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江南品古
-
2 # 烽火武堂
閩是王審知在909年建立的。933年,王廷鈞稱帝,並命名他的國家為閩。這是繼閩,越,國後之後,福建第二次獨立於中原政權。閩的內部混亂導致了最終的毀滅。如果王潮攻擊佔福州併成為福建特使,閩國王的皇室家族將統治福建55年。
公元893年,兄弟攻打併逐步佔領,被唐朝廷任命為觀察使者,並很快晉升為強大的軍事使者。898年1月,王潮去世,由王審知繼任
909年,王審知接受樑封為閩,國王后,杜長樂(今福州市, 福建省)。王審知成為後梁部長,與鄰國友好相處,倡導節儉,減稅和減少勞動力,並把保護環境和人民利益作為建國的政策。他還建立了學校,獎勵貿易。在他執政期間,閩經濟和文化發展迅速。
925年王審知死後,他的兒子王延翰繼承王位,並於926年被他的兄弟王延稟和王延鈞殺害。
926年,王延鈞繼承了國王閩。931年,王延鈞殺死了王延稟
933年,王延鈞稱帝,建立首都長樂,並被命名為閩和年號龍
935年,王延鈞在一次政變中被他的兒子王繼鵬謀殺。繼鵬繼承王位,改名為王昶
939年,王昶被連重遇謀殺,王延曦再次當選為閩國王。王延曦在位時,懷疑他的兄弟王延政,是建州,的總督,兩人成為敵人,導致王曦在940年發動攻擊,並在941年引發內亂
944年,朱文進和連重遇殺死王曦,朱文進成為閩,國王,王延政派兵參戰,朱文進和連重遇在945年被他們的部下殺死。王延政恢復其國家名稱。同年,南唐襲擊了閩,國,王延政被擊敗,閩被摧毀。
946年,閩國的老將軍驅逐了在泉州和漳州,的南唐軍隊,但他仍然向南唐投降,並接受了清源軍事特使的頭銜。他和他的繼任者一直呆到北宋建立。
-
3 # 蘑菇雅說
這是個有趣而且值得探討的問題。提到五代十國,相信大家都會被那段時間混亂的國家和政權而弄亂頭腦,因為那一時期的政權演變以及各國交戰實在是太平凡了。不過,提到其中的一些國家,相信後唐,後梁這樣的強國大家還是說得出來的,而我們今天講的卻是一個五代十國中幾乎最不起眼的國家——閩國。
唐末藩鎮割據,天下大亂。公元881年,壽州(今安徽壽縣)人王緒趁亂率眾起兵,接連攻克壽州、光州(今河南潢川縣)。而王潮、王審知兄弟便在此時加入了義軍。
公元885年,王緒率領軍隊輾轉來到福建。不久之後,王潮因為不滿王緒對他的態度,以及自己的母親因拖累軍隊差點被王緒所殺,於是夥同其他下屬,發動了針對王緒的兵變,迅速取代王緒控制軍隊,並依次攻下泉州、福州,最終佔據整個福建。唐乾寧四年十二月(公曆為898年1月)王潮病倒後,把軍政大權交給王審知。此時的大唐王朝已是一息尚存,對王審知攻取福建無可奈何,只好任命王審知為威武軍節度使,後又封為琅邪郡王以示安撫。
王審知在位期間,不僅自身勤儉節約,而且與民休息、寬刑薄賦、注重文教、發展海運,使福建在唐末大動亂中得以偏安一隅,維持了較長的和平局面,是名副其實的“開閩王”。王審知對於福建的開發很大,以致今天的福建地區仍然有很多關於他的故事。直到了他的兄弟、後代登臺,形勢發生了重大轉變……
