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蔡上武
-
2 # 165號渡老師百合
如何保持內心持續性的幸福?
幸福是什麼呢?幸福是一種主觀性的感受。同一件事情,個體的感受是不一樣的。比如孩子考了99,有人感覺很滿意很幸福,有人覺得很遺憾:咋不多考一分呢?
儘管這樣,關於幸福,還是有一般性的規律,比方感受到滿意、自豪、舒適、溫暖、好奇、滿足、相信、輕鬆、自由、感動、激動等等體驗。
追求幸福,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本能。積極心理學大師塞利格曼教授在《持久的幸福》一書中指出,幸福的五大元素是:積極的情緒、投入、良好的人際關係、做事有意義和目的、有成就感,其中任何一種都可以提升我們的幸福感。
有一部電視劇,叫幸福像花兒一樣,就是說幸福是短暫和不持久的。我們不總是體驗到幸福,喜怒哀樂悲懼是我們生活的全部,我們無法要求自己只是生活在幸福的真空中。也恰恰是因為這些感受,才讓我們體會到了人生的豐富和多樣性,使得我們每一個人的人生都具有唯一性。
我們積極追求幸福,同時允許自己體驗不同的人生感受,因為這才是我們活著的意義,才不枉我們來這世上走一遭。
愛生活就能使我們長久地保持內心的愉悅和幸福。
愛生活就是愛生活中的真善美,正確看待生活中的假惡醜。
父母對兒女的真情讓我們感動,兒女的孝順讓我們感動,這就是真;我們有困難別人幫助我,別人有困難我幫助別人,這就是善;我們舉止文明,說話彬彬有禮,這就是美。正是人世間的真善美,才讓我們熱愛,讓我們留戀。我們有時心情不悅,就是忽視了人世間的真善美,而多看了假惡醜。我們不僅要有一雙發現真善美的眼睛,還要身體力行,做真善美的傳播者。當我們孝敬父母時,老人的微笑會讓我們愉悅;當我們幫助別人時,別人的一句謝謝,讓我們幸福;當我們為需要者讓座時,我們會感到愉悅。而我們的行為又會影響周圍的人,當整個社會風清氣正時,我們就會發現生活是多麼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