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弈語
-
2 # History分享
北宋的寇準主張御駕親征是為了提振前線將士的士氣。
明英宗小時候由王振教讀書,王振知道怎麼迎合他,想各種辦法讓他玩得開心。明英宗即位後,一心貪圖享樂,王振就掌握了大權,沒人敢得罪他,這也是明朝由盛轉衰的開始。公元1449年,北方的瓦刺進攻大同,前線吃緊,而王振想到他家長是在離大同不遠的蔚州,他在那有大量田產,於是就主張皇上御駕親征,還說瓦刺不堪一擊。明英宗不顧勸阻,帶著五十萬大軍就出發了。為了顯示威風,還帶著文武百官,宮女。
對軍事一無所知的明英宗不考慮糧草供應,行軍路線,一切以王振主意為準,一路上很多士兵死去。後來失敗撤退時,本來要從紫荊關撤退,王振又想光宗耀祖,想讓皇帝到自己家鄉蔚州住幾天,後來又擔心軍隊人數太多,破壞自己的田產,又下令往回走,來來回回延誤撤退時間,最終全軍覆沒。即土木堡之變。
-
3 # 海曙
一是能力差距太大。寇準一為宰相,經歷科舉選材,官途鍛鍊,直至宰輔;王振一為太監,為英宗大伴,藉助皇帝寵幸,干涉朝政。
二是情勢大不不同。一是敵患已兵臨城下,寇準臨危受命,皇帝出動前出鼓動氣勢,官兵同仇敵愾;王振則是在敵患不重前提下,慫恿皇帝御駕親征,志在耀武揚威,顯示權威。
二者可比性不大,倒是寇準和于謙有很大的可比性。
-
4 # 小甜甜講歷史
開篇:在歷史上,北方的遊牧民族長期都是中原政權的巨大威脅。
他們曾多次南下騷擾,給中原帶來巨大禍患。還多次跟中原政權刀兵相向,讓中原政權如芒刺背。甚至揮刀直下,覆亡中原政權。
所以,歷史上的每一箇中原政權(元朝除外和清朝末年除外),都視北方政權為心腹大患。都咬盡腦汁想解決威脅。
中原政權的解決辦法無外乎兩個:1、和親。
漢唐時期就多次採用和親的辦法,對少數民族加以籠絡。比如我們熟悉的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等,都屬於和親政策。
2、戰爭。
自夏商周以來,中原政權跟北方遊牧民族的戰爭不計其數。互有勝負。中原政權跟遊牧民族都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而為了穩定政權,大敗遊牧民族,中原的許多政權還多次動用一張王牌——皇帝御駕親征。企圖以此鼓舞士氣,同仇敵愾。
皇帝御駕親征記下面我們就來說說兩位皇帝的御駕親征的歷史。
一、真宗御駕親征記
說到宋朝,人們總是想到它的軍事上的無能。不過,宋朝開始幾代皇帝還算是頗具雄心的,基本上都親征過。
不過,他們是一個比一個慫。
宋太祖親征北漢,凱旋而歸。宋太宗親征北漢、遼國:先勝後敗。
宋真宗親征打到北境的遼國:被逼著去的。
1004年,遼朝蕭太后、遼聖宗耶律隆緒率領遼軍大舉南下。遼軍大舉攻城略地,於十一月抵達澶州。
大宋朝廷驚慌失措。參知政事王欽若主張南逃。陳堯叟主張西逃到四川避難。宋朝宰相寇準堅決反對。主張真宗御駕親征。併為真宗分析親征必定勝利的理由。於是,真宗決定出徵。
既而契丹圍瀛州,直犯貝、魏,中外震駭。參知政事王欽若,江南人也,請幸金陵。陳堯叟,蜀人也,請幸成都。帝問準,準心知二人謀,乃陽若不知,曰:“誰為陛下畫此策者,罪可誅也。今陛下神武,將臣協和,若大駕親征,賊自當遁去。不然,出奇以撓其謀,堅守以老其師,勞佚之勢,我得勝算矣。奈何棄廟社欲幸楚、蜀遠地,所在人心崩潰,賊乘勢深入,天下可復保邪?”遂請帝幸澶州。——《宋史.本紀第九》
宋真宗於十一月到達澶淵,宋軍大敗遼軍。遼軍孤軍深入,大將蕭達凜陣亡。勝利無望。於是遼軍請求議和。
宋真宗本來就對打勝仗沒什麼希望。這下便不顧反對,答應議和。甚至提出可以每年給遼軍銀100萬兩。遼軍撤退。
二、明英宗御駕親征記
1449年,像445年前的澶淵之戰一樣,北方少數民族大舉進攻中原政權。不過,這次,主角換成蒙古與明朝。蒙古軍隊勢如破竹,也一路攻城略地,一直進攻到了大同附近。
明朝舉國震驚。在王振的主張之下,明英宗決定親征。