後唐同光三年(公元925年),王審知去世,其長子王延翰繼位。
後唐天成二年(927年),王審知次子王延鈞殺死王延翰奪位。
後唐長興四年(公元933年),王審知次子王延鈞稱帝,國號大閩,更是擺脫了中原王朝的年號,使用了自己的年號,時年號為龍啟。
兩年後其子王繼鵬篡位,四年後,其叔叔王延羲(王審知兒子)奪位。
永隆五年(公元943年),王延政(王審知兒子)在建州稱帝,國號大殷,年號天德。
天德三年(公元945年),南唐出兵將當時已經逐漸在內戰中衰落的閩國攻滅。
作為那一時期中實力較弱的王朝,王審知的繼任者們沒有勵精圖治,反而利用權力,同室操戈,壓榨百姓,加大內部損耗,最終導致國家覆滅。
-
4 # 史海擺渡人
閩,由王審知於909年時所建立。933年,王廷鈞稱帝,定國號大閩,是繼閩越國後福建第二次獨立於中原政權。閩國內亂造成最後被南唐所滅。閩國前後共歷經6位君王的統治,享國37年;而若從王潮攻佔福州當上福建節度使開始算起,王閩皇族統治福建共長達55年。
893年,王潮、王審邽、王審知兄弟攻佔福州,並逐漸據有福建全地。王潮被唐朝廷授職為福建觀察使,不久升為威武軍節度使。898年1月,王潮卒,遺命以王審知繼位。
909年,王審知受後梁封為閩王,都長樂(今福建省福州市)。王審知稱臣後梁,交好鄰國,提倡節儉,減輕稅金、勞役,以保境息民為立國方針,他還建立學校,獎勵通商。在他在位期間,閩地的經濟、文化都得以迅速發展。
925年王審知死後,其子王延翰即位,926年被兄弟王延稟、王延鈞殺害。
926年,王延鈞繼任閩王。931年,王延鈞殺王延稟。
933年,王延鈞稱帝,建都長樂,國號閩,年號龍啟。
935年,王延鈞在政變中為其子王繼鵬所弒。繼鵬繼位,改名王昶。
939年,王昶被連重遇所弒,重遇立王延曦為閩王。王延曦在位時猜忌其弟建州刺史王延政,二人結怨,導致940年王曦進攻建州,開始了閩國內亂。941年,王曦先後稱大閩皇和大閩皇帝。943年,王延政於建州稱帝,國號為殷,年號天德。
944年,朱文進、連重遇殺王曦,朱文進自立為閩王,王延政出兵討伐,945年朱文進、連重遇被部下所殺。王延政恢復國號為“閩”。同年,南唐進攻閩國,王延政戰敗,閩國滅亡。
946年,閩國舊將留從效驅逐了南唐在泉州、漳州的駐軍,但仍向南唐稱臣,並接受清源軍節度使的封號,留及後繼者佔有泉、漳二州直至北宋建國之後。
-
5 # 圖圖2738
唐宋以前,福建大多數地方還是一片蠻荒瘴癘之地,質變發生在宋代以後,福建一躍成為中國經濟文化最發達的地區之一。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唐末大批中原人口因躲避戰亂而遷入閩地。
9世紀末,來自河南固始縣的三兄弟王潮、王審邽、王審知建立了閩國,統治區域大致相當於現在的福建省,因而也被稱為“王閩政權”。那麼,王氏三兄弟是如何在千里之外的福建起家的呢?
