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諸葛小村姑

    不要以為這是好事,這樣子反而會帶來更大的災難。我們知道,地球是用一層薄薄的“蛋殼”包圍內部灼熱的粘稠狀岩漿(地幔),由於10000臺行星發動機在亞歐大陸,這裡的熱效應要高於美洲部分,因此這裡的地層會相對弱一點,美洲部分凍得更結實,岩漿的應力主要集中在了亞歐大陸板塊,導致地震頻發,電影中,杭州發動機下面就發生了劇烈地震,岩漿湧出,35萬人瞬間毀滅。當然,這個過程只有一兩千年,隨著人類地下工程的加固,問題不是很大。

    在捱過了前期的大海嘯和冰凍期,人們就會進入一個相對穩定的時期,在漫長的1300流浪漂泊生活中,大可以在數百米後的冰層下面開鑿道路,直接溜冰都可以穿越太平洋了,交通狀況反而變得更加環保了,大海里冷凍的魚蝦蟹,可以為人類提供相當數量的食物來源,而不是僅僅只有“榴蓮味蚯蚓幹”!哈哈!

    那個時候,地球上只有20億人,又有核聚變能量保證,糧食問題很好解決,地殼問題,去她母親的吧。

  • 2 # 純野生科學家

    科學愛好者報到。

    在影片《流浪地球》中,從人類把地球“開走”到泊入比鄰星軌道,總共耗時約2500年。在這段時間內,地球大部分時間是在絕對零度的空間中滑行,這會造成地殼因低溫凝固增厚?我認為不可能。

    地球擁有熾熱的地核與地幔,這豐富熱能的來源並不是太陽系形成之初的剩餘,而是地球內部重元素的裂變。第二代恆星聚變產生了大量的金屬元素,她塌縮時又造就了許多的放射性重元素。這些物質分佈於星雲,被原始地球吸收儲存,散佈在地球內部,沉入地球核心並不斷裂變釋放能量。這股能量使地幔在漫長的地質歲月裡保持著熔融的液態,也讓地核得以與地殼形成轉速差,從而產生了地球磁場。

    區區2500年,在地質學上不過彈指一揮間。這點兒時間對放射性重元素漫長的半衰期而言根本不值一提。可以肯定地說,如果“流浪地球”計劃真的實行了,地球最終泊入比鄰星軌道後,除了大氣層減少了三分之一外,不會有什麼實質性的變化。(發動機消耗會損失一些質量,無關大局)

  • 3 # 九尾電影

    地球剛形成時都是熔岩狀態,並沒有地殼,隨著地球核心溫度的降低,地殼表面開始降溫,熔岩開始硬化,會形成新的地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寶吃什麼治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