍多如牛毛,政府請人一一檢查,再一一回改,這個工作量可以說是非常驚人的。等於說,唐代文人搞避諱改字,導致宋代文人累死累活又去改回來,簡直是瞎折騰嘛!

    這時候,大家也認為改字是瞎折騰,於是想到了一個新方法:把古籍中的避諱字,用缺筆代替,如此一勞永逸地解決了這個“改字避諱”的弊端。

    例如現存於世的司馬光撰寫的《資治通鑑》手稿,其中有“竟”字,都缺了最後一筆。原因是趙匡胤爺爺叫“趙敬”,“敬”和“竟”同音,也免不了缺筆避諱的處理。

    當然,對於新創作出來的文章、書籍,肯定還是要遵守避諱的原則,儘量不要用時諱文字,如果一定要寫,也是用其他字代替。

    ——《說唐》這些清代小說中用“元”代替“玄”,就是這個規矩。

    劉備的清諱

    前面介紹了避諱知識,那麼大家就能知道,《三國志》作為一本創作於西晉時期的史書,原著是要遵循晉諱的;到了唐代,又經歷了避諱改字的篡改;到了宋代,大量唐諱又被回改(實際上也有一些漏網之“字”,被清代史學家發現了),同時期,開始對《三國志》這些已經存世的古籍只作“缺筆避諱”處理。

    “劉備字玄德”這五個字不涉及宋諱,所以無需改字。到了清代康熙時期,“玄”字就被缺筆避諱處理了,例如下圖是武英殿本《三國志》,“玄”字的最後一點被省去了。

  • 2 # 小俠說劇

    古代的中國,有“為尊者諱”的傳統,通俗易懂的說法,就是要避開尊長之人的名字。皇帝的名諱,臣民是不能亂用的。比如說清朝同治年間江蘇書局發行的《唐會要》,為了避康熙皇帝“玄”字諱,李玄霸就被改成了李元霸。

    而康熙為什麼不給劉玄德改名有很多原因第一,博覽群書的康熙皇帝,自然也對《三國演義》愛不釋手,而且還對劉關張三兄弟更是崇敬有佳,是個三國迷。

    二,因此劉備在《三國演義》中的形象,是一個仁義無雙的君子。作為三國迷的康熙皇帝,他在潛意識中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認為劉備在歷史上就是個仁義無雙的君子,康熙說自己是劉備的轉世,其實是為了宣揚自己就是古今無雙的仁義之君。

    三,康熙皇帝為了穩定局勢,因此也就需要藉助關羽的形象來安穩人心,維持“忠君”的社會秩序。然而,康熙又不能說自己的關羽轉世,畢竟關羽也不是真命天子,所以就說自己是劉備轉世,然後關羽也就成了康熙的“二弟”。康熙皇帝最終的目的,還是想用關羽來抬高自己,同時還要求滿朝文武都要向他“二弟”學習,對“劉備”一定要忠心耿耿,不能有二心。

  • 3 # 陌森158

    三國演義是明代羅貫中寫的,在當時大大有名。不僅中原人喜歡看,連努爾哈赤代表的後金也是人人愛看三國演義,對裡面的故事津津樂道。三國演義對明清兩朝皇帝不犯忌諱,畢竟努爾哈赤愛看三國演義就是傳到玄燁登基也沒有令人修改。而說唐是民間隱士所著,當時玄燁當政,民間小說家唯恐此書流傳致朝廷有犯天子名諱有所忌避把李玄霸的名字改成李元霸。說唐共有三傳,從隋唐時期的那段腥風血雨寫到薛丁山三兒子薛剛擁立廬陵王李顯推翻武周政權恢復唐室江山。期間的兩位作者鴛湖漁叟、如蓮居士都沒有寫到哪個故事人物姓名錶字有帶個玄字,可見說唐三傳出自康熙在位的那幾十年裡面。