唐末藩鎮割據,天下大亂。881年,壽州(今安徽壽縣)人王緒率眾起兵,接連攻克壽州、光州(今河南潢川縣)。王氏兄弟三人在固始當地素有勇武之名,被王緒招入麾下。為避開蔡州(今河南汝南縣)刺史秦宗權的打擊,王緒決定逃往南方,王氏兄弟自然隨軍渡江南下。
885年正月,王緒率領帶有土匪性質的軍隊,輾轉來到福建。不久之後,王氏兄弟的大哥王潮夥同其他下屬,發動了針對王緒的兵變,迅速取代王緒控制軍隊,並依次攻下泉州、福州,最終佔據整個福建。
鑑於王潮對福建的統治事實,唐昭宗在福州設立威武軍,並任命王潮為節度使。王潮沒過幾年便患病去世,奇怪的是,他沒有把權力傳給兒子,而是傳給了幼弟王審知。由於王潮的四個兒子在王審知掌權後,就從歷史記載中徹底消失,薛愛華因此懷疑王審知可能通過某種手段除掉了大哥的子嗣。
作為福建的最高統治者,王審知在唐朝滅亡之後依然奉中原樑朝為正朔,同時被封為閩王。後唐同光三年(925),王審知因病去世,諡忠懿王。
王審知在位期間,不僅自身勤儉節約,而且與民休息、寬刑薄賦、注重文教、發展海運,使福建在唐末大動亂中得以偏安一隅,維持了較長的和平局面,是名副其實的“開閩王”。王審知對於福建的開發功莫大焉,死後經歷了由人到神的變化,最終固定成一種普遍的民間信仰。
然而令人感到諷刺的是,王審知施行惠政、深得民心,他的子孫後代卻幾乎是清一色的昏君,一個比一個行為不堪。長子王延翰“驕淫殘暴”,甚至即位後讓其弟王延稟(王審知的養子)幫助自己蒐羅美女,使他們兄弟間反目成仇,很快就被兩個弟弟王延鈞和王延稟聯手殺死。繼任閩王的是王審知的次子王延鈞。
從王延翰當政開始,閩國就試圖擺脫中原王朝的控制,但始終不敢逾越底線,比如王延翰自稱大閩國王,卻繼續使用北方王朝的年號。終於王延鈞登基後,決意停止向北方後唐王朝納貢,並在933年宣佈自己是第一任大閩皇帝,改新的年號為“龍啟”。
閩國國運並沒有因此而昌隆,君主德行反而一蟹不如一蟹。王延鈞稱帝僅僅兩年後,就死在了其子王繼鵬手中。王繼鵬繼位四年後,又被其叔父王延羲取代。王延羲執政五年後,又被其弟弟王延政取代。史書記載,王審知之後的閩國五任君主,每個人都具備了中國史上昏君的典型特點,橫徵暴斂、酒池肉林、荒淫奢靡,無怪乎倏忽亡國的命運。
-
6 # 2許雲輝
閩,五代十國之一,由後梁閩王王審知於909年建於長樂府(今福建福州),統轄面積與今福建省大致相同。
王審知極有材幹,原任唐昭宗威武軍節度使。朱溫代唐立後梁,封王審知為閩王。王審知視後梁為中原正朔,稱臣納貢不稱帝。他施行仁政,與民休息,將閩開發建設成“海濱鄒魯”。在他統治下,“草萊盡闢,雞犬相聞,時和年豐,家給人足。”
王審知於64歲時病故,長子王延翰繼位,趁中原內亂建閩國,自稱閩王,後因內亂被其三弟王延鈞發動政變殺害。王延鈞繼位,改名王鏻,荒淫無道,被長子王繼鵬謀殺。
王繼鵬繼位後改名王昶,因部將兵變,全家被殺。
王審知第七子繼位,改名王曦,因荒淫殘暴,部下再次兵變,殺滅福州王氏家族。經過多年內亂,閩國元氣大傷,於945年滅於南唐。
-
7 # 初延
閩國是五代十國時期一個割據國家,其的統治中心大約在今天的福建省。這個國家比較特殊,其建國三十餘年,基本都是在政變和戰亂中度過的。
閩國的開國之君為王審知,其為草莽出身,他曾經參加過鎮壓唐末黃巢起義軍的戰爭。 王審知和其兄長王潮早年曾共同投靠官軍,他們一起在王緒麾下效力,並一同打下福州,因為王緒妒賢嫉能,王潮兄弟便設計將其擒殺,並割據於福建。