七月,英宗到達大同。聽到前方戰報,立刻決定撤退。在撤退的過程中,因王振胡亂指揮,導致明軍被圍困在土木堡。土木堡決戰,明軍大敗。明英宗兵敗被俘。
明朝舉國震動,有人竟然提議遷都南下。幸而于謙和朱祁鈺指揮得當,擊退了也先。免得明朝成了第二個南宋。
兩次親征不同結果分析不同結果:
1、皇帝的結果不同
就這兩次御駕親征來看,雖然都是皇帝親征,但是宋真宗是真不想去,大臣要他去,明英宗卻欣然前往。不過結局卻是宋軍打了勝仗,而明英宗卻是兵敗被俘。
2.國家的命運不同
澶淵之盟後,大宋每年破了點錢,換的國家走向穩定,經濟也獲得發展。但是大宋也走上對外屈辱投降的道路。
土木堡之變後,也先挾持明英宗,兵臨北京城下,想要撈取好處。怎料明朝立朱祁鈺為皇帝,明英宗成了有名無實的太上皇。明朝在北京保衛戰中擊敗也先。之後,明朝“不割地、不稱臣、不和親、不納貢”的“硬明”形象得以維持,但是明朝因實力大衰而逐漸在走下坡路了。
3.支援親征的大臣命運不同。
宋真宗親征遼國,主要是獲得寇準的支援。寇準後來遭人排擠,辭去相位。十多年之後,再次恢復相位。最後因為得罪丁謂被貶謫。
明英宗親征蒙古,則主要獲得王振的支援。王振在土木之變中被殺了。朱祁鈺上臺之後,將王振一黨誅殺殆盡。
總體來說,寇準支援宋真宗親征遼國,獲得成功,也獲得後人敬仰,而王振則是失敗的,最終也身敗名裂。
寇準與王振結局不同的原因一、直接原因:戰爭的結果不同。澶淵之戰,宋軍雖然最後屈辱的簽訂《澶淵之盟》,但是總體上宋軍打了勝仗,挽救了大宋被遼朝長驅直入,一舉攻破的命運,保住大宋王朝。在這一點上,寇準是有功之臣。
王振之所以失敗,根本原因是因為土木堡之變明軍敗了。本來也先只是嚮明朝討點好處,這下可好,明朝皇帝都在手裡了。也先直接揮戈進攻北京,導致明朝處於風雨飄搖之中。明朝的國運,被動搖了。而這一切,王振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二、主要原因:宋明兩國軍力不同。
雖然我們一直在批評宋朝的軍事上的無能。但是,宋初的軍力其實還是不錯的。曾多次大敗遼軍。特別是在王小波李順起義之後,宋朝經過近十年的經濟發展、天下太平的日子,宋軍也由開國時期南征北戰多年之後,獲得一定時間的休養。
而明軍在土木堡之變前,剛剛經歷了一場戰爭,這就是麓川之役。持續多年的討伐麓川苗蠻的戰役,使得明軍師老兵疲,北方防禦薄弱。被也先趁虛而入。而且明軍還沒能取勝。最終只能與麓川苗族達成盟約。草草結束這場戰爭。
之後,一些明軍沒能很好休息,便趕赴北方,參加與蒙古的戰爭。疲態盡顯。
壬戌,湖廣、貴州苗賊大起,命王驥討之
五月丙戌,陳懋擊破沙縣賊。
六月庚戌,靖州苗犯辰溪,都指揮高亮戰死。
甲子,修省,詔河南、山西班軍番休者盡赴大同、宣府。——《明史》
三、戰爭態勢不同
宋真宗下詔親征之時,宋軍戰場態勢不錯。
遼軍大舉南下,遭到宋軍的頑強抗擊,遼軍連連敗績。
北平砦、威虜軍合兵大破契丹。
契丹統軍撻覽率眾攻威虜、順安軍,三路都部署擊敗之,斬偏將,獲其輜重。又攻北平砦及保州,復為州、砦兵所敗。
撻覽與契丹主及其母並眾攻定州,宋兵拒於唐河,擊其遊騎。
己卯,高繼勳率兵擊敗契丹數萬騎於岢嵐軍。
契丹攻瀛州,知州李延渥率兵敗之,殺傷十餘萬眾,遁去。——《宋史》
故而到達澶州之時,契丹軍以是強弩之末。這時候皇帝御駕親征,危險不大,且能很好的鼓舞士氣。
而明英宗親征之時,正是明王朝北方防禦薄弱,連連敗績。也先兵鋒正盛的時候。
秋七月己丑,瓦剌也先寇大同,參將吳浩戰死,下詔親征。
是日,西寧侯宋瑛、武進伯硃冕與瓦剌戰於陽和,敗沒。——《明史》
就是在這樣一種情況下明英宗開始御駕親征。失敗也就可以預見的了。
四、根本原因:主戰人才能不同
澶州之戰前,寇準做了精心的準備。探測敵情,制定方略,招募軍隊,訓練民兵,鼓舞士氣,充實軍資,前線督戰。等等,事無鉅細,寇準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加上宋軍因為皇帝親征,士氣大振。遼軍大敗。
