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以瓷惠友

    唐代瓷器手感份量如何?

    唐代瓷器手感份量區分不同情況會有不同不同感受,毫無疑問的是,所有唐代瓷器距今業已都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瓷器的“骨質疏鬆”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規律,只是表現程度會略有不同而已,所以瓷器自對比手感份量會略有輕飄感是肯定的,所有瓷器都不可豁免。

    手感份量輕飄感最強的莫過於“唐青”,也就是唐代越窯青瓷,以及長沙窯瓷器和唐三彩,以上這些品系的瓷器,“骨質疏鬆”程度都很明顯,稍不留意就有可能會掰壞、碰壞、磕壞瓷器,要格外小心謹慎。見下圖:

    “唐青——越窯青瓷”堆塑石榴蝴蝶紋直頸大瓶。

    “唐青——越窯青瓷”翠青釉穿帶四系弦紋細頸瓶。

    唐代長沙窯黃釉點綠彩斑弦紋戳點四系盤口瓶。

    但對於像“唐鈞”或“唐白”這類胎質較厚重,釉層厚度和緻密度都相對較大的瓷器品種來說,瓷器本身的“骨質疏鬆”情況很輕微,手感份量就相對比較沉重,有很“瓷實”的壓手感。

    “唐白”堆塑人物動物紋喇叭口葫蘆瓶。

    “唐鈞”茄皮紫兔毫紋筆掭。

    “唐鈞”天青釉堆塑青蛙鼓釘紋荷葉口筆洗。

    總而言之,唐代瓷器能流傳至今者都經歷過九死一生之多重生死考驗,是名副其實的民族之瑰寶,每一件都彌足珍貴,值得每一個摯愛中國瓷器之人憧憬和愛戴,其手感份量也會有各自差異化的具體表現,實屬歷史必然,不必大驚小怪,更不要少見多怪。

    我是“以瓷惠(會、慧、匯)友”,對中國古瓷器的鑑藏有近三十年的實戰經歷和經驗,十幾年前就發表過《古玩鑑定的誤區》、《淺談瓷器的手感》、《瓷器鑑定中的“望、聞、問、切”》、《氣泡在瓷器鑑定與鑑賞中的地位和作用》等一批有一定影響力的論文和作品,現在就古董鑑定問題已經申請了國家發明專利。現在入駐自媒體平臺,期待與所有真愛古瓷的朋友坦誠溝通交流,大家各抒己見、相互切磋、共同進步!感謝各位朋友的捧場關注與點贊!謝謝!

    而且宣告一下,我所有文章中才的藏品都是我個人的收藏,萬不得已用別人的圖片,我會特別註明。照片是自己拍的,圖片遠不如實物精美漂亮,沒辦法,個人技術不行,光線、角度、距離都把握不好,大家湊合著看吧,能說明問題就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同樣是懸疑電影,為什麼《控方證人》比《看不見的客人》評分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