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日前,一份名為《2017中國媒體內容生產者職業發展狀態與工作習慣》的調查報告在媒體圈引起不少爭議,該報告由美通社聯合今日頭條媒體實驗室、藍媒匯等機構釋出,其中指出媒體內容生產者的收入相比去年並沒有明顯提高,月收入超過2萬元的比例僅為3.3%。你怎麼看待呢?
4
回覆列表
  • 1 # 方可成的新聞實驗室

    如果是大學剛畢業的學生入行,那麼媒體還算是收入不錯的行業。在不少一線媒體,剛入行一兩年的人就能拿到一萬的月工資。相比起來,金融、地產、律所等熱門行業裡,剛入行的人拿到的錢也不會比這個多太多。

    不過,這並不是說媒體行業在回報上是非常糟糕的。

    首先,有不少媒體人在工作了三五年之後選擇轉型,進入其他行業,工資迅速翻倍甚至翻數倍。他們能夠轉型、收入飛漲,很大程度上要依賴從事媒體行業時積累下來的資源以及鍛煉出來的能力。

    其次,我們不能只看金錢回報。社會學家布林迪厄曾說,有三種資本,分別是經濟資本、文化資本、社會資本。

    收入就是經濟資本。文化資本指的是知識水平、審美能力等。社會資本則接近我們所說的“人脈”。

    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院長張志安教授曾經在接受訪談時說,“很多記者表面他的收入並不高,可是他可動用的社會資本是挺多的。什麼呢?關係、人脈,小孩上個學,拖個關係,買火車票,遞上條。”這句話說得學術一些就是,記者的經濟資本可能不多,但是社會資本很豐富。買火車票只是社會資本的一個細節體現而已,另一個例子就是地方報紙的教育口記者經常可以幫自己和同事解決孩子上學擇校問題。

    為什麼媒體組織和記者個體可以大量獲取和利用社會資本?這和媒體的性質有關。“媒體作為社會的資訊傳輸機構,交往觸角延伸到社會的各個層面,佔有強勢的‘結構洞’。由於在社會交往關係鏈中的高階位置,媒體握有豐富且有價值的社會資本。”(孫儼斌《“社會資本”視角對傳媒經濟研究的三個跨越》,《新聞記者》2014年2期第75-80頁)。

    社會資本在媒體中的體現不僅僅是買火車票和小孩上學這種具體的瑣事,它還會影響新聞生產的質量,乃至成為抵抗權力的力量。張志安在《新聞生產與社會控制的張力呈現》一文(《新聞與傳播評論》,2008年第1期第165-173頁)中就分析說,《南方都市報》的深度報道記者比一般都市報記者能夠獲取更廣泛的社會資本,這些社會資本有助於他們的採訪和突破。而且,不同深度媒體之間的社會資本共享,還“有利於實現對權力干預、政策管制的‘集體協商’,以達到‘眾人拾柴火焰高’的正面效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歌唱美聲而又不使聲音太悶?