帝盡以軍事委準,準承製專決,號令明肅,士卒喜悅。敵數千騎乘勝薄城下,詔士卒迎擊,斬獲大半,乃引去。上還行宮,留準居城上,徐使人視準何為。準方與楊億飲博,歌謔歡呼。帝喜曰:“準如此,吾復何憂?”相持十餘日,其統軍撻覽出督戰。時威虎軍頭張瑰守床子弩,弩撼機發,矢中撻覽額,撻覽死,乃密奉書請盟。——《宋史》
土木堡之變前,面對明軍節節失敗,王振除了讓明英宗親征之外,沒有任何的準備。而在到達前線之後,王振胡亂指揮。導致錯失撤退良機。在撤退之時,又毫無章法,甚至準備讓明英宗折回王振自己的故鄉,“衣錦還鄉”明英宗最終被圍土木堡,王振是罪魁禍首。
秋七月,也先大舉入寇,振挾帝親征。廷臣交諫,弗聽。至宣府,大風雨,復有諫者,振益虓怒。成國公硃勇等白事,鹹膝行進。尚書鄺埜、王佐忤振意,罰跪草中。其黨欽天監正彭德清以天象諫,振終弗從。八月己酉,帝駐大同,振益欲北。鎮守太監郭敬以敵勢告,振始懼。班師,至雙寨,雨甚。振初議道紫荊關,由蔚州邀帝幸其第,既恐蹂鄉稼,復改道宣府。軍士紆迴奔走,壬戌始次土木。瓦剌兵追至,師大潰。帝蒙塵,振乃為亂兵所殺。——《明史》
結束語:寇準和王振,雖然都主張皇帝御駕親征,但是在親征的時機把握、準備程度上不可同日而語。所以一成一敗,已是定局。寇準流芳千古,而王振,則註定因土木之變而背上千古罵名!參考資料:《明史》《宋史》
-
5 # 大包子趣解歷史
首先,能力上來講,寇準是北宋名臣,王振只是個粗通文墨的太監!
接著,寇準跟宋真宗也沒有說是成功了,他們只是做出了一個強硬的姿態,打了一場被動防禦的接觸戰爭,而且彼時的大遼蕭太后也忙著要回國解決自己國家的問題,是以宋遼兩國實在是打了一場政治需要的戰役,然後宋朝花錢買面子,遼國拿錢得實惠,澶淵之盟,換來百年的邊境無戰事,這是這場戰役最大的成功。
再看明朝跟瓦剌,也先野心勃勃的要像族內證明自己,從而進一步控制瓦剌大權,所以必須要有一場勝利,況且明朝從朱老四朱棣開始,對待外族就是不割地,不和親,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硬鋼國策,也先以逸待勞抓住戰機之下肯定要拼命擴大戰果,連張輔都死在了戰陣中!也先俘虜了朱祁鎮,狠狠扇了明朝一個耳光!
這兩者完全不具備可比性,條件,人物,敵對雙方都不一樣……
回覆列表
寇準是北宋名相,在遼國大軍壓境的情況下,力主宋真宗身臨前線,目的是為了激勵三軍,最後宋遼達成協議,史稱“澶淵之盟”,宋遼兩國再無大戰事,和平了百年。
王振卻是明朝權監,為了使自己青史留名主動慫恿明英宗御駕親征,可最後的結果卻是明朝歷經土木堡之變,大明精銳盡失,文臣武將喪失殆盡,如果沒有于謙挺身而出那麼大明版的靖康之變就要上演了。
宋真宗把問題拋給群臣,群臣的反應如何呢?首相畢士安不反對真宗親征但是希望徐徐圖之,次相寇準則認為御駕親征是必須的應早做決斷。“大兵在外,須勞聖駕暫幸澶淵,進發之期,不可稽緩。”(《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五十七),寇準還將兩位主張遷都的大臣痛批一頓。武將集團的王繼英與王顯在戰事吃緊之時,也相繼上書希望宋真宗早做決斷,御駕親征至澶州,雖然寇準在此期間力主御駕親征,但是其實各方面的文臣武將也出了不少力,宋真宗決定御駕親征是吸取多方意見之後不得不做出的決策。關鍵這次御駕親征結局來不錯,宋遼雙方僵持不下,最後雙方都決定和談才有了澶淵之盟。
但是最終的結果就是明英宗親率數十萬大軍北上,還是在準備不足的情況下,之後明英宗在王振的鼓搗下各種騷操作,比如明朝大軍先取道紫荊關回京,欲經蔚州;而後行走40裡,卻又改道東行,向宣府行進,如此詭異的行軍路線只為了讓王公公去家鄉威風一把,直接導致明軍疲憊不堪,關鍵最後還駐紮了在一個沒有水源的土木堡,結局就是明軍精銳盡喪,大明王朝文武中樞幾乎一掃而空,大明帝國最精銳、配備先進火器的京師三大營毀於一旦,英宗皇帝還被俘。
一個準備充足,一個卻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寇準力主御駕親征締造宋遼和平百年,王振力主御駕親征卻是明帝國中衰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