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堡壘之勢

    關於投行的問題已經回答很多了,剛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感覺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

    但是,當我看到上面的回答之後有一個感觸,知乎現在怎麼變成這樣了。這樣究竟是什麼樣,不多說。

    首先先說一下題主的問題,有朋友在私募呆著,大多資管私募也是有投行部的,所以個人認為,題主的投行是指券商的投行,還是一般狹義的投行部,如果理解有誤,題主早點提出。如果無誤,所有答主注意你們的側重點。其次,私募是指PE、VC、二級市場私募,問題請明確一些,否則沒有下手回答的地方。暫且這裡認為是PE了。PE對於應屆生來說,入門的機會很少,小的私募機構人數很少,不可能給你係統的培訓,門檻比較高,如果你真的有這種機會進去,說明你本人能力已經很強。

    大家的目標都比較針對 @王璟,那麼我先評價下他的回答,從他的字裡行間裡面,看出各種對投行的不屑,作為曾經在投行呆過的人,投行給他留下這種印象深感愧疚。他在私募做過一年,沒有做起來,其實對私募就有誤解,感覺沒有深入私募行業。如果是PE,先了解下PE的退出方式:

    借 @Troy愛跑步 的回答:私募投資 (PE) 投資一個專案一般是怎麼退出的? - Troy愛跑步的回答

    1. IPO退出(也包括借殼上市)

    最耳熟能詳的一種方式,所投資的公司上市,持有的股份在限售期過了以後,就可以在二級市場上自由出售,實現退出。這種退出方式一般收益頗豐。

    2. Trade sale (中文不知道咋翻,就是一級市場出售)

    即所投資的公司,被其他公司併購了,通過獲得併購的交易對價實現退出。這裡的對價可以是現金,也有可能是另一家公司的股份,如果是股份那仍然要尋求繼續的退出。還要注意的是,PE投資的公司一般都是優先股,因此在trade sale時,有liquidation preference即優先清償權,一般是成本的1-1.5x或者按成本加一個固定IRR。trade sale的退出有時候回報甚至高於IPO(但並不都是如此),而且不用等限售期也不用等交易量,時間上更短。

    3. 贖回

    投資公司時,有時候PE機構會和公司簽訂一個贖回條款,在某個時點,如果公司沒有達到上市標準,或者經營業績沒有達到一定指標,公司有義務贖回投資人的股份,按成本加IRR的形式。一般發生這種情況,公司的狀況不是太好,回報也不會太高,但公司有錢履行贖回,多少還是讓投資人保本了。

    4. 分紅退出

    這是一種特殊的退出方式,公司的現金流特別充裕,短期內的ROI非常高,可以每年進行大規模分紅,但公司業務並不具備可持續性,一段時間分紅結束,公司的價值其實幾乎沒有,投資人依靠持有期間的分紅來實現退出。舉例:單一IP的遊戲公司。

    5. 破產清算

    公司無力上市,無人trade sale,無分紅,也無法完成贖回時,投資人如果強制行駛贖回,公司就進入破產清算程式,通過賣資產形式來清償股東。如果投資人也有liquidation preference的權利,則賣資產得到的對價優先支付給投資人直到滿足liq. preference的要求。當然也可能賣完資產也達不到的,這時候也只能認賠離場。這是萬不得已的情況,發生這種事基本也不求什麼好的回報了,能拿錢走人就好。

    很多人不支援應屆生進入PE,那麼進入PE到底做什麼?很明顯是看投資專案,看公司的商業模式。看行業未來發展趨勢。看股東和董事的人性和未來抱負。對於應屆生來說,並沒有工作經驗,尤其是實體經濟的從業經驗,只是在Wind搜些行業資料,或者百度一些行業資料,往往很難真正的瞭解整個行業,畢竟你查到的資料都是在宣傳積極方面的東西,正如你不深入調查一個新能源汽車行業,你就會認為電池未來真的能夠代替汽油一樣(個人的某個經歷)。其次,由於缺乏閱歷,無法真正的判斷一個公司未來發展以及未來規劃是否合理,只是聽董事長在那裡大放厥詞,如果你信了,你就輸了。

    再次,剛畢業的話沒有人脈,沒有很好的資源,無論是做券商投行還是做PE,都要從最基礎的做起,就是所謂的金融民工。PE由於人員比較少,一個蘿蔔一個坑,所以你必須要更加的努力提高自己。另外,PE投資也要靠的是運氣,投不出來屬於正常,大部分VC/PE民工都投不出來,所以在做VC/PE民工的時間裡要特別注重良好職業習慣和職業技能的養成,努力打造真正屬於自己的硬體和軟體。虛懷若谷,求知若渴。如此幾年,即便沒有成功案例,但好的職業習慣、紮實的職業技能、好的口碑也會給你帶來很多機會,因為這個行業衍生出來的機會真的很多——去合作基金做、去已投公司做董祕、去合作券商、律所、會所中介機構做等等。

    另外,還有個更重要的事情,就是PE流動性很強,是個適者生存的行業,小公司倒閉的速度很快,尤其是在不景氣的時候。所以選公司也是非常重要。

    然後說說,投行。券商投行我在其他問題中已經回答很多。有時間去翻看我的其他回答。這裡只做抨擊。

    首先物件還是 @王璟,我可以保證,他在回答中提到的銀行的投行部並不是題主想了解的投行。題主問題中的投行是券商的投行,是做中介業務的投行,無論IPO還是併購重組。而王璟回答中的投行是指券商的直投部門以及直投子公司,而非題主說的投行。再次強調,國內的投行並不是提供貸款,不是提供貸款,不是提供貸款。請大家對投行有個正確的認識,不要和直投摻和在一起。而投行的這些專案一般是朋友和別人介紹,這就需要家庭背景和自己的關係圈了,應屆畢業生在這方面是個缺失,前期依然是做專案,踏踏實實的做農民工。要忍得住寂寞。

    @Wenyang@Tenho liu@開燈的回答可以參考。

    每個人經歷不同,以及所在企業的差異,必然造成認知的不同、觀點的歧義,所以要從客觀的角度看答案,具體適合不適合自己,還要看自身。個人觀點,如果有機會去券商有投行,先進去磨練一段時間,未來可以跳槽到PE或者VC,畢竟在投行能夠接觸到各行各業,對各行各業能夠深入的瞭解,並在盡調中對各行業公司有全面地瞭解。

  • 2 # 丹之期貨路

    做私募的難度更低一些,但是考驗自己團隊的專業技術儲備能力,做投行就要有對未來精準的眼光,對行業,對公司比較準確的調查,要不然錢也會打水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很多電瓶車業主小區有充電樁而不用,非要自己私拉電線充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