王氏兄弟雖然割據於福建,但他們卻繼續奉唐王朝為正朔,故而,在王潮時代,閩國並沒有建立,它名義上還是唐王朝屬下的一個州郡。
擊敗範暉後,王潮成為了福建觀察使,他與其弟王審知一內一外,共同掌控著福建的軍政,公元898年,王潮病亡,根據其遺囑,王審知遂繼承為福建觀察使,並繼續統領福建。
閩國就是從王審知時代開始的,唐朝滅亡後,王審知接受了後梁高祖朱溫的冊封,正式成為閩王,於是,閩國便成為了割據性的國家。
骨肉相殘,南唐滅國
王延鈞能夠政變成功,是受到了王審知義子王延稟的幫助,可是,王延鈞稱王后,不但不賞賜這位義兄,還削其爵位,王延稟不滿 ,於是又重新發動政變。聽到王延稟反己,王延鈞便提前做好了準備,他利用禁軍一舉搗毀了王延稟的老巢,並將其處死。
誅殺王延稟,王延鈞本以為可以安心坐穩天下了,可是,沒過幾年,王延鈞又被貪戀於權位的兒子王繼鵬弒殺。王繼鵬改名王昶,並繼續在福建實行殘暴統治。公元939年,禁軍將領朱文進因為不滿王繼鵬的統治 ,其便倒戈攻打王宮,王昶出逃,併為其叔父王延羲擒獲,王延羲處死王昶,遂又自立為帝。
和閩國前期幾位君主一樣,王延羲也是一位殘暴不仁的君主,其在位時,因為過度壓制其弟王延政,遂導致王延政反叛。王延政在建州自立稱帝,並與王延羲對抗。也就在這個節骨眼上,禁軍大將朱文進又再次叛亂,他弒殺王延羲,遂直接控制了福州地區。
總結
閩國以武立國,因為嫡子繼承製度的模糊,閩國內部便長期爆發了關於王位權利之間的內鬥。這一次次的政變,已經影響了閩國自身的實力,所以南唐帝國一碰撞,它便立刻傾頹。
另外,閩國曆代君主多為殘暴之君,像這樣一個疏鬆又脆弱的政體,迅速覆亡也是時勢所需。
-
8 # 核電人造的災難
王審知一家在福建主要乾的事:修建寺廟、養大量的僧人、殺人。福建唐朝的時候已經是海濱鄒魯、經濟富裕,王審知是來搗亂的,一個造反農民,殺死上司、自己的兄弟,最終被福州人滅族
回覆列表
五代十國時期的閩國發跡於唐朝末年,由王審知建立。閩國的建立大力發展了福建地區,王審知的政策更讓福建一地國泰民安,為後來福建的繁榮打下了基礎。
唐末,黃巢起義攻入長安後,王審知、王潮兄弟參加了王緒的起義軍,軍中號稱“白馬三郎”。
起義軍首領王緒死後,王審知的哥哥王潮成為首領,他整肅軍紀,禁止將士騷擾百姓,搶掠財物,又和得力將領結拜,鞏固了自己的地位。王潮兄弟孝敬母親,為母親不惜以性命相爭,令將士們由衷地欽佩。在王潮和王審知的大力整頓下,他們的軍隊沒有搶掠惡習,軍紀嚴明,秋毫無犯,因此所到之處大受百姓歡迎,贏得了民心。
在王潮和王審知的軍隊佔領福州後,他們就擁有了福建五州,唐昭宗於是任命王潮為福建觀察使,王審知被命為副使。
王審知這個人既不驕橫又很有度量,在統一全閩過程中出力最多,功勞最大。唐乾寧四年十二月(公曆為898年1月),當哥哥王潮病倒後,並沒有選擇讓兒子主政,而是把軍政大權交給了弟弟王審知。這就是閩國的由來。
此後不久,唐朝在福州設立威武軍,任命王審知為威武軍節度使,後又封為琅邪郡王。朱溫代唐自立後,在後樑開平三年(909年)封王審知為閩王,都閩侯(即長樂,今福建省福州市),王審知就是“開閩王”。