  • 4 # 天下第五的wu

    李玄霸是否真有其人,我們姑且不論,單論大清初入中原,立足未穩,大明餘部蠢蠢欲動,更有吳三桂葛爾丹內憂外患,這種格局下大清皇帝想單方面的滿漢全席一盤菜顯然不現實,所以有了這次對漢學文化的文字獄,至於筆者提問的為什麼改李玄霸而不改劉玄德,可能原因是劉玄德是皇室正統,而李玄霸乃李淵之子,而大唐滅大隋,乃漢人滅胡,大清江山也是滿人入關而得,故有為了忌諱,改了李玄霸而不改劉玄德,一個是反江山,一個是扶江山皇朝不倒,是不是該這麼理解呢?

  • 5 # 千夜

    先搞清楚是誰在避諱,是李玄霸麼?(我不清楚有沒有這個人,暫且當有)李玄霸並沒有改名,只是康熙朝的臣民在書寫李玄霸時為避帝諱而改書寫李元霸,是後世人強行改名,真正意義上的改名的只會是為帝者當朝的臣民,地名或者別的東西,比如雍正朝的真定府,只因為音同,改名正定府,就是現在的河北正定(避諱避名諱不避年號),還有傳統的二十四節氣裡的驚蟄,原名啟蟄,避景帝名諱改驚蟄。

  • 6 # 愛做飯的老K

    李元霸是小說裡的人物,原型是李淵的兒子李玄霸,但李玄霸年僅16歲便早逝,所以李元霸是小說作者為了增添劇情而虛構的

  • 7 # 農民工歪說歷史

    避帝諱這種事情古來有之,源自何時已經在無考。據史籍記載,中國傳統陰曆的正月原本叫政月,後來為了避秦始皇趙政的帝諱,改為了正月;相國二字本為相邦,後來為避漢高祖劉邦的帝諱改為了相國。由此可見,在自中國最早的兩個大一統王朝秦、漢開始,避帝諱的制度就已經相當嚴格和完備了。

    除了臣民改用他字和帝王改名之外,還有一種情形,那就是大家都不改。既然都不改,那避的哪門子帝諱?其實說不改也不完全正確,這種所謂不改指的是缺筆,即臣民遇到皇帝名諱中的字,少寫一筆。以清高宗弘曆為例,他的兄弟、叔伯兄弟都沒有像他的叔叔大爺一樣將胤字改為允字,但避帝諱還是必須的,那就是兄弟們名字中的弘字少寫最後一點。說是沒改,其實還是改了。在現而今的輸入法中,少點一點的弘字還是原來的那個弘字嗎?顯然不是了!

  • 8 # 四川達州

    1、君主專制下的所謂避諱,是避諱名,同時也避諱字。

    就如司馬昭。他哥哥司馬師的親家母,漢代大儒蔡邕的女兒,曹操贖回的蔡琰,字昭姬。西晉立國後,改文姬,至今都是。

    2、但是,劉備也是皇帝,哪怕自封。

    這樣的名字當然不能改。否則後世皇帝同樣可以改康熙的名字。

  • 9 # 芋頭170900173

    因為劉備是皇帝。皇帝不用相互避諱。比如更始帝劉玄就不用避諱改名。李世民稱帝,世民兩個字為諱,但後趙正帝石世也不用因此被改名。

  • 10 # 一刻小白楊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

    1、身份問題,李元霸具考證並沒有此人,只在隋唐演義裡有小說人物,而且李元霸是一武夫身份相對較低。而劉備是做過皇帝的,身份上不輸於康熙;

    2、姓名區分,李元霸是大名也就是正式的姓名,而劉備劉玄德,玄德是劉備的字並非名。3、四庫全書編撰的時候諸葛亮字孔明、王陽明等都是文字獄大興時期,諸葛亮、王陽明等都是備受推崇的聖人,並沒有因為帶有明字而在四庫全書中被篡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明星對於出道前的前任都是怎麼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