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愛跑步的伍銥銥
-
2 # 國粹繁榮絢麗日
京劇優秀傳統劇目《四郎探母》是一出以唱功見長的好戲,可以說它是青一色的即以西皮板式一貫到底的,既有西皮導板、慢三眼、快三眼、原板、二六、流水、搖板、散板、哭頭、叫散,還有反西皮、娃娃調等多種板式。可謂劇中人有言皆有唱,而且不管劇情矛盾,人物感情如何輾轉變化,一律是西皮聲腔,故一百多年來此劇久演不衰,觀眾久看不厭。
此劇“坐宮”一折,“楊四郎”表演聲宏氣闊,韻味醇厚。尤擅用丹田、胸腔、喉腔與鼻腔共鳴,注重發音吐字,行腔運嗓,應從角色內心情緒出發,唱的既悲涼哀婉又沉雄激越。與鐵鏡公主對唱之後有一句接唱“一見公主盜令箭,不由本宮喜心間。扭轉頭來叫小番...”的“嘎調”,亦是是聲振屋宇響遏行雲的“撥高腔”。因為“番”字是陰平字,比前一個“小”字聲腔要翻高八度之分。
“楊延輝”在此折演唱,不僅要情緒飽滿,字字句句滿宮滿調,不拖不沓,在高(撥)唱腔中,均要從容不迫的“頂”上去,“亮”得開。可謂高、寬、亮、厚剛柔相濟,韻足味醇,清新勁健。
可見一名優秀的“鬚生演員”頗有沉雷灌耳,響遏行雲之感的唱腔~“叫小番”,如異峰突起、流水疾風,即舒展自然又淋漓快暢,且亳無聲嘶力竭的“嘎調”實乃自然而通達的真嗓真腔,毫無假唱假嗓也。
“叫小番”是嘎調。嘎調是行腔中要大幅翻高的地方,此處“番”字要比“小”字高五度。嘎調是“西皮”中一個特殊腔,即“33 1—”,高音“1”(HIGH C),高八度,要飽滿、高亮,還得拖長唱出來。
其他唱嘎調的還有:《定軍山》里老生黃忠所唱“到明天午時三刻成功勞”一句的“天”字;《紅燈記》中李玉和唱“我邁步出監”一句中的“監”字。裘盛戎先生的花臉也經常用嘎調,《捉放曹》裡“恨董卓專權亂朝綱”的“綱”字;《二進宮》裡“保國家全靠你楊家父子兵”的第三個字“家”。旦角有時也會用嘎調。
據說有的人條件特別好(本人沒聽過,有機會找到唱片來聽),如管紹華,他用樓上樓的辦法唱“叫小番”,即“小”拖長,然後“番”也拖長,再突然上翻。
嘎調,都要用真嗓。因為最初的老生都是正宮調的,所以唱到嘎調沒啥問題。現在,則要看演員具體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