王審知是個謹慎的人,就算當時群雄割據紛紛稱帝,王審知也一直尊奉中原王朝正朔,稱臣納貢,未曾稱帝。即使楊行密佔據江淮地區,阻擋進貢通道,他也讓人由海路到達山東再到開封,沒有間斷。
王審知統治福建期間,自奉儉約,為政以德,與民休息,勸課農桑,輕徭薄賦,修築道路,訪求民隱,興利除弊,建立學校,獎勵通商,深得民心。因而在五代,中原各地戰亂頻,殘破不堪,而東南海陬蠻荒,經王氏開發後變成“海濱鄒魯”。由於王審知在開發閩地上的傑出貢獻,他被尊為“開閩第一”。
但是,王審知的成功並不意味著他的後代同樣能夠成功。我們往往能夠見證一位偉大的人物,卻擁有不堪大用的子孫後代。
王審知的後代就是這樣的無能,而且不堪重用。
後唐同光三年(925年),王審知去世,其長子王延翰繼位。後唐天成二年(927年),王審知次子王延鈞殺死王延翰奪位,並於長興四年(933年)稱帝,建都長樂府(福州),年號龍啟,之後閩政變內亂不斷。閩天德三年(945年),南唐趁閩國正在打內戰時出兵將其攻滅。
五代十國期間,各地混亂不堪。閩國有過一段時間短的安定發展,主要體現於王審知在位期間。
一、農業
王審知委派有生產經驗的顏仁鬱管理農業,又派得力的官吏“出巡州縣,勸課農桑”,將流民盡數招撫回鄉,給予合理安排,鼓勵回鄉流民開荒造田,發展生產;同時減輕賦稅負擔,凡耕種公田,其稅“什一”,“斂不加暴”,“莫有出征之役”;又鼓勵農民栽種茶樹,大量生產出口茶葉,以增加農民經濟收入;重視興修水利,如修浚福州西湖,灌溉閩縣、侯官兩縣民田、在福清築海堤,防潮護田,灌溉民田數千畝等。
二、手工業
王審知在閩北山區建有眾多茶廠,其中官焙38處,民焙1336處。王審知在福州建爐冶13所供鑄造用。在建州發展陶瓷業,在汀州置鉛場以鑄鉛錢和銅錢,後又鑄大鐵錢,以五百文為一貫。
三、商業
王審知取消閩江流域的關卡,以便貨物暢通,保證物資交流。同時在黃岐開闢對外貿易港,即甘棠港(今白馬港)。閩國與北韓、印度、蘇門答臘等地都常有使者、商旅往來,進行經貿文化活動。
四、交通
天覆元年(901年),王審知在修築羅城同時,挖護城濠,建去思橋、津通門等;天佑三年(906年),王審知在福州正街毛應橋南建還珠門、南關橋(今稱安泰橋),開渠通沃橋浦,引潮貫城;後梁開平二年(908年)建沙合橋等。王審知擴建夾城,將風景秀麗的于山、烏石山、屏山圍在城中,從此福州成為“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獨特城市,“三山”也成為福州的別稱。
五、教育
王審知重視人才。王審知入閩後安置大批中原流民,特別愛惜文人名士,專設招賢院等機構接待學士。當時避亂入閩的學士極多,如楊沂、徐寅、楊承休、鄭璘、韓偓、歸傅懿、楊贊圖、鄭戩等,王審知聘任他們為閩國官員,發揮他們的才學。王審知對福建的知名文人也禮聘為官,如任翁承贊為相,黃滔為節度推官等。王審知對義存、師備、神晏等宗教界名流也很尊重。這些措施使當時福建,特別是福州地區文教進步迅速。
王審知注重教育發展。他採納翁承讚的建議,在福州“建四門學(相當於現在的高等學府),以教閩中之秀者”,選知名人士黃滔等擔任“四門博士”。在王審知的倡導下,當時州有州學,縣有縣學,鄉僻村間亦設有私塾,“幼已佩於師訓,長者置國庠”,文化教育事業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